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

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道光三十年。庚戌。夏四月。癸亥朔。享太庙。遣庄亲王奕仁、恭代行礼。  

○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玉明奏、图谢图汗、车臣汗、二爱曼蒙古王公等、叩谒梓宫。全行停止。抑或照前次所办。由二爱曼内、酌其职衔较大者。各派二员叩谒之处。请旨一摺。喀尔喀距京路途窎远。而时令渐至暑热。若令伊等来京。恐不能耐受。朕心实有不忍。着玉明、转饬该二爱曼蒙古王公等、仍遵前旨。所有叩谒梓宫之处。概行停止。该二爱曼。亦不必派员叩谒。以示朕体恤蒙古至意。  

○又谕、冯德馨奏、请将被控知州撤任提审等语。湖南郴州直隶州知州景星、现据民人李佐周等、呈控该州上年考试。富童陈起漋等、贿通门丁传递等情。案关考试贿通舞弊。且该委员先已查有各项情节。虚实均应彻底根究。景星、着即行撤任。交该署抚万贡珍、提同全案人证。严行审讯。按例惩办。  

○谕军机大臣等、据工部尚书杜受田、保奏前任漕运总督周天爵、堪备简用等语。着陈庆偕、查明该员、是否在籍。有无事故。能否来京候简。据实具奏。将此谕令知之。  

○甲子。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朕降旨求言。原期各抒谠论。用资启沃。至大学士身居端揆。一言一动。皆为举朝所矜式。凡有建白。必应持正酌中。方为无忝厥职。乃耆英前奏用人行政事财诸大端。朕详加披阅。其于君子小人之辨。持论过伦。反谓小人且当保全。君子亦恐误事。显违古训。流弊曷可胜言。大臣立言不朽。方将永垂史乘。似此率意敷陈。殊于进言用人。大有关系。本应交部议处。姑念此外所陈各条。尚有切于时务之处。耆英着加恩免其议处。仍传旨申饬。  

○又谕、本日翰林院奏、请将前次定期大考后因病不到、现在销假之瑞旹、补行考试。系属遵查旧章办理。瑞旹自应静候考试。乃率行递摺条奏。已属不合。又另片奏称、此时不宜以诗赋试士。请待二十七月之后。独不思本年会试。岂无试帖耶。至其摺内所陈。亦政治所当然。且言甫经病痊。似不合冒昧陈言。盖以为所陈率皆谠论。虽诗赋未成。犹应录用。种种取巧。实属卑鄙之极。将原摺掷还本人。瑞旹、即着于本月初四日。在上书房中天景物。补行考试。  

