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溪集钞

沈遘

七言送诗僧思齐归吴

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吴山木落众峰出,越湖潦散孤屿浮。橘丹莼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鞲。幽潜远飏肯回首,送之却顾令人愁。鲈鱼正肥张翰老,田园将芜陶潜忧。子归应有问予者,为解区区兹有由。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婶。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暮。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樽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幽閟足环怪,纤悉难毕具。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吾庐因尔卜,怦来审绘素。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壁和王介甫所题诗

石蓝开尽红着地,瓜蔓半枯黄倒垂。坐看一夜芳意歇,风霜即是早寒时。

五言蓬莱山送徐仲微赴蓬莱令

渤海三神山,蓬莱隐嵯峨。仙人桂叶舟,浮矣明月波。惊尘不可到,飞鸟不能过。世人但传闻,欲往为奈何!胡然古荒王,甘心事欺讹。於今祷祠迹,往往存山阿。当时燕齐间,方士肩相摩。遗俗颇沦胥,官不严禁诃。子去为邑尹,施舍各有科。兹实系教化,无宜反媕婀。平生学诗书,仁术尝切瑳。毋曰百里小,民人岂不多。谁当之武城,敢复闻弦歌。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

东城大道何逶迤,中直清庙表六扉。右临景灵秘馆之翼翼,衣带相国浮图之巍巍。道旁他舍多绝赫,车无停轮马交策。风尘勃郁千丈高,素衣化缁双眦塞。南阡穷巷我所居,上下省户两岁馀。病躯羸乘实厌畏,每趋径路宫城隅。宫墙倚空背环极,隐嶙楼台露金碧。朝霞夕照天半明,墙下行人徒眩惑。我尝入谒得纵观,威容物采严且完。鸾车岁岁躬献享,孝思肸蚃通神欢。重门设卫日常阖,灵境那令世人杂!但见长松怪石列若屏,突兀阴森两遮匝。我家东南沧海涯,乘时偶来观德辉。归飞故隐自有期,何必於此空叹欷!

七言和吴仲庶延艺阁后牡丹花时后殿考进士

承明待诏尽名儒,一愿当君奏六符。独笑开元供奉客,惟将歌句奉欢娱。

南漪堂

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年少无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

次韵和少述秋兴

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疏。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南山已有来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

次韵和李审言上元寄王岩夫

此都豪丽岁仍丰,此夕都人凯乐中。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病守行春真勉强,更堪攀倚少年丛!

次韵和王岩夫见寄

前日移舟就近村,送君西望大梁门。九重宫阙天光远,千里江湖水气昏。壮士遨游应自适,少年离别枉伤魂。北州为政须当厉,即上青云款帝阍。

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

北固峨峨铁瓮完,京口浩浩海门连。鹏抟羊角来天外,鳖戴方壶献几前。西府旌旗犹壮睹,南朝宫殿尽苍烟。登临不用成悲感,自得开怀一旷然。

和少述春日

风流自古吴王国,一一湖山尽胜游。上巳清明最佳节,万家临楔锦维舟。

初晴池阁暖无尘,花落丝飞不避人。祇爱年年好光景,须知华发一番新。

卧病江东又见春,高斋长日坐生尘。看花饮酒应难强,犹有诗情谢故人。

将至京口先寄孙少述并呈晏子俞

为郡无闻困米盐,先生有道独幽潜。豫章因甚尊徐孺,益部何能诎蜀严。已脱簿书身自放,肆寻山水意宁厌。京江最欲方洋处,愿从屏星卷画幨。

奉酬润州余少卿见寄

两镇旌旗对抚邦,老成循政独难双。赐环已许归西省,拥楫方来绝大江。后乘愿陪幽赏尽,诗新顿使勇心降。主人意厚春潮小,且卷孤帆偃画杠。

戏卢中甫钱才翁

晴日春风花气浮,少年嬉逐满扬州。谁怜居士身常病,【一作“终岁愔愔病”】独坐空船理白头!

和中甫新开湖

渺渺清波百里浮。昔游曾是一扁舟。十年人事都如梦,犹识湖边旧客邮。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以故事请避诸路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

风沙敝尽旧狐裘,走马归来过冀州。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不容倾盖论时事,空寄新诗写客愁。却望后车尘已合,箫声清断去如流。

还家自戏

忆昨边城初见春,纤纤垂柳正矜新。不知远客贪归意,欲把狂丝系画轮。

依韵和李审言见赠叙旧

日舆公家三世旧,坐看高闬压亨衢。梗柟屡构明堂厦,麟凤更参圣代符。结友固应皆以义,论诗何独取於愚?归舟早晚乘潮度,犹得西湖一笑无。

依韵和施正臣游圣果寺

盘崖绝巘与天通,汗漫烟霞谢世笼。耸起浮图山突兀,自然衙石玉青葱。古人兴废千年上,游客登临一啸中。谁为燕然愧班窦,弧城羁据亦铭功。【排衙石有钱镠刻诗】。

赠剡县桃源宫王道士

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幸尔数到城,间谈北方事。

次韵和不疑借书邻几遇其寝

嗟我江湖人,野性实疏简。况从衰病侵,事事益以懒。岂不思自强,所思乃有限。但爱江夫子,平生事高散。维於读书动,昼夜不去眼。每劳从事贤,独使簿书绾。挥署曾不劳,兼人信无赧。有时倦欲休,就席初不暖。邻友更借书,丁丁叩门版。尤厌吏舍喧,牛羊閧棚栈。不如归吾庐,静对日晼晼。诗成还示我,足以惊幽孱。

