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三年。乙卯。夏四月。辛丑朔。享太庙。上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行礼 ○癸卯。谕内阁。教习举人贡生。多系不应即选之人、考取补用。即三年期满。不过勤于训课。其职易称。只宜量加议叙。以示鼓励。从前议以知县教职即用。未免太优。且中式进士之人。尚须分部学习。挨班铨选知县。若科分甚浅之举人。教习三年。遽行即用。迟速转觉相悬。殊属太骤。至举人铨选教职。亦须照依科分。历久方能挨补。今以近科举贡、教习期满。俱准即用。以致年久应选之人、转多壅滞。于铨法亦未均平。其应如何酌定班次、分别选用之处。着吏部详议 ○调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于永世、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升江南京口协领王景佩、为陕西西安左翼汉军副都统 ○浙江巡抚程元章疏言、向因杭州汉军四旗壮丁。生齿蕃衍。于雍正十一年间。仿照闽省之例。挑选余丁三百名。拨归督抚标下、顶补绿旗名粮。查浙省向无督标。祗有抚标两营。共额兵七百余名。内除随粮公粮外。实止兵丁六百余名。非若闽省督抚两标数千名可比。杭城省会重地。额兵原少。凡巡缉私盐。查拏盗贼。在在需兵差遣。而新补旗兵。例不派拨。则标兵应付差使。实属不敷。况每年出缺有限。约略余丁三百名。非历十年之久。不能补足。且绿旗亦有余丁。无缺顶补。未免向隅。应请酌加更定。得上□日。雍正七年。朕曾降上□日。当日各省设立汉军驻防。因人数不敷。是以添设绿旗兵丁。令该将军管辖。今汉军余丁蕃衍。足供差操之用。嗣后将军标下绿旗兵丁缺出。即将汉军余丁顶补。如绿旗兵丁之子弟内。有父祖食粮年久者。着于本省督抚等标营名粮。准其充补。此朕再三筹画办理者。盖以当年汉军人数不足。是以添设绿旗兵丁。今汉军余丁日多。止应令补本将军标下绿旗之缺。于情理实为允当。若照闽省之例。以将军所辖汉军余丁、充补非将军所辖之绿旗兵丁缺。办理实属未协。况浙江抚标额兵本少。岂可又分三百名、令汉军充补。若果汉军余丁繁多。当另思所以安顿之法。着将闽省顶补绿旗之汉军撤回。俟本标缺出顶补。其缺仍给还绿旗。浙省顶补甲兵、亦着撤回 ○旌表烈妇、直隶交河县卢成妻马氏。拒奸不从。被殴殒命。新乐县郗进宝妻郜氏。遇强不染。自缢完贞。广东鹤山县赵成润妻李氏。逼嫁不从。投缳全节。各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甲辰。谕内阁。县令为亲民之官。关系民生休戚。最为切近。是以自古帝王、慎重司牧之选。以端化民成俗之原。朕亦屡降谕上□日。若果县令皆能得人。各治其邑。各子其民。竟可使闾阎之中、无一夫之失所。此非夸大之论也。凡选用知县。类多举人进士出身之人。其中才具可观、克称厥职者固多。而年老迂疏、不谙吏治者、亦复不少。朕念其攻苦寒窗。幸登科目。不忍遽令放废。于是定以改教之例。俾得邀一命之荣。且居师儒秉铎之席。此朕随材器使、委曲成全之至意也。况改补教职之后。若果课士有方。通晓吏治。仍可膺卓异荐举、以为上进之路。此又在本人之自勉。并未限以教职终其身也。每见候选各员。有年老才庸不称县令之任。而苦不自量、仍欲勉强谒选。其意盖以县令为荣。希图侥幸。且以到任之后。不能办事。仍可改补教职。无碍于功名。故为苟且姑试之计。殊不思邑宰之职。民社攸关。以不能胜任之人。冒昧铨选。及到任之后。试看一年半载。再请改教。其间辗转更换。时日已多。事务废弛之患。有必不能免者。岂非庸碌贪位之人、贻之咎耶。嗣后科目出身之员若系拣选命往者。到任后、不胜县令之任。