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那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彭定求
  傅大询·唐圭璋
  古今诗话 八·李颀
  第二幕·老舍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七绝·杜甫
  卷三十·白居易
  《西京赋》原文·张衡
  卷十九·曹庭栋
  叠山集钞·吴之振
  卷二百四·陈廷敬
  卷六十七·佚名
  卷八·温庭筠
  第八纲 体裁·刘坡公
  第二十出 祝告嫦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六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 列传第三十四·刘昫

    ○刘仁轨 郝处俊 裴行俭 子光庭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不遑专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因为改定数字。瑰甚异之,遂赤牒补息州参

  •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二·奸臣·宋濂

        ◎奸臣   古之为史者,善恶备书,所以示劝惩也。故孔子修《春秋》,于乱臣贼子之事,无不具载,而楚之史名《梼杌》,皆以戒夫为恶者,使知所惧而不敢肆焉。后世作史者,有酷吏、佞幸、奸臣、叛逆之传,良有以也。元之

  • 卷二百 唐紀十六·司马光

      起旃蒙單閼(乙卯)十月,盡玄黓閹茂(壬戌)七月,凡六年有奇。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   冬,十月,己酉,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並除名,流嶺南。」許敬宗奏:「故特進贈司

  • 卷之一百零二·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六月。戊寅朔。调工部侍郎蒋国柱为户部侍郎。  ○赠故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高士俊、太仆寺卿。荫一子入监读书。以其任事勤劳病故也。  ○吏部议奏、平西王下进士、举人、贡监、俱照汉军例

  • ●绩碑传选集目录·佚名

    长龄长文襄公事略李元度(一)史善载甘肃宁夏镇总兵署和阗办事大臣署甘肃提督史公墓碑钱仪吉(七)丁朝雄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龚自珍(一○)杨兆璜休致直隶广平府知府杨君墓表王拯(一三)温承惠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太

  • 赵昌言传·脱脱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其父赵睿又,曾任使府从事,太宗任开封尹时,先任他为雍丘、太康二县令,后来官至安、申观察判官。昌言年轻时有远大志向,赵逢、高锡、寇准都称赞他。太平兴国三年(978),考中进士,文思非常敏捷,在考场中

  • 卷一百五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八雍正十三年七月上谕十四道初八日奉上谕前闻浙省海塘於本年六月初二日风潮偶作冲决之处甚多朕心深为轸念已降旨询问情由并令速行抢修以防秋汛今朕访闻得今岁风潮不过风大水

  • 卷一百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六 朱批祖秉卫奏摺 雍正五年闰三月初七日署理山永副将事务正白旗汉军副都统【臣】祖秉衡谨 奏为奏 闻事本年三月二十一日蔡珽到永二十五日开工修筑堤岸忽於本月初三日蔡珽向【臣】云我

  • 叙意论教乘·德清

    叙意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融通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

  •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孔子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

  • 卷第三十五·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五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探玄记云谓人天位及小乘中犊子部等今不言人天者以文略故又人天不立有我以为宗故不言之言三聚等者聚是积聚义藏是含藏义五中开有为聚为三世成三

  • 沙与沫·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1883—1930)的散文诗集,收录320余首散文诗。中心内容是抒写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诗人以深邃的眼光,开阔的胸怀,站在哲学高度,对人生作缜密的观察和精妙的议论。作品中观察、议论的人,不是

  • 古印考略·夏一驹

    印学论著。清夏一驹著。一卷。夏一驹,字昂千, 号一斋, 又号凤凰山樵, 江苏江阴人。擅篆刻、精鉴赏、富收藏。此文成于雍正六年戊申(1728) 四月, 文简短而内蕴丰富, 专论秦、汉两代官、私印章之特征, 为其细致观察、苦

  • 悟真篇阐幽·朱元育

    《悟真篇》者,宋紫阳真人天台张平叔所撰也。紫阳出海蟾刘祖派下,为南宗第一祖,悯世人不知金丹大道,堕落旁门,特作此书,令学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耳。此书源头出自《阴符》、《道德》两经,其作用则略仿《参同契》,大抵是恐泄天机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董郁青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是作者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

  • 香天谈薮·吴雷发

    书中主要记述明代以来女子诗话,从中可见古时女子红颜薄命、才高运蹇之厄。如记明崇祯中扬州名妓沈隐事,沈隐誓嫁真才,後遇新安夏子龙,结成伉俪。然夏子龙因痛饮伤肺死,沈氏竟自刎枢侧。另如记明万历中其贪官令其子运赃银归

  •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宋李焘撰。五百二十卷。编年体北宋史。焘取北宋九朝史事,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著为此书。起建隆,迄靖康,凡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自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