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

正德十二年闰十二月壬申朔

上留宣府大学士杨廷和等以次出视

郊祀生如常仪 有旨戒谕京城九门守门官勿放朝官出城 山东曹州天鼓鸣 丁丑给郑府故丹阳王妃王民餋瞻米岁百石 戌刻江西端州东方有红气一道升上寻变为白形如曲尺中有黑气与外黑气如相斗者移时乃没 庚辰山西安邑县地震 江西瑞州府大雷雹 甲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近日武清东安等县庐沟桥及清河店等处俱有盗贼生发少则四十人多则百余人披带甲盔兵器摆列马对旗号劫掠村店烧毁房屋杀虏人口抢夺财物往来公差内外官员悉彼其害道路为之不通而京城之内东直门及大时雍等防强贼白日剽杀该部奏请调度军马未奉明旨难以辙行恐误事机臣等藉贼之起固由饥寒穷迫实亦数月以来窥知

圣驾远狩京城居守无人投间抵隙肆无忌惮若不及早摽恐日渐滋蔓不但如近年刘六杨虎之祸而已伏望

皇上以 宗社为忧以生灵为念及早还京庶几诸司章奏易于上达九重裁断便于施行被强梁不成之徒不待剿捕而自然潜消退伏矣况今郊祀 天地时享

太庙正旦朝贺诸大礼相继在迩所以耸四方之观德击天下之人心尤在于诚不可不慎也此实治乱安危之几臣等故敢昧死言之伏惟俯听纳不报六科给事中朱鸣阳等言

圣驾远幸由秋徂冬今及又春章奏之废阁正务之沉带礼节之酒论朝仪之散失宫禁之虚寂人怀疑惧路多讹言加以民间荐饥流杂散徒胔骼纵横沟壑恶少啸聚于近郊千百成群肆大劫掠往年刘六刘七之事可鉴也不知

皇上亦尝闻之亦尝忧之否乎宣府穷边初非驻跸之地乘舆所供六军所需闻已家竭而户罄矣若尚留处人必不堪且从行军士出怀饥寒之欲入违室家之额旷时累月怨望必深此皆 皇上所目见者不知亦尝忧之否乎伏望即日还京图新政事 丙戌致仕礼部尚书李杰卒杰字世贤苏州府常熟人成化丙戌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修编升侍讲十二年充

东宫讲读官秩满升侍读学士弘治初以宫□恩升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学士四年升赏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方修

宪庙实录留錧中校正书成乃行以忧去服阕改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掌院事十三年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十五年改礼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正德元年

孝庙实录副总才寻升南京吏部尚书一年改礼部尚书时逆瑾用事纳普府镇国将军表槏等赂欲进封为郡王杰坐前与尚书张昇皆持不欲进封之仪忤瑾意遂今致仕谨诛有旨在起用之列至是卒杰特已矜严待后进被立崖岸日□兑以忤瑾而去士论高之其所为诗文亦温厚可劝

广西太平府地震 丁亥立春 上迎春于宣府备诸戏剧又饬大车数十辆今僧与妇女数百共戴妇女各执圆球车既驰交击僧颐或相触而堕

上视之大笑以为乐是日顺天府官奉天门进春如常仪 南京兵部右侍郎吕献卒字丕文浙江新昌人成化甲辰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弘治初尝奉使颁登极之诏于安南历迁礼科都给事中中贵李广选尚主者受其金阴为之地献独发之时壮其敢言已而擢应天府丞服阕改顺天府寻为府尹转南京兵部右侍郎以老疾被劾致仕献驯雅厚重尤精举业尝同考会试其卒以子请得如例癸葬

戊子沈府沁水王勋临薨王懿王长子母祀李氏成化戊戌生正德庚午袭封志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 癸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岁暮孟春享祀