○以詹事府詹事王庆云、充日讲起居注官。  

○乙丑。常雩。祀天于圜丘。遣豫亲王义道、恭代行礼。  

○上诣正大光明殿几筵前供奠。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前任鸿胪寺少卿刘良驹、条陈南河工用、请饬核实办理一摺。当交该部悉心妥议具奏。兹据户部工部奏称、南河工用。奏准每岁动用银以三百万两为率。此外不准丝毫滥支。并将用賸银数报部。声明作何扣抵。该河督自当实力奉行。经久不渝。乃于余银抵款一节。辄以河库应收之款。拖欠甚多。动用之外。并无余賸。笼统奏报。殊与成案不符。着该河督、核实报销。如有余賸。明晰咨部。听候拨用。并着该部随时查核。不得任其支饰牵混。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萨迎阿、奕山奏、查明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贸易情形一摺。当交理藩院、妥议具奏。兹据奏称、俄罗斯于伊犁、塔尔巴哈台、二处通商。既据该将军等、查明尚无窒碍。应由该将军妥议章程。以期日久无弊。其喀什噶尔一处。查明窒碍难行。应如所奏。毋庸再议等语。国家抚驭外夷。必期日久相安。方能永靖边陲。不致藉端滋事。所称俄罗斯来伊犁通商。碍难照恰克图事例。如仿照哈萨克贸易章程办理。庶可相安。惟该国甫议通商。与哈萨克久经内附者不同。所有进卡出卡。查明人数。与牲畜货物多寡。拨兵接护。其货物、或由章京酌量易换。或听其与商民自行易换。换賸货物。仍令自行带回。不得藉货未换完逗遛。赴街市置买食物。发给执照。限以时刻呈缴。有犯罪名。应如何核办。方不致激生事端。必须公同酌议。方可永远照办。着萨迎阿、通知该国、拣派大员前来会议。妥立章程。详细具奏。塔尔巴哈台一处。成凯现已离任。扎拉芬泰、初次履任。恐于交易情形。未能备悉其详。傥所议未能妥协。必致渐开边衅。所关非细。着萨迎阿、径行妥议规条。毋庸会商。至应议规条。必须体察情形。细心妥筹。总期日久奉行。有利无弊。该将军即广咨博言□釆。会同该国悉心商办。断不可草率定议。是为至要。至喀什噶尔、既据查明窒碍难行。自系实在情形。着即照理藩院所请。毋庸再议。并将理藩院咨行俄罗斯文底、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据御史张廷瑞奏、新疆兵饷、亟应变通。请酌派换防兵丁等四条。当降旨、交萨迎阿等、会同妥议。兹据刑部侍郎恒春具奏、回城绿营防兵积弊。请一体改为眷兵等语。着萨迎阿等、会同琦善、悉心酌核。与前次张廷瑞条陈事宜。一并妥议具奏。其现在防兵。如有老弱充数、及技爇平常、素着劣迹者。务须随时甄汰。一律挑选精壮。其考验将弁。勿任庸懦滥竽。尤为至要。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据礼部侍郎曾国藩、保奏前任太常寺少卿因案降调李棠阶、堪备简用等语。着藩铎、即查明该员是否在籍。有无事故。能否来京候<闲>。据实具奏。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有人奏、休致阿克苏换防陕西参将成琨、前于道光二十八年冬间。在潼关协副将任内。猝中风痰。改委双来接署。此次派令换防。何以将此等衰病之员。又行派充。系在何人任内。因何若此迁就。着琦善、查明据实覆奏。毋稍含混。将此谕令知之。  

○丙寅。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御史何冠英奏、请通饬严禁一摺。所称劣生宜革。蠹役宜除。讼师宜禁。土棍宜拏。皆地方官分应办理之事。若不实力整饬。必致流害闾阎。该御史所奏、皆系积弊相沿亟应查办。着通谕各省督抚、学政、及在京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各饬所属、认真访缉、查有刁衿、蠹胥、讼师、土棍、每犯必惩。严拏究办。以端风化而靖地方。  

○又谕、陆建瀛、杨以增奏、通筹河湖大局、酌请次第办理一摺。据称、挑穵天然引河。现已如式完竣补筑淮扬运河西堤。勒限四月初旬办结等语。着该督等、亲往查看。核实验收。傥作法未能如式。工科稍有偷减。即将承办各员。指名严参。至所称添塘避牐。即着缓至秋后筹办。其王营减坝。据称俟重运过竣覆勘。固因经费未齐。分别次第办理。然转瞬大汛经临。于减洩盛涨。是否确有把握。不致误事。着该督等、悉心商酌。通盘筹画。不得以筹款维艰。将要工置之从缓也。  

○又谕、前据潘世恩、魏元烺、先后遵旨保举告病知州姚莹。当降旨、饬令王植、查明具奏。兹据陆建瀛奏称、前任福建台湾道降补四川蓬州知州姚莹、曾任南监掣同知。护理两淮运司。颇有成效。现已病痊。请饬该员赴淮差委等语。姚莹、着即迅赴两淮。听候差遣委用。俟鹾务办有起色。再行送部引见。  

