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尚书汶(师鲁集)

汶字师鲁,鄜州人。宋鄜王琦六世孙也,父月心,为鄜后,占籍钱唐。汶自冑学以文艺擢高科,由端本堂司经拜西台监察御史,纠劾不避,忤时贵,左迁,累官户部尚书。至正二十三年,命以东南漕事,浮海而出。师鲁以诗鸣,豪迈激昂,极为松乡任士林所赏识。尝曰:自余得杨仲弘,人方翕然从余,后得师鲁而人益信余,将以二子自勖也。 

赠刘禹玉 

癸酉除夕 

早春述怀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 

寄赠华阳洞隐者 

言志叙交四十韵答欧阳元翁 

○赠刘禹玉 

刘郎方朔徒,游戏紫泥海。千年华表非,唯有寸心在。向来浙河西,雄辩吞虹霓。手携九节杖,东入蓬莱栖。我时探禹穴,同看山阴雪。千人万人中,怪子独超越。朝骑白鼻騧,暮逐油壁车。得钱即付酒,携妓颜如花。踏翻豪侠窟,醉狎山人家。或嘲狂处士,或诮报恩子。从渠立名多,讵识子奇伟。一朝去乡国,北上争吹嘘。家无十金产,袖有万言书。所陈果何事,为国非自计。宁遭丞相嗔,肯负丈夫志。蹉跎十数秋,甘与黄冠俦。善藏倚天剑,未暇磨斗牛。幡然走山东,隐迹随壶公。还寻岱宗去,绝壑凌天风。鸡鸣上日观,眼乱扶桑红。窥临事未已,逸气横万里。行歌齐鲁间,兴为庐山起。庐山秀可餐,怡此冰雪颜。挥毫洒瀑布,五老开云关。远公拍手笑,喜见遗民还。乃知士不偶,正可游名山。去年卧衡岳,聊憩四海脚。厌垂君平帘,懒卖伯休药。却呼魏夫人,共把流霞酌。今年与山辞,下走湘水湄。临风吊贾傅,酹月招湘累。文章本疏荡,强忍终技痒。光怪不可收,倏忽又千丈。有时遇知音,朗咏山中吟。复恐儿辈觉,不得容山林。兹辰忽聚首,慰我别来久。辛勤四十霜,所获竟何有。却怀居东时,勇以功名期。焉知尚漂泊,筋力供路歧。举杯置往念,此去安所之。南窥古云阳,更了山川奇。山川固娱目,慎勿过幽独。奈何白云歌,再送刘十六。乾坤渺苍茫,回首眷空谷。我将秣其驹,乃不受羁束。愿子无遐心,归哉返初服。 

○癸酉除夕 

此夕何多感,明朝过六旬。乾坤又元统,人物少咸淳。酒厌山杯渌,梅伤水国春。灯前曾戏彩,马首一沾巾。 

○早春述怀 

春与年年别,穷随日日增。眼明贪夜读,事少忘晨兴。倦鸟犹迁木,潜鱼已陟冰。栖迟唯故辙,无梦到飞腾。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 

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仙掌金盘列风露,人间琛宝多飘零。忽看铜洗土花碧,侧想玉女云鬟青。千年偶在聊寓意,万物终毁无逃形。吾徒汲古宁玩物,愿子及泉资绠瓶。 

○寄赠华阳洞隐者 

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山中物色清无限,便拟凌云到洞天。 

○言志叙交四十韵答欧阳元翁 

滚滚沧江去,茫茫暗谷移。黑头那敢恃,华发会相欺。遂起纷如叹,能忘逝者悲。著书谁发愤?追古独忘疲。讲授尝占毕,研穷几下帷。群经元奥妙,百氏苦支离。索隐妨修业,谈经失秉彝。反身惟一理,遵道岂多歧。新意方来际,陈言尽去时。夏虫冰莫讶,越犬雪休疑。浮世春荣过,幽园夕秀迟。后凋终有待,直养可容亏。向使常流混,宁逃具眼嗤。投闲欣事省,扫迹畏人知。环堵差堪恋,长沙去若为。趋庭因泮藻,赠客且江蓠。回顾皋比冷,还思宝玦遗。羁愁生雨外,乡梦落天涯。每慨渊明菊,将寻绮季芝。未谐莱氏隐,频念鹿门期。友谊今踰薄,儒流子尚奇。刚肠俱比石,末俗竟如脂。缀曲唯同病,论诗固解颐。率更仍翰墨,六一再文辞。解接家声远,兼扶士气衰。埙篪参雅奏,椿桂亚高枝。正始音能续,元和脚肯随。浑雄亲汉魏,绮靡却陈隋。浪许鲲鱼舞,云看骏马驰。驽骀羞抗臆,鳅鳝愧扬鬐。不尽沙金拣,犹□璞玉治。受辛惊绝倡,胜己辱先施。欧冶加锋锷,刘墙力塈茨。吾侪非敢傲,儿辈自宜麾。学要千年蕴,名须万古垂。匪徒攀屈宋,深望泝濂伊。天运流无息,人生志勿卑。操怜松郁郁,节抚竹猗猗。尽拟泠风脚,何曾俗骨医。煎胶得麟凤,岁晚愿深资。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二·彭定求
  吴某·唐圭璋
  胡翼龙·唐圭璋
  元诗选二集辛集目录·顾嗣立
  第三十二出 哭像·洪昇
  第六折 骂像·李玉
  第三折·纪君祥
  王元和·隋树森
  第二折·郑廷玉
  卷第二十三·陈与义
  卷一百九十·陈廷敬
  巻十二·佚名
  诗女史纂卷之二·田艺蘅
  卷八·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观集卷三·魏野

