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

权德舆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寺壁有舅氏庶子诗】

晓【一作晩】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首夏谅清和芳隂接场圃仁祠閟严浄稽首洗灵府虚室僧正禅危梁燕初乳通庄走声利结驷乃旁午观化复何如刳心信为愈盛时忽过量弱质本无取静永环中枢益愧腰下组尘劳期抖擞陟降聊俯偻遗韵留壁间凄然感东武

仲秋朝拜昭陵

清秋夀原上诏拜承吉卜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文皇昔潜耀隋季自颠覆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神只戴元圣君父纳大麓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无疆传

庆祚有截荷亭育仙驭淩紫氛神游弃黄屋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杳杳九嵕深沈沈万灵肃鸟飞田已辟龙去云犹簇金气爽林峦乾冈走崖谷吾皇弘孝理率土蒙景福拥佑乃清夷威灵谅回复礼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禄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承在史馆未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仲月当南吕晨装拜谷林逢君在东观不得话离襟策马缘云路开缄扣玉音还期才浃日里社酒同斟

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寝宫有上霄门】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

大明南至庆【一作应】天正朔旦圆丘乐六【一作九】成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昇平

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

崇饰山园孝理深万方同感圣人心巳闻东阁招从事每向西垣奉德音公府从容谈婉婉宾堦清切景沈沈与君跬步如同舍终日相期此盍簪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时充卤簿使】

五辂导灵輼千夫象缭垣行宫移晓漏彩仗下秋原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共祝如山夀俄惊凭几言遐荒七月会肸蠁百灵奔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涂刍聨法从营骑肃旌门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詹事府宿斋絶句

清斋四体泰白昼一室空摧颓有古树骚屑多悲风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此时对局空相忆博进何人更乐输

酬裵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动揺随积水皎洁满晴天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裵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苖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时德舆以疾故有阻追游】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

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

二贤同载笔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竹风晴翠动松雪瑞光鲜庆赐行春令从兹伫九迁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令节一阳新西垣宿近臣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白雪飞成曲黄钟律应均层霄翔?羽广陌驻归轮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辍才时所重【九月中杨阁老权知吏部选事】分命秩皆真【十月中崔阁老正拜本官德舆正除礼部受命前一日分草诏词】左掖期连茹南宫愧积薪九年叨此地回首倍相亲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絶句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仁祠寺也见後汉书楚王英传】

夏至日作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隂生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甲子岁元日呈郑侍御明府

万里烟尘合秦吴遂渺然无人来上国洒泪向新年世故看风叶生涯寄海田屠苏聊一醉犹赖主人贤

七夕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东西一水隔迢逓两年愁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独謡看坠叶远目徧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九日北楼宴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隂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茰晩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迟字】

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水木秋光浄丝桐雅奏迟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今日从公醉全胜落?时

腊日龙沙会絶句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罇酒七人期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时

严陵钓台下作

絶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焉用佐天子特此报故人人【一作则】知大贤心不独私其身弛张有深致耕钓陶天真奈何清风後扰扰论屈伸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纷纶我行访遗台仰古怀逸民矰缴鸿鹄远雪霜松桂新江流去不穷山色凌秋旻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

清晨策羸车嘲唽闻村鸡行将骑吏亲日与情爱暌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犂青菰冒白水方塘接广畦杂英被长坂野草蔓幽蹊泻【一作舄】卤成沃壤枯株发柔荑芳树莺命雏深林麏引麑杳杳途未极团团日已西哲士务缨弁【一作绂】鄙夫恋蓬藜终当税尘驾盥濯依春溪

丰城剑池驿感题

龙劔昔未发泥沙【一作池】相晦藏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神物不自逹圣贤亦彷徨我行丰城野慷慨心内伤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蘖馆路上遇风雨作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隂云拥嵓端霔【一作霈】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心若斋礼【一作祷】濡体如沐浴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向【一作何】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晩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息驾幸兹地怀哉悚精神

渭水

吕叟【一作氏】年八十皤然持钓鈎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宫人斜絶句

一路斜分古驿前隂风切切晦秋烟铅华新旧共冥寞

日暮愁鸱【一作鵶】飞野田

敷水驿

空见水名敷秦楼昔事无临风驻征骑聊复捋頿须

朝元阁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胡马忽来清跸去空余台殿照山椒

石瓮寺

石瓮灵【一作寒】泉胜宝井汲人回挂青丝绠厨烟半逐白云飞当昼老僧来灌顶

盘豆驿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

晩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揺漾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树晩叠秋岚江空翻宿浪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新安江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浄山深水木寒啸起青苹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月夜江行

