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十四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延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元年。癸卯。十二月。丙午朔。上诣寿皇殿行礼

  ○谕八旗官员等。老安郡王、居心不正。谄附辅政大臣。又自恃长辈。每触忤皇考。蒙圣德宽仁。始终容宥。而伊诸子、全不知感。不务竭诚效力。马尔浑、经希、吴尔占等、第兄之间。互相倾轧。竞事营求。色亨图、亦妄冀得爵。谗害骨肉。此众所共知者。安郡王诸子之中。马尔浑、系应袭封王爵之人。似属安分。其子华<王巳>、尚无劣迹。而天绝其嗣。封爵悬虚。是以皇考审择其人。踌躇有待。乃安郡王之子孙、遽生怨望。吴尔占、色亨图等、至屡形于辞色。夫国家恩施。讵可倚恃而强邀。今廉亲王、以不袭封安郡王之故。谗间宗室。摇动该王属下人等之心。以累世仰受太祖太宗世祖圣祖恩施之旧人。岂肯被伊引诱。遂其扰乱。若强欲令朕袭封安郡王。则朕从容施恩之本念。俱不可行矣。将袭封安郡王之本章发回。不准承袭。其属下佐领、着俱撤出。另赐他人

  ○吏部疏奏。京畿四路捕盗同知缺出。应令该督抚于现任属员内拣选。如本省无人。请于笔帖式等官内拣选。从之

  ○免江南海州、溧阳等二十二州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予故广东提督冯毅、祭葬如例

  ○丁未。安徽巡抚李成龙疏报。頴州、太湖等七州县、开垦康熙六十一年分田地五十八顷有奇。下部知之

  ○戊申。谕吏部、兵部。定例八旗官员等一经革职。尽谓之废官。令当劳苦差役。挑取鸟枪马甲。情属可悯。嗣后八旗革职人等、各视其罪之轻重。着为定例。如婪赃枉法、亏欠帑项、规避怠惰、行止不端、旷班等罪。仍照旧例当差。此外因公诖误、衰老有疾、才力不及、无心等过。概行宽免。着交该部议奏。寻议、革职旗员。皇上格外施恩。钦遵晓示八旗外。至旗员内、或有家计艰窘、现在马甲执事人内、有愿留者。准其仍留。其未当马甲执事人内、有愿效力者。亦准其挑取。从之

  ○议叙军前效力蒙古人等功。封厄鲁特多罗贝勒额驸阿宝、为多罗郡王。台吉沙毕多尔济、为固山贝子。喀喇沁一等塔布囊噶尔马色楞、扎萨克一等台吉沙克都尔扎布、俱为辅国公。余各升赏有差

  ○己酉。命九卿于新科进士内、有居家孝友、人品端方者。各举所知。亲识亦不必回避

  ○分湖北湖南乡试额。湖北、中式五十名。副榜十名。湖南、四十九名。副榜九名。武举各二十五名

  ○添设刑部现审司。办理在京八旗命盗、及各衙门钦发事件。从刑部尚书佛格等、请也

  ○征西将军祁里德奏报。乌阑古木地方屯田收获青稞<麻木>子四千四百二十石有奇。下部知之

  ○理藩院议覆。察哈尔右翼捕盗章京。应授为六品官。照例给与半俸。再每旗添设兵丁十名。月给钱粮一两。从之

  ○靖逆将军富宁安奏报。巴尔库尔地方屯田收获青稞二万一千六十石有奇。下部知之

  ○予阵亡四川提督康泰祭葬。谥壮勇。陕西凉州总兵官康海、直隶宣化总兵官司九经祭葬。俱赠署都督同知

  ○予故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祭葬。谥勇果。赠太子少保

  ○庚戌。谕内务府总管等。凡为庄头之人、以力田节俭为本。如李甡邬索住等、奢侈僣妄。俱已获罪。嗣后当深以为戒。勤农务本。躬行节俭。教训子孙。读书守分。如果有才能、朕自加恩录用。尔等传谕知悉。伊等所居房舍、应量其家口、酌定额数。无得违例兴造。非分之物、无得擅用。如有仍前诸弊、定行正法

