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年。乙亥。二月。丁巳朔。祭先师孔子。遣皇三子绵恺行礼。  

○谕内阁、本日章煦等奏山东通省州县亏缺银、新旧共积有六百余万两。该省敝坏一至于此。实堪痛恨。此项亏缺皆起于嘉庆元年以后。此十余年来朕并未举行东巡。致劳供顿。其该省大吏亦从无贡献珍玩等物。此中外所共知。将复何所藉口。皆由历任巡抚藩司旷职玩公。纵任不肖州县。将国帑付诸漏卮。此内若谓一无贿索。其谁信之。姑念事属已往。不加深究。着军机大臣查明该省自嘉庆元年起、至十九年止、巡抚藩司在任年月久暂。其业经身故者。查明伊子弟有无职官。开单具奏。候朕酌量分别罚赔、以示惩儆。寻议、请将该省无着银十七万八千三百六十余两。罚令嘉庆元年以后历任巡抚藩司按照在任月日分赔。从之。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己未。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经筵。直讲官英和、刘镮之、进讲孟子仁民而爱物。讲毕。上宣御论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为人君者。皆宜尽仁尽爱也。民宜仁而物宜爱。有等差之分焉。理本一而分则殊。虽存一视同仁之心。亦不可漫无区别。流敝□大滋甚矣。生长收藏。天地之至仁也。君临天下。体天地之至仁。德礼政刑。及于兆庶。人君之大用也。治功勤修。无敢暇豫。使天下苍生。人人亲其亲而长其长。毫无干名背义之事。一人之仁。及于万姓。各养仁心。咸得其所。厚生正德之效大矣。爱以及物。咸若其性。各适其用而已。心存姑息。是见牛未见羊耳。暴殄废弃。大夫爱物之道矣。取之以时。用之以礼。尽爱物之真诚。即仁民之极则也。民物相为表里。仁民爱物。一而二、二而一也。治理之大端。为君之要道。孟子法言。万世无敝□大。岂可忽乎。直讲官果齐斯欢、黄钺、进讲易经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毕。上宣御论曰、天地万物。交相感也。上体天心。下孚民志。中立人极。其惟圣人乎。圣人者。旋乾转坤之枢机。兆庶性命所寄托。皆本于一心所感也。四时调而风雨时。是天心所感也。九宇安而政令顺。是民心所感也。总在于人君一诚所召也。兆民同有是心。人性本善。而流于邪僻不自觉者。在上位不能感化。奚能消其乖戾之气乎。感非空言也。必先正心诚意。表正形端。勤政爱民。诚求保赤。不期感而自感。不期化而自化。上以正感。下以正应。天下和平。胥顺则矣。感通之理。彻上下。达古今。主于一诚。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斯能感也。君臣兆庶。一德同心。泰交咸感。化洽教敷。乌有犯上作乱之举哉。上以诚求治道。尽心保民。虽草木亦能化悟。况胞与同类乎。人心和平。则天下安乐。和气致祥。必能感召丰登。臻于熙皞之世矣。位育之实。感应之速。理不爽也。礼成。上幸文渊阁。赐讲官及听讲诸臣茶。复赐宴于本仁殿。  

○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调甘肃布政使陈桂生、为江宁布政使。陕西布政使杨懋恬、为甘肃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庆炆、为陕西布政使。以广东按察使和舜武、为山东布政使。调直隶按察使李銮宣、为广东按察使。以直隶通永道盛泰、为按察使。  

