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五

成化元年三月戊申朔命中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张钦协同定襄伯郭登管府事

○浚通济河耍儿渡口命工部主事蒋瑄都指挥同知陈逵董其役

○迤北虏酋孛来构朵颜三卫苦惟等九万骑入辽河总兵官武安侯郑宏等率兵御之生擒虏贼男妇十一人斩首五级

○己酉敕吏部升太子少保吏部尚书王翱为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文为礼部尚书兼职如故

○命凉州守备都指挥佥事斌子镛代父原职西宁卫指挥使

○庚戌清明节遣驸马都尉石璟薛桓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荆王见潚以初袭封奏欲差官诣南京牛首山曾祖母贞静顺妃张氏坟所祭告许之

○设河南内乡县全斗山巡检司以其地产银砂军民盗采构患故也

○四川贵州守臣各奏山都掌大坝等寨蛮贼千百成群分踪攻劫江安等县永宁等卫地方势甚猖獗兵部以闻 上命两处巡抚都御史副总兵等官会巡按监察御史并都布按三司官计议严督原调官军克期会合剿捕

○达贼那孩等入阳和猫儿庄墩窥伺边境敕沿边镇守总兵参将巡抚巡按等官严饬兵备以防御之

○壬子韩府汉阴王徵鍉薨王靖王之子母妃平氏正统戊辰生天顺丁丑封汉阴王至是薨年十七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恭怀○国子监学录黄明善言叙州山都掌蛮贼屡为边患而今日平之有三策其一窜徙邻境以离其党欲将都掌蛮民分窜乌撒等四府仍敕各府土官督令迁徙安置抚恤有不从者许土官剿杀之则兵不血刃而境土自安矣其二分属汉夷以别其类都掌地与永宁芒部犬牙交错当因其地接永宁界者割隶永宁接芒部者割隶芒部而该县止管汉民则汉夷两分各有统属矣其三据险固守以待其毙部掌北距马湖叙州无北走之路今遣将领兵宜由纳溪舍舟登岸可二日而至永宁由永宁可二日而至芒部断其后门使无可逃之路如贼未逃据高恃险捣其巢穴薰其寨门断其溪径则彼不敢下山求食半年之内皆为饿殍矣事下兵部议谓明善所陈宜窜宜分宜剿三策固为有理但未审何策最良宜行镇守总兵巡抚等官详议其出于万全可以经久者揆之事情酌其可否区处上闻以凭覆奏举行从之

○癸丑升翰林院修撰曹恩为尚宝司少卿童缘为右春坊右谕德编脩丘浚为侍讲检讨邢让为修撰以各官九年满也前此修撰秩满升一级得侍读侍讲至是修撰王献以将秩满谋于大学士李贤欲为己地故有是命后遂为例

○以河南布政使王恕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荆襄三府流民

○甲寅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王俭奏内外镇守等官违例置买庄田铺店役使军民侵夺民利又多餋马匹虐害军民乞行查追入官严加禁约 上曰镇守内外官种田餋马不必禁但不许役占军士侵人田土所餋马许给四匹草料

  ○丁巳 上视国子监是日 上具皮弁服躬谒先师孔子行四拜礼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曰工阝□兵部尚书王竑工部尚书白圭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彭时户部左侍郎杨鼎兵部左侍郎王复分献四配十哲两庑翰林院官俱陪祀礼毕幸彝伦堂祭酒司马恂司业张业讲书毕 驾还宫

○戊午以视学礼成国子监祭酒司马恂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 上御奉天门赐祭酒司业监丞学官及孔颜孟三氏子孙袭衣诸生宝钞

○敕都指挥同知郑时充右参将分守延绥东路地方 上谕兵部臣曰尔兵部宜通行各处军卫有司今后清角□羊逃故军士务遵军政条例并节次议奏事理其军士见在者不许作逃亡精壮者不许作有疾升官并调卫应开豁者即与开豁应住句者即与住句应收补者即与收补不该收补者发回不许指称封□巾贴军装妄留随住其有原籍丁尽户绝者明白开报本部覆勘定夺母将平人朦胧冒角□羊

