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十八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一年。壬子。春。正月。戊申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照例筵宴

  ○朝鲜国王李棩、遣陪臣郑致和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岁贡礼物。宴赉如例

  ○癸丑。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顺天府进春

  ○甲寅。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乙卯。孟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丙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庚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以上元节、赐翁牛特、察哈尔、奈曼、四子部落、鄂尔多斯、阿霸垓、喀尔喀、苏尼特、蒿齐忒、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以喀尔喀故辅国公根敦代青子垂扎布、袭爵

  ○命翰林院掌院学士傅达礼、熊赐履、教习庶吉士

  ○上以太皇太后将幸赤城汤泉。谕工部侍郎觉罗查哈喇、佟弘器、动支帑银、前往修理道路、毋得扰民

  ○壬戌。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癸亥。上诣太皇太后宫、设灯节筵宴。并赐随驾大臣宴于宫门外

  ○乙丑。谕太常寺、祀典关系重大。理宜敬慎娴习。近见尔衙门、典礼俱未谙练。又所奏音乐、多未合节。殊非慎重禋祀之义。以后着详加练习、勿仍前怠忽、亵越祀典

  ○丙寅。免江南上海、青浦二县、湖广茶陵卫、康熙十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丁卯。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山西巡抚达尔布、奔父丧回京、事毕、陛辞。谕曰、巡抚职任重大。尔必清白自持、表率属员、抚绥地方、人民得所。务令兵民相安、方为称职。尔其慎之

  ○广东总兵官佟国卿、四川总兵官何德成、陛辞。谕曰、特授尔等总兵之职。务期清白自守、表率属员、统辖兵丁、使军民相安。毋侵克兵饷、俾各得所。如有盗寇、作速剿灭、勿令滋蔓

  ○授和硕安亲王岳乐庶出子塞冷额、和硕简纯亲王济度庶出子雅布、镇国公郭盖子萨克新、俱为三等辅国将军。镇国将军辉塞子齐尔弼、辅国将军喇克达子巴克达、俱为三等奉国将军。封固山贝子尚善子根都、固山贝子张泰子吞珠、俱为镇国公。授故辅国将军伯奇子阿尔霸、为三等奉国将军

  ○赐朝正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银币鞍马有差

  ○戊辰。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东部虎儿凯托科洛姓巴尔达禇、进元狐皮等物。赏赉如例

  ○予故续顺公沈永兴、祭葬如例

  ○己巳。湖广巡抚董国兴、以病乞休。允之

  ○礼部尚书龚鼎孳、以病乞休。慰留之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遵上□日题覆、臣等看阅律文、将前后不符、及参差遗漏之处、详酌校正。已经刊刻清汉文完毕。进呈御览。除颁发京城部院衙门、及外省驻防满洲将军外。其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俱有理刑职掌、相应一并颁发、转发各地方官、一体遵行。从之

  ○刑部会同督捕衙门议覆、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疏言、逃人逃出、或为窃盗、或为抢夺、事发被获、先到刑部者、枷责后、又送督捕衙门鞭剌。先到督捕衙门者、鞭剌后、又送刑部枷责。罪不至死、或致殒命。应从律内所开、二罪俱发、以重者论。罪各等者、从一科断。嗣后凡逃人逃出、或抢夺、或窃盗、罪至鞭一百者、刑部枷号、臂膊剌字、鞭一百、送督捕衙门、免其鞭责、止面上剌字。不至鞭一百者、刑部止臂膊剌字、送督捕衙门、照例面上剌字、鞭一百。其各处逃人、解到督捕衙门、审明盗逃情实、先送刑部议结为盗之罪、后移回督捕衙门、议逃走之罪。从之

  ○庚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太皇太后曰、我因身抱微疾、故欲往赤城汤泉。汝若同往、恐误国事、可不必去。上奏曰。太皇太后驾幸汤泉、臣若不随往侍奉、于心何安。至国家政事、已谕内阁、着间一日、驰奏一次、不致有误