猜你喜欢
  徐一初·唐圭璋
  吕同老·唐圭璋
  北江诗话卷三·洪亮吉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顾嗣立
  卷四·张元凯
  第一齣~第十齣·佚名
  太阳吟·闻一多
  竹坡词原跋·周紫芝
  卷七·郭知达
  卷二十·陈思
  卷三百八·曹学佺
  △第三出·吴伟业
  卷三百八十二·佚名
  卷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同乐院燕青博鱼·臧懋循

    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元)李文蔚撰●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梁山泊宋江将令 正名 同乐院燕青博鱼楔子〔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

  • 卷四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十二鳬类五言古咏单鳬         【梁】简文帝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孤飞本欲去得影更淹畱咏寒鳬          简文帝廻水浮轻浪沙塲弄羽衣眇眇随山没离离傍海飞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六年岁次丙子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元年春正月按是月癸卯朔可未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楼炤知宣州 右朝请大夫知信州黄仁荣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仁荣浦城人也上曰信州亦须择人昨宰臣搜水晶极扰

  • 雍正上谕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雍正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不可以恩结,而其悖逆妄乱,的确是百折不回  【原文】  又奉上谕:“从来善恶之报,纤毫不爽。凡罪大恶极之人,虽一时宽宥,免于诛戮,而伊辗转行回,仍复自投法网,若有驱逐之使然

  • 东林列传卷十九·陈鼎

    ○明杨时乔传杨时乔字宜迁江西上饶人弱冠举进士授工部主事抽分杭州先是榷闗税者以增入为能取商浮故额时乔相天时丰歉为经度地宜深涸为纪顺人情愿恶为规曲尽其方无几时课皆足又恐法不经乆乃献议于朝请税银止据日收数尽

  • 明宫史卷四·吕毖

    ○饮食好尚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傍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

  • 一四七一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佚名

    一四七一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江苏巡抚臣奇丰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

  • 后集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二 宋 朱子 纂集 刘挚 忠肃公 字莘老永静军人登进士甲科相哲宗 荆公初秉政公除御史论率钱助役官自雇人略举十害时御史中丞杨绘亦上疏论新政并公章下司农寺司农条件诘难劾绘与公

  • 尧雄传·李百药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拜镇东将军、燕

  •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下·高晋

    凡例一恭纂南巡盛典前编成于乾隆三十三年始因原任两江总督臣髙晋于四巡旋跸后辑书呈览所纂祗系江南一省经军机大臣大学士臣傅恒等奉命校阅乃请以幸浙诸大典与经过之直山东二省事系南巡者令髙晋等裒为一书于是荟萃成

  • 卷十二·张自超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二高淳张自超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柏举之战至是十三年而始报蔡亦见楚之积弱难振矣虽迟至十三年而卒报蔡亦见楚之蓄愤不释矣楚灭顿灭胡而后及蔡视乎大小强弱之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一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而非一时。谓异刹那缘欲界。异刹那缘色无色界。问何故不一刹那顷顿缘三界。若苦若集耶

  •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百千印陀罗尼经同卷别译)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复次大梵。其天帝释共阿苏罗斗战之时。帝释常以此陀罗尼。置于顶髻珠中带持

  • 第五十二章 二王章·佚名

    由此之后加沙婆为立王位,为贤者名加沙婆之年青王与南部地方,(一)年青之王女,王女于提沙为己妻居首[妃之]位。(二)又乞食者名匠之由诸方至者,王与名丹提沙罗之布施。(三)彼阿提巴达[官]玛兴达其时住于鲁哈那,谓夺王之国土,率军兵而来,(四

  • 风雨谈·周作人

    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周氏在书中着力对中国古代著述加以缜密的审视,涉及领域甚广,投入精力至巨,所写文章虽然都是短篇,这项工作却是系统的。此种审视首先是思想意义上的,而作者的文学观念也

  • 乾隆甘肃通志·佚名

    又名《敕修甘肃通志》。甘肃巡抚许容监修。李迪、张能第、甄汝翼、郑铎、樊初荀、田吕叶、曹最编纂。清雍正六年(1728)奉敕纂修,乾隆元年(1736)成书。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於义刊行。全志五十卷、三十六册

  • 金箓十回度人三朝开收仪·佚名

    述礼十方,开收《度人经》之科仪。

  •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秦简夫

    简名《东堂老》、《破家子弟》。杂剧剧本。元秦简夫作。四折一楔 子,末本。剧写东平人赵国器、李实同在扬州经 商。赵因儿子扬州奴不肖,预料他日必然败落, 便立下文书,托李代为经管钱财。扬州奴受人 引诱,每日花天酒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