  ○礼部议覆御史田嘉榖条奏。各省学政科考生员、旧例用四书题文二篇。请增用经题文一篇、以崇经学。如遇三冬日短、减去四书文一篇。应如所请。从之

  ○辛亥。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谕八旗都统等。向者每甲喇、止设参领一员。因不敷用、始委署一员协理。昨议政大臣奏称、护军校、骁骑校等官、以之委署参领。职卑不胜其任。应停其委署等语。朕加以酌量。将委署参领、改作副参领。秩为五品。嗣后副参领员缺、仍将护军校、骁骑校等官、一并拣选引见补用。若参领、副参领、奉有差遣。其员缺应行委署者、奏闻委署。如此、则责任专而管辖得力。由兵丁出身者、其升转之途。亦不致壅滞。旗下既得人材。办理事务。亦大有裨益。至现在委署参领应分别优劣。优者、授为副参领。劣者、令其各回原职

  ○予故衍圣公孔毓圻祭葬。加祭二次。谥恭悫

  ○免直隶开州、永年等二十二州县、康熙六十年分旱灾额徵有贼

  ○壬子。内阁学士拉锡希布、以老疾乞休。加侍郎衔致仕。以原任甘肃按察使巴锡、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调湖北布政使朱纲、为湖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湖南布政使郑任钥、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

  ○吏部疏奏。举人拣选知县、每逾三十年。不克及时试用。除现在己经截取赴部者、听其照例铨选外。其余无论已未拣选之员、除本科外。应行令直省督抚、每于乡试事竣、会同主考官、秉公验看。凡年力精壮、克胜吏治者。给文赴部铨选。其年老及才具平常者、虽已经截取。俱准于本籍具呈。改教职。归班铨选。从之

  ○予故原任礼部尚书陈诜祭葬。谥清恪

  ○癸丑。上诣寿皇殿行礼

  ○免江南太仓、镇海、扬州三卫、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命缓征河南开、归、彰、卫、怀、河六府属、积欠钱粮。以纾民力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王察罕丹津属下厄尔克扎尔固齐、阿尔塔尔和硕齐、拉布木三人。将罗卜藏丹津看守伊等贼兵杀散。带领一千余户口来投。贝勒色卜腾扎尔、带领青海左翼公册零之弟台吉巴尔珠尔等妻子、并属下人二千余口来投。臣即宣谕皇仁。赦其被胁从逆之罪。安插于西川口外。奏入。报闻

  ○予台湾阵亡总兵官赠太子少保欧阳凯、副将许云、参将罗万仓、游击游崇功、孙文元、守备胡忠义、马定国等祭葬。参将罗万仓妻蒋氏、从夫殉难。给银立碑。以表贞烈

  ○予故台湾都司阎威、守备杨士虎祭葬。以捕贼伤殒。照阵亡例赐恤也

  ○甲寅。授多罗贝勒延信女、为郡君。婿阿克敦、为多罗额驸

  ○解刑部尚书佛格任。调礼部尚书阿尔松阿、为刑部尚书

  ○四川巡抚蔡珽题。雅州府喇滚安抚司副使侧汪交故。请以其子革松结承袭。下部知之

  ○丙辰。谕内阁。每日条奏甚多。朕览讫、或交王大臣等议奏。或交九卿。或交该管处议奏。至于日久、朕安能一一记忆。凡朕交议事件内、与前奏有重复者。即行奏闻。若事虽相似、而所陈有更详悉者。仍行定议具奏