  ○谕吏部、各省藩臬以下丁忧官员、督抚每奏称才能、请在任守制。恐贪恋职任者、多方营求、彼此效尤、有乖孝道。其申明定例。嗣后丁忧官员、督抚无得题留、悉令离任守制

  ○工部侍郎杨运昌、刑部侍郎高珩、请假葬亲。从之

  ○礼部题、顺天乡试及会试、请照旧例、仍用满汉监察御史、料理场务。从之

  ○理藩院议覆、厄鲁特噶尔丹台吉疏言、伊兄僧厄台吉在时、曾遣使进贡。今请亦准照常遣使进贡。应如所请。从之

  ○辛未。上奉太皇太后、往赤城汤泉。是日启行。上随辇步行。至神武门乘马。出德胜门。驻跸巩华城

  ○壬申。上驻跸南口

  ○遣内大臣阿密达、华善等、祭明代诸陵

  ○以翰林院侍讲王泽弘、提督顺天学政

  ○癸酉。过八达岭。上自山麓下马。扶太皇太后辇。太皇太后念上步行劳苦。谕乘马。上奏曰。此处道险、必扶御辇、于心始安。至坦道始乘马。驻跸岔道

  ○甲戌。上恐怀来城东浮桥不固、亲驰视验、方请太皇太后辇行。驻跸怀来卫

  ○乙亥。免山东临清州、康熙十年分虫灾额赋十之二

  ○丙子。上驻跸新井堡

  二月。丁丑朔。过长安岭。上自山麓下马。扶太皇太后辇步行。至坦道始乘马。驻跸东山庙。初东山庙有井易涸、水不足用。是日山泉忽涌成河、人马皆足饮

  ○遣大学士冯溥、祭先师孔子

  ○吏部尚书黄机、请假迁葬。允之

  ○戊寅。祭大社大稷。遣都统尼雅翰行礼

  ○上驻跸兴仁堡。先驰诣汤泉、视太皇太后行宫、及汤池而还

  ○己卯。太皇太后至汤泉宫。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头堡

  ○庚辰。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辛巳。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皇子承祜薨。上悼之。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笑语如常。出、谕内大臣觉罗塔达曰、恐太皇太后闻之伤悼、倘诸王等闻信、前来慰朕、俱令散去

  ○升宗人府府丞王天眷、为工部左侍郎。通政使梁鋐、为工部右侍郎。转刑部右侍郎姚文然、为左侍郎。升左副都御史黄道行、为刑部右侍郎

  ○癸未。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上自闻皇子信、郁闷不已。宗室公、内大臣等奏曰、皇上闻皇子之信、往往郁闷。臣等愿皇上移跸、借境舒怀。上曰、朕每日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颇可自慰。既随太皇太后至汤泉、如太皇太后圣躬全安。朕不胜欢忭。穉子事、朕无甚介意

  ○甲申。太皇太后圣寿节。遵懿上□日、免行礼

  ○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乙酉。谕诸王、贝勒、大臣、两日内、诸王贝勒大臣奏朕随意游览。可以消遣闷怀。俱已有上□日报闻。朕思尔等再三启奏、无非爱朕之心、所言甚是。朕欲于此行宫相近处、相一平阔之所、暂驻数日。诸王、贝勒、大臣奏曰、臣等奏请之意、诚欲皇上保护圣躬。今蒙睿鉴。谕以温纶。实天下臣民之大幸也。随移跸盘石台。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丙戌。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丁亥。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转户部尚书郝惟讷、为吏部尚书

  ○礼部题、朝鲜国王贡物、与上年品色不符、殊失恭敬之谊。应敕该王将怠忽情由、自行回奏。得上□日、该王既将伊国困苦、预先咨明、从宽免令回奏

  ○戊子。遣官祭先农之神

  ○己丑。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庚寅。上移跸赤城。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皇子允禔生

