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五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四年。己巳。冬十月。丙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诣皇太后宫问安。  

○颁乾隆十五年时宪书。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丁丑。谕军机大臣等、军机处议覆、蒋溥所奏。将常平溢额谷石、暂存仓贮一摺。朕已降旨允行。但内称酌减之额。仍须存七粜三。粜出之数。应行买补。倘一时价昂难买。即将溢谷抽拨等语。是乃隐启不肖有司欺冒之一法也。此项借补溢额之谷。原因恐采买时谷价昂贵。是以议令权宜借补。但不得因此议、恃溢额之可补。于应行粜三之数。任意贱价粜出。使果有益百姓。国家亦何必较此锱铢。但恐百姓受惠处少。不肖有司。从中取利者多。此项溢额谷石。向来俱系贵价采买。即欲粜卖。必应于原价无亏。今若因借补粜项。转致有亏原价。亦非慎重帑项之意。可传谕各省督抚。转饬所属斟酌办理。俾此等谷石。既可补粜三之数。亦不亏原买之价。方为妥协。  

○又谕军机大臣等、丽柱自任盐政以来。并未见实心出力。惟事取巧。所见俱属卑小。看来器小易盈。若仍不知改。断无以承受恩典。且闻其与商人往来亲密。商人系伊统辖。凡属官事干涉。只应于公所传唤。其行走酬答。则于形迹未便。或因伊曾任运使。情有难却。姑容宽宥。着传旨严行申饬。倘复彼此交结。必重治其罪。再伊现管关税。既有盐政养廉之项。又支管关养廉。则所入较两淮盐政、更加丰厚。而所办之事。与一切差务。其繁简相去何如耶。现在每年作何支取之处。着丽柱自行详悉具奏。又两淮有外支一项。听盐政取用。今经吉庆办理清楚。长芦是否亦有此项。作何支销。着一并查明具奏。寻奏、臣兼管天津关务。每年止支盐政养廉。即前任亦无兼支者。至两淮向有外支银两。长芦惟有二分半公费银一万九千余两。上年臣奏请归公。此外并无外支款项。得旨。候旨行。  

○戊寅。上御懋勤殿、勾到广东、福建、情实罪犯。停决广东斩犯二人。绞犯三人。福建绞犯二人。余七十三人、予勾。  

○谕、外省秋审情实人犯。定例概行处决。惟朝审始面奉勾到。其停决亦但停朝审。至雍正初年。皇考特颁谕旨。外省情实。亦着候勾。以昭慎重。不知者、见分日勾到。似乎从严。而岂知斟酌精详。因有免勾之犯。实则从宽。然朕御极时。外省情实人犯中。雍正年间所留。未勾而牢固监禁者。亦不过数案而已。今年各省情实招册。朕详悉披览。其中有屡次未勾。仍入情实者。如广东省即有林顺天等九案。盖缘朕临御之初。多方为之原宥。以致漏网。其实此等凶犯。论法律毫无可恕。揆情理毫无可宽。若令久系囹圄。无以彰明国宪。或且别生事端。人见其应死不死。众心无所儆惕。而该犯亦自恃不死。益无忌惮。且虽不勾决。而按其情罪。至下年秋审。又不可不入情实。行恐积久生玩。将此等情实旧事。转成具文。亦非明罚敕法之道。是以朕今年详加裁夺。情实人犯内、情罪当勾者。即予勾以正其罪。所未勾者。下次秋审。着即入缓决。盖执两用中。必随时消息。当临御之初。因人命攸关。实切切而不忍。宁失之宽。今阅历既久。灼见事理。若一味姑息纵舍。则失之懦弱。裁度因时。方得权衡不爽。非有意从宽。亦非有意从严。且非前此从宽。而今又改为从严也。此中斟酌苦心。众人安能尽喻。是以详悉谕令知之。  

