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史卷一百五

志十三

氏族志

浑噩之初人以类从而已氏族之建始肇中古夏书曰锡土姓曰天子建徳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又曰保姓立氏以守宗祊是姓因其本而氏防其支先王之制也故氏族氏官氏谥氏王父字者有之而姓则无倍焉洎乎周末荒厥旧宗氏章姓湮邈焉为一史迁之书曰姓某氏葢久已失其原矣今纂前绪用析厥初其有人承本系于无收者【如鲁之展瑕展玉父之于展氏晋之先蔑先仆之于先氏之属】并附着之述氏族志

黄帝

黄帝姬姓也【史记姓公孙】长于姬水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邱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帝王世纪 左传号帝鸿氏】

黄帝二十五子曰昌意嚣苗龙休青阳挥夷鼔仓林禺阳【外纪】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与仓林同于黄帝又皆为姬姓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三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十四人而二人为己二人为姬故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国语】

一説黄帝娶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世本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郭璞注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 此説殊是黄帝一再传不得与尧舜同时

黄帝生禺防禺防生禺京【即禺疆】禺京处北海禺防处南海禺防子有儋耳之国任姓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防明防明生白犬是为犬戎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山海经】

周时祝与南燕并黄帝后为姞姓

少皥

少皥黄帝子青阳之子孙曰金天氏【汉书】

邑于穷桑又谓之穷桑氏【帝王世纪】

王嘉拾遗记少皥主西方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时有五凤集于庭因曰凤鸟氏亦曰桑邱氏金鸣于山银涌于地如龟蛇龙凤故有龙山龟山凤水之目亦因以为姓末代为龙邱氏蛇邱氏

少皞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又生般又生鱼山人一目威姓【山海经】

少皞氏之后有南正重事颛顼重之后为羲【国语】

又有裔子曰昩为防师生允格台骀颛顼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左传】

武王克商封其后兹舆于莒【大纪】

郯亦其后为己姓

颛顼

颛顼黄帝子昌意之裔母曰景仆蜀山氏之女颛顼号髙阳氏【帝王世纪 大戴记昌仆氏产颛顼】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

世本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生重及黎国语髙阳氏之后为北正黎黎之后为和晋书重黎为夏官祝融厯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

及吴囘吴囘生陆终陆终娶于方氏生六子一曰樊是为昆吾【韦昭注昆吾为夏伯夏衰迁于旧许】二曰恵连是为参胡三曰籛是为彭祖四曰莱言是为云郐人五曰安是为曹姓六曰季连是为姓昆吾卫氏也参胡韩氏也彭祖彭氏也云郐人郑氏也曹姓邾氏也季连楚氏也【大戴记】史记颛顼生穷蝉又生称称生卷章按卷章即老童之讹而多穷蝉及称

一説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颛顼又生伯服又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颛顼之子又有叔士又有季禺之国叔歜之国中防之国【山海经】

又有苍舒隤敳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亦髙阳氏之后谓之八恺【左传 杜预注即垂益禹皋陶之伦説误】

帝喾

帝喾者黄帝之子嚣之裔【帝王世纪】

大戴记黄帝生嚣嚣生蟜极蟜极生髙辛天下号曰髙辛氏

号曰髙辛氏帝喾生中容生季厘生晏龙晏龙是始为琴瑟晏龙生司幽帝喾又生后稷稷弟台玺生叔均叔均是始作牛耕帝喾又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帝喾又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又生黑齿姜姓【山海经】

经于帝喾皆作帝俊以帝俊生后稷准之帝俊当是帝喾也然有帝俊妻娥皇生三身姚姓之文故郭璞注曰俊亦舜字假借音直以帝俊为帝舜夫诸书并以后稷为帝喾之子未闻为帝舜之子且经于帝舜生戏帝舜生无淫又皆曰舜是俊舜自有别矣葢帝俊妻娥皇生三身当是帝舜之譌郭注由此而误耳今改定

帝喾之后曰挚嗣挚立者曰放勲

世本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酆氏之女曰庆都生尧次妃訾陬氏之女曰常仪生帝挚大戴记帝喾产放勲是为帝尧史记喾子挚代立挚不善崩弟放勲立 按春秋命厯序帝喾传十世纬书殊不足信要之挚为髙辛之后非其子也详见世系图説

又有阏伯实沈髙辛氏之二子也阏伯主辰实沈主参阏伯为陶唐氏之火正又有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亦髙辛氏之裔也谓之八元【左传杜预注即稷契朱虎熊罴説误】

