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卷一

●世祖章皇帝实录 首卷一

康熙序

朕惟自古帝王、膺图御箓。显扬遗烈。必有信史以纪政绩而范来兹。典綦重也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文武圣神并隆千古固已光昭典册炳若日星矣我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达孝承先洪仁抚世以天纵之姿奋有为之业扫除寇乱。奠安生民。六师所加、有征无战。莫不望风慑息。竞迓壶浆。即殊方异域、声教未通之地。亦皆受吏请封。凛遵正朔。不数年间、天成地平。区宇宁谧。于是戢戈櫜矢、而典章文物兴焉。制礼作乐仁渐义摩。百度维新四门时辟。至夫诏命之宣布。庙算之运筹禋祀之精诚。政刑之损益。罔不斟酌百王标准万世。遂致弦歌比屋。玉帛遐陬。时若岁登。湛恩熙洽猗欤盛哉。蔑以加已。朕缵承鸿绪宵旰靡宁。每念庥隆、常深忾慕。爰开史局选辟儒臣发秘府之藏。检诸司之牍捃摭较订。萃为一代成书。纪载班班。洵奕叶之榘矱矣。虽化神德峻。巍焕难名。而因事徵心。亦足以见惕励忧勤。致治太平之有由也。于戏。功高在昔。美冠将来。一事一言、皆二帝三王心法所寄。岂第简策之矞皇也哉。朕将绍庭陟降、时诵遗徽。垂之子孙、令知我皇考勋业之隆。永笃觐扬于万世矣。是为序。

康熙十一年五月二十日

修纂凡例

一、登极迁都礼仪、宴赉、皆书

一上皇太后徽号、册立皇后、皇妃、及册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福金、公主、格格皆书废皇后事、书改诸王封号、亦书

一、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郊祀跻配、太庙升祔、配享、及祭堂子、拜享神、遣官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先师孔子、及关帝、真武、城隍等神、皆书厘定祀典、亦书

一、诏书、上谕、御制文、皆全录。敕谕诸王、贝勒、文武群臣、及朝鲜等国、蒙古等部落、皆书。其出征招抚之类、亦书。

一、车驾视学、耕耤经筵、大阅、巡幸、田猎、祈祷、皆书。其礼仪及恩赉亦书。

一、皇子生书

一、皇太后仪仗、大驾卤簿及后妃、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福金、公主、格格、仪仗书。有更改者亦书。

一、异姓王、及文武大臣、入朝陛见书。遣子入侍、亦书。

一、改设省分府州县、书。

一、满汉文武官制、衙门、及土官设立更改者书。

一、封异姓王公、侯伯爵授精奇尼哈番以下拖沙喇哈番以上世职及承袭、皆书。

一、命固伦额驸、和硕额驸、多罗额驸、固山额驸、书。

一、晋阶三公、三少、加宫衔、授议政大臣、内大臣、八旗都统、副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参领、及内三院、宗人府、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奉天府、顺天府、国子监、銮仪卫钦天监、太医院堂上官、翰林、科道官、部院各衙门启心郎、理事官、并总督、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苑马寺卿、盐运使、总兵、副将、掌印都司、皆书。若有罪削夺黜谪正法者、亦书。

一选法荐举、考选京察、大计、及考课则例、书

一公、侯伯并文武大臣、老疾致仕、及特恩优闲、遣官存问、皆书起用、亦书。

一、每岁户口人丁、田土税粮盐、茶钱钞之数、并于岁终书之。凡垦荒、兴屯、圈拨地土、徵折漕粮、蠲免额赋及停罢岁办诸物、皆书。

一、诸王以下文武各官、岁给俸禄、及军士。月粮则例皆书

一、遇灾荒赈恤书、备荒事例、亦书

一、凡礼乐有新制更定者书衣冠车舆诸制度亦书

一、钱法则例、及更定者书

一、每岁圣节、元旦、冬至、庆贺筵宴皆书。颁历、进春、乡饮酒礼、亦书

一、内外文武官、有特恩赐、予皆书。

一、国子监、各省直学政条例、及裁并更革皆书。

一、直省乡试、文武会试、殿试、皆书。殿试制题、悉录全文考选庶吉士亦书所定各处科举额数及有更改者亦书。廷试贡生亦书。

一、凡铸给印记、皆书

一、丧葬礼仪、及上尊谥并册宝文皆书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薨、公侯伯、将军及在京文武官三品以上、在外督、抚、提、镇、布政司、按察司正官卒书。有赠谥祭葬赙赠立碑之类皆书