○又谕、广东省斩犯曾士标。因鸭走入缌麻服叔曾会昌田内。被曾会昌次子曾朝芳打死。因与曾会昌争论。曾士标以木挑连次抵格。致伤曾会昌身死。曾士标依卑幼殴缌麻尊属死律、斩候。而曾会昌之子曾朝宗。于结案后、在山砍柴。适遇曾士标之子曾亚二。触起前恨。用刀连砍曾亚二殒命。曾士标戮死服叔。曾朝宗起意故杀。现在俱拟入情实。朕详阅招册。曾士标服制攸关。法无可贷。而曾朝宗则因报复父仇。情似可原。然使伊父曾会昌死于非命。而曾士标竟得漏网。冤无可伸。则复仇尚为有说。今凶犯已经拟抵。国法既彰。则私恨可洩。即使遇不共戴天之曾士标。亦祇应听其服法就刑。不得擅肆杀害。何况其子并非下手。又未加功。是无罪之人也。杀无罪之人。则但当治其故杀之罪。而不当原其复仇之心。果使有心复仇。亦但当于曾士标未拟罪之先。而不当于既拟结之后。若因此遽从宽典。则曾士标父子二命。抵曾会昌一命。于法不得其平。且启仇杀之端。后此展转相寻。何所底止。殊非辟以止辟之道。曾朝宗亦无可贷。但曾朝宗情因痛父。曾士标子死非辜。各有情节。着俱改绞罪处决。  

○又谕、朕因刑科三覆之例。各省奏牍繁多。迫于时日。转致不能详览。徒事具文。已命简去二覆。以从务实。今思勾决之时。朕详阅招册。反覆斟酌辩论。大学士在朕前。一面秉笔代勾。一面听受谕旨。虽殿廷咫尺。自不至有舛误。但多经一遍亲览。于勾决更为慎重。嗣此着于勾到后、将原本进呈覆阅。再行批发。所谓去无益而就有益。着为例。  

○礼部议覆、福建学政葛德润、条奏考试事宜。一、广颁御纂四经。一、选拔贡生。首场经、书、策、各一篇。二场论一道。请裁去判条。益以一诗一赋。一、州县考取童生。正考外不准补考。滥送者、照混行收考例查参。府州徇隐。照此议处。均应如所请。一、举报优生。有工诗古文词者。准给咨送部引见。查与体制未协。应毋庸议。一、教官六年俸满。请严加甄别。查教职才能出众者。应行荐举。若年力未衰。未便遽予休致。应令该督、抚学政。出具切实考语。分别去留。得旨。依议。其拔贡二场。裁去判条。益以一诗一赋之处。考选拔贡。与乡会试同一选拔人材。今乡会试既例不用诗赋。则拔贡亦着仍照旧例行。  

