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

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二月。己亥朔。遣官祭关帝庙。  

○谕军机大臣曰、秦承恩奏、据署凤翔府经历陈希贤禀报、盘获大名府元城县人王六一名。查与直隶通缉大名案内。未获余犯王六、姓名籍贯相同。严讯该犯、坚供上年并未回过大名。现在解赴直隶质审等语。王六姓名籍贯。既与大名案内未获逸犯相同。明系质证无人。狡供不吐。解到时、刘峨自应严切究讯。且该处乡保地邻。俱素所熟习。易于辨识。自不虑其稍有讳饰。如果审讯属实。则段文经、刘勤、实在下落。亦可从此根究。倘实系无辜。亦应质审明确。不可拖累良民。但此事必须研讯确凿。毫无疑义。方可完结。若该督不能质对确实。即将王六解京、交刑部审讯办理。再本日刘峨奏、新旧命盗已未完结各案一摺。此系年终汇奏事件。该督不过照例具奏塞责。段文经等要犯。至今未获。且并无消息下落。此等寻常命盗各案。更不经心。所谓一事不可信。事事皆不可信矣。着再传谕刘峨、务饬属将段文经等、上紧设法查拏。勿因日久生懈。俾要犯不能就获。致干重戾。  

○又谕、据徵瑞覆奏、硝磺一项。例禁私买私卖。是以两淮岁需硝磺。照例由运司衙门、将价银豫解藩库。委员搭办。应请嗣后两淮所用硝磺。迳由盐政衙门给批。令商前赴出产地方采买等语。所奏亦未免拘泥见小。此项硝磺。既由运司豫发价银。该委员等不过遇便代为搭买。且每年采办。价止开销一百一十余两。较之通省各营所需硝磺。为数不及百分之一。与营伍军火。全无交涉。其短缺系该藩司及委员等、藉词卸责。徵瑞接奉谕旨。自应将盐城各营额贮硝磺。因何短缺。其中有无弊窦。并硝磺短解。由于岁需烟盒之语。得自何人。据实明白查参。办理方中肯綮。乃摺内惟恐此事于盐务干涉。鳃鳃然代为声说。意存回护。此究由徵瑞识见不能开展。见小所致。取笑于朕矣。着再传谕该盐政、务遵节次所降谕旨。逐层指驳。彻底查明具奏。嗣后办理一切。益当扩充识见。以期得当。毋得仍前见小拘泥也。仍将会同查办情形。迅速由驿覆奏。  

○又谕、近日李世杰于办理地方事务。多有错误。恐究系病后精神恍惚、未能周到所致。该督上年冬底。由清口回江宁。路过扬州。徵瑞曾经见面。且现在会同查办硝磺亏欠一案。自必与之会商。近日李世杰病体究竟如何。徵瑞在彼目击。必得确切。着传谕徵瑞、即将李世杰近日精神若何。是否即能就痊。于公事不致贻误之处。遇便据实覆奏。不可瞻顾。  

○福建巡抚徐嗣曾奏、水师提臣黄仕简、于初四日抵鹿耳门。陆路提臣任承恩、于初六日抵鹿仔港。皆克期于十三日进剿。适徐鼎士等兵亦抵北淡水。三路围攻。自必一举蒇事。谕曰、此等幺<麻骨>贼匪。原不过一时乌合。现在黄仕简、任承恩、督兵会合搜剿。自无难立时扑灭。前因徐嗣曾轻离省城。恐致人心疑骇。曾降旨饬谕。此时人情大定。非同前比。且大兵抵台。三路围攻。贼匪自必四散溃窜。恐有逃至原籍及内地者。尤应于各口岸严密截拏。徐嗣曾不妨视其地方紧要。间一亲往各处搜查。前有旨令李侍尧抵闽后。即驻劄蚶江。督办一切。常青亲自渡台。督同黄仕简等、搜剿贼匪。着传谕该督等、遵照妥协办理。常青抵台后。即令任承恩迅速驰驿来京。该提督轻于举动。未免迹涉张皇。然究属遇事勇往。尚无不应。今令其来京。不过欲面询台地事宜。常青可告知该提督。毋庸心生疑惧。  

○庚子。谕曰、修撰戴衢亨、御史百龄、均于山西学政任内、失察武生裴泰祥、戕毙多命一案。吏部分别议以降调。固属咎所应得。但念其究系失察公罪。戴衢亨、百龄、俱着从宽改为革职留任。  

○又谕曰、李世杰奏、查办各营火药缺额缘由。据江宁布政使袁鉴、将运司衙门需用烟盒磺觔。混同未解铺磺价值。一并叙入详覆。李世杰即据详具奏。请将袁鉴交部严加议处一摺。夫硝磺为军火所需。最关紧要。各营解送缺额。自系承办之该藩司、及委员等、采办迟延所致。乃袁鉴率以运司衙门需用磺觔。牵混具详。今据徵瑞奏、两淮年例所制烟盒等项。需用硝磺无几。向由运司发给价银。交委员等遇便代为搭买。且每年采办。止开销银一百一十余两。较之通省各营所需硝磺。为数不及百分之一。与营伍军火。全无交涉。况现据李世杰查明运司衙门、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三年磺觔价值。系豫行解司。年清年款。并未迟逾。何以袁鉴以此率混具详。显系藉词支饰。为卸罪地步。李世杰自因病后精神瞀乱。不能认真查核。至此事系该藩司专办。既迟误于前。又复巧饰于后。其过甚大。袁鉴系屡经获罪之人。朕弃瑕录用。擢任藩司。不思感激奋勉。其办事荒唐舛谬若此。断不足以胜藩司之任。亦不值再交部议。袁鉴着即行离任。其江宁布政使员缺。着王兆棠补授。所遗江苏按察使员缺。着康基田补授。成汝舟着补授淮徐道。其江宁府知府员缺。即着袁鉴降补。仍革职留任。俟八年无过。方准开复。所有查出各营短缺硝磺。着袁鉴按照价值。十倍罚赔。以示惩儆。此乃朕格外加恩。从宽办理。若为诛心之论。则袁鉴获罪甚重。岂尚能复邀录用耶。袁鉴益当感愧图报。痛改前非。以观后效。  

