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正德十一年夏四月壬子朔享

太庙

○甲寅给赏广东领军有功推官胡经等银币有差

○丁巳□国公徐光祚会昌候孙铭新宁伯谭祐礼部尚书毛纪以祷雨奉命祭告 天地 社稷山川及城隍之神

○发户部银三万两于蓟州以备辽东客兵支用从都御史李王□赞请也

○己未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蒋冕以灾异自劾求退 上曰卿学行素优典司诰敕今 上天垂戒正宜同加修省以副委任至意不允辞

○初山西郡王以下禄米例以三之二折银其一分给米庆成永和二王府多所克取民纳米者苦之刑部侍郎张纶等即讯二府狱情及归因以为言户部议二府禄米俱令折银其余郡王及将军中尉仍旧从之

○大学士梁储等言臣等误蒙 皇上简入内阁与闻机政官跻一品位列三孤窃自思之以学术则不足以代王言以谋猷则不足以裨国论徒冒辅导之名全无启沃之效况国家之大本未立中外之疵政尤多有司之征歛益繁生民之困苦已极凡若此类臣等虽知之而不能言言之而不能尽迹其不职之罪当罢无疑又况冬无瑞雪春有风霾小雨初零随即晴霁祈请虽切甘霖未降今二麦已枯五榖未种灾害叠见边报屡至若使雨再愆期年更荒歉则将来可忧之祸殆有不可胜言者伏望 皇上深思天戒即将臣等罢归田里别选天下才贤入阁办事天下之事必将尚有可为者若复顾惜优容待事变已极然后改图用贤则不惟无益于事而臣等之获罪于公论益又深矣惟 圣明在上垂察而曲成之盖臣一退之后既可以少逭乎罪愆而群贤汇进之初必有以大毗于新政是不惟臣等之幸而亦天下之大幸也得旨上天示戒正宜交修卿等职居辅导调元赞化以裨至治岂可自引求退所辞不允其安心办事

○庚申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昆有母丧乞扶柩归葬南京兵部尚书王琼覆奏昆守重镇难以离任宜差官护送令有司给其道里费又称昆能继承先德安靖地方且事母纯孝恳求归葬诚可嘉尚宜赐敕褒奖诏如所奏加太子太傅并赐之敕昆厚赂中官及琼得进秩自此遂挟以自大欲布按二司官从旁门入见皆琼假之也

○升分守庄浪西宁等处左参将署都督佥事鲁经为都督同知录其白土沟破贼功也

○辛酉广东左布政使兼按察副使吴廷举言江西德兴县有致仕布政使舒清者初以主事榷税于杭筑堤以捍水患继以郎中视事于钧州尝掘地得钱十八万缗尽发为国用又却广西土官之馈召集群吏示以国法归其金于府库以充军饷及致仕还家足迹不入城府乡人化之贼尝入境知为清家戒勿扰臣观清遗爱勇退近乎古人乞量授京职或赐养赡米庶足以激贪起懦下吏部事寝不行

○壬戌运银五万两于宣府备客兵支用从左佥都御史王纯请也

○升赏官旗军舍朱国等二百六十九人有差从太监张忠奏朔州井陉等处功也

○癸亥夺南京监察御史杨必进罗凤钟晓章概范辂蒋达俸各二月必进等因御史张经与太监于喜讦奏系狱上申救之有旨责必进等朋比令首实至是奏至姑宥之皆夺俸

○给赏开原镇夷等堡获功官舍旗军银币有差

○甲子吏科给事中俞泰言迩者因灾谴修省臣工上求退无贤不肖悉荷慰留虽险陂固宠如兵部尚书王琼贪饕无耻如工部左侍郎俞琳亦在包容之列姑所未论至若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马陟者托言守坟抚子乞仍旧官居京师遂得候缺别用则凡远宦万里者岂尽无坟墓室家者乎陟之心必欲不出都门坐致卿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请亟罢黜以为群臣之戒不报

○监察御史刘廷簠伍希儒言 皇上春秋鼎盛储副尚虚天下之事宜无大于此者迩大学士梁储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及御史吴华范辂等皆以为言乞详其奏于亲王中择其名分之正者简命一人建为储副则神器有托而亿兆有所系属矣不报

○录陕西镇羗等寨斩获番贼功升赏官旗军民范志名等六十一人有差仍赏督军指挥庞寿百户王世钦银币

○授翰林院庶吉士王元正为本院检讨

○乙丑楚府通山王荣濠薨王安惠王子也母妃尹氏景泰甲戌生成化壬辰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温定

