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欣泰传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父亲张兴世,宋朝时任左卫将军。

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甘心只从事武业,喜欢隶书,爱读诸子历史之文。十多岁时,去谒见吏部尚书褚渊,褚渊问他:“张郎弓马技艺如何?”张欣泰回答:“生性畏马,无力牵弓。”褚渊深以为奇。

张欣泰先是被聘为州主簿,历任诸王府佐。元徽年间(473~477),张兴世在家,拥有雍州带回的现钱三千万,苍梧王亲自领人抢劫,一夜殆尽,张兴世忧惧交加,生病而亡。张欣泰之兄张欣华当时就任于安成郡,张欣泰将余下钱财全部封上等他回来。

建元初年,他官至宁朔将军,并被授予尚书都官郎。世祖与张欣泰从前就交往密切,及世祖即位,任命他为直阁将军,统领禁军。又任豫章王太尉参军,出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回京又任直阁将军,步兵校尉,兼领羽林监。张欣泰与雅俗都有接触,交结的多是名士。下班后就游览园池,带着鹿皮冠,穿衲衣持锡杖,挟素琴。有人报告给世祖,世祖道:“一个武将怎敢作这样的举止!”后来欣泰随从世祖出游新林,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查访,张欣泰把队伍停在一边,在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看见了,报告给世祖,世祖大怒,打发他出京,几天后,怒气稍减,又召回他,对他说:“你不愿做武将那就给你个文职罢。”任命他为正员郎。

永明八年(490),出京任镇军中兵参军、南平内史。巴东王萧子响杀了僚佐,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讨伐,命张欣泰为副将。张欣泰对胡谐之说:“如今太岁星在西南方向,逆岁行军,是兵家大忌,不可开战,开战就有危险。今日之行,胜也无名,败更可耻。他们是一伙凶残狡诈之徒,之所以能为他效力,有的是被利诱,有的是被威逼,很容易就涣散了。如果暂且驻兵夏口,向他们晓以利害,可以不战而擒获他们。”胡谐之不听,进驻江津,尹略等人被杀。

事平后,张欣泰调任随王萧子隆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萧子隆非常宠信他,屡次与他宴谈,州府的一些机构多是让他负责,待遇和谢眺差不多。典签官秘密报告皇上,世祖大怒,召张欣泰还都。他回来后闭门不出,在南冈下购置房屋,面接松山。张欣泰每日带着弓箭去打野鸡,恣情闲放。各种杂技艺术多有所精通。

明帝即位,张欣泰被任命为领军长史,迁任谘议参军。上书陈述对国家有利之事二十条,其中之一说应毁废塔寺,明帝都一一优诏答复了他。

建武二年(495),北虏围困钟离城。张欣泰作为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去救援。张欣泰在写给北虏广陵侯的移文中说:“听说围攻钟离城是阁下的老谋深算,真是大错呵!《兵法》上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难道没听说过吗?我们国家有舟舸百万,覆海横江,至今按兵不动的原因,不过是想用边城把你魏国的士卒拖垮。况且我若千里运粮,行留都有不利,单等一旦逢着大雨,川谷水势大涨,然后乘帆渡海,百万雄师一齐进发,阁下用什么来抵挡?让魏主以万乘之重,攻打这么一个小城,是什么道理?攻而不克,是谁的耻辱?即使攻下来了,阁下在此守御,我若连舟千里,舟船相接,西过寿陽,东接沧海,不必另取军粮,士卒可以躺下休息,然后起而接战,而你们鱼鳖不通飞鸟断绝,一支孤军深入在淮水南边,必然是不能守住,这前景是明白可见的。如果你不能攻克,那我便要借助你们魏的有关部门和法律,来追究你的过失。如果损兵甚众,久攻不下,或者死伤惨重,攻克了而不能守,则魏朝名士,对你就该另有评价了罢?这是我所不能估量的。当年北魏小名佛狸的太武帝,倾一国之众,攻巴掌大的小城,死亡大半,捡了条命才逃回去。既在金城之下智尽计穷,又有虽能攻克但不能守的可能,这都是谋划不当,至今仍为笑柄。前车之鉴还不算远,阁下已忘了吗?我劝阁下还是罢兵,大家相安无事岂不很好。”

