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

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己酉。谕内阁、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据岑春火滟宣袁树勋等、暨出使大臣陆徵祥等、统兵大员段祺瑞等电、请速定共和国体。以免生灵涂炭等语。现在时局阽危。四民失业。朝廷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贻万民以实祸。惟是宗庙陵寝。关系重要。以及皇室之优礼。皇族之安全。八旗之生计。蒙古回藏之待遇。均应豫为筹画。着授袁世凯以全权。研究一切办法。先行迅速与民军商酌条件。奏明请旨。  

○又谕、电寄署安徽布政使倪嗣冲、内阁代递电奏、初十十一两日激战情形。此次革军进攻颍州。势甚凶悍。该司督率将士。出城抵御。血战两昼夜。以少胜多。摧其精锐。夺获利器及全部辎重。览奏曷胜嘉慰。倪嗣冲着赏给头品顶戴。其尤为出力之副将马联甲。着以总兵记名肬■闲放。并赏戴花翎。参将周茂冬。着以副将留直尽先补用。并赏戴花翎。游击邱昌锦。着以参将尽先补用。并赏给总兵衔。其余出力将士。及伤亡弁兵。准其奏请从优奖恤。并着赏给银一万两。交倪嗣冲分别犒赏。  

○内阁代递河南巡抚齐耀琳电奏、颍州幸未失守。暨分兵。赴援情形。报闻。  

○内阁代递总统武<?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左军直隶提督姜桂题奏、并案拟保文武员弁。查武汉起事之初。臣部即调京分防。已三阅月。其闲派援豫晋。兼顾京防。兵力既单。势难分布。嗣奉旨添募十营。臣遵即遴派将领。分赴山东皖北召募。不旬日闲。均报成军。勤加训练。昼夜不息。两月以来。颇有可观。即以分防各处。用是得以抽调得力兵队数营。并交统领官赵倜。进规潼关。查赵倜原统石滟驳步队不过五营。幸而约束严明。秋毫无犯。故能以少击血■乣。收灵宝。拔阌乡。士气百倍。势如破竹。遂克潼关。嗣因停战议和。未便增加兵力。协济子弹。而西军不遵条款。轮流围攻。前后恶战四次。有胜无败。率以弹罄援绝。后路又无军队接应。隔河匪势甚血■乣。抄袭更属堪虞。不得已全师暂退新渑之闻蒙朝廷不加严谴。复准陆军协统周符麟。督兵来会。得以节节布置。该统领赵倜。感激涕令。奋不顾身。会同周符麟。十日之闲。再克潼关。并分支队渡河。克复晋之平陆县。斯役也。尤以管带官宝德全。常德胜丁香玲、田兴魁、为最勇。此统领官赵倜先后克复潼关之实在情形也。统领官陈希义。带队援晋。兵围大同。以我军石滟驳火之犯烈。不难轰击立破。然大同城内土匪叛兵与革党杂处其闲。而外人教士之生命财产。稍有波及。尤关交涉。该统领约束军队。安辑居民。俾通消息。城内团首宋士杰、意图反正。暗应我军。该统领准备云梯多架。正拟选拔奋勇爬城。以图会合。适晋省副议长杜上化、知县光熙等到大同。因派委员张文藩一同入城。剀切劝谕。卒能和平解决。收复城池。该统领陈希义、会同地方官绅等、筹画经营。分别解散。民心大定。闾阎无惊先是十月初闲。该统领初到大同。营队无多。后路空虚。阳高县令已逃。天镇未驻一兵。谣言四起。一夕数惊。匪党千余人。潜袭该军后路。意图东窜张家口一带土匪奸人。亦思乘机而起。扰乱西北门户。该统领探得此信。分兵连夜截击。阵毙匪首黄锦一名。余匪亦即击散。又闻怀仁有匪马步千余名。并有快石滟驳。来援大同。当经陈统领希义。带同马队统带高云彩。管带米振标等。至绣女村迎击。自辰至酉。敌军始大败。斯役也。敌军石滟驳火最猛。闻系晋省混成协二十四标叛兵。并有石滟驳队官刘姓在内。尤为鸷悍。故战事最烈。卒能痛加截。大挫敌锋又管带米振标当大同镇王得胜告急之时。派令前往助防该管带开赴雁门关。当西军东窜之路。不意大同防兵相继溃变。将该营隔绝数百里。声息不通。君■羊以该营兵单援绝。难望完全。而该管带抚循士卒。晓以大义。三军感泣。愿共死生。卒能以少击血■乣。履险如夷。会师大同城下。其精干忠勇。得之偏裨。尤属不易。该统领等、督率军队。设卡分防。两月以来。备尝艰苦。又系北地苦寒。雪地冰天。各营卒能严守秩序。其中稍有逃亡。无不立时拏回。惩以军法。故入城之日。奚滟鸟犬不惊。商民感悦。此分兵援晋。收复不同实在情形也。其余文武员弁。或专司机密。或赞画戎机。或转运饷糈。或稽察营务。虽未身临前敌。亦未便没其劳勚。拟保文武员弁一百八十八员名。仰恳照拟给奖。以资鼓励。再尚有出力员弁。现在前敌。俟将衔名开到。再行补请请奖励。得旨允行。  

