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年记下

“廿年一枕甚支离,回首邯郸事事非。涉世徒劳心上计,生几唯供眼中痴。已知豺虎无恩爱,未若鵾鹏有远期。极目风烟吹鬓老,觉来无限恨难追。”此余《写恨》诗也。劳心廿载,不独一事无成,抑且皆不遂意,虽气运之盛衰,亦人事之得失耳,谨录为下节之首云。

康熙十七年岁次戊午,余五十一岁。正月初三日即雨,元宵竟好。春间多雨,圆麦菜子俱好,蚕豆亦好,小麦坏有一半。四月十九日大雨,雨后地震。十二夜,落雪珠。五月十六大雨后,竟大旱,至七月十六日方雨。有潮水地,花、稻飞豆件件俱好,甚至倍收,近护塘各区图有两分旱坏者。七月中旬即有花捉,是时任县公因慕抚台荐为博学宏词,奉旨赴京殿试。二十日长往,即日唐海防(名朝宣,锦县人,松江府海防同知)来署印,又奉抚院宪牌,为天时亢旱,停比半月,至二十四日比起,每日约完银二千有零。

八月初九飞初十、十一日黄昏时,天上空中闹甚,如千军万马之声。二十一日早,有黑虹亘南北,二十四日黑虹见东南。是月棉花早晚捉完,价每斤一分五厘。闻岳州打仗。是月二十八日起,九月初二日止,飓风大作,我朝坏舡数十只。十三夜又有黑虹见,十四夜月蚀。十月二十一日母姨夫大病复发。二十五日县中出示,为塘报事,内云吴逆三桂于八月十七申时病痢身死。十月二十九漕舡到,亦未尝见如是之早也。十二月十八日开漕舡起,岁暮去完。是月十一日落雪起,冷冻不消,幸不雨而方便小户。米价九月内八钱,后至一两二钱,圆麦每斗价七十,小麦种直粜一百四十,我地棉花满担者多,惟我种晚,歉收。

康熙十八年已未,是年余五十二岁。正月十五夜大雷雨。二十日,唐海防比较起,漕粮结数十万七千,无廿担欠者,征粮之法亦未之有也。春雨竟少,即雨亦不大,河内水日浅,欲种稻者俱种花、豆。三月内同缉臣侄在闸港,为加叹事也。十九保一图大伯、二伯各有田百亩零,上年卖去久矣,因金子英死,买主无查,故二兄浼我去二房者,查出加三十金而归。夏竟无雨,黄梅雨亦不大,踏车者甚苦,小熟件件倍收。六月任县回任。二十五日,母姨夫病亡,往来廿载,意气相投,我在南土,亦母姨夫之提挈也,今一旦别矣,呜呼惜哉!七月,在横沔,唐阶平来,亦为韩家荡加找事也。是时慕抚台题准将数年拖欠钱粮,除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俱赦免,十三年起十六年止俱停征,递年带比,亦第一件美政也。是月二十八日起八月初一止,传闻京师地震,坍倒居民房屋,压死多人;通州沉地,山海关外亦地陷。十月初四,母姨夫开丧,甚体面,建侯表弟大费,余相帮五六日即出城去。当时有海贼舡八只在黄浦口,抢去新造沙舡一只,在舡兵廿人。其月二十五日忽发大冷,至岁暮而可,九九雪落。其年种稻者歉收,八月初即有花捉,好者担外,迟者二三十斤,棉价贱至一分五厘,米贵甚,价二两,豆价一两七钱,完漕每担纹银二两五钱。

康熙十九年庚申,余五十三岁。正月初六日,余秀官来,为江境庙前朱奎打死姚三官也。三官之弟瑞官来寻,初八日至北,初九日出邑。十二日告准本县,差康旭初,时有陆文宗、周裕凡调停,当官和息,虽不近钱,竟有人感激。二月初摘出白银,初十外摘出漕粮,漕舡奉上行停在水次,候开完京口河,然后方去。米贵极,完漕者俱空,闻常州、镇江荒,府县俱停比较,大发赈济。二月十五日起,本县亦在广福寺关粥,日给两餐,至麦熟而止。春雨竞调,自交五月雨久不止,种稻者不踏车竟熟;种花者大荒,因草没难锄,致用刀割,立秋后方得脱出,白露时发苗,而早晚俱无望矣。米至六月,每斗二百七十文,人人叫苦。五月,有海舡八只进浦投降。六月,东土石亲家送大八字来。八月初三大雨,平地水深三尺,南门东倒城数丈。二十一日,母姨家表妹大姑娘死。

其时天竟秋凉,晚稻秀者皆死,直有对半全无者。九月二十五日县公发雷签,比十八年白银,急极。十月二十三任知县报行取。十一月初三,有本府宋粮捕(按:宋士标,钱塘人,松江府粮捕通判)来到县,坐在白粮仓内,专比十九年漕白粮。是月初一日,次儿行纳吉礼。是夜起西天有一星放白光如吼,直指东南,数日后,此星渐明亮,离旧位,在半天,经月而灭。十二月初三早,大雪约八寸,至初五又大雪两次,有尺外。

康熙二十年辛酉,余五十四岁。是年初一,微雪即大,初二日阴,至十二日大雨,十三晴,十五又大雨,十九大雨,拜年者竟寥寥。正月十七日,任县公去任,运宫俱来把酒脱靴。二十日,谢经历来署印。其时漕粮贵极,每担要纹银二两,白钱要二千一百。

