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庚戌朔昌乐县地震

○经略宋应昌赞画刘黄裳各<锍-釒>款倭兵部言事机在外情形难执宜令总督顾餋谦斟酌从之

○兵部以提督李如松具<锍-釒>叙功为科臣驳论合行辽东巡按参酌中有保持血战之臣及家门盈盛当自挹损等语 上以词涉两可还俟勘定

○辛亥春分祭 大明于 朝日坛遣侯吴继爵行礼先是礼部以岁次甲午系 圣驾亲祀之年 上谕今次暂代

○ 大学士王锡爵等择二月十一日御讲延照常日讲以正月上旬碍于祀事故改期

○以礼部左侍郎刘元震右侍郎孙继皋祭酒陆可教洗马李廷机编修吴道南简讨王图充经筵讲官编修庄天合董其昌简讨区大相周如砥林尧俞充展书官

○升山西副使林一材为广西右参政

○升狭西佥事李弘道为本省参议

○壬子开封道许鄢陵许州临頴归德睢州皆地震

○升镇番游击姜河为肃州参将

○癸丑 皇长子出阁讲学

○户部覆右都御史褚钦漕运四议核漂流粮米以革奸弊佥殷实旗军以免侵渔造坚固漕船以保军储编外水保护以革强横俞其请

○都给事中刘弘宝劾武当提督太监黄勋谓工部原议本山角□羊银一万两织造本宫项帐勋止角□羊四千有奇大是欺抗请照旧例会同司道收支香税发仓备赈奉旨本山量角□羊七千两工部补足三千两

○甲寅祭 三皇于 景惠殿遣侍郎刘元震所礼

○赐辅臣祭设三卓

○补原任湖广参政兼佥事许应逵为徐州兵备

○乙卯升南京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杨一魁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户部郎中华存礼请复老黄河故道并浚草湾工部侍郎沈节甫以为复者诚难轻议浚者似或可从乞命总河委官查勘兼查与原题腰铺工程利害孰多事体孰当工费孰省<锍-釒>内所称<木兆>源四坝及小河口董家沟等处浚塞是否可行又言近来河患在于河身日高高在清口则淮水不得出而为 祖陵忧故开腰铺者所以使黄让淮而安 祖陵高在镇口则闸河之水不得出而为运道忧故开韩家庄者所以洩闸河之水而保运道然皆补偏救弊臣部日求治本之策而未得乃议者纷然多不可行之事宜概覆停 上口可

○丙辰山西阳曲平定定襄皆地震

○升原任司经局洗马敖文祯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丁巳祭 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罗万化行礼

○大学士王锡爵等因 皇长子出阁礼成请 皇上勿惜小劳讲筵时御俾臣等昔年列侍分直之所融蔼济跄则 皇长子日随 严父之后型范益亲而臣等每获觐光启沃可自效矣不报

○给南京刑部侍郎吴自新祭葬

○赐故辅张孚敬继妻潘氏并祭合葬仍加祭一坛

○予刑部尚书孙植继妻叶氏祭葬从其子太仆寺丞孙承宪请也

○贵州巡抚许子良系佥都御史未满考卒礼部以助平滇乱请录功准给祭一坛

○礼部覆奏刑部尚书王用汲正议触奸孤贞迈俗请予祭葬及谥从之

○戊午祭 太社 太稷遣公徐文璧代

○初以推升原谪州判万国钦忤旨文选司官尽罢职郎中王教因病注籍<锍-釒>未列名亦与焉至是大学士王锡爵等申救并请发近来留中章奏以释外间壅蔽之疑

○升兵部郎中盛世承为山西副使备兵井坪

○己未 孝贞纯皇后忌辰遣南和伯方烨祭 茂陵

○升福建左参政吴之望四川右参议杨信各本省副使  ○庚申进呈 玉牒旧以 太祖列 德 懿 熙 仁四祖之下而别以 成祖冠帝系世表之首今从大学士申时行议 太祖开基宜冠世系表中于总表前增纂一表载 四祖及 寿春等王以尊崇所自出书成进览 上御文华殿受之百称贺