○谕军机大臣等、内阁侍读学士董瀛山奏、弭盗诘奸一摺。据称邪教盗贼。在在皆有。而避藏之巧。蔓延之多。惟交界处所为最。历举从前查办教匪会匪各案。以漏网余匪。支流蔓延。近又结党成群。如江苏盛行吃俸名目。而淮安一带尤甚。直隶盛行在里名目。而天津静海等处尤甚。在官人役。亦多习教之人。妄言祸福。煽惑乡愚。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又如直隶沧州一带回匪。往往与山东滕县。峄县。兰山县。等处教匪。以盗犯为生业。竟至父子习传。师徒授受。近来广西、贵州、均有大伙劫抢拒捕之案。直隶、山东、均有劫夺公车赍本摺差之案。叠经降旨、严饬密拏。而地方文武。视为具文。已可概见。其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北、陕西、四川、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各水陆交界之区。盗贼公行。此拏彼窜。地方官吏。以界址轇轕。巧为推诿之门。行旅商民。因人地生疏。在无控诉之路。固由处分例案不严。该管官得以取巧规避。遂置缉捕于不问。而各督抚养尊处优。纵有严参勒缉之文。并无埽除盗薮、肃清地面之实效。着各直省督抚。顺天府府尹等、于各教会名目严密察访。将各匪犯余党遗孽。掩捕净尽。从重惩办。以彰国法而正人心。并随时严饬各道府、督率该管州县。会同营汛员弁。于交界处所。加意侦缉。两地均任责成。严查兵役贿纵包庇。使匪徒无托足之所。邻境盗犯。认真堵截捦拏。不得稍分畛域。庶盗风戢而民生安矣。原摺着钞给阅看。该侍读学士所请严定交界协缉章程。斟酌允当。不致两歧之处。着吏部妥议具奏。将此各谕令知之。  

○礼部侍郎曾国藩、奏陈日讲事宜。并绘图呈览。命礼部会同翰林院议奏。寻奏日讲一节。于听言之道。取人之法。两无裨益。与其弊生而停止。莫若先事而不行。该侍郎所陈。应请毋庸置议。从之。  

○两江总督陆建瀛奏、遵筹鹾务。设局办理。得旨。卿所奏、已与军机大臣商酌依议行矣。惟朕弱龄亲政。毫无见闻。于利弊实未能深悉。卿受皇考重恩。简任封圻。自必激发天良。实心办理。但此时系整顿之始。尤须敬慎乃心。断不可有见长高兴之意。暴露于外。俾胥役得窥测也。勉之。  

○丁卯。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御史李维翰奏、剔弊须责实效一摺。海防、河工、漕务、三大端。民生国计攸关。非以实心行实政。经不能剔奸厘弊。若如所奏。山东徵纳钱粮。增加日多。海防透漏日甚。河工劣员。借报险为开销。以冒支恣浮靡。漕粮则官吏浮收。帮丁需索。东南之民。竟为办漕所困。司漕大吏。隐忍姑容。尚复成何政体。着海疆并漕河各督抚、破除情面。认真厘剔。各将利弊所在。悉心妥筹具奏。傥仍前玩忽。并不实心整顿。必将该督抚重惩不贷。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此次病痊补行大考之翰林院侍讲学士宗室瑞旹、着附入二等末。仍以侍讲学士候补。毋庸带领引见。  

○修湖北钟祥县高家堤等工。从总督裕泰等请也。  

○戊辰。上诣正大光明殿几筵前共尊奠。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以故土尔扈特汗那木扎拉珠尔默策林弟吗哈巴咱尔、袭爵。  

○以故哈萨克公阿奇木伯克长子都喇礼、袭爵。  

○以甘肃洮岷协副将保恒、为直隶大名镇总兵官。  

○己巳。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内阁学士车克慎奏、摅诚陈言一摺。朕详加披览。所奏十条。其于敬天继志。用人行政。所言皆平正鬯达。足徵学养尚醇。而继志二事尤觉言之切中时事。朕愿身体力行。仰承先志。更愿中外臣工。敷政立言。无偏无倚。庶内外交修。政治蒸蒸日上。是则朕所愿与诸臣共勉者也。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户部议覆毓书奏、采买迪化州兵粮等语。乌噜木齐所属之迪化州。每年不敷兵粮。向于各属分别远近拨运。如有不敷。奏明采买。其应行采买之数目。以册造仓存备抵不敷之数为凭。乃该处应造道光二十六年以后仓谷奏销册籍。并未到部。即就该处上年清查应存粮数。及每年应徵粮数核计。均与现在备抵之数不符。其驮运附近各属存粮。亦与奏定酌留之数未合。事关动帑采买。岂容稍涉含混。着该都统、一面采买。一面饬将该州应存应徵粮石。详晰造报。以凭核办。嗣后务于奏请采买之时。造册随摺送部。毋再延漏。  