余数担漕米,急极,又被朱默公诱做轻粮,反将去钱四千,填补川沙营仓糙。谁料四月初一重新放出,立时征比,如火之急。役友顾強甫急欲走避,余再四劝阻,大家设处重完,幸不败坏。四月初八月,史知县到任(讳彩,会稽人,吏书出身),立刻加纳,顶选上海。其时初到,抚院布政即要他起解白银三万两,县公竟不比较,合县区图争先完纳,每日约完一千八百有余,二十日外即解足,方去谢印。五月,始发纸皂催十九年、二十年白银,余发着两个,幸六、七两月停限不比,至后缴讫。五月十七日,大兄家侄寿官死。六月十五日西宅阿嫂病亡,系松城章氏,大族也,科甲世传,不料嫁入我门,遭二伯母难为至极,后虽生男育女,亦无得意日,待上抚下极好,可惜贤惠倏尔化去,曷胜怜悯。六月二十四日,同康孟振舡归。据云:十八日早起,见西天一日,约三丈许复沉下去。七月初,余疟疾,起初寒热,忽凉,隔两日复寒热,因而方知是三疟,久不能愈。至八月初又泻痢,一昼夜无次数,初五日方好,然疟疾如故,形消骨立,面有黑色,而气血虚极矣。八月二十八日,未天明时,海贼舡八只入浦,抢劫伊祥港(按:即今引翔港)一带人家,维周家最甚,姚华甫家布客失去布三千疋。时有进士顾令修亦在此地泊舡,其夜张天和家请酒,就留宿在彼家,幸不遇难,而浪舡行李多被抢去。周家掳去一媳,年二十,因穿绣裙而出,故抢去,后隔半载赎回。九月十九日,在邑归家,承三林塘烟铺乔右梁荐,有一走方者医疟,据云已立效数人,何不要他一看,因而买其药而归,归即饮,其夜大吐大泻,至二十一夜疟来更甚,然自后竟不来矣,忽变为夜夜发热,知乃虚极之故。至十月初三,因饮酒一日,又到夜深觉倦懒,疟又来,直至明年六月方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余五十五岁。是年元旦大好。初八日谈亲家请酒,去两日,元宵亦好。正月内米价渐落,白米八钱二分,花价三分八厘。十六日,有徐四官来说东土石亲家病亡。三月十四日,海贼舡四只,因大雾,早进大浦,打劫漕米,掳去粮舡上姑嫂两人,嫂年二十二,姑年十八,俱有姿色,并劫漕米四百余担,时漕舡还有百只,竟不救护。司守备(按:名起尨)、陈千总(按:名圣策)在浦内抢小舡数只,追至陆家嘴打仗,射死海贼七、八十人,营兵亦死数人。司守备追到曹家渡,舡上大急,将抢去尖粜船一只装米在内者,砍断绳索放脱,欲买路去,岂料司守备小舡一只,陈千总舡一只,顶紧追去。初时贼舡有七、八十人,来时乘潮,去时潮未落急,所以两舡追去,箭射者必倒,渐渐人少,将欲钩住,被贼就近发一小炮,把司守备打死,陈千总舡回。二十六日,杨将军(按:即昭武将军杨捷)到,将捉住海贼四人斩首在东关外小武当前,因司守备柩在内也。城中哄动,两日而止。次日,将军将陈千总责十五板,本营两把总捆打三十棍,发落安民而去。又闻吴淞守汛参将,亦令箭去锁拿。四月初二日有赦到,赦免十三年至十七年民欠钱粮,因荡平云南、杀尽吴三桂子孙也。

初三日,县公到苏州,为余抚台到任公座。十二日二兄亡,竟无所存,而侄辈俱病,不胜惨极!侄妇瞿姑娘死,侄女二姑娘亦死,时症害人,可惧如此。五月初二完漕清,几月无害者,承粮书李方英用情。余疟至此时尚不能好,疲倦极矣!限上俱大郎出去,此时闻有小报:“奉部议,据报贼舡四只,何难扑灭,而声张若是,将军降级”等语。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任,公正严明,清察利害,各府县官畏极,从来见上司未尝如是。府县不敢行一事,时时闻私行在某处,、又在某处。及至各府县有事,未几.即有文到,如亲见者,知之详细,委曲备至,大都两省遍地俱有细作。据余见其作为大,每府必有百人,所以缉访确实。再无差误,拿问两省县官二十余员,青浦知县亦与焉。至如衙蠹、土豪,拿去千人,到必三十板,枷号三月,死者居多。居恒布衣菜饭,作事精于决断,比前海瑞更好十倍。七月二十六日,至长寿寺,看并头莲,此种在缸内,起花四、五枝,有四朵并开、有二朵并开者,叹所罕见。

又往吴秀裔宅后看大蜂窠,蜂异于常,而窠大如大灯笼。外边月白色,内做叶子如蜜蜂,伹蜜蜂所为,逐片横挂在内,此只有底一窍,如碗口大,内叶子层层,悬在其上,亦见所未见。棉花青苗起初极好,是月多大雨,竟减分数。八月,花有捉,价三分,好者担外,还租只二十八斤,作米一石,米价每担六钱,可谓贱极。史知县自十月开仓征漕起,从未比一限,至岁暮已完过九万六千,至新年已足十分,从来所未见。白银十二月既比,二十日停限,是年革除合县区图保家,每年省费几万金,第一善政也。十一月初四日,次女出嫁,忙有一月,方草草完事。十一日,大伯、二伯造圹落葬。归备年物,匆匆过节。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余五十六岁。正月二十一日方出邑。史县公在正月内竟不比漕粮,十分完足。二月十五漕舡开完,其年漕舡俱停在吴淞江内,因上年被劫故也。二月二十日,内侄谈二官猝死,可惜!其年开馆在家,亦无外事。至六月十三日,大儿惹一事,幸地方亲友帮衬者多,卸官司一场于他人。七月初三夜,日将没,有黑虹一条,西南弯转,直到底。八月初旬即雨起,望后竟冷,九、十月旱。十一月十一日,发大冷冰冻,南宅价人家出嫁,一嫁妆舡胶住杜家行河内,五六日后始得出去。黄浦内生冰,冰排胶断,周家嘴闸港口坏舡数只,县公停比较。初时冰冻,即委捕衙至各渡吩咐,不许装载多人,若风大,即禁不许摇渡。随有白渡上一船,被冰排冲围在内,飞报县中,知县亲到渡口,着舡往救,救出多人?因而直至岁暮,竟宽比。十二月初旬稍有暖意,初十夜大雷雨,十四夜又大风雨雷电,十八日迎春。是月初六日,杨将军黍中营张副总征剿海贼,发兵在吴淞开船,调集大沙船六十号。据海边人说:二十后在东海内打仗,贼舡败去。