  ○谕吏部。庶吉士邵泰等。教习已久。今加考试。应分别。授职。满书。俞元祺、励宗万、邵泰、钱陈群、谢道承、曹涵、乔世臣、蒋恭棐、汉书。刘嵩龄、吴启昆、姚之骃、王兰生、李光墺、杨廷选、陆奎勋、黄秀、冯谦、唐继祖、唐绍祖、觉罗恩寿、留保、俱照例授为翰林院编修、检讨。王克宏、李同声、着以部员对品用。杨魁甲、姜任修、李应绶、俱着以外官对品用。杨魁甲等三人、于御门办事之日。带来引见

  ○以内阁学士李凤翥、为浙江乡试正考官。吏部郎中王一导、为副考官。内阁学士吴士玉、为江西乡试正考官。国子监司业孙嘉淦、为副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德龄、为湖北乡试正考官。工科给事中蔡仕舢、为副考官。刑部郎中庄清度、为湖南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陈万策、为副考官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摺奏。察罕丹津之婿喇卜坦寨桑巴图等属下一千四百余户。及丹忠属下七百余户俱从罗卜藏丹津处脱逃来投。仍令往原处居住。奏入。报闻

  ○移广东广州左翼总兵官驻顺德县。镇标左右二营守备随防。改镇标中营游击、为前营游击。移驻增城县。从广东总督杨琳请也

  ○丁巳。策试天下中式武举李琰等、一百三十名于太和殿前

  ○命八旗都统衙门。于护军、领催、马甲、闲散人内。拣选笔帖式。缮写档案文移之事。满洲四名。蒙古汉军各二名。效力五年。行走勤慎。咨送吏部。以各部院笔帖式补用

  ○戊午。上御瀛台紫光阁。阅视中式武举骑射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摺奏。墨尔根载青拉查卜之子察罕喇卜坦、旺舒克喇卜坦二人。率众来投云。我父墨尔根戴青拉查卜、闻大兵前来。逃往巴尔喀木地方。再堪布诺门汗、亦率属人来投。查墨尔根戴青拉查卜、与罗卜藏丹津、并力抢掠察罕丹津。情属可恶。已令察罕喇卜坦、遣人唤回伊父。俟到日、审明请上□日。堪布诺门汗、系边口内塔儿寺喇嘛。乃察罕丹津亲侄。唆令罗卜藏丹津叛逆。又令伊等喇嘛与我兵交战。虽势穷来投。情难姑恕。到日、臣即行正法。奏入。报闻

  ○以故衍圣公孔毓圻、长子孔传铎、袭爵

  ○补行江南、江西二省、及河营、康熙六十一年分军政。不谨官十一员。罢软官一员。浮躁官七员。年老官二十员。有疾官九员。才力不及官三十三员。分别处分如例

  ○予故陕西凉州总兵官述明、祭葬如例

  ○己未。上御瀛台紫光阁阅视。中式武举步射

  ○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以作养人才。今科进士。特加简阅。除于振、戴瀚、杨炳、张廷珩、已经授职外。取中沈淑、吴龙、戴永椿、徐以升、严民法、焦祈年、张江、周学健、张廷瑑、昌龄、李徵临、沈荣仁、李端、尹继善、李徽、黄元铎、胡光涛、缪曰芑、王坦、何玉梁、胡蛟龄、马金门、许焞、沈文豪、冯懋华、薄履青、沈师孟、颜希圣、胡香山、苖祐、陶正中、松寿、陶士偰、范咸、王乔林、刘敬舆、保良、陈齐实、卢生薰、王又朴、吴钊、陈弘谋、李淮、王步青、喀尔钦、朱仕遇、张考、高山、吴大受、张来求、李桐、杨胪赐、万承芩、顾海、张若涵、牧可登等、五十六员。俱着改为庶吉士。分别满汉书教习

  ○又谕。昨引见新科进士名单内、有用点记名者三十员。虽有年纪、人尚可用。着以知县即用。现今湖广请发人员。该部将候补州县之员、拣发十五员。此内亦选五员发往。又名单内、有尖圈记名者十七员。年力尚壮。传问伊等、有愿在各馆效力、及在内官学教习者。令各自陈明。若行走勤谨、学问好者。朕仍拔为翰林