○庚午。上诣正大光明殿几筵前供奠。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太仆寺卿龚文龄奏、请饬部臣实心辅政一摺。国家设官分职。内外相维。部臣疆吏。均有稽查督率之责。乃日久相沿。渐成怠忽。各部堂官。或未能督饬司员。严剔蠹弊。考核限期。各省督抚。于奉到部文后。亦往往以照钞转行。自谓了事。甚至受属员蒙混。无怪利不兴而害不除。安能渐收实效。嗣后内外大臣。务须大加振刷。遇事讲求。如有司员属吏怠惰因循者。即随时甄核。勿避嫌怨。其有蠹吏藉端索诈。立即拏办。毋稍回护。庶几上以实求。下以实应。大法小廉。吏治蒸蒸日上。朕实有厚望焉。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刑部奏、核议光禄寺卿许乃普条陈服制案罪名一摺。卑幼犯尊。法难曲宥。岂容避重就轻。着照所议。嗣后各直省、遇有殴死期功尊长之案。该督抚严饬承审各员。无稍迁就开脱。装点情节。指为无心干犯。希图夹签声请。傥声叙稍涉装点。该部即行驳斥。务得实情。以昭平允。  

○云贵总督程矞采奏、湖南新甯逆匪。窜越黎平境内。已饬地方文武、扼要严防。得旨。所办甚是。着认真防堵。  

○大学士潘世恩、因病赏假。命大学士卓秉恬、管户部事。  

○辛未。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琦善奏、请将知县革职审办一摺。甘肃金县知县李振序、于未报丁忧之先。捏病禀请代理。并将该员应徵应解银款。含混叙入。现又有民人控告、及典史禀讦各情。是其呈报丁忧、及患病日期。显有那改情弊。必应切实根究。李振序、着即革职。交该督提集人证卷宗。严行审讯。按律惩办。  

○谕军机大臣等、琦善奏、固原提标兵习。向称骄骜。该提督成玉、性近粗率。语言驾驭。均多失宜。以致不洽众心。激而生鬨等语。现在整顿营伍之际。提镇大员。必须平时表率有方。兵心悦服。然后训练操防。可期日有起色。既据该督奏称、成玉平日举措、不足服众。仍着琦善详加访察。如无别项劣迹。仅止与地方不甚相宜。即着据实奏闻。再行简调。将此谕令知之。  

○以刑部尚书阿勒清阿、为满洲繙译会试正考官。理藩院右侍郎奕毓、为副考官。  

○上以恭上大行皇帝尊谥。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壬申。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以降调礼部尚书麟魁、为乌什办事大臣。  

○癸酉。以恭上大行皇帝尊谥。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奕兴奏、圣容供奉处所、绘图呈览一摺。保极宫尊藏大行皇帝御题几暇时乘圣容一轴。应即敬谨供奉。于凤凰楼中层北面正中金柜顶上。以昭诚敬。着钦天监择吉。行知该将军、届期钦奉遵行。所有应行豫备各事宜。着该将军、查照成案。会同该部、敬谨办理。  

○又谕、户部奏、盐引畅销。首重缉私等语。淮南盐务。全在汉岸疏销。而湖广各州县、均居腹地。邻si处处可通。现当整顿淮鹾之际。若仍前枭贩横行。甚至奸商亦藉官盐为影射。安望日有起色。该处盐务。虽统归两江总督管辖。而相隔既遥。有鞭长莫及之势。且缉私系地方文武应办之事。着湖广总督、湖北、湖南、各巡抚。严饬盐道。督率所属。不分畛域。协力查拏。每获一起私盐。具详咨部。仍于一年期满、奏报销引分数摺内汇核、以凭稽考。如有查缉不力。或始勤终怠之员。即着严参。毋得视为具文。以挽颓纲而惩积弊。  

