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五

光绪五年。己卯。春正月。乙巳。朔上诣奉先殿行礼。内记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外记注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皿□门、庆贺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照豫庄诚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内记注  

○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金顺奏军饷请准暂由北路军台行走一摺。金顺军营饷需。关系紧要。遽由关内驿站行走。旷日持久。兵丁诸多苦累。亦属实情。着照所请。所有金顺应领部库饷银。每季四万六千两。仍准暂由北路军台行走。即着穆图善、奎昌、春福、车林多尔济杜嘎尔、保英、安祥、查照办理。毋稍推诿。统俟新疆大定。再复旧制。金顺应严饬领饷委员。迅速运解。沿途毋得骚扰逗遛。致累台站。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剿捕  

○湖广总督李瀚章奏驰赴湖南起程日期。得旨。该督当懔遵前旨。秉公确查。并将该省保甲团防事宜。认真整顿。摺包  

○命礼部左侍郎王文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现月  

○予积劳病故伊犁行营佐领音登额。如军营例议恤。摺包  

○予在营中伤殒命新疆总兵官余致和。如阵亡例议恤。摺包  

○赏朝鲜国正使沈舜泽、蟒缎荷包等物。随手  

○丙午。缓徵直隶永清、东安、武清、蠡、雄、安、高阳、河闲、献、天津、南皮、沧、开、元城、大名、东明、长垣、丰润、安平、甯河、宝坻、文安、大城、湾、清苑、任邱、肃甯、静海、青、盐山、沙河、南和、唐山、任、永年、邯郸、鸡泽、南乐、饶阳、定、深泽、望都、四十二州县。灾歉村庄。本年春徵新赋正杂粮租。有差。现月  

○丁未。高宗纯皇帝忌辰。上诣寿皇殿行礼。遣官祭裕陵。  

○谕内阁、何璟等奏。请将违例科罚任性妄为之知县。革职查讯一摺。福建代理彰化县知县。候补通判钟鸿逵。于沿海居民拥抢金荣利遭风船只。及徐献廷被控不遵堂断。各案该员并不认真讯办。乃敢违例科罚银两。以修理衙署为名。藉作开销。又因生员吴垂昆之弟聚赌。及县差萧源管犯不慎。辄各将其家产查抄。实属荒谬已极。钟鸿逵着先行革职。交何璟等督饬台湾道夏献纶。彻底根究。严行惩办。以儆官邪。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何璟等奏。办理洋案情形等语。福建乌石山教堂一案。该督等拟办各节。所筹尚妥。至所称该领事星察理。一味狡执。且知中国意在速结。刁掯愈甚。是以暂与相持。固为慎重起见。惟此等交涉事件。日久迟延。恐将来办理愈形棘手。仍当早为切实办结。以免枝节丛生。丁日昌已于上年十二月抵闽。尚为迅速。即着何璟、丁日昌、李明墀、悉心会商。将此案妥速筹办完结。毋稍延缓。将此由五百里。密谕何璟、丁日昌。并传谕李明墀知之。洋务  

○又谕、杨重雅奏。关外征军攻破贼巢、并遵覆贼由上思州窜走情形、请饬拨济饷需各摺片。据称越南匪首李四。久踞州布地方。与李扬才句结。经官军攻破贼巢。生擒李四。并将笼闇硝厂贼寨攻克等语。李扬才现踞香洧地方。匪党自必不少。亟应乘此声威。悉力攻剿。着杨重雅饬令赵沃。督率官军。迅速规取香洧贼巢。以收埽穴擒渠之效。李四系着名积匪。既经擒获。亦足以断贼党援。赵沃令其诱致李扬才。是否可恃。必须慎重办理。不可纵令逸去。致贻后患。冯子材此时计可出关。着即相度机宜。克期进剿。迅殄逆氛。上思州刘琢。于李扬才拥众出关。未能设法拦阻。实属疏于防范。着交部议处。杨重雅并未将该员□□□尔□处。覆奏情形。语多含混。着传旨申饬。广西军饷支绌。现在大兵出关。需用孔亟。杨重雅请于湖南广东各拨银五万两。并自本年二月起。由广东按月拨银二万两。以资接济。着刘坤一、张兆栋、邵亨豫、即行照数拨解。毋稍延缓。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剿捕  

