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九

万历四十四年九月己巳朔盗窃观象台铜索夺灵台官刘臣俸两月

○兵部请诹日开操以饬营务言三营之军春秋入营操练使执干戈以卫 社稷自四十二年停操 圣母几筵未撤也今大礼久竣已应 明旨举行之期而秋气渐深正合天道肃杀之候乞立敕择日以新戎垒不报

○兵部覆御史李嵩巡关八议严防御以卫 陵园一核军饷以清虚冒二查边工以固疆圉三练乡兵以备缓急四通拘缀以伸国威五开使过以厉才勇六重海防以备倭变七禁左道以杜乱源八得旨允行

○时套虏纵横延东残破延中延西既自为战花马之兵复远不能赴总督刘敏宽等以宣大距延东止隔一水乞敕该镇督抚遇套虏攻围发兵应援有功照例升赏丧师即正军法给事中赵兴邦言宣府咫尺 陵京所关甚重若忽门庭而急藩篱舍肩背而卫手足此事理之不可行者从之

○兵部覆延绥巡按御史龙遇奇疏言边陲之所以制虏命者在兵饷之预其备而朝廷之所以得士力者惟功罪之酌其宜如按臣议借苑马寺银六万就近动支俟年例补偿此代匮之策也召买临边居民粮石给以时价此应卒之权也以选该镇精锐分置要害责之抚臣以合三镇精锐协援冲剧责之督臣以奋勇倡先相机堵剿责之武臣以坚璧清野申严查核责之道臣以团练丁壮固守城寨责之沿边道府州县诸臣以严信地之画重纵敌之惩申失机之罚责之按臣并督抚诸臣此分任合济之略也至年来捣巢之功应与秋防并论俟秋防事竣有得无失则全叙得失相半则酌叙其秋防能以城堡全者抢掠之一二可略能以血战胜者损失之吹求勿苛又功罪适中而激劝得宜之术也有旨依拟

○甘肃虏银定歹成入犯镇番参将潘国振却之

○壬申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景陵

○癸酉掌宗人府事驸马都尉侯拱宸进代韩等王十三府 玉牒

○甲戌升原任福建副使关梦得为四川参政

○升山东都司佥书相继垣为广东都司中都留守佥书王云鹏为江西都司原任游击王兴为贵州都司

○应天溧阳等处水灾江宁广德等处蝗蝻大起按臣骆骎曾疏陈其状且云蝗不渡江乃异也今垂天蔽日而来集于田而禾黍尽集于地而菽粟尽集于山林而草皮木实柔桑疏竹之属条干枝叶都尽窃闻数郡之内数口之家有履田一空而合户自经者非 皇上眷焉惠顾救此一方民则江南半璧殆岌岌乎危矣不报

○乙亥户部尚书李汝华奏事例之设盖以济军国之穷故援纳之司专隶于臣部久之工部亦分开矣分开而虞其偏重故两部有三七互角□羊之规互解而惧其溷淆故台省有三七分月之议各经题请议定今原议月分宜户开工止乃工部并开已越八月行文抵牾则省直无所适从分署招徕则员役不胜观望终为不定之局亦非所以尊 明旨也 上谕遵前旨不得互争滋扰

○丁丑重阳节赐二辅臣上尊珍馔

○礼部题代王二子鼎渭鼎莎皆庶出也长幼之序天定之矣代王老悖溺床第之爱举定序而紊之今 玉牒仍开鼎莎为嫡业驳回改造亦竟庋阁则父子兄弟之伦已无望代王之能正矣我 皇上固纲常之主也臣部及科道数年疏请而□明旨杳然使孤危之鼎渭日廑小弁之忧而不弟之鼎莎日深推刃之计 皇上笃念亲亲宜为代藩计长久盖庶干嫡孽乱宗何代□□甲伐□有惟恃 明主以三尺裁之耳不报

○己卯霜降节祭 长陵 诸陵遣保定侯梁世勋等行礼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遣惠安伯张庆臻行礼

○时九边之饷所在告缺蓟密永昌易缺八十万辽东缺四十万狭西三边缺七十七万宣大山西缺九十一万阁臣日请发帑 上以二王婚礼不敷犹不肯发帑金数万令一时并举兵科给事中赵兴邦言今日之二三百万抚之而有余他日之几千万安之而不足不听