○又谕、据户部核覆大学士耆英条奏、理财之要。以地丁盐课关税为岁入之大端。以兵饷河工为岁出之大端。得其弊之所在。认真革除。害去而利自见。着各直省督抚、河道总督、盐政、各关监督、查照该部指出各弊。振刷精神。实力剔除。所有陋规浮费。全应禁革。并将现在如何整顿积弊办理之处。据实具奏。至于漕仓诸务。亦应各除各弊。勿分畛域。着漕运总督、仓场侍郎、随时稽察帮丁、经纪、花户人等、毋得婪索。俾得藉口。务使正额常充。拨解无误。以实仓库而裕度支。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通政使司参议齐承彦奏、请饬约束匠役、严禁棍匪等语。户工两部钱局、人数众多。平时管束有方。何至宝源局有恃众抗官之事。着宝泉、宝源、两局堂官。妥筹约束弹压之方。先事严防。俾不至恃众滋事。至地方土棍、尤宜严禁。司坊营汛、协同查拏。方能得力。嗣后遇有营城缉捕交涉之件。如何兵役协力。不至呼应不灵。着各该衙门、分别妥议章程具奏。  

○又谕、琦善奏、请将采办铅斤不力之员、撤任查办一摺。甘肃安西直隶州知州丁元淼、在任已经一载。于前任已故知州黄文炳、亏用铅本。不行揭报。转藉词例价不敷。希冀加增。显系有挟而求。必至有误要需。丁元淼、着先行摘去顶带。撤任提省。委员接署。责令确查该处新旧各厂实在情形。并曾否开穵之处。据实奏办。该员经手仓库。有无亏那。亦着确查。勿稍瞻徇。  

○又谕、琦善。奏参疏防马匹被抢之游击一摺。甘肃甘州城守营参将镇标左营游击汪存魁、大马营游击王玉汝、琉防孳厂马匹。被贼番抢掠、至二千余匹之多。均属庸懦无能。着一并革职。俟查明被抢实在情形。及抢失确数。再行分别核办。提督罗应鳌。未能督饬营员、豫为防范。亦有应得之咎。着交部照例议处。至被抢马匹。着即照议。着落提督、暨疏防司牧各员弁。分成赔缴。  

○甲戌。上素服诣太和门。恭阅大行皇帝尊谥庙号册。宝。行礼毕。还圆明园。更缟素。诣正大光明殿。恭候册宝至。上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礼。恭献册。宝。册文曰。臣闻大中出治。千秋崇美善之称。至圣垂型。万禩极尊亲之典。合文焕功巍以述德。鸿号难穷。体皇煌帝谛以扬庥。骏声遹启。肇称殷礼。肃举隆仪。钦惟皇考大行皇帝。道协登咸。功隆位育。乘乾布化。一二日常敕万几。保泰持躬。三十年犹如一息。每届瑶坛荐醴。亲斋祓以迓和甘。粤当珠阜升香。展精诚以隆孝享。永怀柏寝。养志萱闱。肫诚无间于始终。孺慕倍深于今昔。尽伦尽制。辰居端百行之原。作肃作谋。寅畏懔九围之式。敷文而勤念典。春启丹筵。奋武而诘戎兵。秋高紫塞。溯自神枪殪逆。早占助顺于天心潜邸膺封。默契诒谋于祖志。洎乎西陲戡乱。悉本中禁宣猷。腾奎璧之光芒。寰瀛镜朗。埽欃枪之闪烁。边塞风清。由是琛赆梯航。遐荒吐款。鼚轩鼓舞。黎赤输忱。顾犹卑奉禹宫。严玩好游观之戒。融调舜轸。沛赈镠蠲漕之仁。厚生而肆赦省刑。驭吏则惩奸剔蠹。近宗远支之并笃。荩忠勋旧之加隆。凡临御之实政实心。胥臣庶所共闻共见。虽圣度务存谦挹。而舆情弥切尊崇。已顺佥谋。合禘尝而并举。仰惟至德。岂蠡管所能名。综绎渊衷。旁稽彝典。徽称丕协。众议昭孚。缅颂德于周诗。宣哲立一人之极。溯纪功于虞典。成平宏万世之基。谨奉册、宝。恭上尊谥。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庙号曰宣宗。于戏。绍显承而嗣服。难酬启佑之无疆。凭拟议以追崇。仰副鉴临之有赫。伏祈昭格。永奠昌图。谨言。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孝德皇后殡宫月祭。遣官行礼。  