○己卯。上奉皇太后诣雍和宫行礼。  

○谕、本年朝审缓决本内。有斩犯董朝佐、赵世纶、朱发、李廷栋、胡璘、刘钟、迟维璧、石鼐、金承诏、等四案。内迟维璧、石鼐、金承诏一案。系乾隆十年勾到。降旨改为缓决之犯。其余三案。办理俱属错误。从来生杀予夺之权。操之自上。未有职任法司。而得高下其手。以意为轻重者。向来问刑衙门。于大员重辟。如去岁讷亲、张广泗等案。恐涉趋附之嫌。不敢不按法定拟。甚至有意从重。已属非理。至其他官犯。则因同居仕籍。存心袒护。彼此相蒙。竟成锢习。此风虽不自今日始。而纲纪所关。不可不肃。朕思凡属官犯问拟罪名。即应候朕裁夺。不当于朝审时朦胧概入缓决。明系因缓决案犯繁多。且情罪稍轻。易于忽略。可以混过。不思人臣服官居职。皆有一命之荣。即应秉公奉法。及其干犯刑章。业与寻常人犯较重。可以其为官犯。而反曲为宽宥乎。即如董朝佐侵那茶规银两。茶规虽非正项。而既经查充公用养廉。即系官帑。有如外省藩司、将养廉公项。恣意侵用。得谓其非正项钱粮而宥之乎。赵世纶侵欠银一万一千余两。虽经完缴三千有余。其在限内限外。亦未查明。若果已逾二限。即当照例入于情实。如以为旧定之案。入于缓决。则旧案何幸。而新案何辜。年来侵贪渐多。致烦朕有此一番办理者。皆此等相蒙恶习、有以启之也。至朱发、李廷楝、身为司牧。奸民鬨闹。擒捕无方。比照武职攻破城池之例治罪。夫奸徒小蠢。本属子民。何至仓皇失措。以朝廷所付民社之寄。弃而不守。乃谓本非武职。比照治罪。缓其处决。岂城池仓库。专责之武臣。而地方文职。可置不问乎。审尔则张巡、许远、但委之雷万春、南霁云之流。足矣。何事誓死坚守乎。胡璘以都司奉委协拏人犯。即系承上司调遣。其不速擒捕。即系逗留观望。乃谓与临阵退缩不同。奸民鬨闹。即望风不进。乃谓非逗留观望。然乎否乎。刘钟虽外委末弁。畏缩远避。以致偾事。何情可原。夫万泉、安邑、刁民。岂得与巡远之事比。然而治国者防微杜渐。岂可以事小而忽之。刑章重大。如此办理。殊失明刑止辟之道。着另行改正。刑部堂官。姑念积习相蒙。此次免其议处。其各省秋审官犯。入于缓决者。通行查具清单。奏闻请旨。嗣后寻常命盗案件。督抚刑部九卿。照例审拟。其职官治罪。除杂犯外。凡实犯罪名。秋朝审时。或应缓决。或应情实。着另为一册进呈。则朕得以详阅。不致因烦混过。部臣亦不能施高下手之技。而官犯与常犯有别。亦所以示廉耻等级之意。斯乃朕特恩也。朕临御万几。乾纲独揽。宽严之用。务在得中。生杀之柄。断不下移。法司九卿。不得稍有假借。以启威福之渐。期以肃官常而慎刑宪。传谕中外知之。  

○兵部议准、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奏称、革布什咱土司丹津诺尔布故。应伊子扎什诺尔布承袭。查扎什诺尔布、自出兵来。督率部番。颇为恭顺。若照例取具印甘各结。未免经时。请破格即准先袭。从之。  

○庚辰。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江南督抚等、以该省绅耆士庶。望幸心殷。合词奏请南巡。朕以钜典攸关。特命廷臣集议。今经大学士九卿等、援据经史。且仰稽圣祖仁皇帝六巡江浙。谟烈光昭。允宜俯从所请。朕轸切民依。省方问俗。郊圻近省。不惮躬勤銮辂。江左地广人稠。素所廑念。其官方戎政、河务、海防。与凡闾阎疾苦。无非事者。第程途稍远。十余年来。未遑举行。屡尝敬读圣祖实录。备载前后南巡。恭侍皇太后銮舆。群黎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交颂天家孝德。心甚慕焉。朕巡幸所至。悉奉圣母皇太后游赏。江南名胜甲天下。诚亲掖安舆。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良足以娱畅慈怀。既询谋佥同。应依议允从所请。但朕将以明年秋。幸五台。经太原。历嵩、洛、赵、魏。回銮已涉冬令。南巡之举。当在辛未年春。正我圣母六旬万寿之年也。将见巷舞衢歌。欢腾献祝。称朕以天下养之至爱。上以广承欢之庆。下以慰望幸之忱。益深嘉悦。届期诹吉以闻。向导人员。朕酌量先期简派。前往清跸。所至简约仪卫。一切出自内府。无烦有司供亿。至行营宿顿。不过偶一经临。即暂停亦不踰旬日。前岁山左过求华丽。多耗物力。朕甚弗取。曾经降旨申饬。明岁晋、豫、等省、以及江南。俱不可仿效。至名山古迹。南省尤多。亦祇扫除洁净。足备临观而已。无事崇饰。倘有颓圯。随宜补葺。悉令动用官项。但当据实。不得任有司浮冒。其民间张灯结彩。圣祖尝以为戒。载在方册。宜共恪遵。其慎勿以华侈相尚。所司通行晓谕。其一切应行典礼。着照所议行。  