○礼部尚书陈于陛再以病请以史局将开不准辞

○升浙江参将周于德为潮漳副总兵

○升福建佥事吴之鹏为分守漳南参议

○都察院议处告病御史得旨奉差既酌量<宀十见>限如更有托避者禠其职

○辛酉吏部尚书陈有年等援调用刑部司官止罪<锍-釒>内有名之旨请宥王教 上以市恩切责

○河南道御史黄一龙奏称倭不可与通贡因言宋应昌失利罪小欺 君辱国罪大章付所司

○工部以江西土瘠民贫连年灾祲请停减烧造磁器不从

○工部覆给事中桂有根等估修 献陵约费一万九千二百六十七两零请立簿备书修理报完月日管工官匠姓名如不久损坏查照治罪是□

○南京各道御史<锍-釒>救建言部臣孙继有谭一召安希范并请宥降革行人高攀龙御史吴弘济不报

○壬戌给事中黎道炤言 皇储之学在端好广度而仪刑甚迩速肖有机顷因出阁买办金宝浩费不赀且届期诸<锍-釒>俱不报可科臣张贞观等公<锍-釒>请发又蒙夺俸恐为好为度皆非所以训也 上以道炤党救同类引别事为言罚俸一年赵完璧等如之贞观降杂职调外大学士王锡爵等申救乃降贞观三级余如前旨

○癸亥以原任大同参将骆尚志为浙江参将

○兵部言御史夏之臣摘举岁祲地方保甲窝盗捕役等弊宜令抚按体察以此殿最有司报可

○直隶巡按綦才奏称淮安通济闸乃漕运咽喉请浚闸左旧河更开闸右新河三闸并出获利而免害乂欲加培左畔大堤部议行总河相度从之

○甲子祭 历代帝王遣公徐文璧行礼侯吴继爵徐文炜尚书陈有年杨俊民分献

○升河南道御史杨绍为山西副使李天麟为河南副使刑科给事中马邦良为福建参议山西道御史李日茂为陕西佥事

○先是河南大雨五谷不升给事中杨东明绘饥民图以进 上览之惊惶忧惧传谕阁臣至是从部议蠲该岁田租并发银八万两令光禄寺丞钟化民兼河南道御史前往赈济其山东江北灾伤重处分赈停徵有差

○隰川王府充摭豪横不法俊□充炀俊掠构争越奏俱降为庶人闲宅禁住俊杞恣肆重罚充爝俊□木□□□充燕淫荡戒惩众举管理允倓行抚按覆勘

○浙江道御史乔廷栋言今之驭将士者以刻核酿姑息以姑息废纪纲优将领所以优军士爱军士所以爱国家<锍-釒>下该部

○乙丑遣文书官李浚口传初十日所进日讲讲章如何与十五日进者前后互异大学士王锡爵等奏先年阁臣偶见 圣驾希出无便纳忠乃题奉钦依一面将应讲之书每日撰进以便宫中披阅一面将未讲之书留待驾出接讲此互异之故也今后或仍照原题将新旧讲章各别进呈或即将每日所撰讲章随进随讲亦无不便

○降补山东布政董汝汉为四川参政

○升河南参议杜华先为山西副使提督学政

○升山东按察使夏良心为河南右布政使

○丙寅广东雷州海康遂溪徐闲同时地震

○清明莭遣武定侯郭大诚隆平侯张炳阳武侯薛钲怀宁侯孙承恩襄城伯李承功东宁伯焦梦熊广宁伯刘允正武平伯陈如松成山伯王应龙分祀 诸陵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遣惠安伯张元善 哀冲 庄敬二太子遣左都督李鹤各行礼

○丁卯调山东青州兵备陈文衡为本省按察使  ○戊辰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抚宁朱继勋祭陵寝

○先是给事中赵完璧题称江南豪荡之子暗相号召包藏祸心<锍-釒>入不发于是大学士王锡爵等揭请 上谕之曰前朕览文书见完璧本欲与卿票旨朕意此恐风闻若擅发行必骇众听惑乱人心故少待彼处抚按报到乃实今见揭帖朕已批发且朕深居大内其外边国事民情难以周知卿等若有闻见即具揭奏来锡爵等又言此事先亦微闻未敢入告恐骇众惑人今科臣已形章奏虽欲不发而不可得然票旨只查究虗实原不失 皇上持重慎密之意俟有的确再奏

○吏科等都给事中许弘纲等江西等道御史陈惟芝等公<锍-釒>申救张贞观旨下为首者各罚俸一年余八月贞观为民

○以倭患允兵部题留凤淮扬三府马价草料等银四万七千两

○己巳兵部以河南山东淮扬等处岁荒盗起而河南更甚请蠲停给赈晓谕解散一面训练兵壮以资防剿俱依拟仍诘责地方积谷何在抚按莭年保举何凭令会同户部查问奏闻

○庚午河南抚按以重灾奏请改折周唐等王府禄米并停缓庄田子粒崇王翊<釒爵>奏执户科王德完如抚按议部覆该府粟米尽折粳米折过半凡子粒坐河之南者缓徵河北如故从之

○兵科给事中田大益<锍-釒>论封贡可虞又言谋臣主帅以利害论功罪而偏禆士卒以勇怯论刑赏在将士则当据今日之核实以议赏可鼓后来敌忾之心在谋帅则当视后日之成败以定罪可惩今日欺误之弊

