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

嘉靖十六年八月丁未朔改荫大学士李时次孙鏸故南京大理寺卿宋钦长孙鹤年为国子生以时长孙鐄授中书舍人钦子廷佐中式故也

○改迁淮安府东海巡检司于新坝

○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夏言行礼

○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武定侯郭勋代

○己酉祭  帝社稷命公张溶侯郭勋伯陈鏸卫錞辅臣夏言尚书顾鼎臣许瓒李廷相张瓒侍郎张潮张璧蔡昂陪祀

○辽府光泽王宠怀以未领仪仗乞行布政司给价自行造办工部覆称无例得旨仪仗名器颁自朝廷其令内府成造补给各王府毋得奏请自造

○辛亥  皇第五子生寻薨诏所司量用仪物瘗之礼部请如蔚悼王例稍杀奏可

○户部覆御史景溱议天下钱粮存留数少起运数多灾免存留不免起运有名无实民不蒙惠自今勘灾分数先尽存留次及起运得一概蠲免若起运缺数听于附近通融拨补诏如议通蠲不必拨补

○壬子  上在  太先殿谕太学士夏言  方丘以夏多雨□神御位俱设有幕架独  圜丘未有恐方冬雨雪其传谕所司制造  上帝位用圆制  太祖配位及四从位俱用青色纻丝油幕

○南京礼部尚书霍韬奏文选司独用承差写本皆纳贿营充三年坐取羙官臣尝革退今郎中杨育秀潜复收补作奸坏法宜究事下吏部覆谓各部写本俱有额设监生吏部独无当时立法盖以本部吏承出身之地自可择用而文选一司最为剧要天顺中尚书王翱始选承差写本谓此辈曾随抚按在外习书非有他也承差属文选故即用承差若吏典属验封故即用吏典亦非有他也自翱至今七十余年未之有改近日韬始改用吏典而温仁和又复用承差及臣赞乃兼用吏承夫吏承皆胥史之流第取习书彼此何择即承差满日选除驿丞亦与众同如韬所言受贿作奸并无指实且承差开纳八十金而营充乃至二千选除又复同众事之有无殆亦易见惟  上裁察  上以承差既革照各部用监生写本责吏部繁词回护夺堂官俸两月司官三月育秀降一级调外任

○交城王府奉国将军表□木□方奇□表栩坐抗违敕命各罚住禄米一年初降敕各王府钤束宗室毋得出境表□木□方奇□等不悦集众歃血殴詈管府事镇国将军奇洢挞伤教授等官奇洢以闻诏姑罚治

○以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栾檠充五军营右掖坐营官江西都司都指挥佥事李时掌广东都司事

○癸丑命翰林院侍读学士姚涞左春坊左中允孙承恩主顺天府乡试

○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户曹参判赵贤范等表贺  万寿圣节进马及方物宴赉如例

○甲寅兵部覆总督三边都御史刘天和议北虏吉囊与弟俺答合精骑十万压境驻牧分兵犯塞急当严备湏步骑相参远守延宁定边乾沟花马池一带近守固原甜水堡靖虏一带一切备御之具并令整饬分布将领各统所部外边八枝内边六枝各用火器强弓画地设伏有警截杀延宁固原全用骑兵以便应援临期势重仍诣花马池居中调度诸议悉如天和处分奏可

○云南巡抚都御史汪文盛奏莫登庸闻朝廷发兵进讨阴遣其伪知州阮景裴行俭等行觇至纳更山蛮密五邦等寨为归附土舍刀鲜寨长李孟元交人黄明哲所擒并获绥阜州印一颗伪撰大诰一册  上以莫登庸既篡本国又擅作大诰僣拟背叛罪在不赦复敕云南两广镇巡等官仍照前旨多方计画协力征剿刀鲜黄明哲李孟元各给与冠带仍各赏银三十两彩叚二表里总兵官沐朝辅并文盛俱敕赐奖励