○戊申。两江总督沈葆桢等。奏酌议海运章程。下部知之。摺包  

○又奏、奉借马兰镇添建营房银两。请饬改拨。下部议。摺包  

○科布多参赞大臣保英等。奏遣撤借拨乌城之黑龙江马队报闻。摺包  

○缓徵山东济甯、历城、惠民、滨、邹、菏泽、曹、范、朝城、城武、金乡、鱼台、滕、齐东、海丰、利津、蒲台、阳谷、寿张、钜野、郓城、濮、聊城、馆陶、武城、二十五州县。济甯、德州、临清、东昌、四卫。暨永阜。永利。王家冈、官台等场。本年新赋漕仓河银荒田、马场、临德、等仓。民佃盐课、芦课、学租地租盐钞灶地摊徵堤工河工、等项。有差。现月  

○己酉。上以孟春享太庙。自是日始。斋戒三日。内起居注  

○庚戌。谕军机大臣等、左宗棠奏安集延逆目纠众谋逆剿捕蒇事一摺。安集延逆目阿里达什。由俄官处告假。潜出纠众。谋袭喀什噶尔。经刘锦棠督率官军。星驰进剿。克期扑灭。阵毙首逆阿里达什。办理尚为迅速。刘锦棠于逆谋甫露之时。迅赴戎机。俾边境不至惊扰。尚属认真。仍着左宗棠饬令随时严密防范。以安边圉。布鲁特回目库弥什。协助官军。先歼逋寇。颇知效顺。并着传旨嘉奖。此次出力员弁。着准其汇案保奖。阵亡之拟保总兵衔副将丁远学。拟保守备李富贵。拟保把总罗中英、梁胜德、均着交部照拟保官阶。从优议恤。阿里达什、由俄国告假。潜出寇边。既经伏诛。此外逆党之遁匿俄境者尚多。应如何申明禁约之处。着该衙门照会俄国驻京使臣。查照。并着崇厚于抵俄国后。按照条约。妥筹办理。陕甘两省文武各员。年终密考。近数年来。该督均未办理。嗣后仍着照例具奏。将此谕知崇厚。并由五百里谕令左宗棠知之。剿捕  

○礼部奏、朝鲜国使臣附带咨文。系因与日本国交涉事件。谨据咨转奏。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知之。摺包  

○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奏、杨昌浚可否专摺奏事。得旨、杨昌浚着查照刘典成案。专摺奏事。摺包  

○辛亥。上以孟春享太庙。前期亲诣行礼。  

○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署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奏、请调候选主事赵元益来德差遣。得旨。着该衙门行知南洋大臣。务令赵元益迅速前往。以资差遣。摺包  

○壬子。享太庙。遣怡亲王载敦恭代行礼。记注  

○遣官祭太□山戊不□之神。外记注  

○谕内阁、裕禄奏甄别庸劣各员一摺。安徽池州府知府周金章。有志向上。惟性情偏执。舆论不惬。着开缺留省。遇有相当缺出。另行酌补。候补知府周煌枝。年衰气惰。不能振作。着以原品休致。和州直隶州知州阙平相。心地粗疏。办事竭蹷。试用知县马廷栻。才质迂钝。难膺民社。均着以府经历、县丞降补。归部选用。泾县知县杨志洵。才识庸闇。信听差役。玩懈捕务。补用知县孙志寅。听断颟顸。任情粗率。六安直隶州州同梁鼎荣。性情躁妄。声名甚劣。东流县吉阳巡检祝九如。操守不谨。补用巡检侯丽堂。居心狡诈。宣城县训导吴奇彦。声名狼藉。阜阳县训导刘焱南。行为乖谬。均着革职以示惩儆。现月  

○又谕、涂宗瀛奏。请将行踪隐秘之知县革职等语。河南光山县知县广濂。前因催徵不力撤任。乃该员迄未赴省。本任交代。亦未清算。饬查竟无下落。实属行踪隐秘。广濂着先行革职。该员是否潜行来京。抑或在外逗遛。着该旗该抚查明实在下落。据实具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春福等奏、乌城防兵。所需粮米脚费。无款可筹。近年口北道所采乌城军粮。自经裁兵后。约计一年仅及半年米石可敷食用。请饬变通办理等语。该城军米办齐。因脚价无出。致迟起运。自应设法办理。以济军需。此项脚价。即着李鸿章饬令口北道。于每年所余一半粮价内备垫。其须运粮米。统归该道一手经理。并令就近报销。以期便捷而免转折。所有察哈尔前垫脚费。现在无款归补。着准其暂缓扣留。俟乌城库项稍裕。由春福等陆续归清。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乌里雅苏台将军春福奏、三音诺彦贝勒锦丕勒多尔济。因病请假。派委协理台吉额林沁瓦齐尔、署札萨克印务。报闻。摺包  