  ○江宁巡抚马祜疏言、科臣柯耸、条奏苏松常各郡水利、部议令臣查覆。今查各郡支河、见在督民次第疏浚。其岁修责令里民、随时兴工。至老鹳嘴坍没于海、旧址无存、难以修筑。惟淘河一法、责成府佐、专董水利者、督察。于每岁水发时、聚集人夫、用力决排、庶可疏通淤滞。部覆如所请。从之

  ○辛卯。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以本月二十日、行耕耤礼、奏辞太皇太后回銮。是日、驻跸新井堡

  ○壬辰。上驻跸岔道

  ○癸巳。上回京。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题、直隶各省总督提镇驻劄之处、与汛守各弁、有相隔千里、或数百里者。如将本身调考、必致汛守空虚。嗣后将汛守官员、离汛调考、相应停止。其庸劣不职之员、该管官竟行揭报总督提镇题参。从之

  ○蒿齐忒多罗郡王阿拉布坦故。遣官致祭

  ○丙申。上诣先农坛致祭。上亲行耕耤礼。三推毕。登观耕台。命康亲王杰书、裕亲王福全、简亲王喇布、吏部左侍郎王清、户部尚书米思翰、礼部尚书哈尔哈齐、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工部尚书王熙、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通政使司左通政任克溥、大理寺卿王允祚等、以次耕毕。回宫。因值朝日斋戒日期、停止庆贺筵宴作乐

  ○丁酉。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撤山东夏镇关、令中河分司、移驻宿迁收税

  ○转刑部尚书梁清标、为户部尚书

  ○戊戌。上因太皇太后在汤泉。是日启行。复往赤城。驻跸狼山堡

  ○特升食正四品俸仍掌河南道御史李之芳、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己亥。上至汤泉。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赤城

  ○庚子。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兵部尚书明珠、朕奉太皇太后幸汤泉、朝夕问安外、别无游幸。今来换班护军、着各减一名。每佐领只着二名来。马匹亦勿多备。尔部即传知

  ○辛丑。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巴林、阿霸垓、鄂尔多斯、苏尼特、克西克腾、河霸哈纳、王、贝勒、贝子、台吉等、及归化城等处都统等、来朝

  ○壬寅。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兵部尚书明珠、闻随驾官兵、多有疾病、着传来、令太医院官医治。其病重不能来者、太医院官前去医治。又召太医院官入谕、亦如前

  ○癸卯。谕内务府总管噶禄、闻此处食物甚少、随驾军士勤劳、若将口外羊赏给、瘦不堪食、可将御用羊酌量少存、其余散给军士、尔速传知

  ○甲辰。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乙巳。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翁牛特杜楞郡王毕礼衮达赖、来朝

  ○予故工部侍郎佟弘器、祭葬如例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兵部尚书明珠、京城来换班兵、皆系穷苦之人、身负行李米粮而来、甚为可矜。尔部可给与官车装载、并酌量给与锅帐、到此之日、即按日给与口粮。又召赤城同知胡之睿、问地方百姓生理。胡之睿奏曰、此地人民淳朴、虽不富饶、然各务耕种、秋成所得、除供赋外、尚可糊口。上曰、太皇太后幸汤泉。去冬修路、及收买草料木炭等物、皆用民夫、想甚劳苦。朕心大为不忍。尔在地方、若有所见、可据实陈奏、勿有所隐

  ○以太常寺卿王天成、为宗人府府丞

  三月。丁未朔。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鄂尔多斯镇国公索诺穆故。遣官致祭

  ○戊申。广东巡抚刘秉权疏言、暹罗国贡使所进方物、仍与会典不符、较前更少其一。上以先有谕上□日、命礼部免其察议。其<扌嶲>来货物、或愿运至京师贸易、听其自运。或愿在广东贸易、令督抚委官监视之

  ○己酉。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艾元徵、为刑部尚书

  ○命直隶各省提督总兵官、俱照康熙六年例、于十月内自陈。在内武职各官、一体遵行

  ○庚戌。遣官祭历代帝王

  ○壬子。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户部侍郎班迪、换去步甲、皆穷苦兵丁。还家时、恐路费艰难。尔部酌量给与银两

