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一 前途

我们这次不幸被捕的几个朋友,承蒙许多亲友和同志们的热诚慰问,奔走援救,实在觉得非常的感愧。我每看到许多好友们,无论曾经见过面没有,有的冒着大雨大雪,有的不顾长途跋涉,充满着满腔的热烈情绪来探望我们;每读到许多读者好友们的函电纷驰,横溢着满纸的义愤和系念来安慰我们:未尝不深深地感到深情厚意,永不能忘。我们报答之道,只有更努力于救国运动,更努力于为大众谋福利的工作。

当然,救国运动决不是少数人所干得好的,必须大家都来干;为大众谋福利的工作千头万绪,也不是少数人所能干得完的。我们一方面固然要各就自己的能力,对于救国的整个动向,对于国家建设工作的整个的计划,尽其相当的贡献;一方面还要各就自己的能力,在这整个的救国动向和整个的国家建设计划之下,努力于自己所能干的局部的工作。

根据这个观点,我一方面愿竭尽我的棉薄,追随许多救国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于整个动向和整个计划的商讨和遵守;一方面愿在这整个动向和计划之下,努力于我十几年来所辛勤从事的文化事业。我深信一个人的工作的效率,同他的特长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抛弃了他自己的特长和经验而另外去干别的事情——与原有的特长和经验不相干的事情——那在个人是自暴自弃,在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种损失。这当然不是无条件地反对改业。有些人觉察到自己的能力更适宜于某种新的事业或职务,于是抛弃原有的事业或职务,这是对的。我们各人都该求得最大的贡献。所谓“最大的贡献”,我的意思并不是指什么夸大狂的心理,不是说要和什么别人比大小,却是说自己对自己比。你自己能善用自己的能力和适于发展自己能力的环境,这样的贡献,比不能善用自己的能力和适于发展自己能力的环境,当然是要大些;你如能尽量善用自己的能力和适于发展自己能力的环境,那在你便是最大的贡献了。各人的能力虽有大小,但是依这样的意义说起来,无论何人,除了有害人群的事业外(倘若这可称为事业),各人都可有各人的最大的贡献。竭智尽力求得这种“最大的贡献”:这是人人对于自己对于社会应负的责任。

我常常督促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却这个责任。我曾经告诉过诸君,我在小学里就想要做个新闻记者,二十年来虽因处境的困苦艰难,在求学和就业方面往往不得不“走曲线”,但是平日的修养训练,以及十几年来所聚精会神的工作,都和新闻事业脱离不了关系,——虽则其间办周刊的时间较长,办日报的时间较短。我在二十年前想要做个新闻记者,在今日要做的还是个新闻记者——不过意识要比二十年前明确些,要在“新闻记者”这个名词上面,加上“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一个形容词。我所仅有的一点微薄的能力,只是提着这枝秃笔和黑暗势力作坚苦的抗斗,为民族和大众的光明前途尽一部分的推动工作。我要肩着这枝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追随为民族解放和大众自由而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我写到这里,要写几句结束这《二十年的经历》的话了。这篇文共有五十一节,第六节以前是曾在《生活星期刊》上发表过的,第七节以后是在苏州高等法院看守分所里写的。自廿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起动笔,至廿六年一月廿二日写完。写这一节的时候,正是在一月廿二日这天的下午,很静寂地坐在看守所的餐室里一个方桌的一旁,在这方桌的右边坐着章先生,对面坐着沙先生,都在和我一样地拿着笔很快地写着,右边坐着王先生,很静默地看着他的书。

在我写着这节文字的时候,我们在苏州过着监狱生活已经四十九天了(被捕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了),检察官来侦查过了四次,每次问的话都差不多。我们几时能离开这个监狱生活,或竟要再关下去,在我写的时候都还不得而知。但是这本书,我这时却想先把它结束一下付排,关于我们的消息,让我在最后付排的《弁言》里报告吧。

(民国廿六年一月廿二日下午五点,脱稿于江苏高等法院看守分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欧阳修
  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脱脱
  卷二十四 前燕录二·崔鸿
  卷五十七·谷应泰
  卷八 灵帝·王夫之
  卷十七 杂艺方士节义列传第十四·陆游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四)·陈寅恪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六·阿桂
  卷六十三·司马迁
  ·寄浙抚梁楚香中丞书·丁曰健
  唐纪五十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司马光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严蕊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与朱熹、唐与正同时。 事见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存词三首。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班固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赵亡,徙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