太庙及正月元旦节临朝受贺皆朝受贺皆朝廷大礼而大祀

天地其事尤重自古至今惟天子得以祀天地盖人君为天之子实天地主非天子而祀天地则必不能上享天心以觊天之赐福降祥于天下而

祖宗在天之灵亦惟 圣子神孙是凭是依自銮舆出关已今五月今去祀享贺朝之期甚近伏望

皇上速赐回銮恪遵 圣训躬大礼使天人上下皆有所主

祖宗神灵皆有所依实 宗社万万年无强之庆也不报

致仕右副都御史柳应神卒应辰字拱之湖广巴凌人成化己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迁四川兵备副使以忧去服阕改河南擢山西按察使历江西狭西左右布政使遂副右都御史巡抚蓟州逆瑾用事乃摭其清理庄田不实械系下诏狱褫为民瑾诛复原职致仕至是卒祭葬如例应辰才明敏所至皆有可称然颇矜已傲物人不满之 乙未吏科给事中刘齐言

陛下误听匪人轻出边竟戒守关者不容臣下造请意岂不曰今春南海子之行若等常有言矣今秋昌平之行若等又有言矣言虽激而无徵履虽危而无害安心远游不复顾虑设使群臣之言偶有一中是岂国家之福哉王者居中制外日必视朝今百五十日不睹

天颜四方万国朝贺及见辞者俱遥科为礼是可以为国乎况

两宫远隔震位久虚国是日非人无定志灾异迭见盗贼纵横将来之事殆不忍言伏望

陛下忄□番然改悟即日还宫下秉庸之诏惩既往之愆将引诱之人明正典刑以谢天下不报 戊戌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李继孟等庆贺正旦及贡方物马匹赐宴并赏彩叚等物有差 乌思藏辅教王遣番僧领占吒失巴藏等闸化王遣番僧端竹劄失等韩胡碉列寺番僧寨首小和尚等各贡方物马匹各赐宴并赏彩叚等物有差 荆州府雷火焚公安门城楼以岁暮祫祭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游泰告

太庙及 懿祖皇帝 熙祖皇帝祧庙如常例 庚子祫祭

太祖会昌侯孙铭代行礼 以明日正旦节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仪宾杨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俱如常仪 南京光禄寺卿张宾卒宾字廷宾山东单县人成化乙丑进士初任睢宁知县以忧去改金坛皆可善政擢监察御史有声弘治中历湖广山西按察司佥事浙江副使江西按察使正德二年升南京光禄寺卿三年会推南京大理寺卿刘瑾用事以宾不通馈谢遂命致仕宾性直谅居官守法所致尽职且不饶时好盖欲以名节自励者及卒如例与祭葬 是岁天下户共九百三十七万九千九十户口共六千二百六十二万七千八百一十名口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四百三十二顷一十六亩玖分二厘七毛五糸四忽九微五纤田赋一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升一合四勺五撮五圭三粟三粒七微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一勺八抄二撮七圭七粟九粒四微五纤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一两三厘一忽四微五尘绵一十六万九千六百斤一两九钱八分八厘七毛七丝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疋三丈六寸六分二厘一毫八丝三忽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疋四尺四分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二万一钱二分二厘四糸三糸三忽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三毛三糸九忽七微六纤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万六千六十七贯七百七十八文五分六厘杂果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三钱三分六厘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疋一丈八尺五寸五分五厘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柒分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四厘四毫七丝一忽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五勺八抄九撮金银课三万三千九百二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一合三勺三抄三撮七粟六粒减免粮一百二十七万一千八十二石七斗四升六合四抄三撮七圭减免草三十三万七千二十四束包三斤四两二钱七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魏收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卷四百十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殴禁东魏主 智慕容计擒萧渊明·蔡东藩
  第十六回 灭梁朝因骄思逸 册刘后以妾为妻·蔡东藩
  第五篇 嘉庆道光两朝·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征引书目·沈起
  二二六 寄谕各省督抚海成搜罗遗书所办周到着各省照式妥办·佚名
  卷二十六·傅恒
  元修义传·李延寿
  李白传·欧阳修
  卷四十·黄训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遣媒·孟称舜

    〔末院子持包袱上〕受命华堂上,投身驿路中。自家院子,受老员外的命,因为三官人到眉州舅爷家,将次半载,着我持书接他回来。一路奔驰,天色又早晚了。【一封罗】天涯子未旋,寄音书,忙向前。涉水登山日渐晚,摇曳旗亭酒望悬。群群飞