○又谕、阿里衮覆奏台站逾额倒毙马匹一摺。经军机大臣等、议将买补银两。令该州县自行归款。但朕思军兴之际。本报往来络绎。皆由晋省。上下千有余里。山路崎岖。时经半载。马匹易致疲乏。与寻常驿递应付不同。今既据奏倒毙之数。查明属实。所有弥补余额倒毙马匹银两。着加恩准其以存公银两拨支归款。  

○谕军机大臣等、爱必达奏到舒赫德、新柱、入黔查阅营伍一摺。所称凡在戎行。莫不奋励。乃通套浮词。其入黔月日。伊等自行具奏。何关紧要。至舒赫德、新柱、之一路是否安静。查阅是否不致滋事。如伊兄讷亲、前往江南。声势赫奕。地方官多方供应。物议沸腾。此乃封疆大吏所当留心。何无一语奏及。看来爱必达自伊兄得罪之后。一味畏首畏尾。膜视地方。全不实心任事。屡经训诲。尚不知改。何以副朕教导成全之恩。着传旨严行申饬。令其将舒赫德、新柱、入黔情形。详悉据实奏闻。寻奏、舒赫德、新柱、自八月内入黔境后。由南笼、安顺、抵省。复由古州、台拱、清江、等处赴楚。计在黔三十余日。臣先饬沿途供应。勿得轻亵。亦无事浮靡。而钦差约束从人。并无滋扰。间或夫马参差。亦未形诸词色。新疆一带。更复减从轻装。至查阅营伍。官弁则弓箭马步。逐一考校。兵丁则通阅后。各按技艺。复加抽验。考核甚公。报闻。  

○谕。据张允随、爱必达会奏。贵州按察使介锡周、才识短浅。性情褊急。依违少断。办理案件。或草率递转。或沉搁逾期。每致出入。且年逾六旬。多病健忘。请令休致等语。介锡周着来京。该部带领引见。所遗按察使员缺。着徐以升补授。  

○又谕军机大臣等、据鄂昌参奏、安西道常钧、亏空一万七千余两。革职审拟一案。交该旗查明家产。其亏项为数甚多。该参道任所赀财。虽据查封贮。但外任官员习气。多有隐匿寄顿诸弊。该抚务须再行实力严查。母任隐漏。以致库项无着。可传谕该抚知之。  

○兵部议奏更定中枢政考各款。一、陵寝总管缺出。定分别办理。查景陵、泰陵、离京不远。请照孝陵之例。嗣后总管缺出。俱调取副总管引见补放。永陵、福陵、昭陵、距京遥远。总管缺出。仍照旧例、拣选京城应补官员引见。并将本处副总管职名请旨。一、豫保调取官员。宜定回任限期。请照赴任之例。违者议处。其拣发各省人员。一体办理。一、议叙卫守备推升班次。宜酌加变通。查推升卫守备班次内。有即升班。有应升班。凡俸深卫千总。将及顶升。及遇三运通完议叙。改归即升班。遇应升班到。不得叙用。应照吏部文员议叙例。凡即升人员。如议叙即升尚早。而应升俸次已到者。准一体较俸升用。一、年满千总、推用守备。宜免调取引见。查年满千总。引见后发回题补守备者。题补时例不送部。请嗣后部推之员。均照此办理。一、拏获赌具。本境与出境。宜有分别。如系造自本处。未过半年者。仍照例议叙。若出境贩卖。及描画之赌具。必审明造自何处。起自何时。行文该地方官查确。仍一例议叙。其出境贩卖。未过半年者。首先拏获之员。量加一级。协拏之员。纪录一次。至该管上司。查议叙系加一级者。兼辖官、每案纪录二次。统辖官、纪录一次。一、豫行保举千总。宜分别掣补。嗣后遇应掣守备缺出。先将前次保题之员掣补。俟补完日。再将其次保题之员掣补。一、遣犯与驻防家人逃走。宜有分别。查在京八旗家奴逃走。伊主及该管各官。仅有呈递逃牌。逾限议处之条。请嗣后驻防家人脱逃。即照此例办理。一、臣部办理经承。宜按繁简酌定。查职方司额设经承二十四缺。按省分科。惟陕西、甘肃、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六省。仅设三科。经承三缺。俱以一人兼两省缺。而直隶一省。分设六科。经承六缺。应裁二缺。将材科、经承三缺。应裁一缺。以之分设甘肃、贵州、湖北、各一科。以上八条。如蒙俞允。即载入会典遵行。从之。  

