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卷

知 遇 

  太祖收并门,凯旋日,范杲为县令,叩回銮进讲圣寿诗,有“千里版图来浙右,一声金鼓下河东”之句,上爱之,赐一官。(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二,《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 

  金陵胡恢,坐法失官十余年,老倒贫困,赴调京师。是时韩魏公当轴,恢献小诗自达。其一联:“建业关山千里远,长安风雪一家寒。”公深怜之,令篆太学石经,因得复官。(此则出《梦溪笔谈》卷十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 

  杨大年二十一岁为光禄丞,赐及第,太宗极称爱。三月,后苑曲宴,未帖职不得与,公以诗贻馆中诸公曰:“闻说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蓬莱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诸公不敢匿,即时进呈。上讶有司不即召,左右以未帖职为奏,即日直集贤院,免谢,令与晚宴。(此则出《玉壶清话》卷四,《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 

  太宗亲征北虏,师还,途中御制诗有“銮舆临紫塞,朔野阵云飞”之句,遂宁令何蒙进《銮舆临塞赋》、《朔野云飞诗》,召待嘉赏,授赞善大夫。诗有“塞日穿痕断,边鸿背影飞,缥缈随黄屋,阴沉护御衣。”(此则出《玉壶清话》卷八,《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 

  唐苏瑰初未知颋,常使与仆隶杂作。一日,有客诣瑰,候于厅事,颋方拥篲趋庭,遗下文书,客取视之,乃《咏昆仑奴诗》也。其词曰:“指头十挺墨,耳朵两张匙。”客异之,既见瑰,笑语久之。因咏其诗并颋言貌,问瑰:“何人耶?非足下宗族庶孽邪?此苏氏令子也。”瑰自是稍亲之。适有人献瑰兔,悬于庑间,瑰令颋题咏之,立呈诗曰:“兔子死阑殚,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瑰大惊异,骤加顾礼。及上平内难,一夕间制诰络绎,皆颋出焉,代称为小许公云。(此则出《开天传信记》) 

  杨侍读徽之,太宗闻其诗名,尽索所著。数百奏御,仍献诗以谢。卒章曰:“十年牢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上选其十联写于屏间。梁周翰诗曰:“谁似金华杨学士,十联诗在御屏中。”其十联有《江行》云:“犬吠竹篱沽酒客,鹤随苔岸洗衣僧。”《寒食》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台高易断魂。”《塞上》云:“戍楼烟自直,战地雨长腥。”《僧舍》云:“偶题岩石云生笔,闲绕庭松露湿衣。”《湘江舟行》云:“新霜染枫叶,皓月借芦花。”《哭江为》云:“废宅寒塘水,荒坟宿草烟。”《嘉阳川》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长圆。”又:“浮花水入瞿塘峡,带雨云归越巂州。”《元夜》云:“春归万年树,月满九重城。”《东林寺》云:“开尽菊花秋色老,落残桐叶雨声寒。”僧文莹尝谓:“杨公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碗中,则方与公诗神骨相附。”(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朱昂字举之,扬历清贵逾四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江陵,逾年方允。时方剧暑,恩旨曲留,诏秋凉启程。时吴淑《赠行诗》有“汉殿夜凉初阁笔,渚宫秋晚得悬车。”锡燕玉津园中,入传诏令赋诗为送,李承旨维有“清朝纳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陈文惠尧佐“吏部百衔通爵里,送兵千骑过荆门。”弟协亦时同隐,皆享眉寿。家林相接,谓之渚宫二疏。(此则出《渑水燕谈录》卷四,《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三引) 

  孟宾于,湖湘连上人,与李昉同年擢第。马氏归江南,嗣主以为涂阳令,因脏罪抵死。会李昉迁翰林,闻其缧绁,以诗寄宾于曰:“幼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华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长为邑吏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归去,明君晚事未为惭。”后主见诗,遂贷之。(此则出《江南野史》卷八,《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六引) 

  唐文皇令李义府咏乌,义乌咏曰:“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放一枝栖。”上曰:“与卿全树,何止一枝。”左右羡之。(此则出《小说旧闻》,《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 

  吴越司宾使沈韬文,湖州人,有《游西湖诗》云:“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清月一思量。”王悯其思乡,授湖州刺史。(《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 

  扈蒙为学士承旨,年七十余,侍宴苑中,赋诗末句云:“微臣自愧头如雪,也向钧天侍紫皇。”(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七) 

  吕正惠公端使高丽,遇风涛,帆摧樯折,舟人大恐,公恬然读书,若在斋馆。改户侍平章事,时首台吕文穆蒙正告老甚切,上燕后苑,作《钓鱼诗》赐公,断章云:“欲饵金钩深未下,磻溪须问钓鱼人。”欲以首宰属公,公和进云:“愚臣钓直难堪用,宜问濠梁结网人。”文穆得诗,果冠台席。(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五) 

  