  • 卷十·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漫成二首【黄鹤从旧编在上元二年 杜臆二诗格调疎散非经营结构而成故云漫成】野日【一作月】荒荒【一作茫茫】白春【一作江】流泯泯清渚蒲随地有邨径逐门成只作披衣惯常从

  • 卷四十六·徐世昌

    杜越杜越,字君异,号紫峰,定兴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授内阁中书。有《紫峰集》。夏日书事长夏恒掩关,萧条寡良晤。连阴画不开,时见云奔赴。未即成滂沱,淅沥惊高树。才闻檐霤息,又洒溪边路。花落满莓苔,阶墀谁

  • 御选宋诗卷五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一七言律诗七程俱九日写怀节物惊心两髩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畆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栁萧萧噪暮鵶别后有怀子我追用巾字韵作寄漉酒空峩五栁

  •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

  • 第十二回 掘园陵淫寇逞凶 张挞伐降王服罪·蔡东藩

      却说建武二年五月,册立郭贵人为皇后,子强为皇太子。郭氏即刘扬甥女,随驾入洛。当光武帝即位时,得产一男,取名为强。时阴丽华也迎入洛阳,阴丽华见第七回。与郭女同受封贵人。丽华容色,实过郭女,并且性情和顺,毫无妒意,光武

  • 卷之二十·佚名

    丙午夏四月壬子朔○癸丑夏主明昇遣其学士虞某来聘○乙卯 上阅古车制至周礼五辂曰玉辂太侈何若止用木辂詹同对曰昔颜渊问为邦孔子答以乘殷之辂即木辂是也孔子以其朴素浑坚质而得中故取焉 上曰以玉饰车考之古礼亦惟祀

  • 提要·解缙

    【臣】等谨案古今列女传三巻明解缙等奉勅撰先是明太祖孝慈皇后马氏每聴女史读书至列女传谓宜加讨论因请于帝命儒臣攷订未就永乐元年成祖既追上马后尊諡册寳仁孝皇后徐氏复以此书为言因命缙及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

  • 彭时传·张廷玉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1448),中第一名进士,被授予修撰。第二年,成阝王监国,令彭时与商辂入阁参预机务。过后得知继母去世,彭时极力推辞,皇上不允,他这才受命。当官一年多即参预大政,这还是前所未有。不久他进升为侍读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语译治国者以正

  • 卷十三·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十三  明 姜寳 撰昭公上【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 威仪恭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共王子康王弟】齐国弱【佐子】宋

  • 卷二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六曾子问第七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以其所问多明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 孔氏颖达曰此於别录属丧服 芮氏城曰通论冠昏丧祭诸侯所遭之

  •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一]如是我聞.一時佛遊王舍城.如來行處寶莊嚴堂.是大功德之所修成.佛一切法本行   果報.包容無量諸菩薩衆。其所講宣.悉是無量甚深之義.皆是如來神力護持.入無礙   行微妙智門.其

  • 一与三·佚名

    玄沙师备禅师有一次向雪峰义存禅师说道:&ldquo;有拄杖子吗?向你化缘一支拄杖子。&rdquo;雪峰禅师慷慨地回答道:&ldquo;我有三支拄杖子,你拿一支去好了。&rdquo;玄沙禅师惊讶地说道:&ldquo;每个人都只有一支,那

  • 四分律卷第三十八(三分之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自恣揵度之二尔时自恣日,有异住处,有一比丘住,彼自念言:“世尊有教,和合一处共自恣。我当云何?”即白诸比丘。诸比丘白佛,佛言:“自恣日于异处有一比丘住,彼应往说戒处,扫洒、敷座具、具盛水器

  • 卷第三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八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五自周秦至于六朝。世以为得正统。若北魏齐周。虽非相承。而世居中原盛行典礼。谓之北朝者。不鄙夷之如晋五胡也。隋氏虽受周禅。而实能统一区宇继陈正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近代梁启超著。梁启超(1873~1929),近代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二十四年(1898)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博通经史,又善于吸取

  •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雪兆果性

    全一卷。又作古今捷录。清代僧雪兆果性(1666~?)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系果性广阅藏典,编集宋代僧密庵咸杰以下,诸传灯录未载之元、明时代十七、八世之临济宗传灯祖师之事迹、朝代、法腊、谥号、法嗣等,并略述自达磨至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