○两广总督刘坤一等奏、雷琼道王澍因病回省。缺委道员刘镇楚署理。得旨。王澍着仍遵前旨。将剿捕事宜。会同该地方官筹办完竣。再行回省。

摺包

○缓徵浙江钱清、西兴、长亭、芦沥横浦浦东等场。灾歉田地。应徵上年灶课及历年应带原缓旧欠。并海沙、鲍郎二场、各年原缓旧欠。现月  

○癸丑。东陵守护大臣荣颐等奏、普祥峪菩陀峪万年吉地。后山地面。先行栽种松树。报闻。  

○安徽巡抚裕禄奏、办理游勇会匪土匪正法。报闻。摺包  

○予在营伤发身故安徽提督杨明胜。都司杨占先、万松林、参将顾廷文、刘达泉、知州吴德裕、暨阵亡外委吴长林。分别优恤。摺包  

○甲寅。谕内阁、刘长佑、杜瑞联、奏□□□尔□贪暴颟顸之知府、请旨革职一摺。云南候补知府王德诰。于委办阿迷州防捕事务。贪功生事。经该督抚饬令回省。听候查办。复于经过地方。纵容家丁等。勒索夫价。有闹署逞凶情事。实属居心贪暴。办事颟顸。王德诰着即行革职。以儆官邪。该部知道。现月  

○又谕、杨重雅奏。特□□□尔□庸劣不职各员一摺。广西署崇善县升用知县陶家泰。志趣卑靡。声名平常。署临川县事试用知县程堃。办事颟顸。不知振作。均着以府经历、县丞降补。桂林府司狱周师尚。举动多乖。行为卑鄙。着即革职。县丞吴林焱、蒋锡熊。巡检尹鋆一。从九品史葛森、徐溥。均属不知检束。有玷官箴。着一并革职。以示惩儆。现月  

○又谕、刘长佑、杜瑞联、奏请将武职各员革职审办等事。云南补用副将胜正富。被控短缺名粮。查核属实。犹敢饰词欺诬。副将衔补用都司解联科。行止不端。乡里侧目。被控传讯。犹复恃符哓辩。均着即行革职。严行审办。以示惩儆。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何璟等奏。办理洋案情形。当谕令该督等悉心会商。将此案妥速办结。兹据丁日昌奏到闽日期。并筹办法各摺片。乌石山教堂一案。总当速为了结。傥日久耽延。恐将来枝节愈多。办理更难着手。何璟、丁日昌、李明墀、着懔遵本月初三日谕旨。将此案早日办竣。毋稍延缓。丁日昌当与何璟李明墀、迅速商办允协。俾就范围。奏结后。再行回籍。不得一面奏结。一面起程回籍。仍留不了之局。将此由五百里密谕何璟、丁日昌、并传谕李明墀知之。  

○洋务  

○刑部左侍郎冯誉骥奏、恭报自吉林起程回京日期。得旨。着即折回吉林。仍遵前旨。会同崇绮。将倭兴额控案讯明。定拟具奏。摺包  

○两江总督沈葆桢等奏、赣关四年分短收赢余银两。仍恳减免赔缴。下部议。摺包  

○湖广总督李瀚章等奏、奉旨饬拏之袁甲甫等。讯非讼棍。应否议结。得旨、袁甲甫等既经讯明。并非讼棍。着即省释。仍饬该地方官。随时访查。如有不法情事。即行从重惩办。摺包  