  ○免江南淮安、大河二卫、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庚申。上诣寿皇殿行礼

  ○谕九卿。朕惟靖盗所以安民。而欲靖盗、必须严讳盗之处分。并正窃盗之刑法。州县有司、因畏盗案参处。往往讳盗不报。或以强为窃。或以多为少。或贿嘱事主、通同隐匿。以致盗贼肆无忌惮。定例讳盗处分。不为不严。无如督抚等官、全无觉察。殊负朕保爱良民之至意。且窃贼虽非强劫。然行窃日久。必至伙劫。所以律载窃盗三犯即绞、立法之意。原在防微杜渐。今各直省窃盗、依律究拟者绝少。盗案之多、实由于此。如何使有司不敢讳盗。并如何重惩窃盗之处。该部会同详议具奏

  ○免河南中牟等十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予故原任工部右侍郎王懿、祭葬如例

  ○辛酉。上御瀛台紫光阁。阅视中式武举技勇

  ○以内阁学士塞楞额、充经筵讲官

  ○赏给诸路军前兵丁行粮一月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摺奏。贼人来侵布隆吉尔地方。参将孙继宗、游击孙超节、领兵往迎。遇贼三千余人。正交战时。副将潘之善、引兵继至。并力奋击。杀贼甚众。所获器械无算。奏入。报闻

  ○壬戌。上御瀛台紫光阁。覆阅选取中式武举五十余人射

  ○宗人府疏奏。履郡王允祹、受皇上深恩。不敬谨办事。每思推诿。应革去多罗郡王。降授辅国公。得上□日、允祹自封王以来。并不感激效力。着革去郡王。仍在原固山贝子上行走

  ○吏部题。原任领侍卫内大臣一等侯兼一拖沙喇哈番巴浑德故。销去二次恩诏所得五拖沙喇哈番、为一等伯。又分一拖沙喇哈番、奉上□日与巴浑德长男巴隆承袭。余二等伯、以其四男马哈大承袭。从之

  ○礼部题。辅国公讷图女、请授为乡君。其壻豊盛额、现系散秩大臣一等公。无庸另给品秩。从之

  ○礼部议覆浙闽总督觉罗满保疏奏。西洋人在各省。起盖天主堂。潜住行教。人心渐被煽惑。毫无裨益。请将各省西洋人、除送京效力外。余俱安插澳门。应如所请。天主堂改为公所。误入其教者、严行禁饬。得上□日、西洋人、乃外国之人。各省居住年久。今该督奏请搬移。恐地方之人、妄行扰累。着行文各省督抚、伊等搬移时、或给与半年数月之限。令其搬移。其来京、与安插澳门者。委官沿途照看送到。毋使劳苦

  ○复设江南云台山东海营。以海州营守备一员移驻。并添设把总一员。兵一百六十六名。从漕运总督张大有请也

  ○设立广西太平土州学。以养利州训导一员移驻。额取文武童生各四名。从广西总督孔毓珣请也

  ○旌表山西宁乡县烈妇、赵进妻冯氏。守正拒奸。被勒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甲子。谕兵部。国家保障封疆。惟武臣是赖。参将以上、责任尤重。其年老有疾、不能办理、以致营务废弛者。自难姑容。但其间或有久历戎行、曾着劳绩者。情亦可悯。嗣后参将以上、有老病之员。该督抚提镇、照例题参。仍将伊从前行间效力之处。查明缮摺、夹入本章内。同送内阁奏闻。朕酌加恩典。以示笃念旧劳之意