岁暮,年货件件皆贵。

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余年五十七岁。元旦天晴,此上元甲子第一日也。初八日风太冷,夜雷电下雪,至十二日方有日色,十四夜又大雨雷电。十六日出城,值余秀官留饮,十七日方到邑中。在大兄家会见董先二叔,言及岁暮海内打仗,捉住贼舡三只,贼头姓周,亦就擒,解都院过,转解江宁总督去讫。随会营中一友,说知其细:旧年十二月杨将军差川沙营汤参将为先锋,中营张副爷为都总兵,督战舡二十四只、兵一千五百名。崇明水师提督,亦差先锋一名、都督一名,统领水兵一千二百、战舡二十四只,下海会剿。岂料贼舡止有七只,做两处停开。汤参将领兵竟攻三只头舡,追赶南去。崇明兵舡只得攻打四只头舡,亦追赶逼近。贼舡打一炮来,竟有声无弹;官兵舡上打一炮去,正中桅樯,舡不能去,又发一炮去,打死舵工。贼舡怆惶,大叫投降,官兵上舡逐一活擒,谁知为首者已在擒数,崇明将官竟获头功。

搜检舡上有贼百人,止有米七石,牛肉甚多,银子亦有,人参亦有,只少米粮。舡上之人亦苦极,审系海边捉来者居多。上年漕粮舡抢去二女,一女仍在,刘提督着人唤运军家属去领归完叙,其姑曾配一贼,已死矣。正月初八日,开完粮舡,其年系上海领头帮,故旧冬漕米急如星火。县公十一日方去上司拜节,数日而归,二月初四即往海上,迎接巡海大人事宜忙极,比前大不相同。

十九日余同次儿往邑,为清明标墓也。次日余同次儿早出小南门,见吴淞兵马、川沙兵马及将军营兵马挤拥在仓上,迎接上司。早膳后,于总督同巡海侍郎金、都察院图到县,由南黄浦而来,竟进吴淞江,过闸而西,往太仓去。百姓万人执香而接,许多将官盔甲跪地,总督竟不以为意。在闸东停舡,打扶手起岸,往西步行两箭之地,坐在大王庙内,放舡过闸西,又走到西边下舡,并不作色,又不要供应。余见其身长面白,须髯皓然,又同走一人,一样长须大面,寸步不离,据人说,是长随也,俱穿天青布箭衣,旧素缎外套。乃去未两月,闻四月十八日病亡。于公年已望八,向来有痰疾,十七日还坐堂理事,十八早卯时身故。布政按察等官进内衙检视,所遗惟存白米六斗、银几两、布衣一箱、朝服一箱、字画一箱而已,两省总制,一贫如洗,此千古未有。六月十一日,史县公在铎庵,做五昼夜功德,追荐于总督,报答知遇也。

开丧五日,乡绅庶人等及百工技艺,俱来吊奠,放声拜哭,至诚之动人如此,亦未有事也。又闻江南、江西两省所有各府县俱开丧,百姓哀恸亦如我邑。江宁城内罢市几日,各寺庙庵观俱做功德追荐,百姓随地哭泣,情愿敛银为助丧费,夫人公子俱不肯受,云:“老爷在日,尚且不要一钱,今死后忍害其名?”后来连吊礼俱不肯受,止受拜哭。如此两月,朝廷赐银千两助其丧,回山西绥德州去。八月十七日大兄病亡,是日大儿在城归报我知。随于十九日出邑,正值三朝,幸而寿具以前备完,亦算全美。虽家道清况,铺设孝堂、享祭等项,亦稍稍尽礼,然亦苦极矣。大伯一生好善,口中未尝出一恶言,有生未尝行一恶事,仁厚存心,谦和处世,而惟生大兄。大兄亦端方谨慎,育养多男,俱属夭亡。故在病中因西宅二嫂死,即继西房次子为嗣,五七期做五昼夜功德,开丧两日,停柩在家。是年捉棉花极盛,可称大有,亩三百斤,次者二百斤,极晚极低者亦担外,米豆俱倍收,价俱贱极。九月二十四日,圣驾南巡,颁赦,凡是日以前词讼俱赦免。又有宪示,内开云:“奉旨,南巡耑为问民疾苦,观风问俗,并不骚扰民间。各府州县不得借名科派迎接,其供应已差部堂官备办赍给。