○谕军机大臣等、据李世杰汇奏、五十一年承缉盗窃各案一摺。上年大名案内首犯徐克展、逃至亳州。经豫省委员缉获。张均德一犯。亦曾在江宁逗留。被直省委员盘获。该督于首逆正犯。在该处地方经过潜藏。不能饬属查拏。俱系他省缉获。则现在所奏寻常盗窃各案。不过具文塞责。以一奏了事。一事不可信。即百事不可信矣。李世杰着传旨严行申饬。至首犯段文经、刘勤、至今尚未弋获。着传谕该督、务饬各属上紧缉拏。毋致重犯久稽显戮。如再仍前疎懈。恐该督不能当其咎也。  

○又谕、现在两提督厚集兵力。克期会剿。自必立时扑灭。惟前据徐嗣曾奏、黄仕简到台后。开炮打死贼匪二千余人。贼俱奔逃内山。而本日蓝元枚、亦奏及贼匪窜入内山。与生番勾结。将来搜捕需时等语。内山虽系生番巢穴。但贼匪穷蹙无归。或以贿结。或以势胁。生番容留藏匿。将来大兵彻后。潜出滋扰。尤属不成事体。该提督等、务须乘此兵力。上紧搜捕。俾尽根株。以靖海疆。至贼首林爽文、王芬二犯。及此外有名头目。如经官兵生获。即选派员弁。解京审办。以彰宪典。再前已降旨、令任承恩俟常青抵台后。即驰驿来京陛见。询问该处情形。其陆路提督、着蓝元枚署理。现在江南提督。署理有人。蓝元枚俟任承恩回任后。再回江南本任。  

○兵部奏、八旗大臣官员盔甲军器。例届五年请派王大臣点验一次。今请于四月内点验。得旨、文职七品以下武职六品以下微员盔甲军械。嗣后着停其点验。其余应行点验各员盔甲军械。上年秋收。虽属丰稔。但现在物价。尚未甚平减。亦着展至明年。再行奏请点验。  

○辛丑。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肃亲王永锡行礼。  

○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德保、刘墉、进讲孟子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二句。讲毕。上宣御论曰、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斯二语也。以为答万章之前问、从而为之辞。则可。以为示后之继业、为万世法。则不可。盖自启贤继业之后。但有与子无与贤之事矣。其有托于贤而攘窃者。皆乱臣贼子之流。非唐虞之所谓禅也。且天何言哉。与贤与子。将命者谁。以予论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与。即天之所与。然与子虽为万世不易之规。而其败德隳行、恃天之与已、而不知凛难谌靡常之义。存如保赤子之怀。则民必不与之。而天亦厌之而不与。斯不大可畏乎。纣之言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岂非恃天之与已乎。吾是以祇申难谌靡常之义。而戒负扆者栗栗畏惧。以敬天爱民。慎守其器。而前此之与子与贤。胥不必论。后此之与子与贤。皆不可恃。故曰、斯二言、不足以示后之继业、为万世法则也。至于较年之多少。及地之远近。所谓愈去愈远。而更甚之乃曰故仲尼不有天下。余又以谓斯言也。仲尼必不为之。仲尼而为斯言。亦非仲尼而已矣。盖孟子叹王道之不行。万民之受害。未尝无已欲得天下、以施号令、行王道之意。然而仲尼无此心也。人非孟子。更不可有此心也。鸣呼。此孔子所以为至圣。而孟子祇可称其亚乎。讲官、侍班官、跪聆毕。兴。直讲官德明、谢墉、进讲易经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二句。讲毕。上宣御论曰、乾刚健而艮笃实。此言各具其用。而相资以成其德也。盖刚健而无笃实。或失之躁。笃实而无刚健。或失之固。躁与固。则不能日新其德矣。然乾元之体。无所不贯。八卦之德。何一非乾德哉。故在大畜言大畜、则曰刚健而济之以笃实、以日新其德耳。夫日新其德。非所谓自强不息乎。解大畜者。或谓畜之者大。或谓能畜其大。至于不家食。则率谓人君大烹养贤。而其臣不食于家。予以为家者。私也。不食于家。去私也。君与臣胥无私、以敕几协民。有不日新而辉光者乎。若夫九二为刚中之臣。六五为柔中之主。此正刚柔相济。不失其养。亦日新其德之道也。若必训二以说其尤。戒五以防其恶。是君臣之间。先自猜贰矣。独占其一爻者。或可曲解。然非大畜全体养贤之义。兹故申而论之。讲官、侍班官、跪聆毕。大学士公阿桂、大学士嵇璜、奏曰。皇上时几敕命。中正绥猷。以体天者敬天。而笃祜无疆。本心法为治法。而健行不息。洵所谓斟元建极。锡福宜民者矣。臣等幸侍讲筵。亲承圣训。曷胜诚服。奏毕。诸臣出就拜位。行二跪六叩礼。礼成。上御文渊阁赐茶。还宫。复赐宴于文华殿东庑之本仁殿。  

○谕曰、原任按察使杨廷桦、在闽年久。该处情形。较为熟悉。其获咎系因越狱。案情虽重。究非私罪可比。现值用人之际。杨廷桦着自行赴闽。交与李侍尧差遣委用。如果出力。着以同知通判酌量题补。  

○又谕、前经理藩院议准、将回子哈第尔所袭郡王品级贝勒。照内地扎萨克例出缺。降至公爵。准其世袭罔替。但伊父霍集斯、从前曾经出力报效。且又拏获达瓦齐。颇着劳绩。着施恩将哈第尔现袭郡王品级贝勒。准其世袭罔替。嗣后缺出。不必降等袭封。再额色尹、托克托、所袭公爵。降至三等台吉。方准世袭罔替。因图尔都并无子嗣。曾将额色尹之孙托克托、过继与图尔都为嗣。承袭公爵。其额色尹、图尔都、实系回部和卓后裔。伊等从前俱属效力。托克托、又系额色尹之孙。伊现在承袭辅国公爵。缺出不必削除。准其世袭罔替。以示朕轸恤回部臣仆之至意。  