  ○喀尔喀扎萨克多罗贝勒垂扎木散故。遣官致祭

  ○旌表河南孟县烈妇、谢廷报妻邓氏。拒奸不辱。斧伤殒命。福建福清县烈女、林胜卿聘妻何氏。未婚夫故。投缳殉节。俱给银建坊如例

  ○乙丑。上御太和殿。传胪。赐殿试武举李琰等一百三十六人、武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兵部遵上□日议奏。平复台湾外委官张春等一千八百余员、淡水营援守外委官张朝任等二百三十余员、均应加等议叙从之

  ○福建巡抚黄国材、以年老乞休。温上□日慰留之

  ○丙寅。以册立皇后、及册封贵妃、齐妃、熹妃。上亲诣奉先殿、行告祭礼

  ○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升福建台湾水师副将林亮、为福建台湾总兵官

  ○升山西平遥县中学为大学额取文武童生各十五名。从山西学政彭廷训请也

  ○添设宣化镇属土木堡岔道城、榆林堡、鸡鸣堡、左卫城、怀安城、六处驻防兵、共一百九名。从宣化总兵官许国桂请也

  ○丁卯。上御太和殿。命太保吏部尚书公隆科多、为正使。领侍卫内大臣马武、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那拉氏为皇后。册文曰。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既应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尔嫡妃那拉氏、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于宫中。四教弘宣。允合母仪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承颜思孝。务必敬而必诚。逮下为仁。益克勤而克俭。恪共祀事。聿观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赞和平之治。钦哉

  ○命文华殿大学士嵩祝、为正使。礼部右侍郎三泰、为副使。持节、册封贵妃。册文曰。朕惟起化璇闱。爰赖赞襄之职。协宣坤教。允推淑慎之贤。聿考彝章。式崇位序。咨尔妃年氏、笃生令族。丕着芳声。赋质温良。持躬端肃。凛箴规于图史。克俭克勤。表仪范于珩璜。有典有则。曾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时怀祇。敬。承庆泽之方新。益懋柔嘉。衍鸿庥于有永。钦哉

  ○命保和殿大学士马齐、为正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尹泰、为副使。持节、册封齐妃。册文曰。朕惟教始宫闱。端重肃雝之范。礼崇位号。实资翊赞之功。锡以纶言。光兹懿典。咨尔妃李氏、持躬淑慎。秉性安和。纳顺罔愆。合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荣。曾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齐妃。尔其益懋温恭。尚祗承夫嘉命。弥怀谦抑。庶永集夫繁禧。钦哉

  ○命礼部左侍郎登德、为正使。内阁学士塞楞额、为副使。持节、册封熹妃。册文曰。朕惟赞宫庭而衍庆。端赖柔嘉。班位号以分荣。丕昭淑惠。珩璜有则。纶綍用宣。咨尔格格钮祜鲁氏、毓质名门。扬休令问。温恭懋着。夙效顺而无违。礼教克<女间>。益勤修而罔怠。曾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熹妃。尔其祗膺巽命。迓景福以咸绥。翊辅坤仪。荷鸿庥于方永。钦哉

  ○命兵部右侍郎牛钮、为正使。礼部右侍郎蒋廷锡、为副使。持节、册封懋嫔。册文曰。朕惟协赞坤仪。用懋珩璜之德。佐宣内治。必资柔顺之贤。爰考彝章。式隆新典。咨尔格格宋氏、臧嘉成性。着淑问于璇宫。敬慎持躬。树芳名于椒掖。曾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懋嫔。尔其祗承象服。昭勤俭而化翼宫闱。永荷鸿庥。履谦和而诞膺纶綍。钦哉

  ○命吏部左侍郎巴泰、为正使。礼部左侍郎王景曾、为副使。持节、册封裕嫔。册文曰。朕惟化理肇自闺闱。令仪是式。功容凛夫图史。礼秩攸崇。爰贲徽章。用昭彝典。咨尔格格耿氏、克叶柔嘉。早推淑慎。允合珩璜之度。宜膺象服之荣。曾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裕嫔。尔其聿修懿行。迓景福于方来。式佩纶言。荷洪禧于勿替。钦哉