唐祁姓

帝尧陶唐氏祁姓也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帝王世纪】

又有男九人使与舜处九男皆益笃【史记】

舜受禅使丹朱居丹渊为诸侯【尚书逸篇】

武王克商封帝尧之后于蓟【大纪】

虞姚姓

帝舜有虞氏姚姓也尧妻舜二女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帝王世纪 大戴记舜娶帝尧之女谓之女匽氏】

一説娥皇生三身之国姚姓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帝舜又生戏戏生揺民又生无淫降臷处是为无臷民朌姓【山海经 山海经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二女又曰登北氏】

夏后相时有虞思妻少康以二姚而邑诸纶遂复夏祀其后又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刘累后为杜伯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左传】

豕韦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杜预注】

其后隰叔违周难于晋为范氏【国语】

武王克殷封胡公满于陈为妫氏【大纪】

遂亦妫氏为齐所灭

夏姒姓

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父鲧颛顼五世孙鲧娶有辛氏女曰女志生伯禹【世本 论衡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姓曰姒】

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山海经】

启有五子又有观扈武王克商封其后东楼公于杞【大纪】鄫鄅亦其后姒姓

商子姓

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也【契所出未详以简狄为帝喾之妃者非是】鸟至日祀髙禖因孕而生契【古诗注】

契封于商赐姓子氏【论衡契母吞燕夘而生契故殷姓曰子】至汤伐桀遂有天下武王克商封纣子禄父以续殷祀禄父叛周诛成王以微子代殷后国于宋【史记】

殷民有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左传】

周姬姓

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践巨人迹而生稷帝舜封稷于邰别姓姬氏至文王为西伯武王遂有天下平王东徙雒是为东周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恵公封其少子于巩是为东周恵公【史记】

大王之子为吴虞王季之子为虢文王之子鲁卫管蔡毛郕曹滕霍郜毕原雍酆郇武王之子晋邘应韩周公之子凡蒋邢茅胙祭其同姓之国为随滑息荣芮魏骀岐隗杨耿密唐鲜虞

太皞风姓

宿任颛臾须句风姓太皞之后【左传】

神农姜姓

蚩尤神农之裔【路史】

黄帝既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比之乡其先以地名族后分为邹氏屠氏【拾遗记】共工亦炎帝之后姜姓【贾逵国语注】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共工又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嵗十有二【山海经 郭璞注生二子皆以嵗名名之】

后土在黄帝时为李【管子】

在颛顼时与髙辛争王为髙辛所灭【贾逵注】

在周时纪向焦申吕菜亦神农之后姜姓【左传】

防风漆姓

防风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者也为漆姓【国语】

鄋瞒是其后在夏为防风氏殷为汪芒氏【左传】

祝融妘姓己姓熊姓

桧偪阳邬路妘姓昆吾苏顾温董己姓楚罗防熊姓并祝融之后【国语】

董父以豢龙亊舜为鬷夷氏【左传】

昆吾当夏衰迁于旧许为楚之先【韦昭注】

陆终彭姓秃姓

大彭豕韦诸稽彭姓陆终之后舟人秃姓彭祖之别封也【国语】

皋陶嬴姓

秦蓼六梁黄徐嬴姓皋陶之后【左传】

奚仲任姓

挚畴任姓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韦昭注】

氏羗乞姓

伯夷父【郭璞注颛顼师】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生氐羗氐羗乞姓【山海经】

赤狄隗姓陆浑允姓【左传】

周诸氏

尹氏

尹吉甫周内史其后为尹氏尹氏亊襄王为卿士城濮之战王命尹士命晋侯为侯伯简王时有尹武公会诸侯伐郑同盟于柯陵敬王时有尹文公圉尹辛尹固并子朝之党晋逐子朝尹固及子朝奔楚已而固复还周周杀固固之复也有妇人遇之周郊尤之曰处则劝人为祸行则数日而反是夫也其过三嵗乎景王时有尹言多儋括欲立王子佞夫言多杀佞夫【左传】

周氏

周公姬姓食采于周【杜预注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故亦曰周公世为周卿士桓王时有周公黑肩欲弑王而立王子克王杀黑肩恵王时有周公忌父大叔带之难狄伐周获忌父襄王时有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简王时有周公楚与伯舆争政恵襄时又有周公孔是为宰孔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左传】