○庚申。上幸圆明园。  

○辛酉。谕军机大臣等、喜明等奏、复接廓尔喀王来禀、遵上□日严行驳饬缘由一摺。廓尔喀与披楞互相争斗。自取败衄。天朝岂能过问。乃屡次渎求赏助金银。并向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求为帮给口粮。殊为贪诈。喜明等遵照谕上□日严行驳斥。所办甚是。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于接到廓尔喀来信。亦俱能正词驳斥。绝其觊觎之心。朕披阅进呈各信底均甚妥协。着喜明等传上□日嘉奖。此时廓尔喀王、如不再渎禀则已。傥再来渎禀。着喜明等檄知、以尔国与披楞打仗一事。据尔来禀所言。尔国兵丁被披楞损伤固多。但尔国杀害披楞之人。前后计有八千余名。亦属不少。可见尔国兵势尚足以抵御披楞。若谓披楞广有金银。尔国既能杀败披楞。所得财物。分给尔国兵丁。亦可不致穷苦。何得饰词求助。况天朝抚驭外藩。从无赏给饷银、令与邻国构兵之理。即如缅甸与暹罗国。为天朝属国。伊两国从前累有争战之事。彼时大皇帝从未偏助。今尔等彼此相争。事同一律。若此时帮助尔等。岂披楞前来求助。亦帮助披楞乎。如此明白晓谕。该国王自不能再行渎请。至阳布地方关系紧要。不可不密为备御。固守藩篱。喜明等当督率边界营汛、加意训练。留心防范。并派明干将弁在彼。时常侦探。如披楞与廓尔喀祇在边外构衅。总当置之不问。傥或披楞之兵。竟敢阑入边界。侵扰阳布地方。必当示以兵威。痛加巢□刀杀。立时驱逐出境。勿稍疏懈。  

○壬戌。命刑部查明历次发遣各省驻防为奴缘坐女犯。内有学习邪教者。改发乌噜木齐给兵丁为奴。即由该处发往。  

○癸亥。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祭陵寝。  

○甲子。遣官祭先医之神。  

○陕西布政使庆炆、缘事降调。调山西布政使陈观、为陕西布政使。以内阁侍读学士吴邦庆、为山西布政使。  

○乙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遣官祭关帝庙。  

○谕内阁、御史陶澍奏、请立乡保奖劝之法一摺。直省各州县编排保甲。原应慎选保长。俾司稽察。并严禁胥役讹索。不得视为贱役。令无赖之人承充滋敝□大。至于城乡地方。虽远近不齐。其分里分甲设立门牌。甄别良莠。规制则一。亦非乡保之责独重。若照书吏役满考送吏员之例。给予奖劝。不特人数众多。碍难办理。且此等乡曲小民。亦岂能明习吏事。滥登仕籍。该御史所奏迂阔不可行。  

○以太常寺卿多山、为通政使司通政使。詹事府少詹事毛谟、为詹事。仍留四川学政任。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阳曲县民阎振贵妻弓氏。  

○丙寅。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以安徽按察使海庆、为河南布政使。陕西延榆绥道敦良、为安徽按察使。  

○丁卯。春分。朝日于东郊。遣礼亲王昭梿行礼。  

○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戊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王之神。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龙王之神。  

○谕内阁、乾隆年闲曾纂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续二编。所有列圣宸翰。暨古今臣工书画。业经缮写成书。尊藏秘阁。兹查续编成于乾隆癸丑。迄今二十三年。皇考圣学渊深。无美不备。染翰挥毫。收藏内府者。又积至千有余件之多。朕自丙辰授玺以来。几暇怡情。惟以翰墨为事。阅时既久。卷帙亦繁。应一并诠次。用志岁月。至内外臣工祝嘏抒诚。所进古今书画。亦复不少。允宜遵照前书定例。重为遴选。昭示来兹。着内廷翰林英和、黄钺、姚文田、分班至懋勤殿悉心检阅。并添派翰林院侍读学士吴其彦、庶子张鳞、侍读顾皋、洗马朱方增、修撰吴信中、龙汝言、编修沈维鐈、胡敬、八人。暂停其在馆差使。逐日随同缮写。俟办理完竣后。仍回本衙门供职。即于本月二十九日入直。朕在宫时。翰林等着由乾清门出入。遇朕驻园巡幸之日。着由内右门出入。其一切事宜均查照前例办理。  