  ○戊辰。以册立皇后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乾施坤成。乃布和于四序。日明月俪。并临照于万方。故王者建邦。必正宫庭之位。圣人作则。首隆册命之文。所以理叙人伦。辅修内治也。朕丕缵鸿基。钦承大业。奉皇妣孝恭仁皇后谕上□日。以嫡妃那拉氏、诞秀高门。禀贞华胄。淑恭中度。懿范性成。孝敬尽于晨昏。承颜养志。柔嘉着于宫壸。惠下肃躬。令德克全。徽章允称。宜册立皇后。洎慈闱失恃。典礼久稽。而宗事聿严。正名斯亟。兹敬遵慈训。载考旧仪。祗告天地太庙社稷。于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册立那拉氏为皇后。俾承光于轩耀。式正号于长秋。大礼既成。湛施应溥。于戏。祉贻璇室。宏昭式榖之原。福备椒庭。广锡敷恩之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内恩款、凡十三条

  ○是日、遵上□日免行庆贺礼

  ○己巳。谕兵部。今科中式武进士、系元年所取。状元、授为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为二等侍卫。二甲十三名、授为三等侍卫。令戴孔雀翎。三甲记名三十六人、俱授蓝翎。余照例拣选补用

  ○河道总督齐苏勒疏报。河南中牟县杨桥决口、已经堵筑合龙。得上□日、此系隆冬加筑。今值春融。尤宜加意保护。务期永远坚固

  ○庚午。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暂安奉殿

  ○癸酉。遣内阁侍读学士班第、祭太昊伏羲氏等陵。左副都御史杨汝榖、祭炎帝神农氏等陵。侍讲学士觉罗逄泰、祭女娲氏等陵。左副都御史江球、祭黄帝轩辕氏等陵。内阁学士胡煦、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阙里吏部左侍郎巴泰、祭颛顼高阳氏等陵。大理寺卿觉罗常泰、祭夏禹王等陵。左佥都御史陈允恭、祭辽太祖陵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摺奏。西宁一带番贼。俱经巢□刀灭。惟南川口外郭密九部。肆行截抢。臣广行招抚。祗有沙克都尔阿拉布坦。率三部来投。具余部落。仍行恣肆。其呈库、活尔贾二部。暴戾尤甚。岳钟琪带来瓦斯杂谷之兵。熟习山路。臣前令岳钟琪、在归德堡。将上寺东策布下寺东策布之助恶贼番。巢□刀抚兼施。己俱安插。即移师进巢□刀郭密番贼。搜捕贼穴。将呈库一部。攻杀殆尽。活尔贾等部。首恶已诛。其余尽皆投降。奏入。报闻

  ○甲戌。岁暮。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景陵

  ○遣官祭太岁之神

  ○己亥。旌表八旗节妇、满洲、齐蓝保妻马佳氏等四十六人汉军、唐玺妻田氏等二十四人。满洲孝子钟保等三人。直隶各省节妇、陈之鸾妻谭氏等一百三十五人。贞女、施氏等十三人。孝子、李东等九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岁、人丁户口、二千五百三十二万六千三百七。又永不加赋滋生人丁、四十万八千五百五十七。田地、山荡、畦地、八百九十万一千八百七十九顷六十二亩有奇。徵银、三千二十二万三千九百四十三两有奇。米、豆、麦、四百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七石有奇。草、四百八十二万七千八百六十一束。茶、四十九万五千六百三十引。行盐、五百二万四千一百三十八引。徵课银、四百二十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二两有奇。铸钱、四十九万九千二百有奇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乐三·张廷玉
  卷二十二·毕沅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崔鸿
  卷十五·王夫之
  卷第二百·胡三省
  第六回 造镜槛艳夺乌铜屏 缠莲钩春在红芸院·陈蝶仙
  卷之四百三·佚名
  六五五 湖广总督图思德等奏第八次查获应毁各书解缴缘由折(附清单一)·佚名
  两汉笔记卷三·钱时
  南唐书卷五·马令
  郭祚传·魏收
  高隆之传·李百药
  宋文元袁皇后传·李延寿
  林空斋传·脱脱
  崔亮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回 传雁足新状元寄信·佚名