○壬寅。福建台湾镇总兵柴大纪奏、十四日子刻、接据台湾道永福来扎。知凤山又被贼陷。随督饬弁兵赴援。乃出城未远。即遇贼匪来犯郡城。查郡城并无墙围。惟以木栅箣竹环绕。难于固守。当于城南桶盘栈地方。饬游击蔡攀龙、并南路参将瑚图里、带兵驻劄。又饬守备邱能成、李步云等、于城东之万寿亭驻劄。其西南沿海一带。亦令守备李球等、带兵把守。臣仍驻北路盐埕桥防御。四面严固。郡城可保无虞。俟内地兵到。即当长驱前往。谕军机大臣等、前贼匪滋扰凤山时。瑚图里纵马由南而去。不知下落。朕以该参将之不能抵御。由于兵散。独力难支。与临阵退缩者不同。曾谕令常青俟事定后核其功罪。分别办理。今该参将业已回至郡城。率兵堵御。如果奋勉杀贼。则功过尚足相抵。着常青俟事竣后。秉公核实具奏。并给咨送京。候询问台地一切情形。再柴大纪摺内、称郡城并无墙围。惟以木栅箣竹环绕。官兵难以固守等语。前曾谕令李侍尧、于台匪荡平后。将是否可以建城之处。酌量办理。今阅柴大纪所奏、体察情形。彰化等三县一厅。应否改建城垣。尚可俟筹办善后事宜时。确实勘估。绘图妥议。请旨办理。至郡城为全台根本。即应速建城垣。以资保障。着李侍尧、常青、俟事竣。即熟商妥议。一面奏闻。一面兴工办理。  

○癸卯。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遣官祭昭忠祠。  

○谕、据尚安奏称、喀喇沙尔之土尔扈特和硕特等、归服年久。今既宽裕。马匹牲畜滋繁。且能贸易者颇多。嗣后不必勒令耕种为生。任从伊等自谋生理等语。所奏尚是。着照尚安所奏。任从伊等自谋生理。  

○又谕、据常青奏、接据台湾府城参将宋鼎、游击郑嵩、左渊、署游击王天植会禀。上年十二月内。有防守小北门把总高大捷。逃赴鹿耳门。觅船内渡。随将该弁锁解到郡。讯供因贼匪猖獗。欲逃内地。随商同台湾道。恭请王命。将高大捷即行正法等语。绿营恇怯积习。最为可恶。在兵丁临阵脱逃。已属大干军纪。况高大捷身系把总。当台匪滋事之时。带兵防守。輙敢擅离郡城。首先逃避。情罪更重。自应立正典刑。以肃军令。该参将宋鼎等、一闻高大捷逃赴鹿耳门之信。立即锁解到郡。会同讯明正法。所办甚是。武职中参游等官。虽非专阃大员。于例不应专戮。但行军之际。非寻常无事时可比。该参将等、能知事体轻重。一经讯明脱逃属实。即会同该道、将高大捷先行正法。使在事兵弁。咸知儆畏。甚属能事可嘉。宋鼎、郑嵩、左渊、王天植、俱交部议叙。仍着事竣后。俱给咨送部引见。向来逃兵拏获。尚且即行正法。况高大捷以武弁委城脱逃。尤为可恶。虽已正法。尚不足蔽辜。着该督查明伊子。奏闻发遣。并将办理缘由。着各督抚通行晓谕绿营兵弁。使知避贼潜逃。希图幸免。不但戮及其身。即其子嗣亦难邀宽宥。庶惩一儆百。不敢复蹈恇怯恶习。以励戎行而申法令。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曰、保宁奏、成都省城城工。现已修竣验收。所有承修各员。在工三年。认真办理之知州张官五等、请量予议叙等语。此等城工。系发帑兴修。承办各员。尚可藉沾余润。即督催稽察。亦属分内之事。向来各省办理城工。并无议叙之例。即如陕西西安城工。较川省更为浩繁。报竣后、亦未奏请议叙。且京师内外城垣。亦曾经大修。及其余各项钜工甚多。均无特予议叙之例。此次川省承办各员。果能实心经理。着有微劳。该督不妨随时量加甄录。以示鼓励。不值特请邀恩议叙也。将此传谕保宁知之。  

○又谕、从前办理缅匪时。曾调福建水师兵二千名。随同进剿。该兵丁等沿途滋事。鞭责夫役。甚至将民夫双耳割去。当将首犯正法。以示惩儆。及随京兵打仗时。又复怯懦。竟有闻枪炮声、恐惧战栗。欲泅水逃避者。可见该省兵丁。勇于私斗。怯于公战之习。牢不可破。皆由该省将弁。平日不能认真训练。以致军无纪律。着李侍尧于剿捕台匪事竣后。实心训练。申明军律。随时惩创。俾各弁兵共凛法纪。有勇知方。痛改从前积习。以作士气而励戎行。方为有备无患。该督不可惟知办理地方事件为重。而转置军旅专责于不问也。  

○又谕、现在大兵已到。贼匪望风胆落。溃逃四散。黄仕简、任承恩、统领官兵。克期分路进剿。捷音何以至今迟滞未到。林爽文等。于光天化日之下。纠众不法。攻占城池。戕害文武官弁。实属罪大恶极。神人共愤。所有逆犯渠魁。及有名头目。务须按名擒拏歼戮。如经官兵生获。即选派员弁解京。尽法处治。不可任其逸入内山。搜捕需时。该督等、更须穷究党羽。按名从严办理。务使净尽。以靖海疆。方为妥善。  

○甲辰。上御乾清门听政。  

○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曰、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雅满泰、现驻藏办事。其缺着海宁署理。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德勒格楞贵、现在英吉沙尔办事。其缺着伍弥乌逊署理。  

○广东巡抚孙士毅奏、拏获天地会匪犯许阿协等四名。供在漳州地方。被赖阿边等、纠引入会。其会起于乾隆三十二年。凡入其教者。以三指按心为号。便可免于抢夺。谕军机大臣等、天地会名色。起自三十二年。为时已久。且该犯等、辄敢转相纠约。暗用记号。夺取财物。毫无忌惮。而许阿协等、俱在漳州地方。被诱入伙。并未渡台。可见此等邪教。闽省内地已有。尚不止台湾一处。从来倡教立会。最易煽惑人心。为地方之害。上年大名纠众戕官一案。段文经、亦借立八卦会为名。互相勾引。遂成逆案。而闽省匪徒。公然立天地会名色。肆行抢夺。较之大名邪教。其案更久。此总由地方官、平时不肯实力查察。及遇有犯事者。又不能彻底根究。以致姑息养奸。即如上年台湾杨光勋一案。所立会名。即系现经查出之天地会。乃地方官改作添弟二字。明属化大为小。希图规避处分。此次林爽文等滋事不法。即由从前养痈贻患所致。不可不严切究办。以净根株。着该督等、于事定后。密访严拏。痛予惩创。勿再稍留余孽。并将三十二年以后。失察邪教之督抚、及文武大小员弁。彻底查明。据实参奏。其办理杨光勋一案。将天地二字。改作添弟字样之台湾地方官。其咎更重。并着确查严参。以示惩儆。至许阿协供出勾引入教之赖阿边等犯。俱籍隶漳州。该督等俟台匪办完后。即饬属严缉务获。讯明党羽。按名究办。毋任奸徒漏网。  