    宋 魏野 撰谢冯亚惠鹤殷勤亲惠鹤迢逓自江濆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送元上人归寜禅性虽无着偏亲奈白头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咏懐静

  • 列传三·薛居正

    王周,魏州人。少勇健,从军事唐庄宗、明宗,稍迁裨校,以战功累历郡守。晋天福初,范延光叛于魏州,周从杨光远攻降之,安重荣以镇州叛,从杜重威讨平之,以功授贝州节度使。岁余,移镇泾州。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余户,及下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张廷玉

        曹鼐 王佐 孙祥 袁彬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

  •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末)四月,盡著雍涒灘(戊申),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光啟三年(丁未、八八七年)   夏,四月,甲辰朔,約逐蘇州刺史張雄,帥其衆逃入海。   高駢聞秦宗權將寇淮南,遣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將百騎屯高郵

  •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武定·吴廷燮

    武定军节度使奉圣归化可汗儒等州管内观察等使统归化可汗儒三州保宁元年   资治通鉴后周纪显德元年二月契丹遣武定军节度使政事令杨衮将万余骑如晋阳 按即应历四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耿美 续资治通鉴长编雍熙三年耿绍

  •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钱穆

    王莽失败,汉宗室光武复兴,是为东汉。然不久即走上衰运,东汉只是秦、汉以来统一政府之逐渐堕落。一、东汉诸帝及年历东汉凡十三帝,百九十六年。【若以献帝建安元年迁回洛阳之后作为三国时期,则东汉其时只一百七十一年。】二

  • 明代之农民·吴晗

    一按照职业的区分,明代的户口有民户、军户、医户、儒户、灶户、僧户、道户、匠户[317]、阴阳户[318]、优免户、女户、神帛堂户[319]、陵户、园户、海户、庙户[320]……之别。户有户籍户帖: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辛亥核民数

  • 目录·汤鹏

    卷一 则古上 则古中 则古下 三要 十蔽 甲权 乙权卷二 白术上 白术下 训始 训终 辨萌 训化卷三 去壅 甲缪 乙缪 甲匡 乙匡 释均上 释均下 甲私 乙私卷四 儒解上 儒解中 儒解下 直解上 直解

  • 卷三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二     婺源江永撰喪禮義    凶禮十六補喪者亡人死謂之喪言其亡不可復得見也不直言喪何為孝子心不忍言尚書曰武王既喪知㩀死者稱喪也生者哀痛之亦稱喪孝經曰孝子之喪親也是施生者

  • 第十六部分·毛公

    大雅 荡之什《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传】上帝,以托君王也。辟,君也。【笺】荡荡,法度废坏之貌。厉王乃以此居人上,为天下之君。言其无可则象之甚。疾威

  • 卷五十七·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七诸子一老子程子曰老氏之言杂权诈秦愚黔首其术盖有所自老子语道德而杂权诈本末舛矣申韩苏张皆其流之弊也申韩原道德之意而为刑名后世犹或师之苏张得权诈之説而

  • 机论·胡兰成

    成毁是自然的全机大用阳明山上秋天的太阳与风,使人想起禅僧说的&ldquo;洪波浩渺,白浪滔天&rdquo;,大自然一派空阔光明,人世的事无迹可寻。然而人世的事具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冈的村店里崔州平对刘备说话,开头第一句是&ldquo

  • 众经目录卷第五·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阙本(旧录有目而无经本) 合三百七十八部六百十卷&middot;闲居经十卷 晋世沙门竺法护译&middot;海意经七卷&middot;宝顶经五卷&middot;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右三经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m

  • 卷第九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戆州宝华捬松[寤-爿]禅师上堂。挈挈波波。脚跟下不移一步。忙忙碌碌。閙市里不见半人

  • 祖庭事苑卷第三·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雪窦祖英上阳春白雪  古乐府曲名也。唐显庆二年。太常上言。礼记.家语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又张华博物志云。白雪。是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又楚大

  • 遇恩录·刘璟

    值得珍视的朱元璋口语实录。

  • 黄箓五老悼亡仪·佚名

    述度亡仪。礼五方五老,为亡灵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