○癸未会试天下武举以左谕德公鼐右谕德薛三省为考试官

○大学士方从哲言 皇太子讲学前月奉有重阳后择吉来行之旨今秋气澄清诹吉以请 上复以天气渐寒谕令明春议举阁臣执奏谓国朝经筵虽有大寒大暑暂免之例然一年之中讲者居半若 皇太子出阁之初自春至冬都无间断何至今日而每以寒暑为解也未寒未暑之先既不得乘时而开将寒将暑之际又輙先时而辍然则毕竟何时可讲而后为不寒不暑耶礼部与科道连疏争之俱不报

○加升金复海盖道按察使靳于中为山西左布政宣府口北道兵备副使杜承式为山西按察使

○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李长庚疏议县囚王<氵隺>功罪王<氵隺>者安丘县民也睚眦杀人系县狱拟抵矣剧盗张国柱之倡乱引众五百人入安丘类以綘帛抹首时县令梁无宿备跳而逸贼坐正厅事指麾其党劫库藏破械出狱囚<氵隺>与焉乃诈降贼标旗为顺号予之俾巡视<氵隺>密戒诸囚无动动者死矣阴结县令为擒贼计约城外张军声以撼贼入而宣言于贼曰官军至矣何不走贼踉跄出城未及半<氵隺>阖扉坚守手刃一贼持其首号召吏民令乡兵各去其帽曰抹首而绛者贼也复立砍渠魁十许人于是城中人并狱囚起逐贼尽歼之<氵隺>搜获贼所劫库物还之官事既定束身入狱抚臣言<氵隺>一罪囚耳而仓卒成定乱之功其佯为从贼智也戮力歼贼勇也事平就狱口不言功忠也虽杀人者死国有常刑而会典亦有犯斩罪立奇功准赎之例乞宽一面开义士自效之门 上下其疏于兵刑二部既覆议 上命释之

○原任南礼部尚书王弘诲卒弘诲广东安定人嘉靖乙丑进士繇简讨历今官卒于家 上予祭葬以日讲劳加祭一坛

○己丑户部奏八闽巨省产盐最多盐课仅二万二千余两似属太少前按臣徐鉴言该省额派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五引而盐行六帮引少帮多以致私帮横行议增引目二万六千七百七十五通岁解部银七千三百三十九两此宜著为定议又查漳泉兴三府原会典行盐之地近乃不食官盐不忍国课有违 祖制乞严行查明亦可助国计万分一也报可

○河南抚按以通省旱蝗为厉议改四十四年漕粮三十一万石临德二仓米八万石每石折银五钱仍求缓徵户部言漕运皆属边糈若全折则军国奚赖不折则民命何堪但今岁之灾烈于昨岁合照上年折例量为少增以救疮痍请准折六分每石折银五钱务在当年徵解余四分仍徵本色如期输纳庶民困可苏军储有赖从之

○山东巡抚李长庚奏东省异灾之余死徙流离十之六七幸而存者非沟壑残躯则萑苻遗党目前最苦无如开徵一节非用一缓二少纾其急哀此孑遗鲜有存者故旧逋当蠲逃户当免荒地当宽旱蝗当议存留当酌其四十三年乞俯从部议以税银抵充尽蠲免至于漕折例虽不免或如该司议准入每年带徵之数若开徵四十四年钱粮照前五款分别宽恤余俟勘疏详请不报

○赐周府鄢陵王在予□金谥庄和乐昌王廷瓀谥端宪

○庚寅广西田州并所属上林县土官岑懋仁等差族目岑宝贡马及银器 上以表文字细谕该部移文究饬

○壬辰礼部覆贡生廖汝忠疏言教职之设原以待明经之选自举人与副榜下第乞恩者众而贡途之升日壅请自今以后下第举人乞恩限定三百名永为定额其授过教职会试不苐除原系副榜及本科新中副榜再准告留会试一科其余吏部即为推升不准通状愿留会试以塞贡士升迁之路从之  ○礼部以 瑞王成婚将及二年据例请遵 祖制分封豫建藩府不报

○礼部又言蜀王奉铨府第四罹回禄其先世 累朝颁给如 大明会典 皇明祖训王国典礼宗藩要例等书与夫田地册籍举为煨烬乞敕补给被毁诸书俾藩有所考证至山田地土下所司清查疆界亦所以崇藩体而恤其私也

○乙未巡抚延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金忠士奏新兴铺建设腹里偏僻之地居民仅三十余家堡阔人稀孤悬无倚城垣铲削若不预为归并倘遇虏儆无以自存查新兴离石□耑井路仅七十里本堡军民咸愿归并石□耑井合力拒守以防虏患乞将新兴仓官一员裁革下该部议

