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篇 嘉庆道光两朝

○第一章 和珅家产之籍没

和珅之为弘历所宠也,一切奢侈,僭拟君王。尝于其密室,穿弘历御用服,临镜自照,以为得计。因是颙琰恶之特甚,恒欲诛这,顾以父在,未之发。及弘历殁,颙琰亲政,甫六日,即下珅于狱。旋数其二十大罪,令自尽。又将其平时所得赃贿,及田产房屋典铺市廛等项,悉没入官,凡一百零九号。已估价者,只二十六号,值二百二十三兆余。未估价者,尚八十三号,以三倍半为比例算之,当得八百兆有奇。可抵甲午、庚子两次赔款总额,斯亦巨矣。顾相传嘉庆初年,所赏给于臣下者无几,大都入于内府。故副都统萨彬图,有和珅财产不止此数,必有埋藏寄顿侵蚀挪移等弊,请密派大臣研鞫追究之奏。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颙琰知其意,乃直斥为越俎之非。而八万万金之巨额,遂一入而不复出矣。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民之多言,亦岂无因而至乎?迨圆明园一役,义和团一役,取和珅二十年之储蓄,而转贮于宫中者,固以不胫而走矣。又闻和珅家中,有一玉马,长三尺余,高可二尺,洁白温润,为弘历平回部时,命将军采自和阗,藏于大内者。经和珅盗出,以与爱妾,俾浴时坐其上,以逞淫乐。至是亦抄出,置之圆明园。迨奕詝立四季春于园中,此马遂为那拉氏浴时跨坐之具。庚申,英法军至,全园俱付一烬,惟此马被英人取去,迄今丰于伦敦博物院,盖已再阅沧桑矣。噫,可不谓之妖物也欤?

○第二章 颙琰之不喜如意

如意,物名也,唐宋前已有之。晋王处仲以铁如意击玉唾壶,诵“老冀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之语,不觉唾壶已碎。此如意之见于史者。满洲旧俗,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等,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入关后,仍沿其旧,未之革也。至嘉庆朝,乃有禁止之谕曰:“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是时闻者,莫测其故。谓如意亦微物耳,进与不进,无关国家大计,胡乃于亲政之初,他务未遑,独龂龂然注意于此。

嗣有知满清之宫史者,曰:“此颙琰之隐衷,由恶和珅而牵连及之耳。盖颙琰之得立为太子也,他人未及知,独和珅先知之。因递如意于颙琰,以为后日固宠计。厥后颙琰果得立,以为珅既漏泄机密,设将此事载入宫史,则将为后人所笑,故毅然禁之,使不察真相。”或竟颂颙琰有崇俭去奢之意,误矣。

○第三章 颙琰之遇刺

嘉庆八年,颙琰幸圆明园,突遇成得之行刺。

成得者,内务府之厨役也。行刺时,变起肘腋,猝不及防。幸颙琰之侍卫某额驸,勇力绝伦,成得不能乱,遂被擒。

既擒成得,颙琰命王大臣及六部九卿会讯之。成得无实供,但云事若成,则公等所坐之处,即我坐处而已。会讯者复命后,颙琰自托为宽仁,不欲递兴大狱,遂命并其二子诛之。

成得之处决也,已至菜市,缚诸桩,乃牵其二子至。一年十六,一年十四,貌皆韶秀,盖尚在塾中读书也。至则促令向成得叩首,讫,先就刑。成得瞑目不视。已,乃割成得耳鼻及乳,从左臂鱼鳞碎割,次及右臂,以至胸背。初尚见血,继则血尽,但流黄水而已。割上体竣,成得忽张目呼曰:“快些。”监刑者谓之曰:“上有旨,令尔多受些罪。”遂瞑目不复言。

成得死矣,其所以行刺者,究由何人指使,亦不能知。迨十八年秋,林清变起后,山东金乡令吴阶,捕获林清党崔士俊,究出嘉庆八年,成得曾偕祝再至士俊家,宿一日,御东者为支进才。始知成得本林清党,非有他故。而山东巡抚以事属既往,删不入奏,遂为千秋疑案。