○谕内阁、杨殿邦奏、饬催新漕等语。上年回空军船。归次较迟。以致兑开延缓。现在松江、常州、安徽、各帮。尚未全行离次。江广帮船。虽已开行。亦未挽过九江关。瞬届大汛。亟应加紧趱挽。期于黄水未涨以前。灌塘北上。着两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广、各督抚。飞饬沿途文武各员。迅速迎提。押令昼夜趱行。并饬九江、芜湖、各关。查照定章。迎帮查验。立即放行。毋任稍有羁留。以利运行而免濡滞。  

○乙亥。以恭上宣宗成皇帝尊谥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自古帝王。受箓提厘。斟元御<宀禹>。侔二仪以遍德。被四表而崇光。爰是荐庙奉仪。升彝显号。洪昭美善。永戴尊亲。盖以迪前光。扬圣宪。迓上祉。勰崇章也。钦惟皇考大行皇帝。秉理中和。懋修精一。动华延祚。宣继述之光。健顺符神。式崇卑之度。帝祺肇焕。皇道维新。若夫孚昊升歆。奉先洁飨。肃三登而鬯节。谐七始而迎嘉。盛德承以显融。灵庥贶乎陟降。慈宫穆穆。喜洽祥流。尊履蒸蒸。色愉仪恪。山渊格于荣耀。日月昭其光华。若乃合气承光。披元养化。规天理物。六通四辟之谟。任地依神。八则九宜之治。下方浃矣。上绪融焉。然且勖逸加劳。简心兢志。去甚去泰。怵其无华。为风为愆。诫于有位。而乃敷言炳藻。崇学甄书。斟酌百家。光辉万宇。彬仪雅颂。袭六以成编。韬映畴图。兼三而立极。聿昭文德。载奋武功。大勇宣威。荡诸蠢类。中枢肃政。诘尔戎兵。延举南来。声灵北燮。绥疆获丑。皇皇西伐之勋。辑远柔藩。赫赫东渐之化。由是垓埏永乂。舆盖咸敷。洽劦气于祈年。登农功于御耦。游原泳沫。区宇覃和。佩惠蒙慈。浮潜育泽。乃复儆予是惕。眷彼非劬。恤俭矜灾。蠲租赉实。水平土茂。召泰象于雍雍。罚当刑平。崇时风以晏晏。至于省官省吏。典穆三升。澄外澄中。弊严六计。功庸实显。康哉百尔之良。道德相亲。熙若九宗之好。培材毓俊。标赏忠清。举孝兴廉。优旌耆乂。陶钧品物。粲晏区方。庶政和而八风平。民气洽而九歌作。惟煌惟炜。乃圣乃神。临六合而均禧。协三才以阐极。巍巍荡荡。盖三十年。□□舜□□舜峣峣。垂亿万载。朕幸承覆载。恪奉仪型。殷承启牖之恩。冀永颐和之侍。升遐遽痛。载懔诒谋。衔恤弥凄。永怀圣德。思升谥号。丕着崇闳。延曜来章。比荣往哲。百辟卿士。佥言允符。用是谨择良辰。恪修钜典。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道光三十年四月十二日。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敬奉册宝。恭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谥。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庙号曰宣宗。礼备崇亲。恩推锡类。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一、岳镇海渎庙宇倾颓者。该地方官查明修葺。以致诚敬。一、内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现在品级已得封赠外。着照新衔封赠。一、在京满汉文武大小官员。俱各加一级。一、在京王公文武官员、任内有革职留任、及降级罚俸者。咸与开复。又在京官员。现在议降议罚者。悉行豁免。一、外藩蒙古王公以下。台吉以上。有罚俸住俸者。咸与开复。其现在议罚者。悉行豁免。一、会试文武举人。已经中式者。除过犯黜革外。其有殿试誊写错误。不合体式者。礼兵二部。察明核实。准其再行殿试。一、乡试已经中式文武举人。除过犯黜革外。其有磨勘原卷字句错误。以致停科者。俱着宽免。准其会试。一、满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该管官细加咨访。确具事实奏闻。礼部核定。以凭旌表。一、各省道路桥梁。闲有损坏者。着地方官查明修理。以利行旅。一、各处养济院。所有鳏寡孤独、残苦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以时养赡。勿致失所。一、现在内外监候质审、及干连人等。俱着准其保释。一、军流人犯。有本人身故。其妻子情愿回籍者。该管官报明该部。准令各回原籍。于戏。长世延祺。允膺受多福。广寰耀德。用敷锡厥庶民。慰顺群情。昭扬盛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谕内阁、兵部尚书魏元烺、侍郎赵光、保举之陕西督粮道陈景亮、魏元烺保举之贵州大定府知府黄宅中、四川剑州知州魏煜、均着各该督抚、迅即饬令来京。交吏部带领引见。伺候召见。  