○移贵州永丰州罗斛州判隶定番州。铸给关防。从巡抚爱必达请也。  

○辛巳。上御懋勤殿、勾到盛京、陕西、情实罪犯。停决盛京斩犯二人。绞犯三人。陕西斩犯一人。绞犯三人。余五十五人予勾。  

○谕、近来因公降调人员。如以原官补用。仍将所降之级。带于新任。嗣后引见时。如经朕特旨降补者。不拘所降级数。概行注销。不必随带。  

○谕军机大臣等、将军永兴奏称、协领硕色、年力就衰。不能办事。请将硕色解任。仍行给俸等语。朕思军营武职。有年老乞休之人。始给俸薪。似此因年老不能办事参革官员。虽曾在军营效力。亦不过加恩原品休致而已。岂有给俸之理。该将军奏引给俸之例。办理舛错。因此降旨裁汰。可寄信永兴知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原武县民路三妻路氏。  

○壬午。以故奉国将军玛商阿子英禄。照例袭封奉恩将军。  

○癸未。上御懋勤殿、勾到浙江、湖广、情实罪犯。停决浙江绞犯三人。湖广斩犯一人。余七十四人。予勾。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乾隆十二年。朕命清查亏空人犯。有李铭盘、吴浩、丁棻、佟钜、永宁、等五案。皆情实应勾。朕因向来办理侵亏各案。相蒙俱入缓决。不但伊等意中、不知有予勾之典。即法司亦未知朕之法在必行。伊等初为锢习所蒙。安心观望。今遽寘之于法。乃为不教而诛。即欲改悔。补救无由。是以法外施仁。再予一年之限。朕之本意。谓伊等果能于一年限内全完。则人心尚知畏法。可以施恩。如尚不完。则孽由自作。罪无可逭。诚非虚为此言也。今吴浩一犯。已于限内照数全完。九卿等拟以可矜。减等发落。其李铭盘、丁棻、二犯。未完亦不及一千两以上。现在追缴。照例入于缓决。其永宁一犯。所参侵蚀银两。乃营运利银。尚非库项。佟钜家产全无。其从前侵亏银两。作何花用。抑或有别故。着大学士会同该部、详悉查明具奏。伊等俱现在监禁。如有应行讯问之处。即着传讯。  