○以工部左侍郎李绶、为左都御史。转兵部右侍郎沈初、为左侍郎。以左副都御史吴玉纶、为兵部右侍郎。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饶阳县民宋明智妻路氏。  

○乙巳。谕、向来各省承审命盗案件。迟延者例有处分。而所逾之限。有过五月以上者。亦祇照例议处。不足以示区别。嗣后承审之员。其逾限在五月以内者。仍照定例办理。若再迟至五月以上。自应加重分别议处。着交该部另行酌拟处分。妥议具奏。所有湖北武昌县熊之玉、伙劫叶组耀等家衣物一案。其承审迟延各员。即照新例办理。寻议、向例命盗初参。迟逾统限。议以罚俸之后。若有逾违二参分限者。即应革职。其盗案历限五月、命案历限七月以上之案。因尚未逾二参。故未定有加重议处之例。请嗣后承审命盗重案州县官。于初参限满之后。计初参已迟至五月七月以上。向例罚俸一年者。今增定予以降一级留任。其逾二参分限者。仍照旧例革职。从之。  

○又谕、上年山东司监、及历城县、连有越狱之案。该抚明兴、既未能先事防范。临时又不能妥速拏获。及该犯等窜逸后。至今尚有七名在逃。又大名纠众片□戈戕官一案。首犯段文经、徐克展等、虽在直隶聚众滋事。而八卦会邪教。在东省单、冠、二县者居多。明兴疏纵之咎。已无可辞。及段文经等、逃至馆陶。又不能即时弋获。以致正犯日久稽诛。况徐克展一犯。即系豫省委员在亳州访拏。山东亦系邻省。明兴何以独不能代为缉获。看来该抚于两案要犯。始犹望其奋勉补过。今日久未获。该抚又恐惧惶惑。一筹莫展。竟至手足无措。山东地方紧要。难望其振作有为。岂可复留巡抚之任。致滋贻误。明兴着来京候旨。所有山东巡抚员缺。着长麟补授。  

○又谕曰、原任大学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孙。皆经获罪。现在并无服官者。着将伊孙候补通判高杞、调取来京。以内务府郎中补用。以示朕轸念前劳。眷注旧臣之意。  

○又谕、据徐嗣曾奏、接据署侯官县禀称、该县驿夫郭世名、高岳、递送总督六百里奏摺迟延。究出郭世名、因醉贻误逃匿。高岳、同伊兄高升、装虎迹扶同捏结。请将高升、郭世名、高岳、均发伊犁给厄鲁特为奴等语。军台文报。关系紧要。况现值剿捕台匪之际。军情尤为机密。譬如紧急发兵之事。如是延缓。岂不致误待救者。此项摺匣、虽现据寻获。幸未拆动。设因迟误延搁。致中途稍有漏洩。更属不成事体。该县驿夫郭世名、得受高岳钱文。应允一人跑递。輙敢贪饮。任意玩误。复行逃匿。情节甚属可恶。仅予发遣。不足蔽辜。郭世名应按照军法、着即于该站正法示众。至高岳、同伊兄高升、辗转寻获报匣。尚知畏法。着照原奏、发往伊犁给厄鲁特为奴。其失察之署按察使凌广赤、署福州府知府李浚原、均着交部严加议处。徐嗣曾办理错误。失之轻纵。亦着交部议处。  

○调任湖广总督仍办台湾军务常青奏、贼匪于十二月三十、正月初一等日、分路攻逼郡城。经镇道等督率弁兵义勇。协力剿杀。毙贼甚多。又台湾府知府、现饬福州府同知杨绍裘署理。谕军机大臣等、此次与贼打仗文武官弁、及兵民义勇人等、协力剿杀。奋勇得胜。保护郡城。实属可嘉。俟常青抵台湾、于剿捕完竣后。查明实在出力人员。分别奏请交部议叙。所有义民乡勇。激发公义。协力剿贼。尤堪嘉奖。仅令地方官分别奖赏。尚不足以示鼓励。着常青于抵台湾后。查明各义民乡勇内、如系务农经商生理者。即酌免交纳赋税。若系首先倡义绅衿、本有顶带者。即开列名单、奏明酌予职衔。以示优异。至黄仕简、任承恩、于正月初四、初六、前后抵台。迄今已一月有余。何以尚未据奏报剿贼消息。该提督等、系专阃大员。抵台湾已久。即待厚集兵力。克期进攻。亦应将贼匪情形。随时奏报。乃至今总无消息。所办何事。黄仕简任承恩、着传旨严行申饬。看来黄仕简、任承恩、全不谙事理轻重缓急。且彼此俱系提督。不相统摄。竟有互相观望之意。于剿捕事宜。不能得力。近来常青屡次奏报。甚有主见。筹办一切。颇合机宜。此时李侍尧、自己抵泉州。常青交印后。即速渡台湾。督同黄仕简等、剿捕贼匪。务将贼首林爽文、王芬、及此外有名头目。擒拏解京。尽法惩治。不可任其逸入内山。原任山东按察使杨廷桦、曾任台湾道。且在闽省年久。于该处情形。自所熟习。其获咎因监犯越狱。究非私罪可比。前已有旨。交与李侍尧、带往差遣委用。现值用人之际。即着杨廷桦、补授台湾府知府。仍带革职留任。并传谕常青、俟李侍尧到后。即令杨廷桦渡台湾接印任事。  

○又谕曰、闽省匪徒。私行倡立天地会。已阅二十年之久。在其党者。自必随同抢夺。而被抢者。岂有甘心隐忍、不行呈控之理。乃从未见该督有查办会匪抢夺之案。若被抢之人。呈控到案。该地方官、又何所回护。竟置不办。其故殊不可解。且事历多年。其党羽必多。着李侍尧、常青、均俟剿捕完竣后。李侍尧在闽省内地各属。密访严拏。常青在台湾地方。即速严行搜捕。毋得稍留余孽。仍应不动声色。妥协办理。并将此会究系起自何年。该省有无被抢控告。地方官沉搁不办之案。确查参劾。  