召公

召氏世为周卿士

按文四年召昭公来会塟杜预注召采地伯爵不明其为燕后而恵王以下燕自有侯以世相传则此召氏非穆公嫡留相周室矣或其支庶别封于召如周公黑肩之比

恵王时有召伯廖王使廖赐齐侯命襄王时有召武公过王使过赐晋侯命又有召昭公鲁成风薨王使召昭公会塟定简王时有召桓公定王使公逆王后于齐简王使桓公赐鲁侯命又有召戴公与王孙苏争政王孙苏杀之立其子召襄敬王时有召庄公奂奂子简公盈并党王子朝庄公奂卒晋师纳王盈乃逐子朝逆王于尸既而周杀盈【左传】

苏氏

苏忿生苏公也周克商苏忿生以温为司冦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左传】

其后为苏成公幽王时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苏公作何人斯以絶之【诗序】

世本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箎古史考古有埙箎二公特善其事耳

桓王时苏氏为大夫王夺其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十二邑以与郑【杜预注】

及庄王崩苏氏及五大夫奉子頽以伐恵王不克出奔温奉子頽奔卫卫师燕师立子頽子頽败苏氏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灭温苏子奔卫后有苏子复事顷王为卿士顷王五年苏子及鲁盟于女栗【左传】

毛氏

毛氏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毛伯卫毛伯过毛伯得【左传详地理志】

原氏

原氏武王之弟封于原其后有原庄公原伯原伯贯原襄公原伯绞及弟跪寻又有原伯鲁【左传 详地理志】

单氏

单伯封于单周之亲族【韦昭注】

世为卿士庄王时有单伯王将嫁女于齐命鲁为主使单伯送王姬于鲁宋万弑闵公单伯会伐宋顷王时又有单伯为鲁请子叔姬于齐定王时有单襄公朝聘于陈简王时会伐郑同盟于柯陵襄公子顷公顷公子靖公靖公子献公襄顷之族杀献公立其弟成公靖公之曾孙曰单穆公旗敬王时穆公定子期之难穆公子武公武公定儋翩之乱又有单平公单愆期【左传】

刘氏

刘康公定王母弟【公羊传】

定王时康公聘于鲁灵王时有刘定公夏景王时有刘献公挚献公子文公狄敬王时文公定子朝之难楚纳子朝文公会诸侯于召陵谋伐楚文公子桓公桓公定儋翩之乱【左传】

鲁诸氏

展氏

无骇者公子展孙也无骇卒隠公命以字为展氏其后有夷伯展禽展喜襄公时有展庄叔展瑕展玉父齐庆封来奔献车于季孙宿美泽可以鉴展庄叔见之曰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晋士鞅来聘公享之展庄叔执币射者三耦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展瑕展玉父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顔庄叔为一耦鄫鼓父党叔为一耦【左传】

臧氏

公子彄者孝公子臧僖伯也僖伯生臧孙达是为哀伯哀伯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辰生宣叔许许娶于铸生臧贾臧为继室以其侄生武仲纥纥奔齐臧贾使为以纳请为遂自为请为竟嗣臧氏为生昭伯叔孙为有从弟会昭伯从昭公孙于齐会嗣臧氏会生宾如宾如生石【左传】

厚氏

恵伯革者孝公子也其后为厚氏【世本】

是为厚成瘠瘠事襄公瘠之后为后木后木尝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言斲棺当使外内平易】我死则亦然【记檀弓】

施氏

施父者恵公子也施父生施伯劝庄公杀管仲以尸授齐者【左传 后系无攷】

三桓 仲孙氏 【子服氏附】

公子庆父桓公子是为共仲仲孙氏之始也又曰孟氏庆父生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恵叔难谷生献子蔑蔑生庄子速及子服它速生孺子秩孝伯羯羯后为僖子貜【貜或是羯子注未详】貜生懿子何忌南宫敬叔説何忌生武伯彘彘生敬子捷它别为子服氏它生恵伯湫湫生昭伯囘囘生景伯何又有孟之侧字反亦孟氏族齐伐我武伯彘帅左师冉求帅右师及齐师战于郊左师入齐军右师奔孟之反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曰恶贤徐步而死不狃鲁士也【左传】