○步军统领奏东直门遗失铁钉、并请定看守章程。得上□日、此案昨据庆溥等、将城门领庆福参处赔修。兹英和等奏行窃日期尚未讯明。着将步甲四儿、宝得、长勇、炮手徐国祥、门甲强谦等、俱交刑部审讯。究明行窃次数日期。查系何人该班。再将失察之员参奏议处。嗣后各城门楼存贮炮位等件。着交各该旗炮营。自行封锁。派委本旗官兵看守。其步军统领衙门应管之旗帜号灯信炮等件。着存贮城门领官厅。自行看守。以专责成。  

○以头等侍卫阿勒罕保、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己巳。遣官祭昭忠祠。  

○庚午。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先福奏、审明勒休知县廖祚晖挟忿诬禀参奏治罪一摺。上年陕省岐山县三才峡匪徒滋事。系因山内包谷歉收。木厢停工。该处佣工之人乏食纠抢而起。并非地方官讳灾不办。激生事端。经朕节次询问军营带兵之人。所言皆同。是朱勋原奏并无不实。廖祚晖身系县令。于地方匪徒滋事疏于防范。临时又告病规避。乃转挟巡抚勒休之嫌。具禀挟制。情殊可恶。近来属吏挟嫌诬控上官之案颇多。似此恣意逞刁。将令长吏何以御下。廖祚晖着革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以示惩儆。  

○又谕、百龄奏、查明已革知府姚鸣庭控诉情节改拟罪名一摺。姚鸣庭承审桐城县民汪俭万命案。遗漏草率。本有应得之罪。嗣初彭龄覆审此案。将该员问拟革职发遣。姚鸣庭心怀不甘。具呈遣人控诉。图脱罪名。兹据百龄查明改拟杖徒。近来外省民人往往于爰书既定之后。虽理曲罪当。仍复饰词翻控。刁风甚炽。该革员曾任知府。非无知小民可比。尤不应如此妄诉。姚鸣庭不准议减。着仍照原拟发往新疆效力赎罪。  

○辛未。谕内阁、吴璥等奏、请酌加岁料津贴银两汇入大工案内摊徵归款一摺。据称豫省黄河南北两岸各厅需备岁料例价、系每斤九毫、缘上年新料登场之后、值民闲车运缺乏、脚价较昂、又值睢汛大工需用过多、增价采购、现在远近存料无多、购买支绌、请查照衡工合龙后增价购料之例、酌量距工远近、区别多寡、先由司库垫发加价银两、照例摊徵归款等语。豫省值兴办大工之后。存料较少。例价不敷。若责令照旧购买。恐厅员等藉词赔垫。贻误工需。加恩着照所请、将附近睢工购料最难之仪睢曹考下北三厅、每斤加银五毫。距工稍远之兰仪下南商虞祥河四厅、每斤加银四毫。距工较远之中河上南归河卫粮黄沁五厅、每斤加银三毫。并收买柳枝杂草。搭配秸料。所有乙亥年岁料四千五百垛。共加价银八万七千余两。着由司库垫发。即照例统入大工案内摊徵归款。又据奏、山东曹河粮河两厅、亦系睢工附近之区。购料维艰。事同一例。并着照所请、将该两厅岁料银两。每斤于例价之外加银三毫。所需银九千两。着于兖沂道库现存徭夫工食银项下动拨应用。以重修防。  

○又谕、御史德庄奏、请实力疏修街道沟渠一摺。京城河道沟渠。每年动用岁修银两。开穵疏通。管理之员。自应实心督办。不使稍有阻塞。近来淤积日甚。沟水不能畅流。每遇大雨时行。多有积潦难行之处。御史等叠次奏言。自系该管官因循疏懈。不能如法疏浚所致。嗣后着管理河道沟渠大臣、及该管各衙门、督饬所属实力挑穵认真查验。饬令水道宣通。毋得草率从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陵县民乔尚义女乔氏。  