北虏被徐州军挫败以后,又想在邵陽洲筑城。崔慧景担心会造成大危害。张欣泰说:“北虏之所以筑城,外表虚张声势,其实是怕我们随后袭击。现在如果去动员他们,双方都愿罢兵,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听从他的意见。便派张欣泰到虏城下说明此意。后来北虏退走,而洲上还南齐书剩万余士兵,愿意用五百匹马作条件借个道撤兵,崔慧景欲断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俗话说回家的队伍不要阻挡,古人也畏惧这个置于死地的军兵不容轻视。胜了他不算英雄,败给他则白白丧失前功。不如答应他们。”崔慧景于是听凭北虏兵过去。当时领军萧坦之也在援救钟离,还京启奏明帝说:“邵陽洲有死贼万人,崔慧景、张欣泰放走他们而不攻打。”明帝因此对二人都不加封赏。

建武四年(497),张欣泰出任永陽太守。永元初年还京。崔慧景围城时,张欣泰入城内,领军守备。事件平定后,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庐陵王安东司马。义师暴发以后,张欣泰被任命为持节、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雍州刺史。将军如故。其时少帝昏乱,人心都在等待机会起事。张欣泰和弟弟前始安内史张欣时密谋勾结太子右率胡松、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将军鸿选、含德主帅苟励、直后刘灵运等十余人,共同寻找机会发难。

皇帝派中书舍人冯元嗣领兵援救郢城,茹法珍、梅虫儿及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余人相送于中兴堂。张欣泰等人派人暗中带刀进入,在座中砍死冯元嗣,头掉到果盘里,又砍倒杨明泰,开膛剖腹,梅虫儿数处受伤,手指全都掉了。李居士越墙得以逃走,茹法珍也逃回宫中。王灵秀便到石头去迎立建安王萧宝夤,率数百文武官员,清道警戒,来到杜姥宅。张欣泰开始听说事发,立即骑马往皇宫来,指望茹法珍等人在城外,自己的人在殿内料理,一定是全都分派妥当了,于是里应外合,便完成了君主废立大事。不料茹法珍得以跑回来,吩咐关闭宫门。侍卫部队进入战位时,却没有分配给张欣泰人马,鸿选虽在殿内也不敢动手。城外自己的人众也很快散去了。几日后他们的事情败露,朝廷下诏把张欣泰、胡松等都抓起来杀死了。张欣泰在少年时,曾有人看他的相说以后能官至三公,而年寿只有三十岁。后来屋瓦掉下伤了他的额角,又问看相的人,那人说:“没有三公之相了,但年寿可以增加,不过还可以做到一方长官。”张欣泰死时四十二岁。

本史作者认为:崔慧景乃宿将老臣,处于忧危昏悖之际,于是再振正统之威,举晋陽之兵,乘着时机施行权变,内袭小皇帝,凭借乐乱之民,以及淮、楚骁捷之卒,终于让骁将投降,群帅听命,并且一举占领了京都和皇宫,然而由于出现了背叛,终于士气衰竭,功亏一篑,虽多次发兵,无奈缺少强援,其情形有类于公孙瓒的丧失易京,只能是鱼烂待尽了。征虏将军(萧衍)以国为重投袂而起,勒马出师,横江竞渡,风驰电扫,轻松取制,越城之战,旌旗蔽野,津舟行大捷,献俘宫门,于是各地望风而降,迅速扫平带、襄,这真是前所未有。太壮观了,简直像齐桓公晋文公异世而出一样!

赞语:叔业外叛,淮、肥便失了天险。慧景倒戈内袭,宫门白昼闭掩。欣泰行事仓促,兵刃都不曾血染。这些都起因于时政昏悖,如坚冰一样互为积渐。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志第八十四·乐六·脱脱
  卷一百五十二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七·乾隆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三十七 内务府等衙门奏曹寅李煦捐修行宫议给京堂兼衔摺·佚名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两汉笔记卷三·钱时
  邓元锡传·张廷玉
  李春芳传·张廷玉
  ●目录·周明泰
  一零二、韩宣惠王即韩威侯考·钱穆
  卷四十五·雍正
  ●天台治略卷之九·戴兆佳
  郭文芳·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诗攟卷二·唐元竑