○又谕、前因朝审招册内。斩犯董朝佐等、朦胧入于缓决。实乃相蒙恶习。不可不行厘正。因命将各省秋审官犯入缓决者。概行查具清单。奏闻请旨。今据该部查出缓决人犯共十八案。其中情节重大者。不一而足。可见向来办理。多属朦混。夫缓决本章。一省即可盈尺。若通行详阅。竟日不能遍览。何暇复办他事。万几待理。何以应之。朕前命将官犯另为一册进呈。既可详览。且示分别。实为允协。所奏清单内。如贵州省斩犯张通、杨文富、以千把汛弁。当逆苗侵犯清溪。弃城逃遁。又阻还守备吴杰应援之兵。以致清溪失守。既已弃地奔窜。又复阻兵偾事。治以军律。更复何辞。又如广西省绞犯金荣、于署理桂林府任内。因属员杨维清冒销城工。得受贿银五百余两。朋比行私。婪赃入己。又如斩犯马宗李、受贿诬良。刑夹累毙。草菅人命。由于得赃。此而可宥。何以惩贪。此等概入缓决。实为失刑。其他如山东省之斩犯沈应震、误决曹黑一案。本系故入人罪。但曹黑自知曾犯窃案。难免推求。妄自招承。以致斩决。其中并无受嘱受贿情节。乃系错误。又如陕西省斩犯卫维康、徐志芳等。俱系军需案内作为侵蚀。着落赔补。与实侵入己者尚属有间。此等又可不必淹系。致其瘐毙。总缘向来办理秋朝审案。每遇官犯。辄事宽纵。但于一次混入缓决。即为成案。断不复改。谓之老缓。至办理矜减。如赦诏、及一线可原、五次缓决之类。又断不能邀恩。年复一年。不过令老死囹圄而已。果尔则国法所行。惟在闾里小民。以及盗贼之辈。而官犯仅止虚受罪名。幸全首领。是岂国家制刑之意哉。但此等人犯。经历年久。或曾经大赦。未便复改为情实。着大学士会同该部、将所查各案。再行详悉斟酌。应可矜者即入可矜。应缓决者仍入缓决。近年以来。所定之案。有应改为情实者。即改为情实。其在乾隆八年以前者。既经漏网。亦不复加以显戮。着改发黑龙江。交该将军严加管束。着当苦差。庶国宪明而官箴肃。悬法示人。不为虚设。而服官奉职。皆知所戒惧矣。  

○又湖南沅州营副将刘应标、为湖北襄阳镇总兵官。广西新太营副将韩锜、为左江镇总兵官。以原任湖广提督王无党、为湖南沅州营副将。  

○广西太平府属都结州土知州农建业、病废乞休。以其子世元袭职。  

○甲申。上诣安佑宫行礼。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丽柱身为盐政。统辖商人。乃与之往来交结。是以传谕申饬。今据覆奏、惟以训诲周详。曲赐宽宥等浮泛套语。含混敷衍。其如何与相往来交结情节。及实在知过改悔。并无一语奏及。甚属朦混。着伊将如何交结之处。明白回奏。至养廉项内、办贡一节。何至需用一万二千两之多。长芦较两淮事务简少。嗣后着以一万五千两、为盐政养廉。所余银两。及上年奏明节省之四千五百两。一并解交。  

○又谕军机大臣等、喀尔吉善等奏称、台湾道书成、丁忧员缺。现任延建邵道来谦鸣、年力强壮。居心诚朴。才具明白。办事切实。请以调补台湾道等语。来谦鸣向任云南、广东。转调闽省。朕深知其人系小有聪明。居心并非诚实。办事亦不过循分塞责。初无干练之才。且年力亦不甚强壮矣。台湾地方紧要。岂伊所能胜任。该督等所出考语。甚属错误。现已另降谕旨简用。该督抚身任封疆。不能知人善任。殊非衡鉴之道。亦可见外任大员。不留心人材之明验。可一并传谕知之。  

○命四川提督岳钟琪、在紫禁城骑马。  

○乙酉。谕、今岁各省大概丰收。惟安徽省之寿州、凤阳、临淮、泗州、凤台、怀远、五河、霍邱、八州县。并坐落之凤阳、凤中、长淮、泗州、等四卫。原系积歉之区。而本年六七月间。大雨叠降。被灾稍重。未免向隅。再宿州、虹县、灵璧、三州县。及宿州卫。被灾虽轻。民力不无拮据。应加恩将漕米漕项。分别蠲缓。以纾民力。着将寿州等八州县。及坐落之凤阳等四卫。按成灾分数。照例蠲免。其蠲剩银米。着于次年带徵搭运。再宿州等三州县、及宿州卫。亦一并缓徵。俟至次年完纳。以昭朕轸恤民依之意。该部即遵谕速行。  