○以旱灾免陕西延安等处税粮八万七千一百石有奇

○命抚治南阳荆襄等处右副都御史王恕同河南广东巡按御史三司等官严督委官设法捕贼

○后军都督府带俸右都督刘聚自陈叔父太监刘永诚年老愿辞所居官职专意侍餋 上命聚仍带俸侍餋

○翰林院侍读周洪谟言四川江安等县山都掌夷贼攻破县治杀虏人民既叛复平平而复叛其故何哉由乎征之者茍图招抚之近功餋成玩寇之深患也且都掌之地多不过二百寨少不过百余寨寨各有主以统其众乞敕该部转行四川总兵巡抚三司官亲临其地择其寨主素有名望为众所畏服者一人立为长官司长官统各寨夷民仍隶本府管辖其戎县流官则专管汉民而各寨夷民则专付长官司管束统属既定自然顺服不劳兵革而边境自宁矣 上以其言有理命兵部会议以闻

○己未诏宴孔颜孟三氏子孙衍圣公孔弘绪等于礼部故事视学祭酒以下皆宴于奉天门至是免宴以弘绪等远来特宴之

○升陕西右布政使杨璇为河南左布政使兵科给事中孙敬为山西左参议

○致仕南京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范雄卒雄河南杞县人永乐六年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历升都督同知天顺元年改掌南京前府事未几以老罢至是卒赐祭葬如例

○庚申祭酒司业率学官诸生谢恩 上赐敕谕之曰朕惟国家建学育才用图治理仪文之备视古加隆而大学乃聚教天下之士风化自是而出所关尤重肆我 祖宗列圣兴崇表励先后一心兹朕嗣统纪元之初式遵成宪躬临太学祗谒先师孔子劝励师生顾惟经邦辅治非学不能成德达才非教不可而进为之方舍六经孔子之道奚法焉尔师生尚其勉率慎由善乃教端乃学穷理修负务臻其极庶几四方颙然向风予一人收济济多士之效天下其永底雍熙钦哉祭酒捧敕主监开读如常仪

○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奏年老不堪任事乞赐罢闲以终余年 上曰卿贵戚老臣朕方倚任所辞不允

○总督扬州等处备倭都督佥事董□□良奏所辖大沥双套等营凡十有五座俱濒海要害而岁久颓圯请及时修筑事下工部请勘实脩理从之

○癸亥月食

○甲子升监察御史陈政为山东按察司副使仍提调北直隶学校

○兵部尚书王竑奏镇守四川右少监阎礼户科都给事中童轩等奉敕抚剿盗贼失机误事以致领军都督何洪指挥杨瑛等被贼杀死两月之余方才告报其余失陷蒙蔽之事必多比扶同隐匿科道已连章紏举法当究治 上特宀十见宥之

○日生背气青赤色左右珥赤黄色俱鲜明良久渐散

○乙丑升陕西布政司右参政娄良为右布政使

○朝鲜国王李瑈遣陪臣李仲英等赍表文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袭衣彩叚等物有差

○丙寅礼部奏秀王入府文武百官早朝毕诣府行礼从之

○命工部尚书白圭董造承天门

○孔氏五十九代孙孔彦禟奏乞入国子监读书许之

○宥广东都指挥同知徐宁死降为指挥同知初新兴县黄牛围为流贼攻急总兵等官檄宁策应宁率指挥潘王巳等官军二千余次于周村坪观望退缩遂致贼破围大肆杀虏为总兵官参究下御史鞫问拟宁死罪王巳等赎徒上宥之降宁官三级王巳等二级听总兵官调遣杀贼○乌思藏乌宗等寺寨番僧足都伯等着丹高日等寺寨禅师星吉藏卜等川各林等寺寨番僧畜藏等各来朝贡氆氇等物赐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丁卯兵部奏宣府总兵官颜彪右副总兵张瑀镇守太监王受巡抚都御史叶盛督备不严以致达贼入境抢掠请治其罪 上曰姑宥之

