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衡传
张士衡,瀛州乐寿县人。父亲张之庆,为齐朝国子助教。士衡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哀悼思慕超过礼仪,父亲的朋友齐朝国子博士刘轨思见到他,常常掩面而泣,对他父亲说:“从前伯饶号‘张曾子’,又岂能远过于此!我听说君子不亲自持教,我当为你成就他。”待士衡长大后,轨思给他讲授《毛诗》、《周礼》,士衡又跟熊安生和刘焯学习《礼记》,都能精研深究其中的主要论旨。此后,遍读《五经》,尤注意攻读《三礼》。在隋朝做官任余杭县令,后以年老辞归乡里。
贞观年间,幽州都督燕王李灵夔准备了黑色的束帛作为礼物,到士衡家去迎聘他,拜他为师。庶人承乾在太子宫,又对他加以表扬征召。待到洛阳宫谒见皇上,太宗请他登上殿前台阶,赐给他食物,提拔授官朝散大夫、崇贤馆学士。承乾看见他,问他齐朝灭亡的原因,回答道:“齐后主昏悖暴虐无度,亲近小人,以致像高阿那..、骆提婆、韩长鸾等人,都是些奴仆下等之才,凶狠险恶无赖之辈,他却相信他们任用他们,把他们当作心腹。他们诛杀迫害忠臣良将,疏远猜忌骨肉至亲。穷奢极欲,伤害百姓。因此当北周的军队兵临城下时,没有人为齐朝效力,以至于灭亡,实在的原因正在于此。”承乾又问道:“以布施的方法来求取功德,真有因果报应不?”回答道:“侍奉佛法在于清净无欲,怀有仁恕之心。如果贪婪无厌,骄纵暴虐,虽然倾尽财力侍奉佛法,也不能拯救眼前的灾祸。况且善与恶的报应,如影随形,这是儒家典籍上的话,哪里只是佛经上说的。因此为人君父的,应该仁慈;为人臣子的,当尽忠孝。能做到仁慈忠孝,则福祉帝位长久;如果与此相反,那么灾祸就要降临。此中道理昭然若揭,愿殿下不要为此忧虑。”到承乾太子位被废除后,诏敕车马给他,让他回归本乡。贞观十九年(645)去世。
士衡以礼学为最优秀,当时跟随他受业而大有名望于一时的,其中以贾公彦最为著名。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赵尔巽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五·王祎 卷之一千四十·佚名 一一九四 承办四库全书事务处为抬运书籍需用苏拉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四·阿桂 卷之十二·傅恒 褚渊传·萧子显 徐陵传·姚思廉 卢贲传·魏徵 刘挚传·脱脱 林润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宋敏求 卷二百七十·佚名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