○壬申。谕内阁、特依顺保等奏李亨特到配留于衙门充当苦差一摺。李亨特系河道总督。缘事发往黑龙江。该将军大臣等应将派伊充当何项差使奏闻。今特依顺保等奏派李亨特充当衙门苦差。并未言及何项。实属含混。自系将伊留署安居。特依顺保等俱着传上□日申饬。李亨特于河工事务尚为熟习。即交特依顺保等派令在该处河工等项事务上效力当差。嗣后缘事发遣大员等到配。将派充何项苦差之处、据实奏闻。毋得含混。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内黄县民白照亮妻王氏。  

○癸酉。谕内阁、晋昌等奏、盛京居住宗室福清泰外出未回一摺。福清泰系闲散宗室。由京城移驻盛京。虽无眷属同往。其所住营房内。亦必有同居之人。今外出未回。或被人谋害。抑或自有行止不端之处。着该将军等传到与福清泰同居之人。详悉查询。上紧访拏。或福清泰私行回京。并着宗人府王公等查询具奏。寻奏上。得上□日、此案移住盛京宗室福清泰、因接家信。知伊母年老多病。屡医未痊。若呈明给假。原可准令回京省视。乃私自潜行。实有应得之咎。今该堂官等拟以罚养赡银一年。仍令奕绍带往盛京。福清泰之母患病未痊。伊到盛京后系念情切。必又思回归。福清泰着罚养赡银一年。交宗人府堂官责处二十板。以惩其私回之罪。即令在京侍奉伊母。俟养亲事毕。再行押往盛京居住。原情敕法。固并行不悖也。  

○又谕、御史孙汶奏、查有亏空州县、应饬离任、以杜敝□大端一摺。州县亏空。屡经明降谕上□日。嗣后该管上司一经察出。即据实参办。照侵盗挪移定例、革职拏问。按限监追治罪。岂仅止饬令离任。现在江苏山东查办亏空。因其积敝□大已久。辗转接受。此时新任官员。大率非原亏之人。是以另立章程。分别责令完缴。其中有系新亏之员。亦仍照定例参办。未尝稍从末减。致启玩视。至追补旧亏。责成该抚藩斟酌调剂。各大吏果存心公正。自能奖廉黜贪。劝惩兼施。吏治肃清。仓库亦均收实效。不在多立科条。动辄窒碍难行。毫无裨于实政也。  

○河东河道总督李鸿宾奏报、河南睢工合龙。钦差侍郎那彦宝、下部优叙。尚书吴璥、巡抚方受畴、及出力文武员弁等、加衔升叙有差。  

○甲戌。上幸万寿山。  

○谕内阁、颜检奏、运丁积困情形、恳复恩借本银旧例、以纾丁力一摺。浙江省各帮粮船。向有恩借银两之例。嗣因积久数多。停止借给。近年该丁等旧欠公项。业已按限扣清。而运道浅阻。起剥费繁。丁力不无竭蹷。加恩着照所请、准其照乾隆年闲之例。在于道库报拨项下提银十万两。分别借给。于下年运费内扣还。按出借六个月计算一分输息。年借年还。俟收足息银十万两。即将原本归还。仍以息银作本出借。以资调剂而纾丁力。  

○谕军机大臣等、阮元奏、密陈仓库情形一摺。江西省于嘉庆五年清查各属。共亏缺银八十三万余两。节年弥补。至十八年十一月、据先福奏停止弥补摺内。查明已完补银七十五万余两。尚未完银七万余两。兹据阮元奏参办之奉新靖安新昌三县、亏缺银三万余两。即不在未完旧亏七万余两之内。可见该省弥补完欠数目。仍多不实。该抚摺内拟立二法。其以交代为盘查一节。于州县交代之时。不稍存讳饰之心。务令和盘托出。据实参办。俾各州县知所惩惧。其为杜绝新亏之法。必应如此办理。至以比较验弥补一节。于钱粮完欠分数之外。另立比较分数。未免轇轕。各属新徵现年钱粮。总当尽数提解司库。不令丝毫挪移。一有欠解。立即参办。其旧有亏缺。该管上司亦不难洞悉底里。即从此根究。据实查办。则未届交代之州县。其亏缺亦不能掩饰。此事祇在该抚督率藩司、一秉大公。实力查察。自能渐收实效。非可以空言塞责也。将此谕令知之。  