○又奏、请仍将汉阳宜昌水师各协营。改为陆路专管。下部议。摺包  

○以通贼陷城。革云南右营守备舒世泰职。严缉究办。摺包  

○以诈称委员。革湖北参将李嘉崇职。摺包  

○乙卯。孝全成皇后忌辰。遣官祭慕陵。忌辰单  

○谕内阁、李瀚章、潘霨奏、甄别庸劣不职各员一摺。湖北署宜都县知县吴锡震。听断粗率。操守平常。嘉鱼县教谕王丙寿。模范未端。不堪司铎。江陵县训导雷炳镛。恃才喜事。举动轻浮。嘉鱼县训导秦有煌。心地糊涂。不堪司铎。谷城县张家集巡检杨春山。任事粗率。声名狼藉。鹤峰州山羊隘巡检章涟。好揽事权。措置不当。恩施县典史唐咸俊。性情躁急。遇事妄为。均着即行革职。署咸丰县知县向崇基。办事迂缓。吏玩差疲。候补知县王涛。志趣卑污。不堪造就。东湖县知县李希邺。精神委靡。难期振作。试用知县刘培元。年力就衰。步履蹒跚。鹤峰州州判孟志瀚。见事不明。形同瞽目。鹤峰州吏目高鋆。才具平庸。颟顸任性。江夏县典史刘文辉。老迈龙钟。艰于步履。均着勒令休致。以肃官方。现月  

○湖广总督李瀚章奏、湖北各营。损失军械。尚未补足。恳仍展缓盘查。下部知之。摺包  

○丙辰。恭亲王奕等奏、列圣诗文集。刷印蒇工。恭疏奏陈。报闻。

现月

○丁巳。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覆陈赈恤土尔扈特南部落新归人众情形。报闻。摺包  

○予前帮办陕甘军务通政使司通政使刘典。照侍郎例赐恤。谥果敏。  

○戊午。宣宗成皇帝忌辰。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遣官祭慕陵。  

○谕军机大臣等刘坤一、张兆栋奏、查明李扬才前在原籍招勇。并未贴有伪示等语。李扬才前在灵山县纠集匪党。虽未张贴伪示。惟该逆令人赍带簿册。各处召募。捏称奉总督札委招勇。朕往越南。该县知县俞文莱。未能详加查察。立时禁止。咎无可辞。着交部议处。李扬才现踞香洧等处。势尚狓猖。亟应迅速剿办。一鼓歼除。以免日久蔓延。深入为患。冯子材业经出关。着即督率官军。奋勇进剿。务将该逆早日扑灭。以副委任。不得稍涉延缓。所有剿办机宜。仍随时与杨重雅妥商办理。并着刘坤一、张兆栋、杨重雅、各将该省边防。严密布置。毋稍疏虞。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剿捕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奏、外洋内河轮拖等船。裁撤水勇。改配水师兵丁。下部知之。摺包  

○云贵总督刘长佑等奏、酌拟盐课额数。并变通章程。下部议。摺包  

○四川总督丁宝桢奏、制造舢板炮船十号。巡缉私枭。报闻。摺包  

○以捐谷备荒。予四川大竹县贡生陈在辰议叙。  

○是日立春。礼部进春山宝座。顺天府进春牛图。  

○上以次辛祈谷于上帝。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己未。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外记注  

○纂修官杨兆麟恭纂  

总纂官熊方燧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二签五月初二日正总裁那恭阅五月十六日专司藳本陆恭覆阅壬子九月初五日  

徐恭阅四签闰六月二十九日  

荣恭阅八月三十日副总裁唐恭阅三签十一月初十日  

宗室宝恭阅五月十九日

郭恭阅六月十二日  

熙月日初校修改下卷贰拾签胡家钰恭校陈恭阅二签八月初一日覆校修改下卷拾叁签陈畲详校宗室麒月日总校修改下卷玖签田智枚总校蒙古总裁恩月日

猜你喜欢
  问礼第六·王肃
  ●卷五·赵翼
  前汉书续集卷下·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二·佚名
  ◎伪官可用,伪学生要罚·恽逸群
  卷五·王明清
  一二五六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罚校看书及外任各员分别议罚片(附清单一)·佚名
  历书第四·司马迁
  史思明传·刘昫
  许孟容传·刘昫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六·丁传靖
  ●序·何孟春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三体,起五十八字至六十一字小重山四体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 踏莎行三体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转调踏莎行 宜男草二体 花上月令一体 倚西楼一体 扫地舞一体又名

  • ●卷一·尤袤

    ○太宗 贞观六年九月,帝幸庆善宫,帝生时故宅也。因与贵臣宴,赋诗。起居郎请平宫商,被之管弦,命曰《功成庆善乐》。使童子八佾为九功之舞,大宴会,与《破阵舞》偕奏于庭。 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

  • ◆金溪羽人查居广(学诗初稿)·顾嗣立

    居广,字广居,临川人。少入金溪望仙观受度为道士,复之上饶龙虎山,从庐阜黄尊师石翁学为诗。尝东游至鄞海上,还憩虎林山,得杨推官仲弘诗七言今体,服其雄浩。又得范太史德机诗五七言古今体,服其清峻。皆手钞口诵,心领神解,期与之俱