叔孙氏 【叔仲氏附】

叔牙庆父同母弟是为僖叔叔孙氏之始也牙生戴伯兹兹生庄叔得臣及恵伯叔仲彭生得臣生宣伯侨如穆叔豹豹生孟丙仲壬及昭子婼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州仇生文子舒及叔孙辄辄无宠故因阳虎欲去三桓叔仲彭生别为叔仲氏彭生之孙为昭伯叔仲带带之子穆子小带之孙叔仲志志亦因阳虎欲去三桓【左传】

季孙氏 【公鉏氏附】

季友桓公少子是为成季季孙氏之始也友生文子行父行父生武子宿宿生公弥及悼子纥纥生平子意如及公父穆伯【名未详】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肥曾孙为昭子强公弥字公鉏别为公鉏氏公弥曾孙为公鉏极欲因阳虎以去三桓公父穆伯子为文伯歜季氏之族又有季公冶意如之庶叔父曰季公亥公亥兄曰公鸟公亥谋去季氏意如之弟曰公甫公之季孙斯之弟曰季寤寤亦因阳虎欲去三桓【左传】

子叔氏

叔肹文公子宣公母弟子叔氏之始也肹生声伯婴齐婴齐生齐子老【韦昭注荣驾鵞亦声伯子】老生敬子弓弓生辄及鞅又有叔诣【系未详】昭公时会于黄父谋定王室【诣于昭公二十九年四月卒书卒书日葢亦鲁卿也】又有叔还叔弓曾孙定公时如郑涖盟哀公时如齐塟景公会吴于柤还子青敬王崩青如京师又如越【左传】

郈氏

郈敬伯同郈恵伯之孙【系未详】同之后有郈昭伯【左传】又有郈成子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懽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懽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吕氏春秋】

仲氏

公子遂是为襄仲居东门故曰东门氏公孙敖之从父昆弟也遂生公孙归父及仲婴齐文公薨遂弑子恶及视而立宣公宣公薨季孙行父逐归父使仲婴齐绍其后为仲氏【左传】

晋诸氏

狐氏

狐突晋同姓唐叔之后突生狐毛狐偃毛生溱为温大夫偃生射姑其族又有狄鞠居以杀阳处父晋杀鞠居射姑奔狄又有狐父为大夫楚围蔡使狐父请蔡于楚【左传】

栾氏

栾宾靖侯之孙也宾生成是为栾共叔成生贞子枝枝生盾盾生武子书书生桓子黡及弟鍼黡生怀子盈平公时士匄克盈于曲沃栾乐死栾鲂奔宋【栾鲂并栾氏族】尽灭栾氏又有栾京庐栾弗忌栾斜并栾氏族【左传】

先氏

先友先丹木晋旧姓也友丹木并为戎右其后有先轸轸生蒲城伯且居且居生克其族先都杀克晋杀都克之后有先縠邲之战縠败晋师又召狄伐晋晋杀縠尽灭其族又有先蔑字士伯文公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蔑将左行及襄公薨赵盾使蔑逆公子雍于秦已而立灵公蔑奔秦襄公时又有先仆楚师围江仆伐楚以救之又有先辛为胥甲父属大夫晋放胥甲父辛奔齐【左传】

郤氏

郤豹亦旧姓也豹生芮是为冀芮芮与郤称郤乞并为公子夷吾臣称乞并郤氏族也芮生成子缺缺生献子克克生锜锜与郤犫郤至是为三郤郤犫步扬之子克之从父兄弟郤至步扬之孙蒲城防居之子并事厉公胥童杀三郤郤氏遂灭步扬尝御戎与秦战于韩又有步招堇隂之役御戎以败秦师又有步郤至之弟麻隧鄢陵之役御戎以败秦楚师又有郤縠郤溱溱至之兄襄公时郤縠将中军溱佐之城濮之役溱败楚师【左传】

范氏

士蒍刘累之后杜伯之孙隰叔之子周杀杜伯隰叔违周难遂居晋生蒍蒍生縠縠杀先克晋杀縠蒍之孙为士会初封随又受范遂氏范是为范武子会生文子燮及彘恭子鲂鲂生裘鲂尝将新军鲂卒裘幼故不得立爕生宣子匄匄生献子鞅鞅生昭子吉射定公时吉射与荀寅奔齐范皋夷者范氏侧室之子谋逐吉射而代之及赵鞅围朝歌杀皋夷又有士鲋是为析城鲋晋围朝歌鲋以狄师袭晋不克奔周范氏遂亡范氏之族别有士伯穆子【系未详】穆子生贞子渥浊渥浊生庄子弱弱生文伯匄【与范宣子同族同名】匄生景伯弥牟又有范无恤者河曲之役无恤御戎又有士富者亦曰范献子范文子燮之族昆弟悼公时为奄【左传】