○工部覆总河舒应龙<锍-釒>言河工已有次第请停止月报通候工完类奏钱粮其委用官员甄别议处 上以应龙忠勤候特旨优叙余官分功罪其闻

○辛未以 玉牒成王锡爵加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中书舍人赵志皋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张位加太子太保尚书大学士如故各荫一子入监读书并给应得诰命各三<锍-釒>辞免

○右佥都御史史萧崇业妻胡氏为崇业父母求祭部覆得请

○礼部覆请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张瀚祭葬予谥又请刑部尚书王廷瞻祭葬皆从之

○乌思藏辅教等及长河等司差国师喇嘛藏等三十二名进贡各赏给并回赐四王

○壬申升工科都给事中刘弘宝为浙江参政兼佥事分巡绍台

○云南缅贼侵犯蛮莫等练诸处巡抚陈用宾告急许借川省库银十万两充饷敕该抚按并力协济

○癸酉山西巡抚魏允贞请于无宗学王府立宗约令长史教授群聚宗室择有齿德者为表率每月定期讲解 圣谕大明律并有关伦诸书宗人犯罪重则参处轻则启知亲郡王戒饬仍令有司稽核长史教授勤惰部覆得允

○ 川知县赵家相以贪酷拟徒改遣戍敕各抚按勿事姑息以贻民害

○甲戌升吴岳秀礼科都给事中吴应明户科王嘉谟刑部侯廷佩工科俱左给事中包见捷礼科徐观澜工科俱右给事中

○都给事中吴文梓言河南已发之寇急宜驱散吴下未发之奸毋致株连傥果招之不来按之得实则当分别窘民乱民如吴应明<锍-釒>分别渠魁胁从如赵完璧<锍-釒>章下所司

○先是云南以缅患闻部议责令沐昌祚父子戮力调剿至是复如抚臣议以都司钱中选张先声为禆将同知姚允升为监军协同参将王一麟戴罪立功晓谕附近土司激厉土汉官兵奋勇杀贼仍命抚按便宜行事务保全

○工部以灾警频仍请暂停新派绫纱纸劄不许

○乙亥以辽东副总兵佟餋正为神枢营副参

○以天仓毛目等处护送斩虏功总督叶梦熊等纪录余文武各赏银

○丙子广东琼州琼山文昌皆地震

○吏部尚书陈有年以求<宀十见>王教得严旨上<锍-釒>自明请罢黜 上褒慰之

○云南巡抚陈用宾复请滇饷著给发南户部库银十万两

○丁丑左都御史孙丕扬等奏国家安责守令察吏责抚按乃今吏治民隐分为二途请即以民隐责吏治一曰宾户口二曰辟荒芜三曰<宀十见>额赋四曰兴礼教五曰备凶歉皆有司事惟抚按主之而守巡两道亦宜逐事核实俾举剌奖戒之有据随奉严旨申饬

○户兵二部会议备行河南山东江北抚按严查被灾州县历年积谷数目曾否发赈给繇官员曾否因之殿最其余苏松浙江等省 体行查并议无灾地方应纳本年上供税粮酌道里相近者改令输纳米谷运至有灾去处赈济按数扣留发去赈银准抵无灾地方正供价值照时估筭其搬运脚费准于所纳本色内减免因河南巡抚张一元揭请内帑故有是议

○赐晋宁府宁河王知弓□火谥恭懿

○戊寅朝鲜国王差陪臣金晬等二十员赍进方物上表谢恩宴赏伴送如例

○礼部郎中何乔远奏朝鲜陪臣金晬等涕言倭夷猖獗李如松既与讲和抑勒朝鲜任其杀戮束手受刃者六万余人倭语悖慢无礼沈惟敬与倭讲和皆六和亲辄曰乞降悔罪臣谨将万历十九年中国被掠人许仪后所寄内地书主事洪启睿面审金晬情节倭夷答副总兵刘綎书及历来入寇处置之宜进览乞特敕亟止封贡若下部便成故纸仍下兵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终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七 姚兴上·房玄龄
  卷三百五十五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东都事略卷二十九·王称
  引用书目·王国维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第二六二移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一一六一○--七·佚名
  五六九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现在查办违碍书籍章程并遵旨予限二年办理折·佚名
  三二 路上的吃食·周作人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任臣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卢光传·令狐德棻
  “公安三袁”传·张廷玉
  王佐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三·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震·唐圭璋