  • 目录·赵崇祚

    卷一 五十首温助教庭筠 五十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 归国遥二首 酒泉子四首 定西番三首 杨柳枝八首 南歌子七首 河渎神三首 女冠子二首 玉胡蝶一首卷二 五十首温助教庭筠 十六首清平乐二首 遐方怨二

  • 卷一九一 唐紀七·司马光

      起閼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丙辰,吐谷渾寇

  • 第五十八回 庆纪元于夫人闹宴 仍正朔唐都督誓师·蔡东藩

      却说袁氏叔侄,谈及登位事,老袁愀然道:“我本拟改元登极,但据目前情势,只好暂从缓议。云南事我却不怕,但恐外交一方面,又惹起甚么交涉,不得不慎重将事哩。”乃宽道:“圣明洞鉴万里,臣侄非常钦佩,惟为了云南小丑,延迟大典,一恐

  • 第三篇 雍正朝·佚名

    ○第一章 胤祯窃诏改窜康熙十四年,玄烨立第二子允礽为太子。四十七年,以不类己而废之,幽禁咸安宫。次年,复立之。五十一年,仍废黜禁锢。他子亦不立。及六十一年冬,将赴南苑行猎,适疾作,回驻畅春园。弥留时,手书遗诏曰:“朕十四

  • 尚史卷七十四·李锴

    列传五十二魏冉 戎 【须贾附】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昭王母故号为八子及昭王即位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髙陵君泾阳君而魏

  • 卷一·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一 纪年 太祖武元皇帝上 太祖武元皇帝元名阿古逹後改名旻杨格太师之长子也【按金史太祖乃世祖和里布之第二子】其先堪布五世至呼兰【按金史自始祖堪布至景祖呼兰已六世此云五世者不

  • 二九 廊下与堂前·周作人

    那五间一排房屋的中央是小堂前,南面照例有廊,称曰廊下,有六尺以上宽吧,与明堂交界是一堵半墙,上半应有花窗糊纸,但这里没有,连外面厅堂也都如此,原因是在太平天国时被毁了,一直没有修配。这样也是好的,不但是看惯了不觉得怎么不

  • 卷九十一 货殖传 第六十一·班固

    【原文】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僣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

  • 江礻石传·萧子显

    江纏字宏业,是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遵,曾任宁朔参军。父亲江德邻,曾任司徒右长史。江纏的姑母是景皇后,小的时候高宗很喜欢他,情同兄弟。宋朝末年,初仕为晋熙国常侍,太祖时任徐州西曹,员外郎,高宗时任冠军将军,兼任滠陽令,竟陵王征

  • 柴车传·张廷玉

    柴车,字叔舆,钱塘人。永乐二年(1402),他以举人被任为兵部武选司主事,历任员外郎。八年,皇上北征,柴车随从尚书方宾扈行。回来后升为江西右参议。后因犯有过失,降为兵部郎中,出京任岳州知府,后来又入京任郎中。宣德五年(1430),他

  •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钱穆

    秦、汉统一政府,尚有一段回光返照,便是西晋。 一、西晋帝系及年历 西晋共四帝,五十二年而覆灭。 二、西晋王室之弱点西晋统一不到十二年,朝政即乱,贾后、八王,乃至怀、愍被掳,不幸的命运接踵而至。分析晋室

  • 奏谳书十三·佚名

    原文:河東守讞:士吏賢主大夫[左“羊”右“兆”], 盜書繫隧亡。獄史令賢求,弗得。繫母嬐亭中,受豚、酒贓九十,出嬐,疑罪。.廷報:賢當罰金四兩。译文:河东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士吏贤负责看守大夫[左“羊

  • 存学编卷二·颜元

    性理评程子曰:“邢明叔明辨有才气,其于世务练习,盖美才也。晚溺于佛,所谓‘日月至焉而已’者,岂不惜哉!”  朱子云:“程子死后,其高弟皆流于禅。”岂知程子在时已如此乎!盖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

  • 象言破疑·刘一明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伤于特简、或虽

  • 春秋讲义·戴溪

    四卷。宋戴溪撰。此书为经筵讲稿。宋理宗开禧年间,戴溪为资善堂说书,再转为太子詹事。时景献太子命类《易》、《诗》、《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各为说以进,《春秋讲义》即所进之一。戴氏着此书时,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