一、文武大小官员、殁于王事者书。有褒恤者书旌表前代忠义、亦书。

一、凡荐举隐、逸书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悉着乡里姓名、行实。

一、钦天监奏天象气候七政凌犯日月薄蚀皆书祥异亦书。

一、建言有关涉国体政事者、书。

一、遣使抚谕朝鲜等国、蒙古等部落、及封王、贝勒、贝子、公爵、除授官职、并一切赏赉优恤书。其朝贡宴赉、皆书。

一、凡纂修实录圣训及编辑书籍、皆书。

一、凡命将出师征剿驻防各处、皆书叙录军功内外兵政及督捕条例书

一、凡王公官员移驻、驿传烽堠有新设及更改者书

一、文武各官犯罪干系惩劝、有特旨罢黜及蒙恩宽宥者、书如犯奸恶叛逆之罪、不限官吏军民皆书。常律之外别有断罪条例亦书。

一、言官及文武臣僚、弹劾大臣之罪皆书。有职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书。

一、修葺天地、宗庙、社稷、一应神祗坛场、及宫殿皆书。匾额亦书。

一、营建山陵书。亲王以下园寝、有奉敕者、亦书。

一、修治河渠道路、皆书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七十三·柯劭忞
  卷上·刘餗
  卷二·孙盛
  卷三十六·吴广成
  天聪七年一月至崇德六年十二月·蒋良骐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六·张岱
  名山藏卷之十七·何乔远
  ●附录三·劳格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七八四 军机大臣奏吴树萱等呈请自备资斧充当全书处分校片·佚名
  一八〇 反动老作家二·周作人
  卷十三·阿桂
  平江汉颂·童承叙
  第十六章施侯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风骚旨格 全文·齐己

    ■六诗    一曰大雅  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  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  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  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

  • 景元启·隋树森

    景元启,其姓一作杲、栗,疑误。生平事迹无考。散曲多写男女情事及隐居生活。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中吕】上小楼 客情 欲黄昏梅梢月明,动离愁酒阑人静

  • 卷四十一·唐圭璋

    ○江城子和苍盖郭秀才韵乘车坐马走东西。论玄规。入幽微。天下峥嵘,随分立阶梯。吾教流通天地祐,无不喜,尽归依。其中消息与谁期。解忘机。识无为。霞友云朋,心地要平夷。抱朴全真明日用,神灿灿,性辉辉。○

  • 东归乱藁序·佚名

    始予与择之陪敬夫为南山之逰穷幽选胜相与咏而赋之四五日间得凡百四十余首既而自咎曰此亦足为荒矣则又推数引义更相箴戒者久之其事见于倡酬前后序篇亦已详矣自与敬夫别遂偕伯崇择之东来道路次舍舆马杖屦之间专以讲论问

  • 列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萧子显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入为尚书左民郎、钱唐令。太祖破薛索儿,改封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除通直散骑侍郎,以偏忧去官。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

  • 列传三·薛居正

    王周,魏州人。少勇健,从军事唐庄宗、明宗,稍迁裨校,以战功累历郡守。晋天福初,范延光叛于魏州,周从杨光远攻降之,安重荣以镇州叛,从杜重威讨平之,以功授贝州节度使。岁余,移镇泾州。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余户,及下

  • 卷一百六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六 ∷起玄黓执徐正月,尽昭阳大荒落三月,凡一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绍定五年金天兴元年,蒙古太宗四年   春,正月,己丑,以孟珙为京西路兵马铃辖。初,珙父宗政知枣

  • 伊洛渊源录卷三·朱熹

    宋 朱子 撰明道先生书行状后游 酢先生道徳之髙致经纶之逺图进退之大节伊川季先生与门人髙弟既论其实矣酢复何言谨拾其遗事备采録云先生生而有妙质闻道甚早年逾冠明诚夫子张子厚友而师之子厚少时自喜其才谓提骑卒数

  • 卷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成帝纪第十 孝成皇帝【荀悦曰讳骜字太孙骜之字曰俊应劭曰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师古曰骜音五到反】元帝太子也

  • 赵炳传·宋濂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父赵弘,有勇有谋,元初为征行兵马都元帅,官阶至奉国上将军。炳自幼失父母,由堂兄抚育。十二岁那年,因饥荒往平州去投亲靠友,途中遇盗,兄将被杀,炳哭着请求代兄死。盗很惊异,也很感动,把他们都放走了。刚二

  • 卷二百十三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五 朱批迈柱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二日湖广总督【臣】迈柱谨 奏为恭报楚省得雪情形仰慰 圣怀事窃照楚省地方先据州县呈报於十二月初

  • 蔡廷干·周诒春

    蔡廷干 字耀堂。年五十六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子一。女四。初学于上海出洋总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中学校。及新英国高等学校。光緖七年。回国。肄业大沽水雷学堂。光緖十年。任水雷艇管带。光緖十

  • 周书·多方·佚名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五   師子吼言世尊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爲無相.以何因緣名爲無相。善男子   無十相故.何等爲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秘密心经语建立道场仪轨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说成就处。依教择得地。吉日吉宿吉曜。净其地离诸过患。晨朝欢喜心摄受地作辟除法。应作是言。所

  • 卷第二十三(声闻无学学尼僧部第十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三(声闻无学学尼僧部第十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跋陀罗自识宿命遇佛成道一&middot;叔离以[疊*毛]裹身而生出家悟道二&middot;跋陀迦毗罗为王所逼其心无染三&middot;花色得道后卧婆罗门窃

  • 观世音持验纪下·周克复

    宋释遵式台州叶氏。其母虔祷於古观音而生师。十八剃发。先於禅林寺习律。继入国清。燃指於普贤像前。誓传台教。学高行苦。名冠二浙。博习教观。专志安养。尝力行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期。素苦学呕血。处道场中。两足

  • 北辕录·周辉

    地理笔记。南宋周煇撰。1卷。记载了淳熙四年(1177)敷文阁待制张子正充贺金国生辰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赵士褒为副使,率团出使金国的经过。使团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至盱眙军(治今江苏盱眙)过境,由金国的泗州(治今江苏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