○又谕、据徵瑞奏、查办硝磺一案。已调取江宁、苏州、两藩司衙门案卷。根究迟误缘由。现复行催。俟各卷到日。会同确查严参办理等语。所奏殊不解事。已于摺内批示矣。此案短解硝磺各营。皆系大江以北地方。又系江宁藩司专办。一切卷宗。自皆在该藩司衙门收贮。徵瑞接奉谕旨。即应前往江宁。就近提卷。会同李世杰、迅速查奏。办理方为得当。即以体制而论。亦当盐政往就总督。断无总督转就盐政之理。且朕因恐李世杰病未痊愈。已降旨令徵瑞将目击该督病体情形。据实覆奏何以该盐政此时。尚安坐扬州。候提案卷。并不亲身前往江宁。徵瑞前在长芦盐政任内。朕见伊办事详细。方望其可有出息。欲资委用。前阅该盐政覆奏之摺。惟恐此事与盐务干涉。意存回护。已觉其拘泥见小。今又如此不晓事体。大失朕期望之意。岂一得淮扬盐政。坐享丰膴遂尔志得意满不思上进乎。徵瑞着传旨严行申饬。并着该盐政速往江宁。遵照节次谕旨。会同李世杰、迅即查明。据实具奏。毋再迟延。自干咎戾。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丙午。谕曰、明兴于本省越狱要犯。及直隶大名滋事首犯段文经等。不能认真缉获。昨已降旨令其来京候旨。苐念明兴获咎。因办理地方事务。不能振作有为。尚无大过。所有刑部右侍郎员缺。着加恩即令明兴捕授。仍带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  

○丁未。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刘墉行礼。  

○福建巡抚徐嗣曾奏、连日接据台湾镇道具报。凤山贼首王启郎、曾锦等、亦被拏获。该镇道等、又侦知贼匪于三十日、分路来攻。豫为准备。杀贼数百名。游击蔡攀龙、复督率兵民。奋勇截杀。余匪逃散。谕军机大臣曰、王启郎、曾锦、系凤山滋事贼首。与高文麟等四犯无异。既经拏获。着该督抚等、派员押解来京。听候审办。其游击蔡攀龙、督率兵民。奋勇杀贼。尚属可嘉。并着事竣后。给咨送部引见。此时各路官兵。早已齐抵台湾。贼人望风胆落。势必纷纷逃窜。各口岸巡防堵缉。尤为最要。李侍尧于二月初二日、经过杭州。计日内已可抵泉州。常青交印后。迅即前往台湾。遵节次所降谕旨。妥协督办。总期迅速蒇事。  

○戊申。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赐予告大学士蔡新御扎曰、卿佳否。闻卿家居。戒饬族众。甚属安静。朕甚嘉之。所谓身江湖而心魏阙也。近作数种寄去看。在朝竟无可与言古文者。不可阿好徒颂。据见奏来。以为何如。菓乾几种并寄。  

○谕、据恒秀等奏、发往为奴之遣犯杨天植、乘间将伊家主大小五口杀死逃走。已经拏获、凌迟处死等语一摺。已于摺内批示矣。此等发遣人犯。俱系减等免死之人。本属凶恶之徒。乃至配所。益复逞凶肆恶。忍心片□戈害多命。可恨之极。着通饬东三省将军等、嗣后遇有减等免死发遣人犯。如不悔罪。不思守分。气质强很。难以管束使令者。尽可听伊主报官打死。不必论犯罪轻重。即行结案。与其容留逞残。不若先行消弭。亦可令此等遣犯。知所惩戒。  

○调山东按察使玉德、为安徽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冯光熊、为山东按察使。  

○己酉。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曰、秦承恩奏、拏获纠伙拒捕、砍毙差役二命之王添德等、审拟分别办理一摺。内称万东山因殴逼曹曾氏自缢身死。旋即脱逃。经白河县差役严得谓缉拏。缘王添德、素与万东山交好。向伊根究踪迹。该犯坚称不知去向。嗣闻万东山潜匿该犯家内。复添派差役往拏。该役因王添德素有拳勇。各带刀棍前往。王添德即纠约韩老二、张老二等、各执器械抗拒。该役等畏其凶恶。不敢拘拏。王添德复诓令将刀棍撩去。后反脸欲殴。差役严得谓等躲避。王添德复喝令张老二等追赶。将差役李起隆、王魁、用刀砍伤。先后殒命等语。州县遇有缉拏凶犯。自应遴选干役往捕。庶该犯不敢抗拒行凶。可以立时拘获。今白河县差拏王添德一案。该役畏惧凶恶。不敢上前捉拏。撩去刀棍。躲避逃跑。反被凶犯追赶殴伤。致毙二命。此等差役。怯懦无能。皆由地方官未能慎选充当。以致遇有查拏要犯事件。不能强干得力。于缉捕事宜。大有关系。嗣后各该督抚、转饬各州县、于选充差役时。务须加意慎重。择其年力壮健者充当。仍不时留心察看。不得以退缩庸懦之人。滥行充数。庶差遣时不致贻误。方为妥协。至现在拏获王添德等三犯之降调县丞张恒、于积年未获凶犯。能留心缉获。自应送部引见。其从前佥差不慎。以致该犯拒捕伤差之知县。并着查取职名。送部议处。余着该部议奏。  

○又谕、稽察上谕处、着添派绰克托。  

○又谕、据奎林等奏称、盟长扎萨克台吉阿克萨哈勒、现在患病。暂不能痊愈。前阿克萨哈勒陛见时。盟长事务。曾令车凌乌巴什管理。今仍交车凌乌巴什暂管。俟阿克萨哈勒病痊时。仍交阿克萨哈勒等语。阿克萨哈勒病症现今既未痊愈。即着解任。盟长员缺、着车凌乌巴什补放。令阿克萨哈勒、安心调摄。  