○丙寅赐宁王宸濠书院名阳春从其请也是时宸濠阴怀异志厚赂中人凡所奏请朝入夕允又假以大墨诱致宾客迹其所为与淮南八公无异而奏章上请乃妄以东平河间自拟云

○西番僧短竹叫等四人桑呆叫等十人来贡方物请袭国师禅师职从之

○戊辰令各处巡抚都御史查勘灾荒地方赈济贫民从户科给事中刘洙请也

○己巳免湖广荆州岳州辰州四川重庆叙州马湖贵州思南铜仁八府正官来朝以采运大木故也

○吏部覆奏江西通判陈达奉碧梁奎照磨马聪县丞马环主簿孟祯典史孔卓江海区瑞巡检李雄马钦仓副使李刚驿丞林世美训术苏大观指挥邢世臣千户许政义官郭希祚俱死于贼宜有优恤请以其子或弟侄一人充司府州吏出身不愿者荣以冠带军职进袭署一级许之

○癸酉南京礼科给事中徐文溥等言顷因灾异礼部奏请修者伏读 圣谕曰事关朕躬者皆已知之臣惟兹一念之诚足以默孚 上帝迓续休命矣虽有灾沴何患焉 陛下诚能经筵以讲学早朝以勤政下宽恤以安人心躬献享以重 宗庙孝养以奉 亲诚敬以事天舍豹房而居法宫远嬖幸而近儒臣禁中不以贸易皇店不以罔利边兵归之原伍番僧斥之外寺俳优不昵积藏不私马氏已醮之女不充于下陈马昂枭獍之族不授以兵柄停各处之织造罢不急之土木裁官校之带俸革军匠之投充仓局门库之内官必裁其冗员河路鲜船之进奉必禁其骚扰出留中之章奏以达下情罢传奉之官员以慎名器则是 圣谕所谓事关朕躬者非徒知之一一见之行事如此而不转祸为福者未之有也不报

○甲戌 泰陵桃谷口西小长谷雷震山脊大起寻熄

○巡按贵州御史李显论劾巡抚都御史曹祥愎而自用疏而寡谋当都匀苗兵讎杀之初使能拊循未至为善顾轻信戴敏之言辄调永保等处土兵时侍郎刘丙都御史秦金皆谓未可祥独发檄迫遣土兵贪暴无纪遂恣凶残所遇清平兴隆等卫强夺军器焚毁署舍已不忍言至进哨之后又杀虏独山州民二百余人各塞财物被劫一空铜仁龙里威清皆不得免且故纵苗贼得以乘机烧毁清平屯堡十有八处关厢庐舍二千八百四十余间死者七十七人逐窜者百四十余人掠仓谷千一百九十余石其在民者不可数计今虽遁入香炉山塞而地方之受祸亦惨矣祥乃托疾闭门束手无策所调土兵莫肯用命者祥于此将何所逃责耶况纵书吏受赃又自纳土官赂为请袭职其不法尤多乞即罢黜别选贤能以代庶苗患可除吏部议覆乃召祥还京仍令法司以显所奏详勘议处

○乙亥翰林院侍读温仁和丁忧服阕复职

○补荫礼部右侍郎兼少詹事萨琮孙世荣为国子生

○湖广巡抚副都御史秦金以采取大木糜费不訾请以金沙州料银永留本处以备王府及军卫月粮支用户部尚书石玠等奏曰贵州地狭民稀其所用度率仰给于邻省前项料银旧例皆系贵州官军折俸支用先年虽尝奏留本省乃一时之权宜岂可遂以为例见今湖广拖欠贵州起运本色粮无虑数十万石若再扣留前银贵州地方其何以堪宜暂留本司候大木取完地方颇足仍照旧例听贵州关领回还以为官军俸粮支用从之

○鸿胪寺带俸大通事光禄寺署正舍诚九年考满吏部拟升中军都督府经历诏升诚鸿胪寺少卿仍旧带俸办事

○丙子改河南布政司右参政王溱为甘肃行太仆寺卿 河南原武县大雨雹

○丁丑礼部尚书毛纪覆奏太监刘允往乌思藏赍送佛供番夷道路险远劳费重大况今运道淤浅舟楫难进大木粮运沿途阻滞宜酌量轻重缓急以赐番诸物付其使锁南坚参巴藏卜等顺赍以回得旨谓已有成命锁南坚参巴藏卜等十名仍俟刘允同行

○南京吏科给事中孙懋等言织造太监史宣奏管闸主事王銮沛县知县胡守约俱下之诏狱南都初闻意銮与守约必有稽迟御用重情继闻宣在途酗酒作威肆行凶恶所过州县纵令家人索赂打乾多或百两且声言 上赐之黄棍听挞死官吏勿问已威逼宿迁主簿孙锦杖泰州船户孙富俱死矣宣所过邑里逃窜鸡犬不宁迩者朝廷用御史王崧言定为禁例曳船夫上水不过二十名下水不过八名违者许抚按等官奏闻重治此旨甫下而宣首犯之銮守约复为所中伤远近闻者莫不沮气何禁令之足行邪乞将宣寘之重典銮守约复其原任不报