○命广东都指挥使胡英子玉袭父原职广州左卫指挥佥事

○谪延绥总兵官都督佥事张杰戍边巡抚右佥都御史徐廷章下狱罚赎还职停俸一年初廷章奏杰奸宿淫妇求索贿赂有枉法者且听守制主事蔡麟私嘱纳马及守御无法等情杰亦诬奏廷章私受部下旧识知县秦纮贿赂奏升葭州知州纮因送人夫应用辨纳及奸淫等状上命刑部郎中罗淮锦衣卫千户赵璟按访杰事多实而廷章事多虚有旨俱下狱仍命官会问拟杰罪当赎绞谪戍边卫廷章罪当赎徒还职诏如所拟廷章仍罚俸一年

○琉球国中山王尚德遣弟尚武等奉表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

○戊辰擢理刑进士杨智监生王臣陈宣为南京监察御史智江西道臣云南道宣山西道

○升山西太原府知府殷谦为陕西布政司右参政

○己巳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王亻与为南京翰林院学士

○哈密使臣指挥哈只等安定王使臣都指挥辍思恭巴等俱来朝贡马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庚午命核天下屯田旧额因巡抚湖广左佥都御史王俭言兵部请通行天下稽核也

○癸酉命都督佥事孙广掌右军都督府事

○甲戌湖广枇杷千户所奏本所地邻两广而城垣卑薄请修筑以固守御事下工部请命守臣勘实而后从之

○乙亥升监察御史孙泰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黑章咂簇番贼哈尔加巴等聚众抢杀官军劫虏人畜守备河州都指挥佥事蒋玉等以闻 上命巡抚巡按三司等官选委谙晓夷情官拘集其簇头目宣布朝廷恩威谕以利害令挨究追取所抢财畜给主仍戒各番继今宜改过迁善不然调兵剿杀不赦

○丙子赐晋府阳曲王第七子名曰钟鉖八子曰钟鉖沈府清源王长子名曰诠铫次子曰诠焊

猜你喜欢
  卷五十·志第三上·五行一·宋濂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柯劭忞
  ●卷六十七·徐梦莘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四)·陈寅恪
  哭庵传译文·易顺鼎
  第四六○禀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一二二三四--一·佚名
  第五卷 清进士(一)·缪荃孙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佚名
  李苗传·魏收
  崔季舒传·李百药
  向子韶传·脱脱
  卷四·阿桂
  卷七·佚名
  卷五十八·徐天麟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潘希白·唐圭璋

      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玉祐元年(1253)登第。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德祐中,起史馆检校,不赴。   大有   九日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蠲戏斋诗话(二)·马一浮

      余见今之艺菊者,往往霜降后始花,经冬弥盛,虽冬至犹未凋。耐寒如此,异于朝菌不知晦朔矣,故诗人每以寒花喻晚节。因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虽卉木之微,亦贵其能久。陶公咏菊以“卓为霜下杰”称之,观

  • 元诗选二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鲜于太常枢(困学斋集) 陈治中孚(观光稿 交州稿 玉堂稿) 侍读学士小云石海涯(酸斋集) 邓祭酒文原(素履斋稿) 高尚书克恭(房山集) 元学士明善(清河集) 张侍讲伯淳(养蒙先生集) 陈佥事思济(秋冈先生集) 卢待制亘(彦威集) 李宣慰京(鸠巢漫

  • 第十出 挫权·叶宪祖

    【番卜算】〔小生上〕少小负才名。志气凌终贾。几年落魄走江湖。肯折千金价。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陵。小生温庭筠。字飞卿。幷州人氏。生成敏悟。擅美词章。与李义山齐名

  • 卷107 ·佚名

    郭印 申夫人挽词 凤去鸾随事可伤,唯传妇道式闺房。 紫箫吹月元同上,宝剑凌波亦并藏。 南涧苹馀空自老,北堂萱在为谁芳。 幸哉有子遵遗计,外氏犹能谨祭尝。 郭印 师吉甫探梅二首 花如雾中见,百