○乙卯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遣武定侯郭勋行礼礼部尚书顾鼎臣等分献

○以明日  孝慈高皇后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

○丙辰  万寿圣节遣定国公徐延德会昌侯孙杲驸马谢诏分祭  七陵长宁伯周大经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安仁伯王桓祭  孝洁皇后陵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

○丁巳以江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张鲸掌本司事山西都司都指挥佥事邬佑掌山东都司事

○己未刑部尚书唐龙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

○庚申总督狭西三边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天和奏固原一镇为套虏深入之冲前尚书秦纮修筑边墙延袤千里然虏每大举入寇尚不能支及尚书杨一清筑白马城堡而后东路之寇不至尚书王琼等筑下马房关而后中路之患得免惟西路自徐斌水至黄河岸六百余里地势辽远终难保障今红寺堡东南起徐斌水至鸣沙州河岸可百二十里总兵任杰议于此地修筑新边一道迁红寺堡于边内彻旧墩军士使守新边舍六百里平漫之地守百二十里易据之险又占水泉数十处断胡马饮牧之区而召军佃种可省馈饷计无便于此矣奏至兵科都给事中朱隆禧等言  祖宗之时河套固中国地也自余子俊修筑边墙不以黄河为界而河套为虏所据宁夏与山后诸夷为邻贺兰山其界也自王琼弃镇远关创为新边而贺兰山为虏所据遂使延宁二镇受患至今明鉴不远人所共惜杰及天和敢于妄议不思新边既筑旧边不守红寺堡五百里之地直弃胡中且使延宁二镇皆在边外我退一步虏侵一步非所以为国家深长虑也兵部议疆界不可轻弃堡军未易移彻杰等避危就安割己资敌罪不可辞诚如隆禧所奏  上曰移筑边墙往者总抚大臣屡尝举行劳民费财迄无成效天和何以蹈袭故辙无事生扰姑贳不问杰擅兴妄议弃捐旧边夺俸半年

○辛酉礼部祠祭司主事许论上九边论一本九边图一本  上以其图留览论下兵部覆议其言皆有禆边计事关本部者当次第举行其应行边臣议处者令速议具奏诏可

○壬戌掌詹事府礼部尚书顾鼎臣言今岁夏秋多雨京城内外房舍倾圯军民多压死者又闻南北直隶山东河南狭西江浙各被水灾而湖广尤甚冲没城邑人多漂溺幸而存者家产荡尽势必聚而为盗请敕顺天府及五城御史量行优恤湖广灾沴重大神人震惊仍宜遣大臣一人前去祭告  陵庙遍祀山川循行郡县赈救安戢分遣有司掩骼埋胔直隶等省则敕抚按官督有司奉行下所司覆如其议得俱允行

○给永康大长公主造坟价银二万三千一百九十两

○癸亥晋王新言旧例宗室有事则具启所属亲郡王转奏顷各宗为无赖引诱多径自奏扰请申严禁例下刑部议宗室私奏屡禁不止盖由自奏者间得施行又奸徒在内拨置是以虽禁不止今宜通行天下凡宗室违例自奏但非机密及与王无干者俱不题覆第行各长史司及教授启王转奏另行详勘若奏勘未结重复奏扰者立案不行其教授及赍奏拨置人等严加究治仍行各巡按官出榜晓谕从之

○甲子以水灾免顺天府永平保定河间四府所属田粮有差顺天府仍命有司赈济

○乙丑  上谕大学士夏言朕右足患癣久未愈又方侍  圣母疾暂罢视事旬余百官勿废乃事各如近例行

○升户科右给事中李士文吏科右给事中曾烶礼科右给事中沈伯咸刑科右给事中薛廷宠俱左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李鹤鸣吏科给事中吕应祥俱右给事中士文吏科烶户科伯咸刑科廷宠应祥工科鹤鸣本科

○升锦衣卫署指挥使黄延为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山东都司事

○丁卯升河南按察司副使胡松为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广东按察司佥事吴玭为本省副使