扣船【一作□】不得【一作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寞【一作寥】寒江深

江城夜泊寄所思

客程殊未极舣櫂泊回塘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此夕相思意揺揺不暂忘

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同用山字】

萧萧凉雨歇境物望中闲风际片帆去烟中独鸟还断桥通远浦野墅接秋山更喜陪清兴尊前一解顔

富阳陆路

又入乱峰去远程殊未归烟萝迷客路山果落征衣欹石临清浅晴云出翠微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晓风揺五两残月映石壁稍稍曙光开片帆在空碧

孤舟漾暧景独鹤下秋空安流日正昼浄【一作浮】绿天无风

古树夕阳尽空江暮霭收寂寞扣船【一作舷】坐独生千里愁

猨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寂寞【一作寂】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三十九·彭定求
  曾隶·唐圭璋
  卷四十六·阮阅
  ◆筠溪老衲圆至(筠溪牧潜集)·顾嗣立
  第五折·王实甫
  五集卷八十八·乾隆
  四集卷二十八·乾隆
  第一歌 结识私情隔条河·刘半农
  卷六十一·曹学佺
  卷六十·吴之振
  卷七百八·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御选明诗卷五十一·康熙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张说
  第九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五·袁枚

      如皋汪楚白之子为霖,字春田,家故富饶,而性爱风雅。作部郎时,曾随驾射箭,得中二枝;上喜,赐以花翎。出守思恩府。平生喜读余诗,有“先生宗白我推袁,万古心香共此源”之句。《登独秀峰》云:“拔地超天起一峰,当空高插碧芙蓉。绝

  • 卷八·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八宋 孙绍逺 编翎毛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杜子美】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逺岂惟粉墨新万里不以力羣游森防神威迟白鳯态非是鸧鹒邻高堂未

  • 36.杜甫:新安吏·施蜇存

    安禄山之乱,使唐玄宗李隆基的外强中乾的政权迅速崩溃,暴露出官吏的腐败,将士的懦怯,军队的无组织、无纪律、无斗志,社会秩序的紊乱,人民的贫困。杜甫在这几年中,漂泊于长安、洛阳之间,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有许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六·徐乾学

    元纪四【起彊圉大渊献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六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四年夏四月宗王纳延反诸王纳雅等皆应之帝问侍卫士阿实克布哈计将安出对曰臣愚以为莫若先安抚诸王乃行天讨则叛者势自孤矣帝曰善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嘉靖十二年六月壬申朔○癸酉礼部右侍郎掌太常寺事陈道瀛六年考满诏升本部左侍郎仍掌寺事○甲戌初贵州按察司提调学校及兼管屯田水利至是巡抚徐问言学宪造就人才厥职甚重且比来贵州多士视数昔倍每岁巡历考校尚有未周屯

  •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八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三卷 艺术 四·缪荃孙

    常 州 府 晋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尚书左丞悦之子。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师卫协,丹青特妙,如春蚕吐丝。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之,答曰:传神写照,妙正在阿堵中。俗传三绝,谓其画绝、痴绝、才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直讲祖禹传实録元符元年十月甲午责授昭州别驾化州安置范祖禹卒祖禹字淳甫成都华阳人父百之太常博士中嘉佑八年进士第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司马光辟同编修资治通鉴授承奉郎试大理评事坐考别试所文卷犯

  • 姚洪传·欧阳修

    姚洪,本来是梁的小校。自从董璋当梁将,洪成为璋的部下。后来归唐当指挥使。长兴中(930~933),派洪率千人戍守阆州。董璋造反,派人送信招洪,洪接到璋的信甩到厕所里。后来董璋的军队攻占阆州,捉住姚洪,璋说:“你当健儿,我对你很好

  • 第三节 武后政治·吕思勉

    武后何如主?曰:暴主也。然亦暴主之一耳,谓其暴有特甚于他暴主之处,亦不其然。后诒毒最甚者,为其淫刑以逞。杀人既多,即亲族亦不得免,后自杀其子,已见上节。残害武氏亲属,见第五节。又中宗妃赵氏,睿宗纪刘氏、窦氏,亦皆为后所杀,见

  • 读书续録卷一·薛瑄

    往年因读张子心中有所开即便劄记不思则还塞之矣之言遂于读书心中有所开时随即劄记有一条一二句者有一条三五句者有一条数十句者积二十余年乃成一集名曰读书録盖以备不思还塞如张子所云者近年又于读书时日记所得者积久

  • 外篇·天道第十三·庄子

    [题解]《在宥》篇讲,“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本篇基本上是对这一思想的论述与发挥,从天道与人道关系方面阐述庄子的政治思想。全篇可分为七段第一段,阐述天道虚静无

  • 序·佚名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

  • 宗镜录卷第一·延寿

    标宗章第一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是以先列标宗章。为有疑故问。以决疑故答。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第一之说。备最上之机。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上·智顗

    憍梵波提。此翻牛齝。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啖马麦。而憍梵独在天上尸

  • 卷第四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分别我及以我所不分别佛及以佛法不

  • 金匮悬解·黄元御

    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