  • 卷29 ·佚名

    陈宓 人日寿外姑方氏 九帙华龄开第一,画堂瑞气蔼葱葱。 彩花宝胜年年好,绿鬓朱颜岁岁同。 五福谁人如寿考,四时何日不春风。 门阑应笑龙钟壻,作吏风尘□两翁。 陈宓 入暮 溪光延夕暝,山色接天青

  • 卷一·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一明 钱子正 撰绿苔轩集一古人之为诗非汲汲为欲传后而为之也或古今事物之臧否或风俗习尚之淳漓或卉木防鱼之细山林沼沚之幽凡触于目而动之于心自然发之于诗而托之于笔至或激扬振导而有益于学者

  •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二·赵尔巽

      ◎忠义九   宗室奕功札隆阿等 觉罗清廉等 松林文炘等 崇寿韩绍徽韩培森 马锺祺 董瀚 谭昌祺 庄礼本 冯福畴 宫玉森 景善等 宋春华马福禄 杨福同 吴德潚子仲韬 成肇麟   宗室奕功,历官奉宸苑卿,至御前侍卫。光绪

  • 元经卷六·王通

    经简文帝咸安元年帝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桓温分兵屯卫。乙卯。温废武陵王晞。十二月初荐渌酒于太庙。传曰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第六子也。桓温既废。帝以太后诏迎帝于会稽邸。变服巾帻。受玺绶。不书。即位

  • 宋史全文卷三十·佚名

    宋宁宗三戊辰嘉定元年春正月戊寅,右谏议大夫叶时、殿中侍御史黄畴若、监察御史章燮、余崇龟等上言侂胄专政无君,僭上不道,乞枭其首领,置之淮甸,积尸丛冢之间,以谢天下。不许。辛巳,章再上,又不许。诏曰:『朕以眇躬,获遵洪业。所

  • 卷十二·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二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癸未庆厯三年止甲申庆厯四年】癸未庆厯三年春正月置徳顺军建渭州笼竿城为之从王尧臣之议也尧臣再安抚

  • 张鲸传·张廷玉

    张鲸,新城人,属太监张宏名下。内竖刚一入宫,必须投靠某个大..为主人,称为名下。冯保专权用事时,张鲸嫉妒他受宠,便为皇上献计谋害他。张宏对张鲸说“:冯公是前辈,而且有骨气,不宜除去他。”张鲸不听。陷害逐出冯保后,张宏遂取代

  • 转辞篇·邓析

    世间悲哀喜乐嗔怒忧愁,久惑于此,今转之在己。为哀在他,为悲在己。为乐在他,为喜在己。为嗔在他,为怒在己。为愁在他,为忧在己。若扶之与携,谢之与议。故之与右,诺之与己,相去千里也。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

  • 佛说无常三启经·佚名

    □□□□□□□  修者咸到无为岸法云法雨润群生  能除热恼蠲众病难化之徒使调顺  随机引导非强力稽首归依真圣众  八辈上人能离染金刚智杵破邪山  永断无始相缠缚始从鹿苑至双林  随佛一代弘真教各称本缘

  • 卷一·净挺

    学佛考训卷一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梵述周书异纪首谶金人竺国高僧共传碧眼聿寻康会之班为征华梵之合。辍耕录云京师栴檀像颇着灵异故老相传其像四体无所倚着人君有道则至其国学士程钜夫瑞像殿碑亦云佛

  • 吗啡·布尔加科夫

    中篇小说《吗啡》是二十世纪俄罗斯白银时期著名作家米·布尔加科夫的早期作品,具有自传性质。小说中两位叙述者运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布尔加科夫运用讽刺、象征等创作手法如实地记录了主人公对工

  • 华阳陶隐居内传·贾嵩

    三卷。道教经书。唐贾嵩撰。前有贾嵩序,序称《梁书·陶弘景传》叙事颇删略,使其仙圣行业不得昭著,陶翊《本起录》亦事多遗阙等等,于是将《登真隐诀》、《真诰》、《泰清经》及先生文集揣摩事迹,作三卷内传。又称陶弘

  • 佛说维摩诘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