准该督抚以教职题请改补。如系月选之员。或年力衰迈。或才识庸愚。即当于未选之先。或临选之际。呈请改教。若不自度量。仍欲铨选知县。该员到任后、着该督抚留心察看。或以才力不及、或以溺职、分别题参。不得奏请改教、以遂其自便之私。如果有为人谨慎、学问优通者。着该督抚将应否改教之处。具本声明。送部引见请上□日 ○乙巳。颁圣祖仁皇帝御制全集、赐诸王大臣翰詹官员等。随具摺恭谢。得上□日。俱着往恩佑寺谢恩 ○礼部议覆。四川学政隋人鹏条奏、川省苗民。久经向化。嗣后各属土司苗童。有读书向上者。请准与汉民文武童生、一体考试。于各该学定额内、凭文去取。卷面不必分别汉苗。应如所请。从之 ○丙午。谕大学士等。前据理藩院奏称、鄂尔多斯、上年收成歉薄。贝子罗卜臧、请借仓粮。议令办理夷情事务郎中七十五、会同该扎萨克、查明乏食蒙古。先借支一月口粮。其在秋成之前。应再行借支。定议呈报等语。朕已允行。又据贝勒查木阳、贝子齐旺班珠尔、纳木扎尔色冷等。请借仓粮。亦经理藩院议令七十五。达色、照议办理。今朕闻陕西神木榆林等处。上年收成歉薄。粮价昂贵。而鄂尔多斯蒙古之乏食者。多向神木榆林城内就食。甚为可悯。该郎中七十五等、从前未曾呈报。及奉古查办之后。又复怠忽迟延竟不上紧办理。甚属不合。着七十五等、即行会同该道、将乏食蒙古查明。一面具报该督抚。一面酌动仓粮发给。毋使乏食蒙古、至于失所。至于神木榆林等处乏食民人。亦着该地方官查明。酌量办理 ○谕办理军机大臣等。办理青海事务达鼐病故。着散秩大臣色楞、前往西宁、办理青海事务 ○山西布政使温而逊、缘事革职。调直隶布政使王謩、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升河南按察使张鸣钧、为直隶布政使司布政使。河南管河道缪孔昭、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庚戌。旌表烈女、湖北麻城县叶汝炽聘妻阮氏。江陵县帅定远聘妻李氏。俱闻夫身故。矢志捐躯。福建晋江县胡仁女胡氏。强奸不从。投缳殒命。各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辛亥。吏部遵上□日议奏、北路军营官兵。于克尔森齐老地方。击贼大捷。所有阵亡官员。应加恩议叙。奉天正红旗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北京、从优授二等阿达哈哈番。镶白旗领催珠里、黑龙江正黄旗副骁骑校费雅思哈、授拜他喇布勒哈番。船厂骁骑校奇弩、镶蓝旗领催奔博里、黑龙江镶红旗领催马尔图、授拖沙喇哈番。各给与应得祭葬。并查明应袭之人。引见承袭。从之 ○壬子。调墨尔根副都统多起纳回京。以署镶蓝旗满洲副都统额尔图、署墨尔根副都统 ○癸丑。礼部议覆。奉天府府尹宋筠疏言、奉天永吉州学。旧设廪生增生各一名。近将长宁县学、拨归永吉州学管辖。请添设廪生增生各一名。五年出贡一次。应如所请。从之 ○甲寅。谕办理军机大臣等。现今内地估拨军粮。有已经出口运送在途者。着即于哈密、桥湾、布隆吉尔等处、就近收贮。不必再运巴尔库尔。其未经出口粮石。亦着暂停运送。可传谕署陕西总督刘于义知之 ○办理军机大臣等遵上□日议奏、北路军营官兵。臣等会同副将军常德、详加筹画。应于新近派往之满洲蒙古绿旗兵丁内、选留二万名。分驻各形胜地方。其余尽行撤回原处。鄂尔昆等处。去年更换绿旗兵八百名。仍留种地。得上□日。北路军营驻兵二万之处。可密行文商之大将军平郡王。令噶尔丹策零、虽遣使求和。而疆界尚未定议。不可深信。俟准噶尔倾心归顺。始可酌量撤兵。若驻兵不敷御敌之用。则不如不驻兵矣。但兵数太多。未免耗费国帑。务须详悉筹画。此二万兵能否御敌之处。着大将军副将军等、公同妥议密奏 ○乙卯。