○山西辽州和顺榆社县大雨雹伤田苗人畜有死者

○戊寅升湖广郧阳府知府王震为河南布政司右参政

○发银五万两于河南并移开封府东南州县及南阳汝宁汝州仓粮于有菑处所以备赈济从巡抚右副都御史李充嗣请也

○太监秦文传旨中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王瓛于本府佥书管事瓛起自军校不二年登五府朱宁之力也

○庚辰以灾伤命巡抚都御史等官赈恤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四府贫民从御史牛天麟请也

○荫故吏部尚书屠滽子仕为中书舍人

○太监萧敬传旨以御马监太监孙清镇守河南地方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班固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十七·胡宏
  卷七十九·傅恒
  卷三十六·班固
  自序·查继佐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长孙览传·魏徵
  张国维传·张廷玉
  卷九十·佚名
  卷三十二·徐一夔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顶礼·戴望舒

    引起寂寂的旅愁的,翻着软浪的暗暗的海,我的恋人的发,受我怀念的顶礼。恋之色的夜合花,佻■的夜合花,我的恋人的眼,

  • 卷六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杜元勲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汉水碧於天南荆

  • 卷二百十一·毕沅

      ◎元纪二十九 ∷起玄黓执徐七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二年年   秋,七月,庚辰,徐寿辉将项普略,引兵自徽、饶犯昱岭关,攻杭州。城中仓猝无备,参政樊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贼四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五·杨仲良

      真宗皇帝   刘盱之变   至道三年八月[1],西川都巡检使韩景祐行部至怀安,帐下广武卒刘盱谋作乱,夜率众袭景祐,景祐逾垣获免,盱遂掠怀安,破汉州及永康军、蜀州,所至城邑,望风奔溃。时益州钤辖马知节亦兼诸州都巡检,领兵

  • 序·刘健

    皇考孝宗敬皇帝宝训凡十卷总若干条盖取诸实录所纪宸谟圣政之深切著明者汇次成编以示继述之大于戏惟我皇考御天下十有八年德配天地而功赞化育凡礼乐法度纪纲文物巍然焕然著在天下被之臣民固有目者所共睹有耳者所共闻也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天启五年七月丁未朔孟秋 上亲享 太庙○是日大学士顾秉谦上言适见同官魏广微为杨涟等奉旨拟票外另拟一票具揭申救因叹主圣臣直引法执争所从来远矣盖君尊如天雷霆无竟日之怒所以成其威若屑屑然搏击无已则天之威又觉

  •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南北交兵齐和帝中兴元年魏镇南将军元英上书曰萧寳卷骄纵日甚虐害无辜其雍州刺史萧寳东伐秣陵扫土兴兵顺流而下唯有孤城更无重卫乃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此而不乘将欲何待臣乞躬帅步骑三万直指沔隂据襄

  • 论因说佛 前 言·李叔同

    李叔同,“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 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丰子恺语)。都说李叔同做人做得太完美,风骨、才

  • 梁襄传·脱脱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孤儿,由叔父梁宁收养。梁襄生性颖悟,每天记言论一千多字。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分配到耀州任同官主簿。三次被迁..州任淳化令,有优秀的政绩。考察认为他勤政廉洁被提升为庆阳府推官,又被

  • ●岭海焚余卷下·澹归

    仁和金堡道隐父着●奏明会推本末疏为同官摘语有征,微臣信心无媿;谨据实奏明,恳赐谴斥以戒多言事。臣接阅邸报,见户科右给事中张孝起一本「为疆事日棘,国是愈淆等事」,奉圣旨,内有「自认把持,所指何事」二语;此臣之事也。孝起即

  • 经下第四十一·墨子

    止,类以行人,说在同。所存与者,于存与孰存。驷异说,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暴,夫与履。一,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俱、一与二、广与修。无欲恶之

  • 卷二十三·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慎言动上 易家人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臣若水通曰家人卦巽在离上故为风自火出君子观此象知事必

  • 卷七·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七     秀水俞汝言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庻子母敬嬴夫人穆姜在位一十八年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位之礼行则书不行则否文成以下六君皆行之隠以为摄而不必行荘闵僖则继故

  • 中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七三)中阿含长寿王品天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枝提瘦。在水渚林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得觉无上正真道时。而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如是

  • 与法尊书(六十通)·太虚

    一法尊喇嘛慧览:前年以得座下来信云:“与昌都某格西可偕来华弘化”,乃就川东筹设世界佛学院系统中之一汉藏教理院,以会通汉藏佛教之理为目的。今已正式成立,其院址之殊胜,经费之充裕,不但为世佛苑系统中各院之冠,且于汉地各学

  • 卷第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二门第二子摄颂之余缘在室罗伐城。六众苾刍虽复年迈常为掉举。诸苾刍告曰。仁今年暮掉举未休。闻已默然。遂告难陀邬波难陀曰。诸黑钵者极为多事辄行诫勖。我等

  •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