经过桥路,差工部尚书萨,沿途填筑如常,不必拆毁居民房屋及铺设行宫等项。随又奉旨蠲免二十四年所运漕米三分之一,念江南百姓自十三年起供应兵饷劳苦故也。”十月初八日,汤抚台(按:即江苏巡抚汤斌,睢州人)新到,公座毕,即往扬州接驾去。杨将军先到淮上,二十一日圣驾渡江,在镇江府即下小飞仙舡一只,有扈从等官舡共五十六只,独皇帝舡上用黄白绸结一大毬,拽纤者俱穿青毡衣,脚穿布靴。二十四日过奔牛镇,凤君祥目击者。二十六日至苏州,由北童子门登陆,即上马进阊门大桥,往南至瑞光寺,进山门下马行香,三拜即出。此时随驾及抚院布政等官,共马六、七十匹,即在盘门上城,往北过胥门、阊门,西北过齐门,转东至娄门,下城,随请到铺设行宫内去。行宫系吴三桂婿王额驸住房,内有花园,凡造厅堂俱仿佛宫中样式,今为逆产府第,因而铺设为行宫。皇上进内,竟至河亭上坐,抚院送抬饭到,上曰:“这里东西,用不中的。”唤工部曰:“祁和尚(按:即祁国臣,奉天人,时任苏州织造),我到你家用饭罢。”即起身,同工部出行宫,上马南去。到工部衙门,进内至堂上,自将公椅移在东壁,西向而坐。工部叩头禀曰:“请皇爷坐正了。”皇上曰:“正是这等坐,你不知道,这是你的衙署,若我南面坐了,你后日不便坐了。”工部妻子出来朝拜,拜毕即抬出小饭来。上曰:“不必用你的,叫朕长随来煮。这里有唱戏的么?”工部曰:“有。”

立刻传三班进去,叩头毕,即呈戏目,随奉亲点杂出。戏子禀长随哈曰:“不知宫内体式如何?求老爷指点。”长随曰:“凡拜耍对皇爷拜,转场时不要将背对皇爷。”上曰:“竟照你民间做就是了。”随演“前访”、“后访”、“借茶”等二十出,已是半夜矣。上随起,即在工部衙内安歇。是日随驾官俱到,宿于工部之周围。镇江将军杨将军(按:即杨凤翔,满州人),在皇爷马前护驾,即如顶路。此时各宫齐集姑苏城内,多极矣。次日皇爷早起,问曰:“虎丘在那里?”工部曰:“在阊门外。”上曰:“就到虎丘去。”祁工部曰:“皇爷用了饭去。”因而就开场演戏,至日中后,方起马。抚院传百姓:俱要执香跪接,候圣驾。上亦着头等哈传谕百姓:不论男女,尽他们看,不许拦赶,大小店肆,仍旧开张,不许掩闭。自此传闻,百姓挤拥街道,圣驾过,百姓叩首俯伏曰:“愿我皇万岁!”上曰:“你们百姓多有寿。”妇女多在楼窗内挤看。驾出阊门,到山塘上,人挤难行,河内舡亦挤满,上在马上又传旨曰:“百姓不要跪。”竟到虎丘,到山门即下马进去,自己上山,并无扶援者。登大殿,拜三世佛。拜毕,即到后殿看宝塔,又走至四贤祠,回出到大殿,对正门东向坐。抚院及两将军、工部、布政、兵道、并随从官员,俱两行立。传苏州清客打十番,打完,上曰,“好,果然好。但是只晓得南方的音,还不晓得我北方的音。叫小番来,打一番与你们看。”即刻飞传舡上小番来,俱十五、六岁俊俏童子,一样打扮,俱穿酱红缎衣,头戴红纬貂帽,共一十六个。各持乐器上山,在大殿前两旁边立,打一套十番,果然好绝,姑苏极老班头,亦从未闻见者。约有一个时辰方毕,时已黄昏矣。上起而出,到天王殿,见下边百姓拥挤,塔上俱点红灯,照耀满山,看者不肯散去。

上曰:“上边百姓都已听见了,下边的还没有听见,再打一套去。”随坐千人石上,打起十番。上南动手打鼓,后乃连打数套,逐件弄过,直打至二更时方完。即随二将军及长随哈等,在人丛中挤出山门,竟下舡,如飞开去,星夜出关,转至常州府,甚是戒严。二十八日到丹阳,竟往江宁去,多官拥护,一路戒严异常。初三日回到镇江口,渡江北去。记此亦难见事也。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余五十八岁。是年岁朝春,余生于戊辰年,其年亦岁朝春,至此而复遇。元旦晴,下午细雨。二十日出邑,知董先二叔亡,即往探。二十二日成服,就于是日公分祭奠而归。二月初八赴郡,十一日归,即开馆于内甥黄道生家。四月二十二日,汤抚台访上海土豪丘德元、沈扶远、衙蠹徐伯英、马仲芳共四名,立时拿去。后丘德元服毒死,子配驿;沈扶远亦配驿;徐伯英、马仲芳因无被害实据,责三十板,枷责号两月,释放讫。

五月初九日,小妻兄谈茂甫家大官娘子死,可惜,可惜!娘子系余秀官之嫡姨,自幼承继与秀官为女,认姊为母,自幼有志气,识礼体,人人叫好。谈大官系秀官之甥,亦为继子,因而配为夫妇,结亲嫁女,俱秀官所费。不道小阿舅亦无子,晚娶杜氏,竟无生育,因内侄归宗。岂料姑媳不睦,偶为二斗糯米起见,气感成疾,七日而亡,众口惜之,余有挽诗八首,志其怨意焉。六月二十二日,朝廷谕祭施岩山(按:即施维翰,号岩山,上海人,任浙江总督,廿二年卒)、沈绎堂(按:即沈荃,号绎堂,华亭人,官礼部侍郎,善书,名满海内,二十三年卒)司守备等。是日苏常道去闸上,要到守备坟上设祭,因司守备子力辞,又天雨,故在闸上搭厂设祭。闻施岩山、沈绎堂亦在普照寺(按:寺在松江城内)内设祭。七月二十五日起风,二十九日止,比风潮略小,而花豆俱减分数。八月初二,大阿舅家二官娘子急病死,初八出殡。十月二十九,天上七条龙取水。十一月初一,日食,因下午未吐而没。十六日卯时月食。