○又谕、永宁原参侵蚀银两。未完尚在一千两以上。已据九卿法司等、据入情实候勾。本应按法予勾。以惩侵贪。但伊侵蚀银两。乃营运利银。尚非库项。与侵亏公帑者。犹属有间。着加恩免其正法。发往拉林种地。  

○又谕、金荣因属员杨维清冒销城工。得受贿银。朋比行私。婪赃不法。依拟改入情实。其张通、杨文富、虽在乾隆八年以前。但既弃城逃遁。法无可贷。又复阻还援兵。偾事失守。着改为情实。该二省已经勾决。着刑部行文该省正法。  

○又谕、策楞奏、岳钟琪应追长支代赔各项银两。共七十五万四千六百余两。伊家产抵补。共计银二万七千四百余两。尚不敷银七十二万七千二百余两。应听候部议。此案自雍正十一年查估。至乾隆八年陆续变解。展转驳查。迄今十有余年。尚未结案。向来外省各官。于查追案件。全不实心查办。又复迁延岁月。祇据属员呈报。借家产尽绝之名。草率完结。积习相仍。即此可见。且以家产而论。岳钟琪身为提督。伊子岳浚、历任巡抚。所有赀产。何得仅止此数。亦何至遽云尽绝。如此则岳钟琪不能存活矣。又安能颐养老年。以待今日之受恩乎。此可知地方官查验之不实。而朕向所云非谬矣。但岳钟琪于上年金川之役。着有劳绩。朕已加恩赐以公爵。其应追银两。历年已久。且俱属着赔之项。尚非侵那者可比。着全数豁免。不必再交部议。然此乃出朕特恩。褒绩酬庸之至意。若按法办理。则当彻底清查矣。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睢州民王禹妻王氏。山东宁海州民李德妻刘氏。  

○丙戌。谕军机大臣等、据四川总督策楞奏称、留川帮办军需之庄学和。才识明敏。办事勤慎。请补龙安府知府等语。该员以主事遽行题请补授知府。未免阶级相悬。朕已降旨令其署理。如三年之内。果能胜任。再行题请实授。可传谕该督、令知此意。  

○准噶尔部人鄂伦楚克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丁亥。上御洞明堂、勾到江苏、安徽、江西、情实罪犯。停决江苏绞犯四人。安徽斩犯一人。绞犯一人。余九十五人。予勾。  

○戊子。添设贵州贵筑县县丞。裁布政使照磨。从巡抚爱必达请也。  

○己丑。上御洞明堂、勾到河南情实罪犯。停决斩犯一人。绞犯三人。余八十五人。予勾。  

○上幸静宜园驻跸。翼日如之。  

○庚寅。云贵总督张允随、参奏古州镇总兵哈尚德、乖戾轻佻。扰虐兵民。请革职审拟。得旨。这所参哈尚德。着革职。其乖张狂悖。扰民虐兵情由。并摺内有名款证。交与该抚爱必达、一并严审定拟具奏。该部知道。又谕、古州镇总兵哈尚德。现据云贵总督张允随参奏革职。其员缺、着镇远镇总兵宋爱署理。俟服阕之日。再行实授。其镇远镇总兵员缺。着清江协副将唐开中署理。  

卷之三百五十

猜你喜欢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王肃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梁启超
  ●崇禎長編卷之十二·汪楫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蔡东藩
  第一百六十回 筹军饷恢复捐官法 结内应端赖美人兵·蔡东藩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七·佚名
  八七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征访遗书情形并初次赍送书籍折·佚名
  卷五·佚名
  马世龙传·张廷玉
  熊文灿传·张廷玉
  北洋海军章程第五·佚名
  奏谳书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曰所}孙·唐圭璋