不 遇 

  李白为翰林供奉,明皇因赏花作乐,欲新词,遽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此则出《松窗杂录》,《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一引)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八·彭定求
  叶秀发·唐圭璋
  第二回 黎德让寄书接眷 贺财主改字吞金·萧晶玉
  ●挂枝儿·谑部九·冯梦龙
  楔子·佚名
  第一折·关汉卿
  卷300 ·佚名
  卷五十八·冯惟讷
  卷四·孟浩然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卷二百五·佚名
  卷四十五·查慎行
  卷三十二·施元之
  剰语巻下·艾性夫
  范成大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六言诗元德明六言北阙三台五省东山万壑千岩琴书中有真味风月外无多谈高宪焚香六言四首末利花心晓露蔷薇萼底温风洗念六根尘外忘情一炷烟中满地落花春晓一帘防雨轻隂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

  • 王隱晉書卷十一·汤球

      王敦沈充。   王敦字處仲。文選讓中書令表注。   中宗時為大將軍。同上。   謀逆。同上。   肅祖以為丞相不受。同上。   王敦枉害刁協。及敦病。白日見協乘軺車從吏騶詣敦。而仰頭瞋目。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庚午朔孟夏时享太庙遣公张惟贤恭代○铸给兖州府管理泇河滕峄马捕关防○壬申大学士李廷机求去不报○兵部尚书李化龙上滇南善后事宜陇川南甸千崖三宣抚并峙为我腾永藩篱寔西南一隩区也宣抚多安民背汉投

  • 弢园笔乘·王韬

    ◎洪逆琐记洪逆之长兄仁发,次兄仁达,同父异母,并务农业。自窜陷金陵后,封其长兄为伪安王,次兄为伪福王。初东逆独揽伪政,其余皆不得预。自东逆为北逆所杀,而北逆旋又为洪逆所诛,贼中无人可任。洪逆以为任疏不如任亲,遂命其两兄

  •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韩安国是汉初名将,他不仅在平息吴、楚七国叛乱时有功,而且在后来对匈奴的作战中也是重要的将领。他的发迹是在为梁孝王出使朝廷时,因在汉景帝面前,替梁孝王辩护而受到了窦太后

  • 束皙传·房玄龄

    束皙字广微,陽平元城人。汉代太子太傅..广的后代。王莽末年,..广的曾孙孟达躲避战乱,从东海迁居到沙鹿山的南边,于是去掉..字的足旁,便改姓束。祖父束混,是陇西的太守。父亲束龛,是冯翊太守,都有好名声。束皙博学多闻,与哥哥束

  • 梁御传·令狐德棻

    梁御字善通,祖先是安定人,后来在北部边境当官,于是在武川安家,改姓纥豆陵氏。高祖父俟力提,曾随魏太祖征战,官至扬武将军,封定阳侯。梁御从小爱好学习,举止安详文雅,年纪大一点后,又喜欢骑马射箭。尔朱天光西征时,了解梁御有志气

  • 刘彦节传·李延寿

    刘彦节在少年时候就以宗室中的清雅恭谨者而知名。孝武帝时,他弟弟刘遐因为私通嫡母殷氏的养女云敷,常常被殷氏禁闭。殷氏死了以后,口中出血,众人怀疑是刘遐毒害的。孝武帝让刘彦节的堂弟刘祗启发刘彦节出面证明这件事。刘

  •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丁传靖

    英宗 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后人指为英宗绍统之谶。云麓漫钞 东轩笔录略同 富弼见英宗,面奏曰:“方仁宗之世,宗属与陛下亲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闻也。今皇太后

  • 《诗经》·皮锡瑞

    论诗比他经尤难明其难明者有八诗为人人童而习之之经,而诗比他经尤难明,其所以难明者,诗本讽谕,非同质言,前人既不质言,后人何从推测,就诗而论,有作诗之意,有赋诗之意,郑君云,赋者或造篇,或述古,故诗有正义,有旁义,有断章取义,以旁义为

  • 卷首下·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首下朱子仪礼释宫【附论】案仪礼之学当以宫室爲先宫室旣定然后人有所丽器有所措升降往来之节可得而通也堂阶房室之制古与今殊学者唯求之遗经而经文随事散见各以意测欲求其是而得其全则难郑

  • 卷第六·佚名

    祖堂集卷第六 祖堂卷六 投子 投子和尚嗣翠微,在舒州桐城县。师讳大同,舒州怀宁县人也,姓刘。受业于东都保唐满禅师下。初习小乘定,知非而舍。次广穷海藏,博悟幽深。便造翠微而问师:“未审二祖初见达摩当何所得?&rdquo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一时者。当说经之时。其地六种震动。或天雨众花。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义净

        唐三藏法师义净述  义净因译无著菩萨般若颂释讫。详夫大士判其九喻。可谓文致幽深。理义玄简。自非地邻极喜。谁能发此明慧。而西域相承云。无著菩萨昔于睹史多天慈氏尊处。亲受此八十颂。开般若要门。顺瑜

  • 第十三 大诤·佚名

    一于僧伽,习决断斗诤裁判之比丘,应知事,应知失坏,应知犯罪,应知因缘,应知行相,应知前事后事,应知作不作,应知羯磨,应知诤事,应知灭诤。不可行爱不应行,不可行瞋不应行,不可行痴不应行,不可行怖不应行。应令悟之事应令悟,应令解之事应

  • 续镜花缘·华琴珊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续镜花缘全编》。四卷四十回。作者华琴珊,号醉花生,清末民初时上海人,生卒年月不详。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现仅存稿本,藏国家图书馆分馆。1992年书目文献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古

  • 渐备一切智德经·佚名

    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