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余五十九岁。岁朝甚好,有日色,惟地上因雨后尚湿。初二日往母姨家拜年,值黄道生领学生来贺节,因而即回。初八日李升之请酒,因而往西馆地贺节。十三日天色甚冷,余同内甥黄道生在杜行归,值大嫂差寿郎来寻我出邑。十四日到城已晚,即至大嫂处,会见子逊弟,言及旧冬因囧如事,我甚不平,大家表白,各各冰释。十五同缉臣大侄至于宣斋头,知大嫂要寻大兄遗婢之子到宅,当日备酒四席请亲族,余因内甥托买庚帖,十六日受聘,迟误不得,因此连夜归家。十六日在内甥家吃酒。十七日钱君显请酒,亦为长女受聘也,连饮两日而归。二十四日又出邑,因大嫂商议,将唐湾坟屋五间拆卖银二十五两,内中官扣去一两,存二十四两,三分均剖,大嫂一分,我一分,缉臣一分也。二月初旬,日日阴雨,初七日趁舡归,即至馆,初八日开学。三月,上谕严禁五圣庙,立毁其像,民间如有私藏容隐,则十家连坐;禁除太保,着令改业;巫祝、卜店不许判断,违者以逆旨论罪。此事因旧年春间,苏州上方山有五圣庙,香火极盛,合郡及外省客商都去祈祷,日日挤拥祭赛,血食千年。时有周秀才者,独生一女,将出嫁,而被神摘魂去,故恨极,遂告准汤抚院。抚台即差人将其庙中神像锁项,庙门封闭。值张真人到苏,周秀才又告准。两边题疏,奉旨着各省府县将五圣淫祠拆毁、淫像毁灭。情由到苏,汤抚台随将上方山五圣像碎而焚之。

行文各府县:凡城市村镇乡僻去处,但有五圣庙堂者,立时拆毁,屋料砖瓦等共着该地运送入官,备修学宫及公馆。自此而遍地俱拆毁矣。又闻上方山五圣,赶在嘉兴府南鳗鱼堰地方,在一石桥下堍。嘉兴、秀水两县,疫症盛行,哄传五圣作祟,日日做戏宴待,酌献者每日数十家。忽云病者吃甘蔗即愈,甘蔗一时贵极,直有到松江、上海来贩去者。三月二十日,钦召汤抚院进京,加升礼部尚书、兼詹事府大学士,因太子出阁读书,特召还京,教辅东宮也。在苏二年,官声极好,百姓几万,每日挤拥辕门,号啕大哭,故抚台另有告示,晓谕百姓,委曲安慰,惨切倍常,即如班超脱靴之语,刊布民间传诵。四月初旬发行,百姓将农具塞断街路。抚院曰:“朝廷召我,不得不去。”自此各洒泪而送。其去,行李不满数担,老夫人穿青布衫,俭朴如此,见者俱哭。四月十二,新任抚院赵(按:名士麟,云南人)公座,戒谕府县宫严切,各官惊惧,不敢舞弊。各衙门词讼及钱粮牌票销尽,一事不敢行,吏书在衙门,有名目者俱远避,我本县从未有如是之寂静。皂隶要寻蠢笨者,站班、跟随、快手、吏书,革去三分之一,县前卖烟卖糖者俱不容,两月不比较。每日官坐堂,但牧状而已,事毕即退,冷静严肃,亦从古未见。十九日,次儿结亲,天色甚好,更值小庙前做戏、请酒,三日即到馆。闰四月,各项钱粮俱停比,抚院之惠也。访拿六灶两人,名傅明初、张德如,拿到打三十大板,枷到上海。两月后,傅姓问流,张姓着移居五十里。五月,县衙宁静,并无差人下乡,亦不比较。六月中,史知县详准抚院,拘比十八年白银,仰原差拘比。史知县报升河道,督理开浚汴河。二十八日即出示严比十八年。二十四年,其年春多阴雨,夏旱,花俱草没,及至六月脱出,晚发枝苗,所以八月尚未有捉。赵部院严禁巡捕私盐,及都司营舡巡盐。向来奉旨,凡系肩挑手提食盐,不许巡获。岂料盐商买出营舡管舡者,名曰巡盐都司。更有至恶无赖之人,驾列多舡,附会勾引,不独卖者受其茶毒,即买食盐三斤二斤者,盐巡撞见,必拿到舡上,极刑吊打,还要连累地方,必婪诈满壑而后已。今奉赵抚台大张告示:凡地方贫难小民,准其负盐易米。”有肩挑手提食盐,假借巡盐名色,着该地方救护协拿处死。如该地居民不救受难之人,竟赴辕门告理,该管官吏居民,一体连坐。自此一番,卖盐者如蚁,只卖每斤五文,亦奇事也。八月三十日,府中西关外抄没盐商三家。是日有穷民挑盐一担,在西门街上,被盐商拿去吊打,哄动百姓。有乡绅黄机右,立时去会太守。鲁知府(按:名超,会稽人)曰:“有司衙门,遵奉抚院,从未有巡盐人役,惟盐宪近日有禁止私卖告示一道,本府亦未张挂。”机右曰:“此盐商之弄巧也。”众百姓忿恨之极,即时蜂拥,抄没盐商三家,尽将家伙什物打碎,并不抢劫。九月初一日,上海小东门外,亦抄盐商一家。商人陶尧初,原系贫贱出身,今为盐商,蓦然大富,一子入学,凡上海各盐商,是他为首。挽出蕾兵舡只,禀办府巡、县巡等各项巡盐名色,将私盐禁绝。即住近海,亦不得私盐到口,任其官价抬高,直有每斤卖至五六分,获利数倍,安得不富。今奉抚院告示,容肩挑步担贫难小民负盐易米,方便百万户口。而尧初狠心未餍,于八月十八日备酒在家,约齐备盐商会议,凑出银两,往杭州盐院衙门打点,要仍旧禁绝。是日申刻,忽大雷,震破尧初家住房,打碎屋柱。众商惊恐,而犹不知改悔,仍去请盐院告示下来,所以府中抄没三家,而彼亦不得免焉,此天理昭彰也。两日间内,闻平湖县及嘉定县,亦抄盐商,岂非物极则反!其日抄陶尧初时,先一日贴报告于县前,约某日至城隍庙公议,以除民害。忽闻东门外许多人,哄然至尧初家,挤满街路。知县及城守陈千总往弹压,见百姓众口恨极,竟打其家伙什物,有盐几包,俱扛去抛入城河内。县公坐在木行中,传谕任其打毁,不许抢物,约有一时方散去,县公亦进城。隔一日,尧初将平日有隙仇者列数人为首,告在盐院,发本县审解。史知县拿五六人收禁,竟在私宅内审问,尽情夹打,逼招成案。合县百姓不服,罢市三日。县公立放出禁,亦觉得临去做差。有朱单粘在大门东首,云:本县莅任六载,从无过误,惟盐商一事,亦奉上行。尔百姓见疑,本县有不肖之心,本县不独无其事,倘有私心,阳有国法,幽有鬼神,必碎我身尸于歇浦江畔。但县宰无设誓之体,自思六载苦心,一旦化为灰冷,不得不痛心耳。自此人家俱复开门,至晚,又有人粘四句在朱票之后云:“罢市三朝世所稀,村郊随处说萋菲。若非身死江边咒,安得清名万古题。”十月初一,王知县(按:名锬,归德柘城人)到任,系河南归德府人,贡生出身,向在满洲旗下教书,但其家亦大族,惟口音两不相懂。