中行氏

荀息息后为荀林父【世本晋大夫逝遨生林父】文公作三行林父将中行遂氏中行氏是为中行桓子林父生中行伯庚庚生献子偃偃生穆子吴吴生文子寅定公逐寅与士吉射寅吉射奔齐中行氏遂不嗣【左传】

知氏

荀首字知季遂以为氏林父之弟知庄子也【世本知氏与荀氏同祖逝遨】首生武子防防生朔及悼子盈【世本防生朔朔生盈】盈生文子跞跞生宣子甲甲生宵及襄子瑶瑶与韩魏伐赵三家反攻瑶杀瑶灭其族其族有知果知伯国者谏瑶瑶不听知果更其姓为辅氏知氏灭惟辅氏存其族又有荀骓鞌之役骓有功景公作六军赏其功使骓为卿骓之曾孙曰程郑【韦昭注程季之子也程季或即程滑】为晋大夫悼公即位郑为乗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羣驺知礼【国语知程郑端而不淫好谏不隠使为赞仆】悼公薨平公嬖之使佐下军郑公孙挥来聘郑问降阶何由【问自降下之道】挥不能对而识者知其将死郑果卒【左传】

又有荀宾荀家荀会【国语会作禬】悼公即位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栾叔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恵荀会文敏黡也【即栾桓子】果敢无忌【即公族穆子】镇靖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使惇恵者教之则偏而不倦文敏者道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隠镇靖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国语】

又有知起中行喜者为晋大夫党栾氏士匄逐栾盈知起中行喜皆奔齐又有知徐吾者知悼子盈之孙也魏戊为政以其为余子不失职而能守业使为涂水大夫【左传】

祁氏

祁奚食邑于祁因以为氏髙梁伯之子【髙梁伯系未详】奚生午午生盈盈讨家臣祁胜邬臧公杀盈遂灭祁氏祁氏之先有祁举者为大夫党于里丕谋出恵公纳重耳郤芮杀举又有祁瞒事文公城濮之战瞒干命中军风于泽【牛马相风而走皆失之】亡大斾之左旃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左传】

羊舌氏

羊舌大夫【名未详】事献公为军尉羊舌大夫生职职生赤及肹及鲋及虎赤是为铜鞮伯华赤生子容肹字叔向食邑于扬又曰扬肹肹生杨石又曰杨食我食我党栾盈平公杀食我遂灭羊舌氏鲋以贿死虎亦以党栾盈死【左传】

胥氏

胥臣臼季为司空又曰司空季子臼季生甲父甲父生克克生童童杀三郤晋杀童胥氏不嗣又有胥婴者文公搜于清原作五军使婴将下军又有胥梁带为大夫执齐乌余胥午守曲沃大夫以曲沃纳栾盈【左传】

籍氏

籍偃籍季之子也其八世祖孙伯黡为晋正卿司晋之典籍故曰籍氏偃生谈谈生秦秦党范氏晋逐范中行氏秦从范氏出奔既而获之籍氏不嗣【左传】

按韦昭注伯宗孙伯紏之子然则孙伯紏或亦孙伯黡之同族与则伯宗亦为籍氏

箕氏

箕郑父为文公新上军佐灵公立郑父杀先克晋杀郑父顷公时有箕遗子朝出悼王晋平周乱使遗取前城【左传】

右行氏

右行辛者晋大夫将右行因以为氏

韦昭注晋大夫贾辛也 按晋顷公时有贾辛定子朝之乱距此五十余年魏舒举以为祁大夫知非右行辛也文公尝作三行以御狄屠击将右行辛其屠氏之后欤韦氏之説莫知所本

悼公即位知辛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司空【国语】顷公时有右行诡者为大夫子朝出悼王我平周乱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隂于侯氏于谿泉次于社诡及箕遗乐徴济师取前城【左传】