    诗曰:应时大比赶顺天身离庭帏近朝班只图扬名把亲显讵料婺星沉九泉话说相府有个丫环,名叫红梅,奉他姑娘之命,往书馆与状元送茶。来至门外,听的里边啼哭之声,用舌尖把窗棂纸来湿破,往里一看,是他姑爷在里边啼哭。抽身回到秀楼,玉

  •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的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硬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

  • 卷之八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小儿女之憨情·李定夷

    王某者,在湘南北门外种菜为业。妻周氏,生一子,养一童媳。尚未成婚,时年均十五岁矣。日前因祖父阴寿,杀鸡一,命媳在火炉房煮之。周氏则自往厨房煮饭。其子见父母俱不在前,兴致勃发,在火炉房向其未婚妻接吻。妻拒之,乃大声疾呼曰

  • 第四佥禀(抄)光绪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一一一○六-一·佚名

    大安街郊铺金万和等,为修理大众爷庙,请巡抚岑捐办银两具佥禀竹南四保大安街郊铺金万和,暨董事陈兴、易云,铺户万发号、自成号、协源号、自源号、源美号、源荣号、吉金号、丹成号等,为港地损坏,庙宇将崩

  • ●作邑自箴卷第三·李元弼

    处事二 ○处事 老目镇判状事巳了毕限十日缴连赴县先取知委告示应在县公人并老目镇等凡判状帖引之类有朱印火急字者违限一日急字者违限两日其余违五日并勘决仍出牓发放司前 【二急字印子置书案上印讫旋押花字于其下】

  • 儒效篇第八·荀况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

  • 卷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八     宋 卫湜 撰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

  • 卷二十·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     元 郑玉 撰 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 公伐邾间晋难也三月甲戌取须句寘文公子焉高氏曰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之以归须句子矣後复爲邾所取今公又取之寘文公子焉先书公伐

  • 延恩安禅师·惠洪

    禅师名法安。生许氏。临川人也。幼事承天沙门慕闲。年二十。以通经得度。游方谒雪窦显禅师。显殁。依天衣怀禅师。众推其知见。又遍历诸家。耆宿指目。为饱参。来皈临川。见黄山如意院。败屋破垣。无以蔽风雨。安求居

  •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

  •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华

    作者是亚瑟·叔本华。逻辑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个先验的、在它之前的真理,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形式的第二个形式。叔本华将引导至真理的途径分为逻辑的,经验的,超验的,超逻辑的。这四种理由和根据证明真理本身的同时也表

  • 陆士龙集·陆云

    十卷。晋陆云 (262—303)撰。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 (今上海)人。陆机之弟。少与兄陆机齐名,号曰 “二陆”。史谓其文章不及陆机,而持论过之。入洛后,一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谣。为浚仪令。去官后,百姓图其形象,

  • 现代社会学·瞿秋白

    瞿秋白著。发表于1924年社会科学学会编辑的《社会科学讲义》第1—4集上。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原因论与目的论、社会现象的有定论与无定论、社会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问题。论述了社会历史

  • 圣武亲征录·佚名

    一卷。又题 《皇元圣武亲征录》。著者不详。记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两朝史事,成书于元世祖时期。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有些记事为《元史》、《元朝秘史》所无,可补其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续大唐内典录·道宣

    简称《续大唐录》、《续内典录》等。佛教经录。唐道宣撰。一卷。麟德元年(664)始撰于京师西明寺,后撰毕于总持寺。总分为十录,又按朝代先后下设十七项细目。但在正文中仅记第一个朝代(即东汉)的译经情况。疑为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