○调成都副都统福谦、为西安右翼副都统。西安右翼副都统额勒金泰、为成都副都统。  

○乙亥。谕内阁、给事中黄中杰奏、请复禁铜收铜旧例、以裕钱法一摺。所奏甚属不知政体。国家因时立政。期于便民。自乾隆初年停止铜禁以来。已八十年。民闲无不称便。而京省各局铜斤。亦并无缺额之虞。昨岁朕曾降上□日停止外省呈进铜炉火盆、以节糜费而裕鼓铸。酌盈剂虚。道贵适中。至民闲日用所需。安能以数十年弛禁之物。一旦设为苛令。察及锱铢。从前永祚、杨怿曾、节次奏请禁用铜器。皆经户部议驳。今该给事中复请申严铜禁。并请敕令官民家内所存黄铜器皿。概以三年为限。悉数缴官。如逾限不缴者。查出以违制论罪。此令一出。必至纷纷扰累。胥役讹索。邻里控讦。讼案烦滋。究与钱法奚裨耶。所奏不可行。着无庸议。  

○丙子。谕内阁、试用指挥李沆经、因伊母生辰延客。唤优伶演唱。次日至伊寓所索赏。其掌责生员张廷刚、因查对门牌不符。其时张廷刚并未戴顶。此二事并无不合。惟因出具印结、与指挥汪象仁争喧。咎有应得。都察院原参革职之处。未免过重。李沆经、着彻退北城试用。交部照例议处。  

○以故喀尔喀赛因诺颜扎萨克辅国公格木丕勒端多布弟达什德勒克、袭爵。  

○丁丑。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谕内阁、朕自本年二月初九日阅看左右两翼前锋营官兵射靶。官兵二百名内、竟无一人中五箭者。弓力亦觉甚软。皆由该前锋统领等平日不善训练。前锋统领奕颢、玛呢巴达喇、俱着传上□日申饬。嗣后务各将该管官兵留心训练。以期精锐。  

○戊寅。谕内阁、盛京尊藏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有应行修改篇页。着奕绍果齐斯欢于到盛京后。恭诣崇谟阁敬谨请领。将应行修改之处。悉心校明修改完善。其应用档册及工匠人等、着一并带往。  

○又谕、乾清宫尊藏实录玉牒。旧例每年春秋二季。由批本处官员奏明日期。会同总管太监等敬谨抖晾。后或闲岁举行。自嘉庆二年重修乾清宫安设以来。至今总未抖晾。旧例太数。今阅十余年之久。亦觉太疏。嗣后着闲岁抖晾一次。每次由军机大臣奏派满汉文职大臣各二员。于四月内率同批本处各员。暨乾清宫总管首领太监等、敬谨抖晾。即自今岁为始。着为令。  

○己卯。谕内阁、朕近日御出入贤良门看射布靶。正门外人声甚众。并闻嬉笑之音。此皆该管王大臣平时并未实心管理。所有管理圆明园八旗王大臣俱着传上□日申饬。至正门外档木内。向例不准闲人走入。嗣后着该管王大臣不时留心稽察。令该管官兵严行管束。其西南门、藻园门、福园门、尤为紧要。亦着一体留心严行管束。不得始勤终惰。  

○庚辰。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辛巳。以孝昭仁皇后忌辰。与清明节大祭相值。先期遣官祭景陵。  

○上御勤政殿听政。  

○成都将军赛冲阿奏、查办果罗克贼番出力土目。赏土目旦借、土百户世职。  

○以通政使司副使伊汤安、为太常寺卿。  

○旌表守正捐躯浙江镇海县民冯盛刚妻张氏。  

○壬午。清明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以左春坊左中允何淩汉、右春坊右中允杨惠元、翰林院编修陶梁、充日讲起居注官。  