董氏

董因周太史辛有之后因之后为董狐为晋大史又有董伯董叔并事平公平公有疾梦黄能郑公孙侨教之祀鲧遂祀夏郊以董伯为尸【国语 韦昭注神不歆非类董伯其姒姓乎】董叔取士匄女者又有董安于者为赵鞅家臣【左传】按董氏为辛有之后晋有辛廖或亦其族与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六·赵尔巽
  卷二O七 唐紀二十三·司马光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蔡东藩
  唐书直笔卷一·吕夏卿
  ◎礼十二(宾礼)·徐天麟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八·佚名
  三十七 内务府等衙门奏曹寅李煦捐修行宫议给京堂兼衔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纪昀
  八八四 军机大臣等奏检阅回民海富润所带书籍情形并拟旨进呈片·佚名
  绎史卷六十七·马骕
  图画修得法(1)·李叔同
  高杰传·张廷玉
  卷九十五·赵汝愚
  卷四十五、咸丰时政·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 六·袁枚

      王荆公作文,落笔便古;王荆公论诗,开口便错。何也?文忌平衍,而公天性拗执,故琢句选词,迥不犹人。诗贵温柔,而公性情刻酷,故凿险缒幽,自堕魔障。其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

  • 续集巻八·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八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叔安名镇号随如兄弟皆以文鸣有随如百咏刋于三山沁园春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想红尘醉防青楼小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吴下阿防江南老贺

  •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管庭芬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惠洪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崇胜寺后有竹千

  • 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顺帝一·宋濂

        ◎顺帝一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之长子。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儿厮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

  • 长寿·周绍良

    №长寿001【盖】无。【志文】砖。阴刻。上柱国张君墓志君讳富琳,字仁礼,西州高昌县人也。其先出自白水,分枝中夏。子系相继,播业前庭。祖父连辉,皆为国戚。祖仁,伪任广武将军,允文允武,乃智乃仁。父降,伪任武贲将

  • 李德林传·魏徵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祖父李寿,曾任湖州的户曹从事。 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 魏孝静帝年间(534~550),令当时知识渊博的人审定文献典籍,让李敬族校书,隶属于直阁省。 李德林年幼时,天资聪慧,只有几岁时,读左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索隐】:按:举直谏,见左氏、楚系家。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索隐】:按:左传作“费无极”。为少傅。无忌

  • 成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终无冰矣,加之寒之辞也。三月,作丘甲。作,为也。丘为甲也。丘甲,国之事也。丘作甲,非正也。丘作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

  • 第15章 丧服小记·戴圣

    父死,孝子在小敛以后成服以前要用麻括发。母死小敛以后也要用麻括发,但未至成服就改为用免束发。,孝子在女人服齐衰,头上要戴柞木做的丧笋,腰部要缠麻带,就这样一直到服丧期满。男子的冠,相当于女人的异;小敛以后,男子用“免”

  • (四)·钱穆

    《近思录》卷四存养,凡七十条。兹亦随拈数例。明道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今按:孔孟之道,乃从人心发出,故读其书,不啻将己心收回,重要在一约字上。如读《论语》

  • 菩萨戒本(出瑜伽论本事分中菩萨地)·佚名

    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 诏译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

  •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讲解下·唐并州武德寺释慧觉·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唐蒲州普齐寺释道英·唐襄州寒陵寺释道昂·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灵辨·唐终南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二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门姚用中校良由善恶二途  故使升沉六道三归品先自归依佛法僧  由是修持身口意羯磨经云。归依佛者。归于法身。谓一切智。无学功德

  • 维摩经疏卷第三·佚名

    弟子品第三此品之内略以三门分别。一辩来意。二解品名。三释文义。明来意者。然圣人冥通权道无二居士为众生而现疾。如来亦怀悲而遣问。因共往来得通化导利益事广。故此品来。又前所明般若大悲与众德合行名为方便。此

  • 卷八·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八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慧业中朝宰相独友支公高座上人偏留玄度鱼山之响旧矣竹林之意终焉。范晔西域传论云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跪异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

  • 易传·佚名

    一名《易大传》。《周易》中对《易经》进行解说和阐发的部分。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故又称《十翼》。旧传为孔子所作。今学者以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

  • 东阳夜怪录·王洙

    传奇小说。旧题唐王洙作。见《虞初志》。《太平广记》未题作者姓名。所记内容与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相仿佛,或以为两篇同出一源。略叙彭城秀才成自虚雪夜投宿一庙,庙中病僧慷慨相助。忽有数人趋至,问其姓名,分别为卢

  • 华严经问答·法藏

    凡二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问答。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系以问答体之方式,叙述华严经之概要。诸先德皆依用本书。然华严五教章指事记及华严五教章通路记,咸认为本书系伪作,此恐因本书所述因转果转之义与法藏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