云贵广西总督尹继善题、广西太平府罗阳土知县黄世瑾故。请以其子黄恩宪袭职。下部知之 ○丁巳。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内阁。广东开采一事。十数年来。内外臣工奏请者甚多。朕悉未准行。上年总督鄂弥达、巡抚杨永斌、奏称开采以资鼓铸。于粤民生计大有裨益。言之再三。朕发九卿确议。旋经议覆准行。后复有数人条陈、极言其不应行。今朕再四思维。广东近年以来。年谷顺成。米价平减。盗贼渐少。地方宁谧。与从前风景逈异。今若举行开采之事。聚集多人。其中良顽不一。难以稽察管束。恐为闾阎之扰累。况本地有司。现在劝民开垦。彼谋生务本之良民。正可用力于南亩。何必为此侥幸贪得之计。以长喧嚣争竞之风。此时正在计议之初。停止甚易。着该部即行文该省督抚。令其遵谕停止 ○戊午。吏部议覆。署西安巡抚史贻直疏言、陕西直隶同州、请升为同州府。裁知州、州同、吏目缺。设知府、通判、经历各一员。改西安府抚民同知、为同州府抚民同知。增置附郭一县。设知县、典史各一员。并同州原辖之朝邑、郃阳、韩城、澄城四县。暨直隶华州、与所属之华阴、蒲城、潼关三县。及现属直隶耀州之白水一县。俱归同州府管辖。其直隶耀州、与所属同官一县。改归西安府管辖。应如所请。从之。寻定新设同州府附郭县曰大荔 ○己未。陕西延绥总兵官米国正奏言、榆林边城之外。即系河套。夷民杂处。交易为生。鄂尔多斯一部落。风气素称浑朴。近日多有内地民人、指引进口夷人、偷盗牲畜。窝藏分利。而神木口开店民人。熟悉夷情。多端欺诱。或不肖弁兵、通同容隐。或该管衙门、糢糊了事。致夷人无从申诉。应请饬行沿边文员。一体稽查。以安夷众。再、榆林居民。鲜知礼义。鬻卖妻子。相习成风。甚至回明地方官。彼此交易。并请严饬地方有司。立法禁止。以端风化。得上□日。着交与该地方文武官员。实力奉行。仍令督抚提镇等。不时稽查 ○庚申。实授侯朱震、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癸亥。谕八旗都统等。军前遣回之官员兵丁内。着有劳绩得伤残疾者。若俱行革退。殊觉可悯。着该管大臣等详查具奏。官员赏给半俸。兵丁赏给一半钱粮。以资养赡。如有病愈复欲请用者。亦着具奏请上□日 ○乙丑。擢直隶通永道德希寿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丁卯。礼部议覆。贵州学政晏斯盛疏言、贵州威宁州属宣化里可渡河之田地户口。现经改归云南宣威州管辖。请将可渡河以南之文武生员、拨归云南宣威州学。应如所请。从之 ○旌表烈妇、河南汜水县禹汝德妻张氏。新安县吕循曾妻萧氏。俱痛夫身殒。绝粒损躯。河南夏邑县张秀妻戴氏。山东黄县赵居宽妻邹氏。俱矢志殉夫。投缳毕命。各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猜你喜欢 ●卷一·王栐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二·徐乾学 卷四·沈德符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四·佚名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纪昀 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 第十九·班固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陈寿 夏侯亶传·姚思廉 张延朗传·欧阳修 帝系一·徐松 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