○又奏、本军帮办副都统昆源。总理营务处总兵郭殿邦。于克复大同之役。同着勤劳。请破格奖励。得旨、着该衙门从优议叙。并交内阁存记。  

○内阁奏、请开复署江北提督直隶通永镇总兵雷震春原官。得旨、着开复原官。交督师大臣袁世凯差遣。  

○内阁代递民政大臣赵秉钧奏、已革湖北巡警道冯启钧等、被倢■<?曰融>■<?石木>冤抑。请予昭雪。从之。  

○内阁代递直隶总督陈夔龙因病乞休。得旨、着赏假三个月。以张镇芳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内阁代递广州将军春禄。以失守广州请罪。得旨、广州失守。该将军并未接印。情尚可原。着开缺以都统记名。  

○出使大臣刘式训因病乞解职。得旨、着再赏假一个月调理。假满即行赴任。所请开缺之处。着毋庸议。  

○以候补三四品京堂柯劭忞为典礼院学士。奉天民政使张元奇署学部副大臣。  

○庚戌。谕内阁、电寄科布多参赞大臣忠瑞、据内阁代递电奏、阿营自顾不暇。万难再分兵力等语。阿塔车辅相依。势须彼此兼顾。着该大臣与额勒浑协商办理。  

○弓滟<??兪>滟弓德院顾问大臣绍昌、仓场侍郎桂春、因病乞解职。均允之。  

○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瑞丰为仓场侍郎。转民政部右丞延鸿为左丞。以左参议绍彝为右丞。  

○命帮办武<?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左军副都统昆源驰赴热河会办防务。  

○以惨遭戕害。予调补甘肃布政使云南布政使世增、照巡抚阵亡例优恤。子即选部司务祖英、以员外郎用。寻谥忠愍。附录

内阁进呈议和条件臣昨面奉慈谕。将赠封爵位一节添入条件。谨遵增入乙类第一条。另缮清单。恭呈御览。并于昨日电致伍廷芳商酌条件。自十七日早八钟起。二十四日早八钟止。续停战一星期。谨将电文一并缮呈。甲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第一款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国民对于大清皇帝各致其尊崇之敬礼。与各国君主相等。第二款大清皇帝岁用。每岁至少不得短于四百万两。永不得减额。如有特别大典经费由民国担任。第三款大内宫殿或颐和园。由大清皇帝随意居住。宫内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护军官兵。照常留用。第四款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妥慎保护。负其责任。并设守<?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官兵。如遇大清皇帝恭谒陵寝。沿途所需费用。由民国担任。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谨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经费。均由民国担任。第六款宫内所有各项执事人员。由大清皇帝留用。第七款凡属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特别保护。第八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礼。国民称庆。第九款禁<?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名额俸饷。仍如其旧。乙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一王公世爵。概仍其

旧。并得传袭。其袭封时仍用大清皇帝册宝。凡大清皇帝赠封爵位。亦用大清皇帝册宝。二皇族对于国家之公权。与国民同等。三皇族私产。一体保护。四皇族免兵役之义务。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并得依次传袭。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应设法拨给官产。作为世业。以资补助。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官兵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信仰自由。以上条件。列于正式公文。照会各国。或电达驻荷华使。知照海牙万国和平会存案。辛亥。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景恩因病乞解职。允之。  

○黑龙江巡抚周树模荆州副都统舒清阿因病乞解职。得旨、着赏假一个月。毋庸开缺。  

○壬子。谕内阁、电寄齐耀琳、据内阁代递电奏、豫省财政阻滞。拟由天津造币总厂颁发祖模。开铸银币。以图补救等语。着照所请。度支部知道。又奏、请将军务出力文职人员巡警道邹道沂等十一员分别奖励等语。着照所请。  