○第四章 林清之变

林清之变,喋血宫门,祸延三辅,经数月始定。世皆谓变起仓卒,而不知先一岁已发露于台湾,特是时公卿大臣,不肯据实上闻耳。

当十七年春,兵备赵崇华摄台湾淡水同知。甫下车,即访获妖言惑众之高妈达。讯之,具供其同党刘林、祝现,将于次年秋在京师举事,徒党遍中外。刘林者,即林清原名也。崇华亟通详请奏,大吏以其语不经,匿弗以闻,仅依寻常传布邪教律拟决。至次年九月十五日而事起矣。然事起之前一日,芦沟桥巡检已飞报顺天府尹,谓祝现奉林清命,定于次日午时入宫举事,其党已于本日入城。府尹犹以不可冒昧声张斥之,又不预谋防卫,至事作而手脚无所措矣。疏忽之处,在各大臣均不得辞其咎。

顾林清党徒之失败,有谓入禁门时,恍惚见金甲神无数,中有绿袍赤面、怒目而视者,则关羽也,故畏慑奔窜,卒不敢入。甫出宫,则雷雨交作,殛毙党徒甚多,故余党尤纷散。颙琰闻之,以为天神之协助也,命其子诣昭显庙时应宫致谢,而关羽之封号益崇。其迷信神权类如此。

○第五章 攻破滑城之术

滑县李文成,本与林清同谋,订定九月十五起事。会先期事泄,滑县令强克捷急捕文成下狱。徒众大哗,劫狱戕令,踞城以抗清军,清军于是围滑城矣。

顾滑城虽小,而墙垣颇坚,濠又深,攻之猝不易拔。乃舁巨炮,对城轰击。党徒睹官军开炮,四城各支巨帐,帐式似用牛皮制就者,炮弹著其上,旋即卸下,丝毫无损。清军围攻匝月,无如之何。后党徒内讧,有出投清军者,众诘以御炮究用何物,降者笑不言,但曰:“破之易耳,多备青鱼胆来,吾自有术。”众疑之,继以既言有术,姑为一试。遂购青鱼数百尾,剖腹取胆,降者令以鱼胆涂炮门,一发而城帐糜碎,再发而城垣坍倒。徒党不支,乃弃城走,降者亦逸去。

○第六章 旻宁之不辨奸佞

颙琰既殂,旻宁以第二子继承大业,世所称为宣宗成皇帝者也。三十年中,衣非三浣弗易。宫内用款,岁不逾二十万。内务府堂司各官,皆有巨朔饥欲死状。颂之者至谓其俭德,实三代下第一人,汉文帝、宋仁宗几莫能及。然而外患逼,内变生,非常之祸,皆开于道光一朝,此何故哉?由其不识奸佞使然也。奸佞者谁?穆彰阿是。其用阴柔之手段,以妨贤病国,举世皆恶之。蒲城王鼎,时与穆彰阿同为军机大臣,恶之尤甚。每相见,辄厉声诟骂。穆彰阿强为笑容,避之。一日,两人适同召见,王鼎盛气诘之曰:“如林则徐之贤,汝何故必令遣戍新疆?是直宋之秦桧,明之严嵩耳。行见天下事,皆坏于汝手。”穆彰阿默然不与辨。旻宁反笑视王鼎曰:“卿醉矣。”命内侍扶之出。明日复廷诤甚苦。旻宁怒,拂衣起,王鼎亟牵裾,终不获伸其说。愤甚,归而欲仿史鱼尸谏之义,是夕自缢死。

旧例,大臣自缢,必奏闻验视,然后解。王鼎既死,家人方抢攘间,为穆彰阿所知,令其党索观遗疏。大旨皆劾穆彰阿之奸,而荐林则徐之贤也。乃漫谓鼎之子曰:“上怒未解。若以此奏,则尊公恤典不可得,而子亦终身废弃矣。其勿奏便。”家人信其说,遂改遗疏,以暴疾闻。旻宁虽震悼而优恤之,亦不究其事,穆彰阿得自若。语云:“天子只知和事。”其旻宁之谓矣。

猜你喜欢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陈寿
  1930──中華民國十九年庚午·郭廷以
  名山藏卷之二十一·何乔远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五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开茶·佚名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二·佚名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佚名
  第39章 对于病兵不闻不问·冯玉祥
  卷之一百十  華夷譯語(明)火原潔等 編·邓士龙
  附录·刘铭传
  兵二一·徐松
  卷五十七·纪昀
  附录二 龙研仙同情革命·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626_1 【早秋吴体寄袭美】陆龟蒙   荒庭古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斗,   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   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卷626_2 【病中秋怀

  • 黄公绍·唐圭璋

      公绍字直翁,邵武人。咸淳元年(1265)进士。隐居樵溪。有在轩集。   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   望湖天。望湖天。绿杨深处鼓鼘鼘。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又   鬥轻桡。鬥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 四集卷八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古今体九十三首【辛丑四】古希古希希圣未从心负扆遑云久莅临惟是惕乾励朝夕戒其玩愒度光隂龙乘不息法一健象译由来通六音【国语自幼习之六岁习汉书乾隆八年始习蒙古语二十五年平回部遂习