  ○癸丑。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福建兴化总兵官李时芳、以病乞休。允之

  ○喀尔喀土谢图汗、遣使进贡。赏赉如例

  ○乙卯。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命选满洲蒙古汉军新旧生员内、文行兼优者、与汉生员一体入监肄业

  ○丙辰。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以江西九江、广信、南康、三府旱灾、将康熙九年存留银二万八千两有奇、令该抚速委官赈济

  ○丁巳。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户部侍郎班迪等题、备秣御马草、余剩五万七千束。应交地方官、照原价发卖。得上□日、不必发卖。八旗护军校、前锋、护军、皆系穷苦之人、着均散给

  ○戊午。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己未。升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为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

  ○封靖南王耿精忠所尚和硕郡主、为靖南王妃

  ○庚申。以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笃祜、补原官

  ○升河南布政使徐化成、为湖广巡抚

  ○辛酉。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壬戌。江西南瑞总兵官赵光祖、以标下效用官为盗、降三级调用

  ○甲子。万寿节。上诣太皇太后行宫、行礼。以驻跸赤城、停止庆贺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孝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赐洐圣公孔毓圻等宴于礼部

  ○乙丑。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丙寅。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奇塔鼐子阿喇纳、袭职

  ○丁卯。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

  ○戊辰。上奉太皇太后回銮。太皇太后登辇。上扶辇行数步。方乘马行。驻跸兴仁堡

  ○谕宣府总兵官拜音达礼曰、总镇之职、关系甚重。朕观宣府一带虽安静、而昌平、密云、石匣等处、尚多盗案。地方有盗、民生何安。尔当与该抚会议、必期盗息民安。至于兵丁、全赖军饷资生。尔必正已率属、切勿扣克。否则国法难容。尔其慎之

  ○予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议政大臣都统特晋、祭葬。谥襄壮

  ○己巳。上驻跸东山庙

  ○辛未。过长安岭。大雨。上下马步行扶辇。太皇太后曰、此地险峻。天雨路滑。汝步行劳苦。可乘马缓行。上奏曰、道路泥泞。臣扶辇而行、于心始安。仍步行至岭上。太皇太后欲少憩。上即趋行、命取凉棚、亲视安置。及下岭时、仍步行扶辇、至平地、方乘马傍辇而行。驻跸新井堡

  ○予故蒙古副都统罗和、祭葬如例

  ○壬申。上驻跸怀来卫

  ○山西狭西总督罗多、以前任河道总督时、堤工冒破钱粮、降二级调用

  ○癸酉。上驻跸岔道

  ○甲戌。过八达岭。上步行扶辇。太皇太后再四谕乘马。上奏曰、岭路崎岖、不似平地。臣缓步扶辇、无甚劳苦。至平地始乘马行。驻跸巩华城

  ○以江南兴化县、康熙九年水灾、额赋虽经全蠲、而积水未涸、百姓尚难耕种、复谕户部、将康熙十年分额赋、一并豁免

  ○兵部督捕左侍郎折库纳题、窝隐逃人、有定例处分。至流徙处、有窝隐逃人者、未定处分之例。今尚阳堡、宁古塔等处流徙人等、如窝隐逃人、不便复拟流徙、应枷号三个月、责四十板。从之

  ○乙亥。上回京。至神武门下马。扶太皇太后辇、入慈宁宫。是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夏。四月。丙子朔。享太庙。遣都统喇哈达行礼

  ○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己卯。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户部、江南连年水旱相仍、灾伤甚重。若将旧欠钱粮、一并追徵、民生愈致困苦、朕心不忍。其以前未完钱粮、实系拖欠在民者、着暂行停徵、俟民力稍苏之时、再行请上□日

  ○升光禄寺卿王秉仁、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原任浙江右路水师总兵官杨富、为江西南瑞总兵官

  ○庚辰。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进贡使臣等行礼

  ○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左通政任克溥、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张凤仪疏言、东平所运丁、例于该所每丁名下、纳银二钱五分。后经改入民籍、复于该州每丁纳银一钱二分、而运丁旧额未除、苦于重徵、请赐豁除。应如所请。从之