初三日史知县长行,合县百姓搭彩相送,把酒脱靴,自县场起至县桥,即有数处人来把酒。县桥东铺设公署把酒,典衣行东西两处铺设公署把酒,蔓笠桥东及东门内外共三处亦铺设公署数十处。结彩张乐,百姓居民簇拥,脱靴把酒号恸,官亦大哭。出城,在吊桥下亦设公署,浦东百姓挤塞哀号,官苦极,不能言语。至小东门,典商、木商、盐商三处备酒席饯别。至北门,往西转北,寸寸节节,把酒脱靴,鼓乐候送,百姓无不嗟叹涕泣者,史公亦哭。一日至闸上,乡绅祖饯,脱去靴四十余只,我亦未尝看见如是之官去者。其日天色又好,满县人如失父母,做人得上进,必该如此。九、十月多雨,田荒,收成甚难,至十一月二十后方好。所以新县公见无漕米进,急极,粮舡又到,出纸签火票追漕。十二月初四,在漕仓交粮米,承收书李芳英用情,米色俱不看,租斛每石出六升,盘桓四五日,归值岁暮,有几处来路竟不到,窘甚。幸年货俱贱;鲜肉每斤二十二文,枣每斤十二文,桃二十文、糖二十文、栗十五文、橘十五文、桂圆四分,不满千文而货一担。物价之贱,从未有也。

康熙二十六年岁次丁卯,是年余六十岁。正月十一出邑,在大嫂家三日,与西宅三侄分家,存田不满百亩,除第二侄继于大房,竟以三股分之。心甚戚然,念其贫也,后日赔荒又多,亲事未定,活计奈何?诗云:“贻厥孙谋,以燕翼之。”皆因先人只算目下之富贵,不知日后长久之难支。二月初一日到馆,因四位学生出痘新好,功课稍宽。二十一日,西宅逊弟,被王总督(按:名新命,潼川人)拿访,二十二日早即解去。因屡次告史知县,而史公求总河尚书孙在丰,转托总督砌访也,虽有款头,无真大冤家。二十四日在府转批,至次月十二日方有信,幸不打,迎风发按察司,按察司又转发江宁府,审问即释。二月二十三日清明,余于二十五日至东乡舍内,标母亲墓。二十六日到城,值大嫂亦未到山上去;据说俟我出邑同去也。一则标墓,二则要看唐湾祖坟及寿山气概,在今冬欲造圹葬兄也。次日同至各山标墓毕,即进城,是夜扰于宣,至明日而归。三、四月竟少雨,落亦不大,小熟件件有收,惟是种花者,因土干难种,种者亦难出。府城乡绅黄机右,报升都察院大堂,兴头之甚,封钉大行,华、娄两县受累。当此盛时,竟不做好事。住宅周围,遍买居民房屋,拆去改造花园,不论人家愿与不愿,概以势压之,故使人甚有恨者。县公比十九年陈欠,急甚,我幸内衙人错填少额四两,故有三个月太平。四月内,闻子逊弟江宁府审,已脱然无罪,解按察司亦太平,详过总督,总督亦将去任,故得平安,但未免多费耳。端午日午刻,在家过节。