  •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一百首【甲申一】甲申元旦岁首从新纪蔀章甲申舒气辏青阳钦哉德始乘春令奉以仁行与物昌一意勤民宵复旰四时协序雨和阳彩屏吉语多占瑞岂似渊衷敬畏长元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一·陈厚耀

    右春坊右谕徳陈厚耀撰周史周本纪【节文】周自武王受命克殷【徐广曰武王定位元年嵗在乙酉六年庚寅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使召公营洛邑居九鼎焉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成康之际天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佚名

    文王西伯受命称王【梁肃 六一 孙明复】西伯献地请纣去炮烙刑【温公】文王之囿【颍滨】文王之兵【杜牧】西伯受命称王梁肃曰太史公曰诗人道西伯以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遂追王大王王季改正朔易服色十年而崩或谓大

  • 评鉴阐要卷十·乾隆

    元泰定帝致和元年分注阿苏晋巴改元天顺纲并注泰定在位五年缵承元统其子阿苏晋巴天下臣民咸知为储嗣则继立乃世及之常是年八月以后统系自应属之天顺若图克特穆尔因雅克特穆尔搆变遂逞逆谋僭窃位号兵犯上都致阿苏晋巴不

  • 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前蜀一髙祖本纪上髙祖姓王名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也为人隆眉广颡龙睛虎视机略拳勇出于流辈先世故为饼师建少年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常葬父发地数尺而瘗棺輙跃出有神人语之曰此天子地汝小

  • ●天台治略卷之三·戴兆佳

    谳语 ◆谳语 一件骗拐卖良等事 一件占逐灭祀事 一件掘冢毁坊等事 一件佃卖主田等事 一件异姓乱宗等事 一件棍劣串吞事 一件势占民业事 一件律谋律占等事 一件佃占主业等事 一件背父灭据等事 一件掘冢占葬事

  • 张子语录上·张载

    子贡曰:&ldquo;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ldquo;子贡曾闻夫子言性与天道,但子贡自不晓,故曰&ldquo;不可得而闻也&rdquo;。若夫子之文章则子贡自晓。圣人语动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ldquo;不

  • 原序·吴浩

    载籍之有五经犹天之有五星也地之有五行也人非五谷不生学非五经不殖舍此而他求吾不知所従焉夫经者常也法也径也若径路之无所不通可常行也自汉以五经学宫而经之名著益之以周礼孝经论语为九经益之以仪礼左氏春秋尔雅为

  • 命禄篇第三·王充

    【题解】本篇从理论上探讨了一个人“逢遇”或“累害”的根本原因。王充提出:“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命分决定死生寿夭的寿命,与决定贫富贵贱的禄命。本篇着重谈禄命,所以篇命叫“命禄”。王充认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四·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初正法说长文中。初许。二受旨竟。(辛)三正说为二。初四佛章。广上诸佛权实。二释迦章。广上释迦权实。上句逗少。是文略。总云诸佛。是人略。但开三显一。是义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广。明五佛。是人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迦叶品之三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煗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六·澄观

    十通品第二十八(已下入第四十四经)初来意为答第二会中十通问故。以二品明业用广大。前定。此通。义次第故。亦由依定发通。二释名者。通即神通。谓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妙用无极寄十显圆。晋经本业俱称十明者

  • 东瀛识略·丁绍仪

    清丁绍仪撰。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八卷。一建置、疆域,二粮课、税饷, 三学校、习尚,四营制、屯隘,五海防、物产,六番社、番俗,七奇异、兵燹,八遗闻、外纪。作者游台湾,就所见闻之记录。

  • 大德昌国州图志·佚名

    元昌国州(今浙江舟山)地区方志。七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撰。刊行于大德二年(1298年)。冯福京,自号学泉居士,潼川(今四川治县)人,元贞元年(1295年)以登仕郎为昌国州(今舟山市)判官。郭荐,昌国州(今

  • 昊天塔孟良盗骨·朱凯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火孟良盗骨殖》,简名《吴天塔》或《孟良盗骨》、《盗骨殖》。朱凯撰。末本。演述杨家将故事:杨令公撞死李陵碑后,骨殖被辽人挂在昊天塔,每日箭射,幽魂受辱,托梦杨景(即杨六郎)搭救。杨景与部将孟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