○南赣汀漳提督都御史王浚以方事安南请盐税银两原议八分角□羊部之数尽留赣州府以济军兴户部覆从之

○初荆府永新王厚熿正德中擅婚附籍蕲州人黄佐女生子女六黄氏例应革退有诏姑免革所生子女不许请名请封其后屡请不得至是王复恳请辞爵分封子女礼部议古者罪人不孥王子女俱长情非得已乃诏听封

○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遣头目塔卜歹等来贺  圣节献马容羙宣抚司宣抚田世爵遣把事向受张新进香长宁安抚司及韩胡碉恰列寺遣番僧头目波纳等越隽卫卭部长官司署印土妇安氏遣通把李芳等来贡方物及马赐宴赏如例

○以湖广承天府水灾遣成国公朱希忠祭告  显陵

○戊辰  宪宗纯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英国公张溶祭  茂陵

○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刑曹参判南洗雄等来谢诏谕并贺  皇嗣生更新  庙制加上  两宫徽号献方物及马宴赉如例

○初  上更定上  陵礼以清明霜降日行又谕每岁间修拜谒之祀是时霜降节近属  上以  圣母不豫罢视事礼部请暂遣官代行秋祀从之

○己巳以灾免辽东海州等卫田粮有差

○庚午以吏部左侍郎张邦奇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

○升刑科都给事中田濡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右寺副李文凤为广东兵备佥事

○以宣府游击署都指挥佥事贾英充分守宣府西路左参将延绥游击署都指挥佥事李勋充分守延绥东路右参将

○辛未以灾免山东兖州府福建福州泉州二府广东肇庆韶州二府田粮有差

○癸酉诏赐怀荣贤妃故父锦衣卫正千户郑淮祭一坛仍给百金以助丧费

○甲戌  皇第六子生越二日  上亲奏告  玄极宝殿  皇祖庙  皇考庙命侯勋公溶大学士言伯鏸尚书鼎臣嵩代告  七庙

○升通政使司右参议唐国相为本司左参议工部员外郎朱继忠为通政使司右参议

○升山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李朝阳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延绥游击将将

○虏寇大同拥四万余骑从偏关东入副总兵郝镗中路参将张世忠等各率所部与三关军合御之两镇兵共万四千人众寡不敌边臣告急兵部议悉发两镇兵及调延宁游兵分布要害并力截虏选保定汉达官军三千近保偏关勒辽东游兵以听调援从之

○乙亥初襄垣恭简王薨长子仕嗣封坐罪革爵弟仕堲仕埭亦各以罪废为庶人而镇国将军仕坏以恭简王第五子奉敕管理府事至是坏且耄矣恳请袭王爵礼部谓郡王无嫡子者许令庶子袭封又郡王绝嗣者其宗支止许以本等官职奉祀管理府事并无长子已封郡王犯罪革爵次子袭封事例诏下多官会议佥议仕坏既已奉敕管理府事亦足以世恭简之祀所比鲁府乐陵王健概岷府南渭王彦滨系一时特恩难以为例乃诏坏管府事如故

○礼部以  皇嗣叠生请  上朔日御奉天殿百官公服侍班奏进大报等祀日册后鸿胪官具班首官名致词称贺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奏可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脱脱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三十·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三·李心传
  第一回 精测绘湖山入画 托寓言月夜逢仙·陈蝶仙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尚史卷八十一·李锴
  ◎兽性人·李定夷
  第一卷 尊孔·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纪昀
  ●郑氏史料续编卷九·佚名
  卷三·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王世贞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周厚坤·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114_1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包融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

  • 第五卷·佚名

    知 遇   太祖收并门,凯旋日,范杲为县令,叩回銮进讲圣寿诗,有“千里版图来浙右,一声金鼓下河东”之句,上爱之,赐一官。(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二,《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   金陵胡恢,坐法失官十余年,老倒贫困,赴调

  • 第十四出 抗节·李渔

    (老旦上)诰命夫人不等闲,空将薄命怨红颜。从来贵贱天生定,不许山鸡把凤攀。我周二娘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女儿心高志大,一心要想从良。前日看中了万将军,与他定就百年之约。这个诰命夫人是拿在手上的了。不想命轻福薄,别他之后,就