  • 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脱脱

        王德 王彦 魏胜 张宪 杨再兴 牛皋 胡闳休   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隶熙帅姚古。会金人入侵,古军怀、泽间,遣德谍之,斩一酋而还。补进武校尉。古曰:"能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

  • ●卷一百六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四。   起绍兴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癸酉,尽十一月十四日已未。   九月二十七日癸酉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   朝廷方除赵鼎都督川陕荆襄诸军事未行伪齐谋大举宰相朱胜非乞持

  • 李春来朱桂珍之狱·佚名

    朱桂珍,吴门之山塘上人。其父业屠,殁后,母即改嫁棕棚匠。朱氏幼时,性嗜剧,且喜作男子装,有小棕栅之目。大观、庆乐两剧场,盖无日不有其母若女之踪迹焉。久之,其母以棚棕匠不遂所欲,遽与离异。黄朱氏亦届破瓜之年,吴俗故多轻薄子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四景泰二年秋七月丁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赏巡按浙江监察御史谢骞布政使杨瓒等钞彩叚绢布有差以擒获贼首陶得二杨毛功也○给游击将军署都督雷通官军马六百匹狭西延

  •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母亲皇甫氏,产下胡氏后,红光四射。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占卜和相术,胡国珍把他请来卜相,以定吉凶。赵胡说:“贤女有大贵的仪表,四方为天地之母,能生下天地之主,这事不要让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丁传靖

    邵康节子伯温 伯温曾祖母张夫人,遇祖母李夫人严甚,李夫人不能堪,一夕欲自尽,梦神人令以玉筯食羹一杯,告曰:“无自尽,当生佳儿。”夫人信之。后夫人病瘦,医者既投药,又梦寝堂门之左右木瓜二株,右者已枯,因为大父言,大父

  •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六国年表》齐湣王元年,为周显王四十六年,今按其时威王犹未死,后四年而威王卒,子宣王立。十九年卒,为周赧王之十四年。翌年湣王称元,则赧王之十五年也。《纪年》于今王二十年称齐王,以宣王亦未卒,尚无谥,故《纪年》惟有威王,无

  • 卷十七·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七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十年春公如齐不书月日阙文也贯道王氏曰比年朝正事齐如事君使移此事周君子犹为过六年一朝之制也曽谓朝正于齐可为礼乎义又见僖十年公至自齐

  • 卷五·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五    宋 袁燮 撰商书汤誓【案袁氏汤誓篇觧永乐大典原阙】仲虺之诰【案袁氏仲虺之诰篇解永乐大典原阙】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谓之黜夏命则既革夏命而为

  • 卷十五(洞曹宗)·佚名

    教外别传卷十五(洞曹宗)青原下四世洞山良价禅师(云岩晟法嗣)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

  • 答黄子理问(二则)·太虚

    问一:佛法不立名言,不可思议,言其非思想议论之所能及。然不用议论犹可也,若思想不用,从何而入?答一:佛法不可思议,而思议为入佛法之门,故学者宜由思议之门以入不可思议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皆佛菩萨应众生之机而说,使众生由名言之门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第三成就最上法品第十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说此仪轨王最上成就法。若彼诵者作法之时。乘船入大恒河住河中间。以乳为食诵真言三十洛叉。别诸真言诵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四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四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然薄伽梵随最胜说。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

  • 嘉泰会稽志·施宿

    南宋地方志。嘉泰年间施宿等撰。会稽即宋代绍兴府,治今浙江绍兴。南宋时绍兴府地位重要,每以宰执兼领,但方志未备。嘉泰元年沈作宾为守时始创修,赵不迹、袁说友相继编订,施宿始终参与其事,诗人陆游父子亦曾参与,陆游

  • 伤寒直格·刘完素

    医经研究著作。又名《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3卷。(原为6卷,或称6集)。旧题金·刘完素 (守真、河间居士、通玄处士)撰,元·葛雍(仲穆)编。书的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受,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赵道一

    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