○上诣正大光明殿几筵前。行月祭礼。  

○谕军机大臣等、乔用迁驰奏、遵查盗犯、业经就获。楚匪现已出境一摺。前因有人叠奏、贵州苗匪肆劫。盗案多起。先后寄谕该抚、严密查办。兹据覆奏、原摺内所称、革夷上中下三寨。及山丙沙邦附近各盗巢穴。均经焚毁。滋事各犯。除格杀外。共获二百九十一名。分别治罪。保禾等犯、及举人王湜等被抢案犯、均已拏获。楚匪早经奔逸出境。日远一日等语。该抚仍当严饬地方文武员弁。于要隘处所。慎密防守。断不可因盗犯就获。逆匪稍远。遂涉大意。致令该匪等乘间复来。再滋扰累。傥有外匪入境。苗民出境。意图句结附和者。尤当严密查拏。有犯必惩。不准一名漏网。以靖边疆而安良善。将此谕令知之。  

○丁丑。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大理寺卿邵灿、奏请举错并行一摺。为政首在得人。定例举劾并重。原期旌别淑慝。以肃吏治而励人材。前经降旨、令京外大臣。各举所知。必有出众之材。堪备简用。惟贤能既邀卓荐。而不肖亦难姑容。着各督抚等、力振因循。各于所属官员、秉公考核。非但劣迹素着者、严行参核。即才具平庸、性情疲玩、亦着一律甄别。不得稍涉瞻徇。至京职人员。虽无地方之责。亦有优劣之分。并着各部院堂官。认真查察。随时甄别。以清仕途。中外大臣。务宜各矢公忠。明昭劝惩。用副朕澄叙官方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讷尔经额奏、借动海税。垫发剥船银两。请饬催扣解一摺。南粮办理迎剥。调用官剥。并添雇民船。应给口粮雇价。前经借动海税银两垫发。现据该督遵照部咨查明、均系实用实销。此项例应解部。着漕运总督、转饬粮道。迅即照数扣解。以清垫款。  

○署湖南巡抚万贡珍奏、采买稄米一万三千石。搭运京仓。下部知之。  

○以詹事府詹事载龄、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以福建闽安协副将陈世忠、为浙江黄岩镇总兵官。  

猜你喜欢
  卷一·谷应泰
  1920──中華民國九年庚申·郭廷以
  读礼通考卷三十六·徐乾学
  卷二·王世贞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徐紘
  伊洛渊源録卷十四·朱熹
  黎景熙传·令狐德棻
  卷四十九·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七 林鸿 拟古二首 迢迢洛阳城雉堞何逶迤上有天子宫下列公侯居外廐鸣騕褭中馈进鲜肥身无澣濯服路有余梁脂巍巍金马门云