○谕军机大臣曰、黄仕简、虽系病后。但身为专阃大员。既抵台湾。理应亲身带兵剿贼。何得仅以派员前往了事。且彰化县城。久经守备陈邦光收复。而该提督摺内。何以尚称令柴大纪前往收复彰化等处。任承恩由鹿仔港登岸系在北路。即当知会黄仕简、分路夹攻。办理方中窾要。乃迄今月余。尚无进兵确信。看来伊二人竟各不相下。心存观望。此即朕于起事时。不欲令任承恩去之意。今竟不出所料。常青不可不迅渡台湾。督率办理。并着常青于到台湾后。即行秉公严查。如该提督等、实有观望不前之处。即当据实严参。不可因已调任。意存回护、两可完事。再任承恩、似此迟延不奏、则该提督、及副将徐鼎士、前后奏守风待渡之说。亦恐不足信。并着常青、一并据实查奏。如该督稍有瞻徇。将来经朕查出。即首领亦不能保。不可不慎也。至该督虽已调任湖广。但此事究系伊在闽浙任内之事。尤宜督同妥速办竣。方可将功补过。即李侍尧、以现任闽浙总督。驻劄泉州。凡台湾剿捕等事。亦应听常青就近调度。协同帮办。和衷共济。其各弁兵内、如有因常青系别省总督。呼应不灵。致误机宜者。该督不妨按军法从事。使士卒咸知儆惕。现在带兵大员。有总兵柴大纪、郝壮猷、普吉保三人。足以分路剿捕。着常青于抵台湾后。留心察看。若黄仕简实系病体未愈。即留于彼处。亦属无益。可令其回至厦门本任调养。又常青审明贼伙正法摺内。称刘实、林天球二犯。据供并未伤人。惟携木棍随同附和等语。此等叛贼。岂可复以寻常附和而论。况该二犯业于审明后正法。摺内又何必为之声说。致蹈办常案故套。着该督嗣后于拏获逆匪时。其首要各犯。仍遵旨派员解京。其余各犯。审明后即一面正法。一面具奏。以净根株。  

○又谕、前据常青奏、鹿仔港署守备陈邦光、带领弁兵。率同泉州粤省义民。攻复彰化县城。擒获贼目高文麟等四犯。又据徐嗣曾奏、凤山滋事不法之贼首王启郎、曾锦等、已被拏获。贼人于十二月三十日。来犯郡城。镇道亲督义民、与游击等、分路剿杀贼匪无数各等语。是彰化县城。久经陈邦光等收复。其凤山等处。亦经柴大纪等、派兵分路剿捕。郡城已无事矣。何以黄仕简摺内。仅称派委总兵等、分赴南北二路进剿。恢复县城。竟似该处军情。全未知悉者。看来黄仕简、竟思安坐郡城。并不亲赴各该处督率剿捕。大属非是。提督为专阃大员。领兵是其专责。黄仕简深受朕恩。现带兵剿贼。虽系病后。理宜奋勉出力。乃于剿捕事宜。奏报迟延。全不得领军要领。该提督所司何事。试思台湾郡城。经贼人屡次攻犯。该镇等当大兵未剿之先。尚能保护无虞。焉有此刻又添提督所带大兵。转须协同守御之理。岂黄仕简竟欲以守护郡城为名。迁延坐视耶。黄仕简着传旨严行申饬。至任承恩由鹿仔港登岸。即应将该处贼匪情形。及办理剿捕事宜。先行具奏。乃日久并未据有奏报。现据常青摺内称、该提督尚无进兵确信。探闻现在驻劄彰化等语。任承恩系自请前往台湾捕贼。既由鹿仔港一路进兵。即应督同陈邦光等、上紧追捕杀贼。并知会黄仕简、分路会合夹攻。何以驻守彰化。漫无筹画。其心何居。任承恩亦着传旨严行申饬。  

○又谕曰、李世杰近于地方公务。办理颇多舛错。恐系病后精神恍惚。不能照料周到。该督上年与书麟、同在清江督办河工。且安徽距江宁不远。其病体精神如何。书麟知之必真。两江总督事务紧要。着传谕书麟、将李世杰病体曾否全愈。现在精神气体如何。于地方一切公事。办理是否不致贻误之处。据实明白覆奏。毋得稍存回护避嫌之见。寻奏、臣与李世杰、同在工所半年。见其操劳太甚。步履需人。而综理一切。精神均能周到。近闻回至江宁。即操阅各营官兵。办理地方事务。并无贻误。本月十三日、复赴苏松等处、查阅营伍。且闻近日精神已旺。报闻。  

○庚戍。谕、昨据黄仕简奏、派令总兵郝壮猷、柴大纪、分路剿捕贼匪。该提督在郡城南北冲要处。堵御擒捕等语。所奏殊不详悉。又据常青奏、任承恩由鹿港登岸之后。迄今尚无进兵确信等语。不知其故。实属可疑。已降旨将黄仕简、任承恩、严行申饬矣。黄仕简于贼匪滋事之始。如果病体未愈。何妨据实奏明。即不能亲身前往剿办。朕必加恩原谅。乃既经带兵前往。又未将病未全愈、不能亲往之处奏明。伊系专阃大员。即应探明贼踪。躬率士卒。迅速追剿。何得安坐郡城。仅以派员分捕了事。任承恩系自请前往。更应奋勇出力。乃于正月初六日。由鹿港登岸。迄今月余。总未据奏报剿贼情形。是该提督前此自请前往。并非踊跃急公。不过以有此一奏。可以为后日站脚地步。是诚何心。此由伊二人同系提督。职分相等。彼此心存观望。以致办理迟延。从来行军之道。贵于纪律严明。尤贵事权画一。而机宜缓急。总在随时酌办。此事初起时。朕以伊等迹涉张皇。屡谕令镇静办理。今该提督等、于抵台湾后。如此迁延观望。朕又不得不严加策励矣。且彼时水陆两提督俱奏请前往。朕即以任承恩不应同赴台湾。亦恐水师非其所辖。呼应不灵。未免掣肘。转于剿捕无益。但因任承恩、业已登舟配渡并思多一人、或可得一人之益。是以未令转回。今该提督等、竟如此漫无筹画。而所带水陆弁兵。各顾所辖。彼此不相统属。因而互为观望。不能克期竣事。果不出朕之所料。设彼时任承恩不赴台湾。则所调陆路弁兵。俱听水师提督统辖调遣。权归于一。或早已奏报蒇功。亦未可定。而贼匪不过幺<麻骨>乌合。又经官兵义民、叠次痛剿。纷纷逃避。不敢更肆滋扰。倘贼人狡猾奸谲。见弁兵等渐形懈弛。复乘间侵犯。岂不转堕其计。尚复成何事体。但现在贼匪未得扑灭净尽。看此光景。究由该提督等、迁延贻误所致。则常青不得不速往督办矣。若该提督等仍前延缓。尚不亲率将弁。实力会剿。迅速办竣。朕于军务。赏罚分明。伊二人岂尚未知。恐不能当此重戾也。此旨着由六百里加紧发往。传谕黄仕简、任承恩外。并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昨据徵瑞覆奏、查办硝磺一案。祗调取江宁、苏州、两藩司案卷查阅。并不亲赴江宁。会同李世杰办理。已传旨严行申饬。本日复据徵瑞奏到查办情形一摺。仍安坐扬州。将该藩司送到案卷。敷衍陈奏。并未同李世杰面查。不料伊糊涂至此。徵瑞向来办事。尚能细致认真。乃一得两淮盐政。坐享豊膴。遂尔志得意满。不思上紧。真所谓利令智昏矣。又据另片将李世杰上年冬间病后情形、声叙覆奏。更属无谓。朕之所以询问徵瑞者。原谓伊查办硝磺一案。早应前赴江宁。面晤李世杰、会同办理。其身体精神。究竟若何。必能亲见、知其详悉。不谓徵瑞接奉此旨。尚未起程前往。转将年前李世杰经过扬州情形。摭拾具奏。更不可解。试思扬州有何可贪恋。且朕岂能任伊贪恋乎。徵瑞着再传旨申饬。并着该盐政、即遵照前旨。速赴江宁。面见李世杰、将硝磺一项。究系因何短缺迟延之故。会同彻底根究。据实查参。并将李世杰近日办事精神。是否不致贻误之处。一并据实覆奏。毋得稍有瞻徇回护。致干咎戾。将此由六百里传谕知之。  