  • 楔子·王实甫

    (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

  • 卷513 ·佚名

    赵蕃 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 地迥林逃斫,湖深水易平。 邻多为圃住,门有趁虚行。 游钓昔爱此,林庐曾属情。 谁欤二亩乞,已矣一枝营。 赵蕃 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 豫章稠众木,孔翠逐群飞。 梁栋期

  •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九·赵尔巽

      徐树铭 薛允升 宗室延煦子会章 汪鸣銮长麟 周家楣 周德润 胡燏棻 张荫桓   徐树铭,字寿蘅,湖南长沙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四川乡试。咸丰二年,迁中允,简山东学政。累迁内阁学士,授兵部右侍郎。督学

  • ●崇禎長編卷之一·汪楫

      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貞靖賢妃劉氏萬曆庚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卯時誕帝于東宮無何妃薨神宗命康妃李氏撫之即所謂西宮李選侍也泰昌元年九月移宮後熹宗改命莊妃李氏撫視居勗勤宮帝每

  • 卷十·毕沅

      ◎宋纪十 ∷起屠维单阏三月,尽重光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   三月,庚辰朔,驻跸镇州。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州为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南

  • 卷九正监蒙难纪略·刘若愚

    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讳安,字允逸,号宁宇,直隶保定府雄县人。万历六年选入皇城内书堂读书,拨司礼监为掌印冯太监保名下,已故秉笔曾任承天监守备太监杜茂照管。杜陕西人,耿介好学。监少之时,读书习,多玩嬉,不勤苦,杜将监坐于凳上

  •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春正月乙卯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得一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

  • ●卷十·钱谦益

    ○汝宁李思齐思齐,姓李氏,字世贤,汝宁罗山县人。累官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封许国公。洪武二年来降,授资善大夫、江西行省左丞。三年,除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七年九月四日卒,年五十二。至正十二

  • 房琯传·刘昫

    房琯,河南人。是天后朝正义大夫、平章事融的儿子。琯少年时喜爱读书,风度仪表沉稳,由于家族庇荫补为弘文生。性格喜爱隐遁,与东平吕平在陆浑伊阳山中读书做事,大约十几年。开元十二年(724),玄宗将加封泰山, 琯撰写《封

  • 十五年·佚名

    (甲寅)十五年清康熙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丙寅,正言韓泰東啓曰:「金徽之陰邪縱恣,而罪止罷職,好惡不明,不可謂是非已定也。緣臣無狀,以損聖朝,待臺閣之體,臣亦何心,自比聖世臺閣上人物哉?請遞。」持平朴元度、掌令李彙晋啓曰:「

  •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二十年五月在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讲──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      二 现代人生之特点  三 现代人生之烦闷  四 佛学之要义  五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论到现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夫修瑜伽者。先于静处建立曼荼罗。以香水散洒。以种种时华散于坛上。行者先须澡浴著新净衣。次入道场对尊像前。五

  • 太平经圣君秘旨·佚名

    太平经圣君秘旨,原题「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乃神仙之名。据近人王明考证,此书当系唐末闾丘方远从《太平经》中辑出。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称:「《太平秘旨》一卷,上相青童君受,言守一之法」,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

  • 杏庭摘稿·洪焱祖

    元诗别集。1卷。洪焱祖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洪焱祖家有1株古银杏树,便以杏庭为号,并且以它作为诗集之名。卷首有至正十五年(1355)宋濂序,至正九年危素序。据危素序,可知在洪焱祖死后,由

  • 儒言·晁说之

    亦名《晁氏儒言》,宋晁说之著。徽宗政和二年(1112)为攻王安石新学而作,内容多涉及《三经新义》与《字说》。非但是学术上的论争,且兼斥安石居心行事。排《周礼》,抑《孟子》,尊《春秋》,务与相反,负气求胜,言辞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