中饭后,北天起阵,因久无雨,喜极。不料有龙过,自龙华起望东南而来,过王家渡,由三林塘南七间头,东向至太平庵而止,约十五里长、一里阔。花头俱被冰块打光,止存根桩而已,我地竟无雨。初六日,余欲出邑,因早间有小雨,故在南宅闲耍一日。次日早起即大雨,竟数日不止,故被雹打坏花、豆,俱翻种禾稻,买秧者贵极,四远去觅。五月十八,赵抚院进京,方督捕左侍郎。二十三早,雷击杜家行杜允公家,震之许久而止,并不伤人,只将家中塞板四壁俱打坏,下来时在西边披叶内及中间房内震击,打出中门而去。据允公说:“自揣无罪,听之天数。”在床上偷眼见烟火亮极,似觉许多人影,半刻而去,可骇,可骇!五月二十八日,新到董总督(按:名讷,平原人),江宁公座,系都察院大堂,因姓耿而降来者。六月十二日府尊书到,传上海黄知县去过堂,县公十三日下舡而去。又闻一起传七个知县,未知其细。朝廷开汴河,工程大极,自旧年起差工部尚书孙在丰为总河,总河之下河道四,我邑史公其一也。河道之下,又有许多候选监生、革职官府,俱借河工效劳为由,俟功成而叙功补官也。相传此系宋时因金国在燕,此河若通至汴梁,一水之程,故塞断其来路。今五百余年,朝廷费廿万钱粮开浚,限三年完工。六月,自初三小雨后,竟旱,豆难出,出亦不齐。我幸而早种,然有低处被雨落实,竟不出,连补三次,到底不全。二十后,大儿患气虚饱胀卧床,头面四肢发肿,腹内实,幸康文玉定方,吃药四帖,竟有效,随又服之。四儿腹上生疖,次儿头上生疮,俱难即好,受累异常。自五月初八大雨两日后,竟旱,豆难出,至六月初三仅下微雨,五、六月后乃大旱,遍地祈祷,村镇大户各扎亭台赌胜。至七月初九、初十日大风潮,不独人家墙壁俱倒,抑且田中早稻及棉花俱大坏,早豆亦荒尽,花铃花盘摇落成堆,后收成好者仅四五十斤,晚者不满数斤,到处叫苦。又疫痢盛行,遍地患病。余自六月二十起泻痢,在馆中不便,欲归家调理。承李升之劝云:“此时疫症,请放心在馆中调养好回去,恐回府缠开不便故也。”余然之,在馆中一日,有一二十次,夜四五次,因起身冷静,至初六归家。初时用杜行胡先生药几帖,竟不见效,归时南赎药,亦竟不效。余因想时刻要出恭者,因大便不爽快,正所谓里急后重故也,余竟用当归、泽泻、黄芩、木通四味煎服。只一帖,腹中宿粪泻出,适意异常。

十二日即出城去候大嫂,知将三益斋转主。十四日归家。十五日祭祀先灵毕,即至馆。二十一日归家,打发印儿往周镇备办,为贱诞故也。二十二日沈亲家来。二十三日天高气爽,日暖风和,承诸亲友赐顾,欢笑竟日。至明日又备礼祭祖父毋祖先。七月二十六日午时,印儿生男,即元文,大儿病亦好,值大女归家,两日开乳便极。二十九日为大儿谢土,此时献神者家至户到,更有用空相马张代五圣者。道士、太保等忙极,一夜数家。棉花无捉,遍地叫苦,价色骤长。米价每石涨至一两三钱;豆向来每石六钱,忽涨至一两有零;花初价二分,涨至四分。八月二十六日孙男剃头,其日天气亦好。九月十六日次媳东去,因其父母来请也。十二日赵亲母患痢死。十月初县公比白银甚急。初二日,余出邑,即闻朝廷因首相宋登宜之言,有蠲免二十七年钱粮之说。本府朱太守(按:名雯,浙江石门人)拿访土豪:新场镇方八官、周浦镇唐贵溪、许平、杜行镇杜祥甫、马桥钮星石等。十月二十九日余往小女家,奠赵亲母,因三十日断七也。城中几客到,留饮一日。十一月初二归,即至馆。初九日发大冷,故于十一日解馆,学生皆依依不忍别。十七日出邑完漕,至十二月十七日倒串。十二月十五日黄昏时,抚院差官到县堂,立要二十六年比簿及串根流水堂簿等。此时黄知县窘甚,直至半夜,将各项件件封固交割,共十六担,同差押送至闸下舡,方知朝廷赦免二十六年及二十七年钱粮。十八日到田抚院告示张挂,内云为钦奉上传事。十一月二十六日奉旨传出;“朕御极以来,二十有六载。夙夜兢兢,维图尔百姓安居乐业,时跻雍熙。不料迩来灾荒荐臻,纷纷杂沓,如江苏等处,钱粮尤重,黎庶困苦。今将二十七年分地丁钱粮尽行蠲免,其漕项钱粮仍旧征比。又二十六年分地丁钱粮,除所征在官者尽行起解,所欠在民者亦尽蠲免,其溜项钱粮仍旧征比。至陕西等处连年用兵,民亦劳苦,其二十七年二十六年地丁钱粮,亦如江苏蠲免,其漕项仍旧征比。”此示一挂,百姓大悦,欢呼载道,稍可拯荒岁之危。连年有收,独是年一荒,百姓窘极异常,卖身卖子女者甚多。至岁暮时诸色货物皆贱,只有棉花陈者每斤四十文,新而好者三十五文一斤;米价糙者八钱,白者九钱;豆六、七钱;布贱极。自冬至起九无雨,日日晴暖,所以小户赶布者犹易,但花贵布贱耳。至二十六日,余至周浦镇,见诸色店中甚清闲,年货无人买,则知荒甚。田抚院(按:即江苏巡抚田雯,德州人)八月初三到任,即行文要荒册,董总督亦要荒册,其如本府朱太守委董漕到县,反索馈仪,不遂,竟报大熟有收。江宁科场事发,大主试被人鼓噪,后竟弥缝。本县张悦峰中式。十二月二十四日,太皇太后崩,至明年正月十四日到遗诏。十一月初一日,小阿舅家内侄大官死,随出浮厝,可惜无嗣。