      震字东父,自号无隐居士,龙湖人。庆元三年(1197),守湖州。五年(1199),福建提刑。开禧元年(1205),江西提刑。与祠。嘉定元年(1208),右司郎中。(同时张震不仅一个,其仕履仍俟考。)   蝶恋花   惜春   梅子初青春已暮。芳草连云,

  • 第一齣~第十齣·谢谠

    第一齣 家门始终【西江月】〔末上〕人世难逢四喜。浮生不满百年。有花有酒卽神仙。云鬓等閒霜变。主敬固能作圣。风流亦可称贤。调宫弄羽乐吾天。轩冕峥嵘何羡。【汉宫春】乾坤豪杰。只古丘大宋。无人并列。曾编竹桥

  • 鲍溶诗集卷一·鲍溶

    古意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肃肃羔鴈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緑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寄谢蕣华木荣君香阁前岂无揺落苦贵与根

  • 西溪集钞·吴之振

    沈遘七言送诗僧思齐归吴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吴山木落众峰出,越湖潦散孤屿浮。橘丹莼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鞲。幽潜远飏肯回首,送之却顾令人愁

  • 卷之二百零五·佚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未吏部题、一等公彭春、以病解退。销去二次恩诏所得拖沙喇哈番。余三等公、以其子曾寿、袭替。从之。  ○兵部

  • 尚史卷十四·李锴

    世家七宋世家【始成王元年终赧王二十九年凡八百三十七年传三十二世】微子 微仲 宋公稽 丁公 湣公 炀公厉公 僖公 恵公  哀公 戴公 武公宣公防子名启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前事见殷传】周公承成王命

  • 三十五 江宁织造曹寅奏以僧纪荫主持高(上日下文)寺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高(上日下文)寺伏蒙皇上钦赐金佛,梵宇光隆,永垂不朽。但寺内无僧主持,臣寅到任后,访得马迹山有臣僧纪荫,避世焚修,可以胜任。臣寅会同臣李煦率扬州文武官员商民

  • 《易经》·皮锡瑞

    论变易不易皆之大义治经者当先知此经之大义,以易而论,变易不易比大义所在,二者当并行不相悖。《周易正义》第一论易之三名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署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

  • 卷八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五宗庙时享蕙田案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祭不欲疏疏则怠是故君子合诸天道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

  • 《尸子·分》白话译文·尸佼

    原文:天地生万物,圣人裁之。裁物以制分,便事以立官。君臣、父子、上下、长幼、贵贱、亲疏,皆得其分,曰治。爱得分,曰仁。施得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适。言得分,曰信。皆得其分,而后为成人。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

  • 种树品第七十一·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甚深无众生。而菩萨摩诃萨为众生谦苦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譬如士夫欲於空中种树。菩萨为众生故欲逮萨云若。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欲为众生逮萨云若。以想为众生而度脱之。须菩提,譬如有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心源。识之实际即是正因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而此二因。

  • 鼻奈耶卷第十·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宿所请佛比丘僧处。平旦至彼家坐抱小儿弄。时天甚热。长者妇女脱衣与比丘。僧办食羞六群比丘时。诸长者见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无有禁忌。众僧未来先至此

  • 卷八·佚名

    第五十五 有所缘二法第一章 相缘分[第一节 顺]一缘有所缘法而有所缘法从因缘生。[曰]缘有所缘之一蕴而三蕴,二蕴&hellip;&hellip;于结生刹那&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缘有所缘法而无所缘法从因缘生。[曰]缘

  •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Verfalleiner Fami-lie)。情节发生在1835~1876年,以大商人布登勃洛克一家从盛到衰,直到灭亡的过程为发展的基础。这个家庭是吕贝克城的望族,在前期拥有巨大

  • 人生的枷锁·毛姆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

  • 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中国古代诗文别集。唐代白居易撰。此集的最早编定者为白氏的好友元稹,约成于穆宗长庆年间。50卷,收有白前半生的作品,除各类诗外,还收有赋赞等散文。白氏生前曾亲自对自己的诗进行多次编集、整理,并请人抄写数份,分存各处,把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