  • 卷八百·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柳氏柳氏李生姬也天宝中韩翃馆於李柳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李即以赠翃翃为淄青侯希逸所辟柳留都下遭乱寄法灵寺为尼为番将沙叱利所劫虞候许俊以计取之复归於翃诗一

  • 挞虏纪事·高拱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强场迄无宁岁辛未俺荅率老把都儿黄吉台暨吉能等稽颡称臣纳贡于是七镇咸宁独土蛮獗强犹昔建州诸夷与之声势相倚时为边患惟

  • ●下篇卷二·陈洪谟

    世家多蓄異姓为继子,卒之视如土芥者多。三原王公少育一子,命名承祚,后生五子,命名字中亦同。幼子承裕公第进士,其《登科录》书兄弟行,承祚居长,下注释&ldquo;义官。&rdquo;忠厚之风,于今仅见。南京守备太监钱能与太监王赐皆好

  • 上党王元天穆传·李延寿

    元平的弟弟长生,任游击将军,死去以后,到孝庄帝时,因他儿子天穆显贵,被追赠司空。  天穆性情温和忠厚,仪容俊美,善射而且很有名气。六镇作乱时,尚书令李崇、广阳王深北上讨伐,天穆为太尉出行慰问各军,路过秀容时,见到了尔朱荣,两

  • 何腾蛟传·张廷玉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1621)在乡试中中举。崇祯年间授官南阳知县。当地道路四通八达,贼寇经常在那里出没,多次被打败离去。后来,跟从巡抚陈必谦在安皋山击破贼兵,斩获四百多首级,又讨伐削平当地贼寇,因此更加

  • 五年·佚名

    (己未)五年清康熙十八年 八月8月2日○甲子,持平李增疏論閔黯、金德遠、鄭載嵩、趙師錫、李正英陞擢之濫,請從臺啓還收,上批不許,略曰:「國家取人之道,才德爲上,功勞次之。今玆數臣,皆是有才望之人,簡拔登庸,有何不可,而抉摘前日之

  • 卷九 九之二·孔颖达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饮之而有币,酬币也。食之而有币,侑币也。○饮,于鸩反,注同。食音嗣,注同。筐,丘房反。篚音匪。侑音又。[疏]“《鹿鸣》三章,章八句”至“心矣

  • 卷十九·郑玄

    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库门内、雉门外之左右。故书“位”作“立”。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疏]“小宗”至“宗庙”○释曰:建,立也。言立邦之神位

  • 书纂言卷四下·吴澄

    元 吴澄 撰多士士殷之诸臣有位者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召诰所谓甲子周公朝用书命庶殷即此篇也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

  • 卷五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声闻品第一南无十方一切诸佛。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佉罗帝山。依牟尼仙住处。与大声闻众过出众数。一切皆是佛大弟子。与大菩萨众无量无边。悉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次第究竟梵翼记分尔时众中去

  • 卷九十七·佚名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经】&ldquo;尔时,萨陀波仑菩萨,受是空中教已,从是东行。不久,复作是念:&lsquo;我云何不问空中声:我当何处去?去当远近?当从谁闻般若波罗蜜?&rsquo;是时即住,啼哭忧愁;作是念:&lsquo;我住是中,过一

  •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生天品第三十二  若人修众善  清净心质直  当得生天中  牟尼之所说  乐布施爱语  慈心常相应  护念诸众生  

  • 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一临济宗南岳下四世黄檗运禅师法嗣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会中。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乃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曰三年。州曰。曾参问否

  • 太上修真玄章·佚名

    太上修真玄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十章,言内丹家修炼性命之道。其说祖述张伯端金丹论,兼采宋儒之性气说,殆出于宋元道上之手。大旨以人身性命原理为立论之本。谓神为性,气为命,顶门泥丸为性根,脐中

  • 大金吊伐录·佚名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

  • 大清报律·佚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正式颁布的较为完备的新闻法。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由商部、民政部、法部共同起草,经宪政编查馆议复后,奉旨颁行。是在此前的《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的

  • 小学诗礼·陈淳

    《小学诗礼》是宋代陈淳撰写的蒙学课本,用五言诗体,便于学童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