余思六十年来涉历多矣,经见亦多矣,忽然成老翁。惟是家业倾颓,不能复振,吁嗟命耶,抑亦数耶?故于贱诞之时,不敢云自寿,偶赋俚言以记所遭云尔:“花甲俄惊六十秋,深惭事业属虚浮。谋生曾涉风波险,学圃难将荆棘抽。着意营为多背戾,无端羁绊足淹留。名花开落经多少,对镜私欣半白头。”检历欣看度已周,依稀重忆少年游。黄金抛掷思难复,赤壤轻遗委不收。无限关情终是幻,每深感慨忆沈浮。栖迟南土柴门迥,幸有相知慰白头。”此时承诸相知有诗见投,并录于此,以记村落之间亦有文风洋溢,虽不能白雪阳春,亦足仿空谷足音也。朱凤彩诗云:“至人本希夷,岿然抱奇质。遁迹浦之东,一往寄高逸。德望名乡邦,烟霞仍第一。月照重汝南,天香发后秩。岁运曾几何,沧桑忽异陌。乘流任所如,河清邈难测。甲子记桃源,历日忘月白。欢然酒一樽,三万六千日。”周西卷诗云:“羡君风雅擅名流,文种书香孰与侔。彩笔有情生梦里,青萍无恙啸床头。闲消岁月诗成帙,颐养襟怀发未钩。方伯家声浑不改,会看难老觅封侯。”谈象昭诗云:“花甲欣看玉露流,精神龙马倍添筹。庭前连理乔松茂,席上飘香丹桂优。世泽簪缨门第远,家声诗礼德星侔。从此履夷登杖国,年年春酒祝千秋。”赵鹤偕诗云:“秋色满庭灿画堂,君家初度寿而康。逸怀不减陶彭泽,幽吟何逊杜工郎。漫夸总宪家声远,更喜河东有凤良。愧无芝药三伸祝,惟进新芳桂子觞。”

猜你喜欢
  载记第三 刘曜·房玄龄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张廷玉
  卷十九·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李心传
  提要·薛虞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第三卷 图说一·缪荃孙
  第四卷 名宦 四·缪荃孙
  绎史卷一百三十九·马骕
  钱乙传·脱脱
  薛祥传·张廷玉
  丁玉传·张廷玉
  卷六十七·雍正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礼一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慈戒·汤显祖

    〔老旦上〕“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可怜小儿女,长自绣窗前。”几日 不到女孩儿房中,午晌去瞧他,只见情思无聊,独眠香阁。问知他在后花园回, 身子困倦。他年幼不知:凡少年女子,

  • 卷十六·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六宋 范成大 撰麻线堆【峡口驿前大山崛起旧路攀援而上萦纡如线十五年前浮图德宝始沿涧伐木作新路不复登山余观峡路皆未尝经修感德宝之事作麻线堆诗一

  • 卷四十三·谷应泰

      ○刘瑾用事武宗正德元年春正月,以神机营中军二司内官太监刘瑾管五千营。瑾,陕西兴平人。故姓谈,景泰中自宫,为刘太监名下,因其姓。成化时,领教坊见幸。弘治初,摈茂陵司香。其后得侍东宫,以俳弄为太子所悦。太子即位,时瑾掌

  • ●卷十五·邵伯温

      程宗丞先生名颢字伯淳,弟侍讲先生名颐字正叔,康节先公以兄事其父太中公,二先生皆从康节游。其师曰周敦颐茂叔。宗丞为人清和,侍讲为人严峻,每康节议论,宗丞心相契,若无所问,侍讲则时有往复。故康节尝谓宗丞曰:“子非助我者

  •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七月。甲寅谕内阁、杨昌浚奏、总兵援剿不力。请旨惩处一摺甘肃逆回滋事。日益蔓延自海城收复。循化解围后河狄西甯。又复聚众猖獗。总兵汤彦和奉调赴援迁延日久迨行抵河州又不侦探虚实。冒昧进攻

  • ●卷十四·余继登

    礼君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不敢以卑废尊,以己丧废公祀也。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宪宗初即位,礼臣引此为言,谓:&ldquo;春二月祭大社大稷,请上如礼行之,释奠先师,遣官如故,但免传制。&rdquo;制曰:&ldquo;可。&rdquo;仕

  •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佚名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此次考列二等之陆蓉等十四名内,有愿在办理四库全书处効力者,准其在誊录上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

  • 台湾图·王之春

    台湾右山图澎湖之东,水程四更抵台郡鹿耳门;进口,又一更至郡城。其境坐东南、面西北,延袤一千五十二里(乾隆甲午年丈量得实);与闽之福、兴、泉、漳四郡对照(分注各港口下)。西面一片沃野,沿海至山最阔处不逾百里,建一郡四县。在籍

  • 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卷六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四职官略【一】官制【臣】等谨按稽古帝王建国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自云龙水火五雉五鸠其风尚矣唐虞惟百夏商官倍至於成周三百六十之名班班可考秦汉以後迄於

  • 卷七·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七高淳张自超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修即位之礼以掩覆其弑君之迹桓宣翚遂逆志隠谋先后一辙也】公子遂如齐逆女【即位未歴时逾月而速谋逆女必其请昏纳币

  • 卷八·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八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齐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音义【妃芳非反慢武谏反警居领反本又作敬音同】疏【正义曰作鸡鸣诗

  • 卷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四   明 傅逊 撰伯晋楚鄢陵之战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泛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泛郑地共仲侯羽郑大夫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九复次憍尸迦。置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诸有情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诸有情类。皆令修学十善业道。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法藏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后第六 决择其意第七 施设异相第八 所诠差别第九 义理分齐第十初

  • 小道地经·佚名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道人求息,及求向佛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