  ○辛巳。云南贵州总督甘文焜、以贵州镇远府火灾、引罪求罢。不允

  ○吴喇忒镇国公阿玉锡故。遣官致祭

  ○以户部尚书梁清标、充经筵讲官

  ○谕吏部等衙门、江南事务繁剧、与他省不同、向来立有定限、各官不能如期完结、致罹参罚者甚多。前原任山西狭西总督莫洛、曾请<宀十见>限、积案始得清楚。今应照此例、凡江南一切陈积事件、于定限外、再<宀十见>限一年、令地方官料理完结

  ○壬午。以礼部郎中黄虞再、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癸未。以原任江南左布政使金鋐、为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甲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曰、朕前往赤城。见路旁碑上贴一纸、写害天下之民者、给事中柯耸是也数字。又无姓名。朕思其言果真、如何不写姓名。熊赐履奏曰、从来匿名飞语、多是光棍害人之计。从使写出姓名、焉知不是怀挟私讐、乘机诬陷、愿皇上加察。上曰、果有姓名、即可对质。若挟私诬陷、则所欲陷人者、徒自陷耳

  ○以原任浙江按察使宋琬、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裁江南海门县缺、归并通州管辖

  ○封和硕安亲王女、为郡主。授其壻明尚、为和硕额驸

  ○乙酉。升内阁侍读学士王守才、为光禄寺卿

  ○升护军统领觉罗伊尔门、为镶红旗满洲都统

  ○丁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戊子。以太仆寺卿周卜世、为太常寺卿

  ○己丑。免江南清河等三县、挑河挖伤田地额赋有差

  ○庚寅。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免江南淮安、大河二卫、康熙十年分水淹田地额赋

  ○壬辰。孝瑞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升狭西巡抚鄂善、为山西狭西总督

  ○癸巳。谕吏部、兵部、狭西幅员辽阔、边疆重地、防御宜周。省城有将军满兵驻防。总督衙门、应移驻近边扼要地方、专管狭西、以便控制。其山西省附近京师、应照山东河南例、令该抚料理。尔二部会同详议具奏

  ○增设工部满郎中二员。汉员外二员。分巡京城内外、及玉泉山等处河道

  ○甲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乙未。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以散秩大臣侯桑阁、掌銮仪卫事务

  ○丁酉。先是、承恩伯周全斌病故、吏部题奏。奉上□日、周全斌敕内、虽无袭次、但自海外带领战船、率众投诚功大、作何承袭、着再议。至是议覆、应准予承袭一次。从之

  ○升兵部督捕右理事官周之桂、为太仆寺卿

  ○升镶红旗副都统赫业、为护军统领

  ○戊戌。升护军参领额赫纳、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以靖南王藩下副都统江元勋、为右翼总兵官。参领刘可礼、为副都统

  ○庚子。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江南道御史施维翰、疏参福建总督刘斗、违例题补兴化总兵官。又代靖南王耿继茂、题请建祠、徇私妄奏。应严加处分。下部察议

  ○增设兵部笔帖式、二十员

  ○壬寅。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吏部、原任大学士卫周祚、品行端方、清慎素着。曩以引疾请告、回籍调理。今阁务殷繁、赞理需人。着即召取驰驿来京、入阁办事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查哈太、为满洲副都统

  ○癸卯。升狭西布政使阿席熙、为狭西巡抚

  ○乙巳。升太常寺卿周卜世、为大理寺卿

  ○命侍卫吴丹、学士郭廷祚、阅视河工、绘图进呈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脱脱
  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脱脱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二十八·赵尔巽
  御制题金版贞观政要·吴兢
  ●卷二百·徐梦莘
  后汉光武皇帝纪七卷第七·袁宏
  ●卷十·夏仁虎
  六八三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令原总纂纪昀等复核底本及已写正本折·佚名
  卷十四·朱轼
  ●弘光实录钞卷三·佚名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卷之八十九  朝鮮賦(明)董越 撰·邓士龙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72·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551_1 【汉堤诗】卢肇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   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閈闳其虚。以隳我堵,   以剥我庐。酸伤