    (明)唐元竑 撰发同谷县诗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饥愚纽字自笑自怜停骖龙潭云卽指万丈潭也临歧数子不知何人倘所谓山中儒生非耶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等是情怀经其笔端倍觉恳恻白沙水会二渡诗舍陆登舟种种景色点缀如画囘眺

  • 卷356 ·佚名

    苏辙 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乐,羿彀谁知定不贤。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苏辙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 卷三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六 陆云【字士龙少与兄机齐名吴平入洛刺史周浚召为从事公府掾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後拜吴王晏郎中令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屡以正言忤旨机败并为颖所害】 大将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惠洪

    《天厨禁脔》三卷,宋释惠洪撰。惠洪有《冷斋夜话》,已著录。是编皆标举诗格,而举唐、宋旧作为式。然所论多强立名目,旁生支节。如首列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而谓黄庭坚《茶词》叠押四山字为用此法,则风马牛不相及。又

  • 韦承庆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韦承庆字延休。初唐人,著名诗人。武则天长安年间为相。附于张易之。则天死,张易之败,韦承庆被流放到岭南。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韦承庆诗鉴赏 据《旧唐书·韦承庆

  • 卷一百十二·表第十三·七卿年表二·张廷玉

        ◎七卿年表二   

  • 東觀漢記卷十二·多人

      傳七   竇融〔一〕   以軍功封寧武男。〔二〕范曄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   河西太守竇融遣使獻槖駝。〔三〕初學記卷二九   遣司馬虞封間行通書。〔四〕范曄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   竺曾弟嬰報

  • 卷三·陈康祺

    杨石民谏刘正宗书莱潍副榜杨青藜石民,性喜博综,家贫,贷书而读,著述浩博,不轻示人,与物孤峻严厉,有出人情外者。顺治十四年,安邱刘相国方贵幸用事,忽遗以书。略云:某北海布衣,近阁下居五十里,闻壮岁已入承明,某素远贵人,故稔知而未觌

  • 钦定兰州纪略卷七·阿桂

    戊子阿桂奏言官兵自初二日进贼匪痛加殱戮以后贼匪甚露惶惧情状【臣】恐其乗间窜逸当即飞饬防守后路各将备昼夜严宻防范毋稍疎虞数日来【臣】等察看贼匪于华林山前拏立石卡拆缷民居土坯砌筑碉房欲于孔穴暗放鸟鎗以为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三王礼考君臣冠冕服章明太祖洪武元年二月诏衣冠如唐制 二十四年六月诏廷臣参考历代礼制更定冠服居室器用制度明史舆服志曰明初俭德开基重惩时弊乃命儒臣稽古讲礼历代守之递有禁例世

  • 蒋记宪法·佚名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国民大会通过制定175条,国民政府令公布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一月一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施行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受全体国民之付托,依据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遗教,

  •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茅星来

    警戒【此与第五卷相似而实不同盖第五卷就其当省察克治者言之此则就人之不能省察克治者而摘其疵病以深警而痛戒焉则其意愈深而语愈加切矣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有之几三十三条语类作改过及人心疵病】濂溪先

  • 卷四七·邱濬

    ▲王朝之禮(下) 《儀禮》:大射之儀,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於射者,射人戒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與讚者(讚,佐也,謂士佐執事不射者)。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馬、射人,宿視滌。 臣按:宰,塚宰,天官治卿也。將

  • 卷八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七宋 陳祥道 撰祭日祊明日祊楚茨之詩曰祝祭于祊祀事孔明【祊門内也箋云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博求之平生門内之旁待賓客之處祀禮於是甚明正義曰釋宫云閍謂之門李巡曰閍廟門

  • 胠箧第十·刘文典

    〔释文〕举事以名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疏〕胠,开。箧,箱。囊,袋。摄,收。缄,结。縢,绳也。扃,关钮也。鐍,锁钥也。夫将为开箱探囊之窃,发匮

  • 第26章 经解·戴圣

    孔子说:“进入一个国家,只要看看那里的风俗,就可以知道该国的教化如何了。那里的人们如果是温和柔顺、朴实忠厚,那就是《诗》教的结果;如果是通晓远古之事,那就是《书》教的结果;如果是心胸广阔坦荡,那就是《乐》教的结果;如果

  • 人生的枷锁·毛姆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