○辛亥。谕曰、朱圭现出学差。所有礼部右侍郎、着谢墉兼署。  

○又谕、据郝壮猷奏、奉派带兵起程到台湾日期一摺。所奏甚不明晰。该总兵经总督派令前往进剿逆匪。既已率领官兵。于初四日登岸。自应奋勉出力。迅速剿捕。并将贼匪现在情形。详悉声叙。方得窾要。乃摺内并未叙明。祇将起程及行抵台湾日期。敷衍陈奏。于剿贼事宜。全无头绪。郝壮猷着传旨严行申饬。该总兵接奉此旨。务须奋勇杀贼。毋得稍有疎懈。致干咎戾。  

○又谕曰、台湾贼匪林爽文、纠众滋事。现据任承恩奏、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彰化县知县俞峻、鹿仔港巡检冯敏宗、同时被害。各将印信。令家属呈缴等语。孙景燧等、守御城池。猝被片□戈害。殊堪怜悯。俱着交部从优议恤。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任承恩奏到派拨官兵、于鹿仔港一带。焚毁贼庄。擒杀匪伙一摺。所办虽略有头绪。但杀贼甚少。前经降旨。谕令任承恩、俟常青到台湾后。即驰驿来京陛见。但此时任承恩正在带兵剿捕。着常青于到日、察看情形。如果任承恩奋勉得力。即令其在彼率领将弁。追捕贼匪。以期迅速蒇事。若伊在彼不甚得力。即据实具奏。仍遵照前旨。饬令赴京陛见。候朕面询一切。现在该处领兵大员。尚有总兵柴大纪、郝壮猷、普吉保三人。足资带兵剿捕也。  

○又谕、据任承恩奏、派兵分路进剿。共有千四百名。又有乡勇等、帮同剿捕。而所杀贼人首级。割取耳纪。为数甚少。前此署守备陈邦光、以微末员弁。尚能督率兵民。多杀贼众。并擒获要犯高文麟等四名。出力可嘉。任承恩等、转不及该弁。宁不知愧乎。现在贼众既分屯诸罗县城、及铁线桥地方。黄仕简、任承恩二人。务宜亲督弁兵。南北夹攻。以期一举集事。勿再迟延。至摺内所称、各庄生监义民人等、擒献贼目。并呈缴逆渠王芬首级一颗。此等擒献贼匪之生监义民。如官兵未到之先。本未从贼。及见官兵到彼。即擒贼来献。自应优加奖赏。若先被贼逼胁。观望附从。后见官兵势盛。惧而擒献。只可免其治罪。不得令其幸功。着常青于到台湾后。查明分别核办。至林爽文、王芬、系此案首犯。今王芬虽已歼毙。若林爽文复临阵被戮。或情急自片

□戈。转使首逆幸逃宪典。无以示惩。着常青于到台湾时。务使设法将林爽文生擒解京。方为妥善。其呈出之王芬首级。并着覆验明确。查明系何人所杀。若此时不能详加辨认。设将来又有王芬其人。尚复成何事体。该督不可不慎也。刘志贤。身充书吏。竟敢受贼伪职。公然到任。实属罪大恶极。凡应行缘坐者。一概不可宽宥。该督于讯供后。一并派员妥速解京。至拏获乘机抢夺之杨礼等十一犯。虽已挑断脚筋。但该犯等輙敢乘机抢夺。骚扰良善。即与贼匪无异。仅以挑断脚筋完结。不足示儆。并着常青查明抢夺属实。即将该犯正法示众。再据黄仕简奏、欲歼其渠魁。必先散其党羽等语。所奏非是。此等办法。或因起事之初。兵少贼多。为一时权宜之计则可。今军威壮盛。自应趁此兵力。荡洗贼巢。勿使转留余孽。若党羽既散。将来如何按名究办。况大兵一彻。贼伙散而复聚。岂不更烦兵力。此皆伊等平日将就完案之见。此次林爽文等、纠众滋事。即由从前姑息养痈所致。今该犯等肆逆至此。岂可不歼戮净尽。以绝根株。且现据任承恩奏、贼人勾结内山生畨。日出滋扰。可见贼人自知罪在必死。负嵎煽聚。非痛加剿洗。势必仍行肆扰。现在兵力既盛。亦不难将所结之生畨等、一并剿办。上年片□戈害同知潘凯一案。即系生畨滋事。倘能趁此翦除。将来内山等处。俱成熟畨。不更一劳永逸乎。着传谕常青、即遵照节次所降谕旨。相机妥办。总以剿贼务尽。勿留后患为要。  

