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六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九

高倬(何应瑞) 刘成治 黄端伯 吴嘉胤 龚廷祥 陈龙正 陈于阶(葛征奇等、吴可箕等)

高倬(何应瑞)刘成治黄端伯吴嘉胤龚廷祥陈龙正

陈于阶(葛征奇等、吴可箕等)

高倬字枝楼,忠州人;天启乙丑(一六二五)进士。崇祯初,以知县入为御史。蓟督曹文衡与总监邓希诏相奏讦;倬言:『宜撤希诏,安文衡心。若文衡不足任,宜更置;勿使中官参之』。疏入,贬一秩。寻以草场火,坐巡视不谨,下吏。逾年释归;起上林署丞,迁大理右寺副。十一年(一六三八)五月,火星逆行,倬请疏刑部积案。累迁南京太仆寺卿。十六年(一六四三)二月,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其秋,操江改任武臣刘孔昭,召倬别用;未赴而北都陷。

弘光帝立,改工部右侍郎。御用监内官请置龙凤几榻诸器及宫殿陈设宝玩、金玉计费数十万,光禄寺请办御用器至万五千七百有奇;倬上言:『国家草创,民愁财匮,宜力行节俭为天下先。昔卫之亡也,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通商务农,故能立国。今百万之师嗷嗷待哺,司农无以应之,致觖望掠食。即君臣缟素示以匮乏,彼未必信也;而乃雕镂华彩,欲饰美观乎』!不纳。既解学龙被劾削职,擢为刑部尚书。

南都不守,投缳死。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何应瑞,出身、籍贯不可详。崇祯时,官南太常寺卿。南都以与拥戴功,擢工部右侍郎,晋尚书。其年八月,太后至自河南,谕部臣修行宫、备赏赐;应瑞与侍郎高倬合疏言:『点金无术,恳祈崇俭』!不纳。南都陷,自缢不死,复自刎,为其子所持。不知所终。

刘成治字广如,汉阳人。崇祯甲戌(一六三四)进士,以知县补国子监助教。

弘光时,历升户部郎中。赵之龙将出降,入户部封库;成治拳殴之,之龙走免。闻豫王命百官谒见,寅往午归;慨然曰:『国家养士三百年,无一忠义以报朝廷邪』!题璧曰:『钟山之气,赫赫洋洋;归于帝侧,保此冠裳』。自缢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黄端伯字符公,新城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杂治儒、墨、百家之学。性冲淡夷旷,虚怀下士。官宁波、杭州推官。每出,则诸生以经史、文艺及语录、禅旨、金丹符箓裒然竞进者,恒数百人;端伯应接从容,莫不厌服而去。治行报最,征入京;以忧归。乃屏弃一切,潜心儒学。少时,自署印文曰『海岸道人』;至是,改其篆曰「忠孝廉节之章」。益王居建昌,与郑芝龙结姻,势横甚;端伯疏论之。益王亦劾端伯离间亲藩及出妻、酗酒事,有诏候勘;端伯乃避迹庐山。

弘光时,大学士姜曰广荐起之,授礼部仪制主事。南京覆,或曰:『公如老衲,盍浮沈山野』?端伯曰:『临难苟免,先圣训也;我岂借口释氏以苟活乎』!百官迎降,端伯独不赴。从者固请,乃书一帖与之曰「大明忠臣黄端伯」。豫王命趣召之。兵往,先捶其妾;端伯毅然不顾曰:『杀即杀耳,我不投谒也』。系之去,方巾不冠;亦不拜。王甚重之,授以职,不可;以方外礼,亦不可。王问:『宏光何君』?曰:『圣君』。问:『何以指昏为圣』?曰:『子不言父过』。问:『马士英何相』?曰:『贤相』。问:『何指奸为贤』?曰:『不降即贤』。遂下狱。临刑诗曰:『问我安身处,刀山是道场』!一卒左刃之,手颤,弃刀走;一卒右刃之,亦颤,弃刀走。端伯厉声曰:『吾心不死,头不可断;盍刺吾心』!卒如之而绝。一仆拱立其侧,挥之不去,亦见杀。鲁王赠太常卿,谥「忠节」。我朝赐通谥,曰「烈愍」。

吴家胤字绳如,松江华亭人。天启甲子(一六二四)举于乡;历官户部主事,管理新饷。奉使至丹阳闻变,亟驰还。从者曰:『往则投死耳;幸而不遇难,且归为后图』!嘉胤曰:『是何言欤!君亡,则率土皆非明有也;我归欲安之』!止车城外报恩寺,上书求存明社稷;不报。冠服,自缢于方正学祠。一仆欲解之;一仆曰:『嗟乎!主人有成言矣。解之必不听,不如已也』!此仆亦从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龚廷祥字伯兴,无锡人;马世奇门人也。崇祯癸未进士(一六四三)。弘光帝立,廷祥不欲出;既念母老,冀得诰命以荣之,乃赴选。授中书舍人;乙酉(一六四五)四月,命始下。旬日间,扬州不守。

南都覆,恸哭曰:『吾固知国祚必移,而不意如是其速也!吾岂〔忍〕背恩乎』!遗书戒其子善事祖母;诣文庙,肃衣冠拜孔子讫,大呼曰:『吾不负师友马君常、刘湛六也』!自投武定桥下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陈龙正字惕龙,嘉善人;为高攀龙弟子。崇祯甲戌(一六三四)进士,授中书舍人。