      孙字令则,号万山。   真珠帘   春云做冷春知未。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海燕已寻踪,到画溪沙际。院落秋千杨柳外。待天气、十分晴霁。春市。又青帘巷陌,红芳歌吹。   须信处处东风,又何妨对此,笼香觅醉。曲尽索

  • 郑清之·唐圭璋

      清之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号安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人。生于淳熙三年(1176)。嘉定十年(1217)进士。以荐为魏宪王府教授。理宗嗣位,以定策功,累拜太傅、左丞相、封魏国公、致仕。淳祐十一年(1251)卒,年七十六,封魏郡王,谥忠定。有

  • 第二折·郑光祖

    (外扮荆王引卒子上,诗云)高祖龙飞四百年,如今兵甲渐纷然。区借得荆襄地,撑住西南半壁天。某姓刘名表,字景升,本刘之宗亲,汉之苗裔。因见天下多事,兵戈竟起,某策马驰入仪城,取了南郡,皆蒯良之力也。如今南据江陵,北控樊邓,西占长沙,东

  • 卷一百四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 郑侠 赠云门居士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清时肥遯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软蒸抱石

  • 浙江篇第七·王闿运

    自寇踞江宁,江南大营恒为浙轻重,倾浙财赋供饷,岁银几百万。湘军乏于资,则羡觊之。然浙江故无事于湘军,湘帅、浙抚每不相能。咸丰十年,罗遵殿自湖北来抚浙,寇犯安吉、长兴,始征湘军将萧翰庆等。未至,省城陷。驻防将军瑞昌保子城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正统八年夏四月丙戌朔享□太庙○遣官祭司灶之初○敕宁夏总兵官都督史昭等曰宁夏密迩胡虏屡敕尔等严兵以防不虞近闻缘边城垣颓圯兵器损坏皆不整饬乃广买庄田私役屯军改挑渠道专擅水利又纵下人占种膏腴屯田是致军士怨嗟

  • 孙惠蔚传·魏收

    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陀罗。自称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从道恭到惠蔚世代以大儒传家。孙惠蔚十三岁时,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岁时,师从董道季讲《易》;十九岁,师从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

  • 张齐贤传·脱脱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志向,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布衣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到行宫,齐贤以手画地,逐条陈述十件事,分别是:下并汾;富民

  • 翰苑羣书卷十·洪遵

    宋 洪遵 编学士年表【自建隆至治平】建隆元陶谷【正月自翰林学士承防吏部侍郎迁礼部尚书依前充职】窦俨【正月自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依前充职六月卒】王着【正月自翰林学士金部郎中为中书舍人依前充职】李昉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礼二六·徐松

    郊祀真宗景德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内出《脽上后土庙图》,令陈尧叟量加修饰,仍诏汾阴坛后土黄琮、神州地祇两圭有邸,令文思院以美玉制之。袍,设香、酒、时果、牙盘食,遥拜诸陵,命大臣以香币酒脯诣致告,后陵即别差官。」并诏恭依。

  • 卷一百四十·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   宋 卫湜 撰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弗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子曰事君可贵可贱

  • 卷十五·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一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欧阳竟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三]俱.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鉢入室羅筏大城乞食.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 乞食已出還本處飯食訖收衣鉢

  • ○禅宗永嘉集·玄觉

      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   大章分为十门。慕道志仪第一。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慕道仪式。戒憍奢意第二。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憍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三复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身心苦恼起种种恶。若得身病。若得心病。令身口意作种种恶。以作恶故轮回三趣具受诸苦。何以故。凡夫之人无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下卷·道宣

    第二大复殿高广殊状加前。殿詹相属嵬峨重沓。朱粉金碧穷宝弹工天下第一。旁有飞廊两接楼观。亦以众宝间厕庄严殿饰严殿。内詹下有四银台。两台内有黄金叠修多罗白玉为叠黄金为字。两台内有毗尼。黄金为叠白银为字。律

  • 卷第二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洪州翠岩可真禅师福州人。甞参慈明。因之金銮。同善侍者坐夏。善乃慈明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