  • 卷二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287_1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畅当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己。   萧萧若凌虚,襟带顿销靡。车服率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 睢景臣·隋树森

    睢景臣(约一二七五——约一三二O)。天一阁本《录鬼簿》云:景臣名舜臣,后字嘉贤。后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其名列在“方今己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

  • 穷汉词·蒲松龄

    [西江月]孩子绝不探业,老婆更不通情。攮他娘的养汉精,狗腿常来逼命。止有一身破衲,夜间盖盖苍生。绰号名为"大起灵",一起满床光腚。大年初一,烧炷名香,三盏清茶,磕了一万个响头,就把财神爷爷来祝赞祝赞。忙祝赞,忙磕头,财神在上

  • 蜀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蜀妓,姓氏及生平不详。际游客自蜀携归。存词一首。 ●鹊桥仙 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蜀妓词作

  • 卷十四·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四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申左【第四○郭本序与文作两片最合诸本横分皆非】古之人言春秋三传者多矣战国之世其事罕闻当前汉【当有之初二字】专用公羊宣皇己降谷梁又立於学至武帝世刘歆始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二·姚之骃

    文学门【二】诗赋上一统赋 元史陈孚宋刚中以布衣上大一统赋行省转闻于朝署山长后仕至治中识罗刹江 元钱惟善传惟善乡试时以罗刹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罗刹江之为曲江也惟善引枚乗七发注为据大为主司所称由是知名十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施案纪略·吴德功

    光绪十有四年戊子秋九月己酉朔,施九縀围彰化县城,索焚丈单。九缎,彰之二林上堡浸水庄人,耕作营生,家颇饶,性呆戆,信鬼神,常仗剑破额作乩童状。先是,丙戌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理。彰化县蔡麟祥率巡检黄

  • 三·钱穆

    门第逼窄了人的胸襟。一面使其脱离社会,觉得自己在社会上占了特殊地位。一面又使其看轻政府,觉得国不如家之重要。此种风气在东晋南朝尤为显著。北朝则处境艰困,为求保全门第,一面不得不接近下层民众扩大力量,一面不得不在

  • 内篇·王夫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性之善征矣。故以言征性善者,知性,乃知善不易以言征也。必及乎此而后得之。诚及乎此,则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道义之门启而常存。若乍见

  • 卷六·刘逢禄

    王鲁例第十一隐元年:春,王正月。注: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又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

  • 卷三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宋 李明復 撰宣公程頤曰宣公名倭文公子子赤庶兄匡王五年即位宣謚也善問周達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謝湜曰宣公之立上不受之天子下不受之先君書即位著其自立也

  • 第五 飞箝 1·王诩

    【原文】凡度权量能①,所以征远来近②。立势而制事③,必先察同异之一一党一一,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④,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⑤,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注释】①度权量能:揣度权谋,衡量能力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山顶。与大比丘僧七万人俱。所作已办舍诸重担其心自在。尽诸有结正见解脱。皆如大龙善解法界。是法王子能舍利养。善具出家善受具戒。意所欲者悉得满足住涅槃道。唯除阿难在於学地。诸大菩萨八万

  • 第十四品 学处分别·佚名

    一 对法分别五学处者,即远离断人命之学处,远离不与取之学处,远离欲邪行之学处,远离虚妄语之学处,远离宰罗酒、迷丽耶酒、末陀酒、放逸处之学处。(一)此中,如何为&ldquo;远离断人命之学处&rdquo;耶?于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

  •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主人公水手邓蒂斯因替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拿破仑党人传递信件,而遭到三个嫉妒、仇恨、惧怕他的无赖之徒

  • 野议·宋应星

    宋应星以其《天工开物》而作为科学史家享有盛名,却鲜有人知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宋应星。政论集《野议》就是其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代表作,该书成书于崇祯九年(1636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对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