○癸未。谕内阁、汪志伊等奏、请升署永春直隶州知州一摺。闽县知县言尚焜、现据该督等以才优守洁干练勤能注考请升。但阅该员参罚单内。现有降级留任及降职降俸者共计四十余级。罚俸之案、共计一百九十余件。该员如果干练勤能。何至处分如此之多。该督等滥行保奏。着传上□日申饬。先行交部议处。所有永春直隶州知州一缺。着另行拣员奏补。不准渎陈。  

○缓徵山西保德、岢岚、兴、岚、临、静乐、河曲、五寨、偏关、九州县、上年歉收地方额赋。  

○甲申。调贵州巡抚庆保、为广西巡抚。以广东布政使曾焕、为贵州巡抚。广西按察使赵慎畛、为广东布政使。直隶口北道廉敬、为广西按察使。调浙江按察使广庆、为贵州按察使。贵州按察使张晖吉、为浙江按察使。  

○乙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内阁、乌尔登前在协尉任内、听受步军统领家人嘱托。庇护轿夫聚赌。且于兵丁得贿故纵。均各知情。实属卑鄙。今到配甫经三年。不准释回。着再留三年。五福因承审窃案。非刑毙命发遣。该革员到配时先经枷号一年。迨期满后在彼充当苦差。又阅三年。着准其释回。  

○又谕、庆长等奏、回部哈密郡王衔贝勒博锡尔、吁请本年来京瞻觐祝嘏一摺。博锡尔、来京祝嘏。十月自可到京。惟念伊尚未出痘。博锡尔、着由乌里雅苏台草地行走。于本年八月初旬在热河瞻觐。  

○丙戌。遣官祭贤良祠。  

○谕内阁、王绍兰奏、酌拨闽属仓谷接济浙西民食一摺。浙西杭嘉湖等府上年歉收。米价昂贵。福建系属邻省。海运较便。着照王绍兰所请。于福兴泉宁四府。近海各厅县、存仓谷石内抽拨谷十万石。咨明颜检迅速招商按所定价脚。备银给照领运以资接济。其拨运事宜。并着王绍兰督同该藩司等、妥为经理。于浙商到闽时。随到随给。勿使停留守候。如浙省米价平减。由颜检奏明停止。其浙省价脚解闽后。即发交台湾府如数买足。委员运交原拨各厅县归款。均照所议办理。  

○是月。两江总督百龄、奏谢。得上□日、此事系初彭龄受小人播弄所致。然自今以后。汝亦当知力行节俭。尽心报主。不可再被人指摘。勉之慎之。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表第四·皇族表·脱脱
  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六·乾隆
  卷第十六·徐鼒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佚名
  目录·高士奇
  高祖本纪第八·司马迁
  萧渊藻传·李延寿
  赵锦传·张廷玉
  卷之八  平夏錄(明)鄧士龍 輯·邓士龙
  学校总论·梁启超
  卷八十六·雍正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三·高晋
  胡润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九·钱谦益

    张司丞羽《静居集五七言今体诗一百首【寻春】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寻梅】策杖度林塘,幽寻犯晓霜。临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

  • 卷一·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一明 李攀龙 编古逸商铭【商王】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叶】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盥盘铭【武王】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叶】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叶】

  • ◎利用敌势多方捣乱的垃圾大王叶老三·佚名

    垃圾大王叶老三,他利用曰本浪人戴木公超串通曰本十六铺封锁线及港务处曰本海军武官府,把持垃圾驳运的承包权,数年之久。对上滥开包价,伪市府因为曰人的关系,无法应付;对下扣克工资,工人船户惧于恶势力,无力反抗。罗君强亦曾将

  • 卷之九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正月。甲子。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奏、筹办徐海赈务情形。得旨、仍着该督抚将春赈事宜。兼筹并顾。务令各属灾黎。均沾实惠。随手  ○河南巡抚裕长奏、遵办团练事宜。得旨、已悉。所拟团练章程。