○命原任湖南按察使姚颐、在尚书房行走。  

○予故阿巴噶辅国公齐巴克扎布、致祭如例。  

○壬子。谕、此次台湾逆匪林爽文等、纠众谋逆。到处抢掠。义民乡勇人等、同官兵奋勇杀贼。守御郡城。甚属可嘉。业经降旨。令该督等查明优赏。惟念逆匪滋事之初。经过地方。百姓田庐牲畜。被其蹂躏、及被贼迁徙流离者。殊为可悯。亦宜一体加恩。普施惠泽。所有台湾府全属五十二年应徵地丁钱粮。悉行蠲免。以副朕优加轸恤之至意。并着该督抚、接奉此旨。即行誊黄遍谕各处。该部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常青奏、接据陆路提督咨报剿贼情形一摺。皆系任承恩业经奏闻之事。何用六百里加紧。徒劳驿站。林爽文系此案首犯。必须生擒解京。尽法惩治。方足以伸国法而快人心。据称、该镇访闻林爽文被炮打伤之语。毕竟有何确据。大里杙等处。即系贼人巢穴。林爽文又逃往何处。若因林爽文有被炮打伤之语。将弁等不能将首犯生擒。或又捏报因伤身死。希图将就完结。致首逆重犯。幸逃显戮。设将来又有林爽文复出。非独黄仕简、任承恩、罪无可宽。即常青亦恐不能当此重戾。至王芬一犯。据义民等将首级呈缴。亦恐不足深信。昨有旨着常青等、确查覆奏。若此时未经验明确据。将来他处又有王芬其人。一经发觉。惟常青等是问。  

○又谕、前因孙士毅接准闽省咨文。立即调发弁兵。亲赴潮州。不过见其遇事急公。而不权事理之轻重缓急。且恐粤东内地民人。心怀疑惑。是以降旨饬谕。现在黄仕简、任承恩、齐抵台湾。分路进攻。贼匪四散逃窜。各庄生监义民。擒献贼目贼伙。并割取贼渠王芬首级呈缴。大兵合剿。余党自可即日荡平。此时大局已定。孙士毅又当亲往稽查弹压。况惠潮民人。入天地会匪者不少。其从外窜逃入境。及内地勾引入会之人。均应逐一搜捕。不留余孽。若孙士毅往来督缉。岂不较总兵彭承尧、及道府等、更为有益。乃该督率行回省。全不知事体缓急。因时制宜。何以拘泥错谬若此。着传旨申饬。该督接奉此旨。即仍往潮州一带。督率办理。  

○癸丑。调盛京礼部侍郎宗室宜兴、为盛京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务。吏部右侍郎宗室玉鼎柱、为盛京礼部侍郎。兵部左侍郎玛兴阿、为吏部右侍郎。以署正白旗蒙古副都统海宁、为兵部左侍郎。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五·应劭
  卷四十二·吴广成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第一卷·况周颐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第十五卷 高邮 兴化 宝应 泰州 东台·缪荃孙
  通志卷九·郑樵
  四四一 寄谕江西巡抚海成等速将王锡侯解京严审并搜查其家及流传各省书板·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九·岳珂
  卷四·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丁曰健
  郑道邕传·李延寿
  昭成太子元僖传·脱脱
  卷一百十·佚名
  卷二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224_1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杜甫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 三·钱仲联

    一○一、嘉兴唐兰庵(兰),锡山唐蔚师门下同学也。又曾受业于金甸丞,为沈寐叟再传弟子。诗功极深,同门中除王瑗仲(蘧常)外,无人能及。瑗仲尝举其佳句云:“黄昏乘落日,布作满城霞。”真能状难写之景,可匹刘宾客之句。《蟹

  • 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六预宴一百十一人诗一百三十首【苏拉】喜 住【年八十】律迟太蔟管门启紫宸闗仙仗环双阙五彩烂相宣安期羡门軰其夀皆千年相引朝玉京向北仰天顔德星锡人福熙熙春日至湛露

  • 卷十九·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九侯官陈衍辑钱惟善卢琦孔皖李孝光张翥成廷珪陆仁高明谢应芳吴师尹方子京陈高周志远郑玉陈谦◆钱惟善惟善字思复,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有江月松风集。南濠诗话:钱思复尝赴浙江省乡试,时出浙

  • 卷之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近卫能做些什么?·陶希圣

    ◎一、日本将有政治变动在欧战大作,又要把地中海和太平洋都卷进漩涡的今天,日本政局将有变动。变动的前奏,一件是汤浅辞去内大臣,一件是“一国一党”运动再度抬头,而近卫似有出任新党首领的可能性。这个变动的内在的要求有

  • 苏伯衡传·张廷玉

    苏伯衡,字平中,金华人,宋朝门下侍郎苏辙的后裔。父亲苏友龙,受业于许谦,做过肖山县令。伯衡机敏无双,博览群书,古文写得好,元末为本乡贡生。太祖设礼贤馆,伯贤应召。太祖称帝之前三年,任命他为国子监学录,后任学正。由于他人的举

  • 泰而不骄·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读解】 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

  • 卷一百七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九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六【宋板】儒行第四十一考异宋板疏又儒者儒也【一叶右六行】下儒作濡下能儒其身同鲁哀公问至不知儒服考异古本注而

  •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比丘安般念,功德住升进。能令智慧增,我今次第说。功德住已进,进复功德住。是故说修行,功德住升进。修行於鼻端,系心令坚住。专念谛思惟,正观依风相。入息与出息,系心随忆念。忆念若不忘,是初功德住。彼功德住已,复起方便求。更

  • 大乘密嚴經卷上·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二]密嚴道場品第一〈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如是我聞.一時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無色[三]無想於一切法自在無礙神足力通之   所游戲密嚴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聲聞

  • 月灯三昧经卷第八·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童子。是以菩萨摩诃萨。为欲乐求是三昧故。应修善根。行于法施。或行财施。以此檀度。以四种回向而回向之。何等为四。一者过去诸佛善巧方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亦得是善方便。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观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

  • 卷第五·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五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青原第十二世(云门六世) 慧林圆照宗本禅师法嗣 东京法云大通善本禅师 族董氏。汉仲舒之裔也。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颕。遂为颕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乃得师

  • 履斋遗稿·吴潜

    诗文别集。南宋吴潜(1196—1262)撰。四卷。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授承事郎,签广德军判官。历迁江东安抚留守。累迁左丞相,封庆国公,又改封许国公。后谪建昌军,屡徙循州安置。此集为明末梅鼎祚编,

  • 金匮翼·尤怡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

  • 伤寒大白·秦之桢

    医经研究著作。4卷。清·秦皇士(之祯)撰。刊于1714年。本书重点论述并解答《伤寒论》原著中的不易理解的内容,使读者阅此书后明白于心,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表里兼邪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