十一年(一六三八)五月,荧惑守心;十二年(一六三九)十月彗星见,冬至大雷电雨雹;十三年(一六四○)二月,京师大风,天黄日眚:龙正皆应诏条奏,大旨在听言用人。又请垦荒;时中原残破,有田不得耕。龙正据常理言之,给事中黄云师、御史黄澍遂诋为伪学;帝不问。御史叶绍容谓堪任督辅,主事赵奕昌举为真贤才;亦不用。久之,迁南京国子监丞。

弘光时,用为祠祭员外郎。南都陷,绝粒死(或曰病死)。

陈于阶字詹一,上海人。尝从大学士徐光启学历法,荐授钦天监五官挈壶正。

南渡,令督造火器。及大清兵至,叹曰:『吾微员也,可以无死;然他日何以见徐公哉』!遂自经于天主堂。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又有葛征奇,官光禄卿;刘光弼,官户部郎中;刘万春,官礼部郎中;陈爊,官中书舍人:皆死于南都之难者(详不可闻)。征奇字无奇,海宁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士民死者,则吴可箕,国子监生;休宁人,寄居南都。弘光帝出走,乃题诗衣襟,自缢于鸡鸣山之关壮缪祠。黄金玺,江宁武举人,题壁,自经死。陈士达,布衣也;投水死。迹最奇者,则投秦淮河之冯小珰,题诗百川桥之乞儿也;诗曰:『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猜你喜欢
  卷六·本纪第六·脱脱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张廷玉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司马光
  卷五十五·黄以周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八·杨仲良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九·王祎
  ●卷二·陈康祺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六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一·佚名
  ○日军驻屯的要求与“汪政府”·陶希圣
  卷二·张守节
  第十六章 左路备补军(二)·冯玉祥
  雪不台传·宋濂
  同治二年五月廿八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十九·洪迈

      七言〈原缺〉

  • 卷七 五言排律·佚名

    马祖常寄舒真人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

  • 末帝纪下·薛居正

    贞明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曹州刺史朱汉宾为安州宣威军节度使;以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充散指挥都军使、检校太傅王彦章为匡国军节度使,进封开国侯,军职如故。二月癸丑,宣州节度使钱传璟起复,依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宣州节

  • 卷一二二 宋紀四·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五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八年(辛未、四三一年)   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興。   丙申,檀道濟等自清水救滑臺,魏叔孫建、長孫道生拒之。丁酉,道濟至壽張,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濟

  • 内篇 二体第二·刘知几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城

  •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蔡东藩

      桑麻无恙,鸡犬不惊,村夫野老,散坐瓜棚豆架旁,笑谈大唐遗事,什么晋阳宫,什么凤凰山,什么摩天岭,什么薛仁贵征东,什么罗通扫北,什么巴骆和,什么宏碧缘,最出奇动人的,是盖苏文兴妖作怪,樊梨花倒海移山,唐三藏八十一难,孙悟空七十二

  • 第六十八回 战皖北诸将立功 退丹阳大营又溃·蔡东藩

      却说胡巡抚林翼,移驻英山,即命多隆阿总统诸军,用鲍超为前锋,蒋凝学为后援,浩浩荡荡,杀奔太湖。四眼狗陈玉成,闻清军大集,急纠合捻匪首领龚瞎子、张洛型等,由庐州上攻,有众十多万。捻匪是什么人物?相传捻字是捏聚的意义,无赖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一·陈厚耀

    齐悼公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闗【左传载于悼公二年】初悼公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史齐世家】鲍子与悼公有却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

  • 辽史拾遗卷二十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二国外纪第四十五高丽资治通鉴曰唐防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防开州称王号大封国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壌为西京建俭约寛厚国人安之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曰王氏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养吉斋丛录卷之四·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顺治间,大学士等俱内直。诸章奏即日票拟,面赐裁决。十八年以后,辅政大臣、内直大学士等在外,疏奏次日看详。及进呈候旨,止有学士,而大学士不预。康熙八年,从李文襄之芳请,仍复旧制。其

  • 卷三十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八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心无限量者也此其言尽心何也曰心之体无所不统而其用无所不周者也今穷理而贯通以至于可以无所不知则固尽其无所不统之体无所不周之用矣是以平居静处虚明洞达固无毫

  • 少牢馈食礼·佚名

    少牢馈食之礼:祭日用丁日或己日,如以先月下旬之丁日筮来月上旬之丁日,则以丁日筮并筮日之日数共计十一天。在庙门之外卜筮。卜筮之时,主人衣朝服,面朝西,立于门的东边。家中主筮事者史亦衣朝服,左手执蓍草,右手揭开韇盖,而后与

  • 世界佛学院建设计划·太虚

    ──十七年十月改正──一 宗旨 昌明佛学,陶铸文化,增进人生之福慧,造成世界之安乐。二 组织 由创议人与附议人同为发起,其赞助进行者,推为赞成人。不分别国籍民族男女宗教阶级。俟院址决定后,开一发起人会,推举建设委员

  • 佛说转法轮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爱之意已止。漏结之情已

  • 卷第八·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八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自下归敬请加。钞归敬三宝者归必归三要须尽寿及未来际等敬但随於一宝容暂敬故归必兼敬敬未必归二相不同问既请威加护何不序前致敬答序但兼述非为正故所以前云并序。▲钞

  • 木钟集·陈埴

    南宋陈埴著。十一卷。凡论语、孟子、六经总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近思杂问、史等各一卷。其体例皆先设问后答之。书名取“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宋元学案·木钟学案》)之意。在论述心

  •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道璨

    全一卷。宋代僧无文道灿撰,法嗣惟康编。度宗咸淳九年(1273)刊行。又作无文道璨禅师语录、无文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为育王山笑翁妙堪之法嗣无文道灿之语录。内容包括荐福寺语、开先华藏寺语、再住荐福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