○免江北抽扣节省银两先是征播征倭兵饷无措户部通行省直凡冗役公费等项可以节省抽扣者解部充饷故庐凤等四府三州每年共节省二万七千余两及倭播平复而此项未蠲甚至摊派善良追徵颇苦淮扬巡按唐世济援恩诏以为请户部言自本年以前已徵在官者尽数起解拖欠在民者悉与蠲除以后不得如前抽扣从

○巡抚云南右佥都御史曹愈参引疾乞休不允

○丁酉升狭西副使张之厚为本省西宁道参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班固
  列传第四十四 武李贾白·欧阳修
  第五十六回 九节度受制鱼朝恩 两叛将投降李光弼·蔡东藩
  卷十一·张廷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第三三五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一二·佚名
  史记集解卷五十四·裴骃
  三七 三味书屋·周作人
  卷一百十三·杨士奇
  卷五十九·宋敏求
  卷二十八·佚名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三十二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说牡丹}·佚名

    【红衲袄说牡丹】『生』因见春景来游戏,谁想花边遇见伊!许我牡丹摘一枝,仔细思量起,中间只情意,可求匹配结托连理,算来是前世。【净 前调】 闲花野草莫提起,咱今莫得思想伊,。人言语无定期,立心读书诗。牵绊东西,无了时,须认路,

  • 卷186 ·佚名

    刘克庄 次韵竹溪 剥啄谁欤没膝泥,斜封□□□□□。 □□□□□□□,犹胜□来仅糁□。 □□□□□□□,□□□□□□黎。 暮年不记蓬莱路,□□□□□□□。 刘克庄 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 □反终

  • 卷之一千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五·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十一月丁酉朔江西巡抚章于天疏报、广信弋阳铅山、崇仁、逆寇悉平。  ○戊戌。升江南镇江府知府李芝茂、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管屯水利、兼分巡南瑞道。湖广宝庆府知府董应魁、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

  •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佚名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昨发下《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分校官未经看出改正,实属错误。查开馆之始,经总裁 原任尚书王际华发有刊

  • 三九六 谕派于敏中同英廉钱汝诚阅办《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佚名

    三九六 谕派于敏中同英廉钱汝诚阅办《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奉旨:《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俱派于敏中同英廉、钱汝诚阅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佚名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太子太保 武英殿大学士 管理吏部刑部 兼管户部三库 掌翰林院事 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革职留任又

  • 绎史卷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武丁中兴史记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纪年小乙名敛十年陟○前编二十八祀】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纪年武丁名昭元年丁未命卿士甘盘】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五·佚名

    通论一唐之治乱兴亡【温公 范祖禹 何去非 张唐英 石守道 东坡】唐之治乱兴亡温公论曰高祖举晋阳精兵承亡隋之弊席卷长驱奄有闗中命将出师扫除乱略遂降李宻系建德擒世充芟武周翦黒闼夷萧铣六年之中海内咸服何成功

  • ●洹词记事续抄·李鹗翀

    前抄成于庚子秋倏越七载矣今春裒邑先辈诸说部梓行之发箧得前抄焉惧其或冺焉弗永也因合杨宪副二记附为一帙夏月偶剔蠹于藏籍适洹词在手取而覆之见所宜抄者挂漏不少随阅随录复得三十有六则录未既有笑于侧者曰子之抄今再

  • 薛胄传·魏徵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陰人。 父亲薛端,北周蔡州刺史。 薛胄小时就很聪明,每读一些奇书,就通晓其中的意思。 他常常感叹那些作注的人没有领会前人书中蕴含的深义,就用自己的理解来为之辨别、纠正,读书人没有不称赞的。 他性情豪

  • 廖庄传·张廷玉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改任庶吉士,与知事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即位之初,他被授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1437),御史元亮请如诏书中所说免除边防军吞没的粮饷,皇上不准。按察使龚钅遂也请如诏

  • 卷一百十一·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一百十一歌颂万寿颂十二章【集五经并序】翰林院编修【臣】曹振镛【臣】闻之【春秋传】德者本也【礼记】圣人作而万物覩【易】 与天地合其德【易】其感

  • 龙虚篇第二十二·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言也。夫天之取龙何意邪?如以龙神为天使,犹贤臣为君使

  • 卷十九·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九     宋 易祓 撰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王眡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此经正与司士一职互文见义司士正朝仪之位王南乡则王之位也虽言王位而非正王位之职所正者羣臣

  • 卷八十八·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八卿大夫之孝德行汉曹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惟参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臣】按萧曹不以私憾废公义可谓有同敬协恭之美矣彼其起刀笔吏不知学而勲业烂然

  • 束伍令第十六·尉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

  • 金壁玄文·廖瑀

    宋代廖瑀撰,风水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