  • ◎段芝贵妙语天下·宣南吏隐

    奉张于改组靳阁之际,入都,并要求特赦段芝贵、曲同丰、陈文运、刘询四人,亦为与直派难堪。迫人走险之一事,按段芝贵字香岩,合肥人,在清季结拜天津盐商王锡瑛,以重金购杨翠喜,加赠奁资万两,献之庆亲王奕助长子载振。振眩于色,遽授

  • 耶律欲稳传·脱脱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突吕不部人。祖父台押,在遥辇时任北边拽剌。简献皇后与诸子遭遇危难时,曾经靠他得以免祸。太祖追思其功劳不忘,又赞赏欲稳严肃稳重,有济世之志向,于是命他典司近部,以遏止诸族窥伺神器之念头。欲稳受器重之

  • 二一 进一步的研究·邹韬奋

    上次所谈过的直接教授法,只是对初学而言,略进一步,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训练学生用英文字典。最好是要用英文注解的字典,至少也要用中英文注解的字典,这样不但可以得到正确的意义,而且也可于无意中多学得几个生字。况且教师用的

  • 卷十一·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一宋 徐天麟 撰礼五【吉礼】祖宗配侑孝文十六年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祗以太祖高皇帝配【郊祀志王莾疏】孝武元鼎五年立泰一祠於甘泉亦以高祖配【同上】元封四年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合高皇

  • 卷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黎靖德

      ◎训门人六   先生问伯羽:"如何用功?"曰:"且学静坐,痛抑思虑。"曰:"痛抑也不得,只是放退可也。若全闭眼而坐,却有思虑矣。"又言:"也不可全无思虑,无邪思耳。"以下训伯羽。   学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多有事在。然

  • 卷九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三昭公五年考异足利本传明之未融之作而永懐堂同 楚子以屈伸为贰于呉伸作申永懐堂同 防啓疆曰可疆作彊宋板永懐堂同注投掷也也作地 羁庄

  • 卷十二·张自超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二高淳张自超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柏举之战至是十三年而始报蔡亦见楚之积弱难振矣虽迟至十三年而卒报蔡亦见楚之蓄愤不释矣楚灭顿灭胡而后及蔡视乎大小强弱之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本)·窥基

    经。诸比丘(至)深入禅定赞曰。上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文分为三。初法.次喻.后合说故。初文有二。初明今实。后释先权所由。比丘当知下。是初文又二。初知机熟后说一乘。此初也。机熟有五。一

  • 坚誓师子缘品第四十九·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提婆达多。恒怀恶心。向于世尊。欲害如来。自称为佛。教阿阇世。害父为王。新佛新王。治理天下。不亦快乎。【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王舍城耆阇

  • 七 阇利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憍赏弥之瞿师罗园。其时,普行者满提左与持木钵之弟子阇利,诣往世尊之处。诣已,共相问候致意,退立一面,如是言:“友!尊瞿昙!命与身是一、或是异耶?”“然者,友!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 鸭江行部志·王寂

    记行著作。金王寂撰,民国朱希祖节选考证。一卷。王寂,有《辽东行部志》已著录。希祖,浙江海盐人。此为《辽东行部志》姊妹篇。记王寂明昌二年(1911)巡查辽东半岛历时三十二天见闻。朱希祖所藏《永乐大典》辑本已佚。今本

  • 万里孤侠·还珠楼主

    《万里孤侠》是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书共分五个回目。

  • 春秋经解·崔子方

    十二卷。崔子方(生卒不详)撰。崔子方字彦直,又字伯直,号西畴居士,涪陵(今属四川)人,宋代着名经学家。《永乐大典》引《仪真志》之崔子方与苏轼、黄庭坚游,尝为知滁州曾子开作《茶仙亭记》,并刻石于醉翁亭侧,黄庭坚称其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