○又谕、电寄张广建、据内阁代递电奏、请设执法营务处。遇有拏获匪徒。交处讯办。俟大局平定。即行取销等语。着照所请。  

○又谕、电寄赵尔巽、据内阁代递电奏、请将奉省出力士绅知县袁金铠等、破格录用等语。着照所请。  

○太保徐世昌、请开去军咨府兼差。得旨、太保徐世昌常川进内。日益勤劳。着准其开去军咨大臣。以示体恤。  

○禁<?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协统官姚宝来因病请解职。允之。  

○癸丑。内阁代递管理前锋护军等营事务大臣阿穆尔灵圭等奏、拟将前锋护军等营事务。改归内务府大臣管理。从之。  

○内阁代递都察院副都御史朱益藩因病乞解职。得旨、着赏假十五日。毋庸开缺。  

○以右丞善佺署法部左丞。左参议罗维垣署法部右丞。  

○以记名总兵白宝山为江西九江镇总兵官。  

○予直隶统领张树元以正参领候补。并加协都统衔。会同登州镇总兵叶长盛专任东路防务。  

○以克复汉阳各镇出力。予文职知府张邵仲、武职刘锡广等、奖叙有差。  

○予已故弓滟<??兪>滟弓德院顾问大臣恩顺祭葬恤荫。如侍郎例。  

○甲寅。内阁代递典礼院掌院学士李殿林请假修墓。得旨着赏假一个月。以郭曾炘署典礼院掌院学士刘果署副掌院学士。  

○度支部右丞曾习经因病乞解职。允之。  

○以候补道王祖同署河南布政使。  

○以河南陆军防剿出力。予统领朱贤爵等、升叙赏恤如例。  

○乙卯。热河都统锡良因病解职。以三姓副都统昆源署热河都统。  

○调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伊克坦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以前马兰镇总兵耆龄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兼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记名副都统文照为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兼署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头等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载光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以前印铸局局长陆宗舆署度支部右丞。  

○予已故前泰甯镇总兵希廉祭葬。如副都统例。  

○丙辰。谕内阁、电寄河南布政使倪嗣冲、内阁代递电奏、恳恩收回成命等语。览奏具徵谦抑。惟此次颍州之战。转败为胜。该藩司督率有方。论功自应地赏。所请收回成命之处。着毋庸议。其出力员弁。着遵前旨迅速查明具奏。  

○内务府大臣增崇因病乞解职。得旨、着赏假一个月。毋庸开缺。  

○正黄旗护军统领善豫因病乞解职。允之。  

○赏科尔沁和硕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噜布、敖汉札萨克多罗郡王棍布札布、三眼花翎。  

○以剿平徐州土匪出力。予道员陈燕昌等、升叙有差。  

○丁巳。谕内阁、电寄赵尔巽、据内阁代递电奏、奉省保持治安。陆军之力最着。请将统制潘矩楹补授副都统。统领聂汝清补授协都统。并加副都统衔。伍祥祯补授协都统。统带李际春、刘恩鸿、褚恩荣、补授正参领。并加协都统衔。车震、麟章、周子寅、刘耀龙、补授正参领。其余管带以下各员。另开清单请奖等语。着照所请。  

○又谕、电寄段祺瑞。据内阁代递电奏、恳恩开去一切差缺等语。现在军机紧迫。军情尤不宜松懈。该署督素笃公忠。务当勉任艰劳。以维大局。所请着毋庸议。  

○又谕、电寄齐耀琳、据内阁代递电奏、请将连克陕州等州县要塞出力之统制官王占元等、及办理军需之道员嵩启等、分别拟奖等语。均着照所请给奖。其随营供支之革职留任河陕汝道马开玉等、均着开复原官处分。  

○又谕、电寄张勋、据内阁代递电奏、徐州连年荒歉。今秋复罹水灾。地方凋敝等语。览奏殊深悯恻。着将徐州府全属本年下半年未完丁漕。一律蠲免。以示体恤。所请饬部拨发银二十万两一节。着度支部查核办理。  

○四川宣慰使学部左丞乔树楠因病乞解职。允之。  

○以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常山为正黄旗护军统领。实授治格为外城巡警总厅厅丞。  

○戊午。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谕内阁、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又奉懿旨。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势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惟取其轻。此正朝廷审时观变。痌瘝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憍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祸。着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君■羊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毋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  

○又奉懿旨。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者滟见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附录优待条件。甲、关于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圆。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人等、照常留用。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兵。妥慎保护。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第八款原有之禁<?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者如左。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以上条件。列于正式公文。由两方代表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转达各该政府。又谕、内阁恳将殉难道府各员。从优赐恤。陆军第八旗正参谋官天参领衔湖北候补道刘锡祺、湖北施南府知府署安陆府知府桂荫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四品衔四川补用直隶州知州署双流县知县汪承第、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均属忠烈可风。刘锡祺、着加恩追赠协都统。照协都统阵亡例。从优赐恤。桂荫、陈兆棠、均着加恩追赠道员。照道员阵亡例。从优赐恤。汪承第、着加恩追赠知府。照知府阵亡例。从优赐恤。以慰忠魂。  

○又谕、节制各路军队大臣袁世凯奏保克复井陉娘子关等要隘出力。及后路筹防转运出力文武员弁。缮单呈览各摺片。着照所请。  

○又谕、内阁代递典礼院直学士端绪呈报胞弟端锦、在川被难情形。再恳加恩赐恤等语。河南候补知府端锦、着加恩准其予谥。  

○典礼院奏遵查已故副都统良弓滟<??兪>滟弓应得恤典。并请照章予谥。得旨、毋庸予谥。

猜你喜欢
  王隱晉書卷一·汤球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第四十三回 曹咎违令败汜水 项王挑战却楼烦·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杨士奇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志第三十舆服下(原文)·范晔
  苑君璋传·欧阳修
  卷之五  國初禮賢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六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卷五·曾巩
  周逵·周诒春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569_1 【新荷】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卷569_2 【初月二首】李群玉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

  • 志第十八五行六·范晔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其候杂说,《汉书·五行志》着之

  • 卷五十一 志二十六·赵尔巽

      ◎时宪七   △雍正癸卯元法下   月食用数   朔策二十九日五三0五九0五三。   望策一十四日七六五二九五二六五。   太阴交周朔策一十一万零四百一十三秒,小馀九二四四一三三四。   太阴交周望策六宫一十

  • 卷一百七十四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起仁宗皇祐五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壬寅朔,御大慶殿受朝。初,連日陰雪,至是天氣澄霽,契丹使人在廷下竊相語曰:「其聖德所感歟!」   丁未,詔廣南西路轉運司移文止交趾助兵,從狄青之請也。狄青合孫沔、余靖兩將之兵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禹子髙之让【罗隠】禹穴【郑鲂】治水【刘蜕】夏郊祀鲧【刘蜕 颍滨】禹传子【颍滨 昌黎 温公】禹德【栁州】桀关龙逄【欧阳詹 张谓】子髙之让罗隠曰有挈其大而举其高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

  • ●牧令书卷十一 赋役·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上有以养民民即有以养上赋役是也赋役不均民无鸠矣奚以养 陆世仪 梁凤翔 朱泽墵 袁一相 赵申乔 赵廷臣 犀照水 王士俊 佟彭年 蒋国柱 袁一相 赵申乔 陈

  • 卷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一雍正元年九月上谕十六道初一日工部奏康熙二十六年起五十八年七月止曾任木仓监督人员所亏木植一概着落追赔照律治罪奉上谕木植事件举国皆知此内亦有屈枉者亦有实在可恨者该部应分

  • 卷五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 乐 雅乐二 乐图 丝之属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十> 其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朞之日广六寸象六合弦有五象五行腰广四寸象四时前後广狭象尊卑上圆下

  • 三鱼堂剩言卷三·陆陇其

    阅左传文元年闰三月哀二十七年十一月辰在申昭二十年二月日南至哀十二年十二月螽知春秋时闰法差错最多所以杜预作长厯止就春秋日月考其节候最为有见孔疏论之亦最详后世乃欲以春秋验厯法或欲以厯法证春秋皆见笑于杜氏者

  • 三十七  鲁问·墨子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雠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

  • 卷十五·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十五宋 吕本中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子匡王五年即位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高邮孙氏曰桓弑隠而立春秋月而不王以罪天王之不能诛宣公

  • 先识览第四·吕不韦

    先识原文:一曰: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地从於城,城从於民,民从於贤。故贤主得贤者而民得,民得而城得,城得而地得。夫地得岂必足行其地、人说其民 哉?得其要而已矣。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

  • 昭公·昭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晋。六月丁巳,邾子华卒。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秋,莒去

  • 卷十六·普济

      青原下十世下雪窦显禅师法嗣天衣义怀禅师越州天衣义怀禅师,永嘉乐清陈氏子也。世以渔为业。母梦星殒于屋,乃孕。及产,尤多吉祥。  儿时坐船尾,父得鱼付师贯之。师不忍,乃私投江中。父怒,笞之,师恬然如故。  长游京师

  • 雪關和尚語錄卷三·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拈古陳操尚書一日齋僧,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又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僧曰:「知過必改。」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一

  •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著者佚名。抄本。记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桂入湘攻道州起至克岳州(今岳阳)止的敌对双方情况。书中反映太平军纪律严明、清朝官吏畏葸无能、清军奸淫掳掠等情况。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

  • 东明闻见录·瞿共美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

  •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元沙啰巴译。此陀罗尼如金刚之坚利,能破坏一切烦恼魔障,故名坏相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