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壬午功臣爵赏录

●壬午功臣爵赏录

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

都督佥事封公受赏者二人

驸马都尉封侯受赏者一人

右都督封侯受赏者一人

都督佥事封侯受赏者十一人

都指挥使封侯受赏者一人

都督同知封伯受赏者一人:

都督佥事封伯受赏者五人

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封伯受赏者一人

都指挥封伯受赏者三人

指挥同知封伯受赏者二人

都指挥同知男封伯受赏者一人

指挥使封伯受赏者一 人

指挥佥事升官受赏者一人

仪卫正升官受赏者一人

○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

·李景隆(「李景隆」,原作「朱景隆」,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按:金声玉振集收奉天刑赏录,其功赏部分为都穆所撰二录。)

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都督佥事封公受赏者二人:

·朱能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五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并貂蝉冠服。

·丘福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并貂蝉冠服。

○驸马都尉封侯受赏者一人:

·王宁

奉天辅运推诚效义武臣、 (「奉天辅运推诚效义武臣」,「效」原作「宣」,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特进光禄大夫、柱国、驸马都尉、永春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右都督封侯受赏者一人:

·顾成

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后军都督府右都督、镇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都督佥事封侯受赏者十一人:

·徐忠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永康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郑亨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武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张武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成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火真(「火真」,原作「火具」,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同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陈珪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泰宁侯,食禄一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孟善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保定侯, (「保定侯」,原作「泰宁侯」,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食禄一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郭亮(「郭亮」,原作「郑亮」,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史卷一0六功臣世表二改。)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成安侯, (「成安侯」,「安」原作「定」,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史卷一0六功臣世表二改。)食禄一千二百石,子孙世袭成安伯。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张信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隆平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隆平伯。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十贯并貂蝉冠服。

·王忠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靖安侯, (「靖安侯」,「靖」原作「静」,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史卷一0六功臣世表二改。)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李远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安平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安平伯。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并貂蝉冠服。

·房宽

思恩侯,食禄八百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二百贯并貂蝉冠服。

○都指挥使封侯受赏者一人:

·王聪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武城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都督同知封伯受赏者一人:

·王佐

奉天翊运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顺昌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一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都督佥事封伯受赏者五人:

·陈旭

奉天翊运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云阳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徐理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武康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陈瑄

奉天翊运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平江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唐云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新昌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

·刘才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广恩伯,食禄九百石,子孙世袭指挥同知。其赏白金二百五十两、文绮十六表里、钞二千贯并貂蝉冠服。(「文绮十六表里钞二千贯并貂蝉冠服」,原无,据明金声玉振集本补。)

○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封伯受赏者一人:

·茹瑺(「茹瑺」 ,原作「茹常」,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史卷一五一茹瑺传改。)

奉天翊运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忠诚伯,食禄一千石。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都指挥封伯受赏者三人:

·徐祥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兴安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并貂蝉冠服。

·孙岩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卫」原作「运」,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应城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赵彝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忻成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

○指挥同知封伯受赏者二人:

·张辅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信安伯, (「信安伯」,原作「伯安伯」,据明朱当■ 〈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并貂蝉冠服。

·李浚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襄城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两、文绮二十表里、钞二千五百贯。

○都指挥同知男封伯受赏者一人:

·谭忠(谭渊男)

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新宁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指挥使封伯受赏者一人:

·房胜

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富昌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其赏白金三百五十两、文绮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指挥佥事升官受赏者一人:

·张兴

骠骑将军、都督佥事。其赏白金二百五十两、文绮十六表里、钞二千贯。

○仪卫正升官受赏者一人:

张成

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其赏白金二百两、文绮十二表里、钞一千五百贯。

赏赐,国之盛典,礼部主客一司实掌其事。正德壬申秋,穆为主客郎中,理故牍得洪武壬午九月爵赏功臣名数,惜其缮写失次,因略为修整,勒成一卷,名之曰壬午功臣爵赏录,盖将以备私家之阅。若夫诸臣事功,则有史氏之笔在焉。是岁九月十日,姑苏都穆谨书。

●壬午功赏别录

五军功赏

大旗下功赏

哨马营功赏

北京等处守城功赏

○五军功赏:

·奇功

领队指挥,其升二级,其赏白金五十两、文绮八表里、钞六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升俱二级,其赏俱白金三十两、文绮六表里、钞五百贯。(「钞五百贯」,「五」原作「三」,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百户、所镇抚、典仗,其升俱二级,其赏俱白金二十五两、文绮四表里、钞四百贯。总旗,其升二级, (「其赏俱白金二十五两文绮四表里钞四百贯总旗其升二级」,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补。)其赏俱白金十八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三百贯。小旗,其升二级。其赏白金十五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三百贯。

随伍指挥、千百户、旗军,其升俱二级,其赏俱白金十三两、 (「其赏俱白金十三两」,「十三」原倒误,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改。)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二百五十贯。

·首功

领队指挥,其升一级,其赏白金二十两、文绮六表里、钞四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升俱一级, (「其升俱一级」,「一」原作「二」,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其赏俱白金十五两、文绮四表里、钞三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升俱一级,其赏俱白金十三两、文绮三表里、钞二百五十贯。总旗,其升一级,其赏白金十二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二百五十贯。小旗,其升一级,其赏白金十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二百贯。

随伍指挥,千百户、旗军,其升俱一级,其赏俱白金八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五十贯。

·次功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十五两、文绮四表里、钞三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白金俱十三两、文绮三表里、钞二百五十贯。(「钞二百五十贯」,原脱「五十」,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补。)百户、所镇抚、 (「所镇抚」 ,「所」下原衍「卫」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删。)典仗,其赏白金俱十二两、文绮二表里、钞二百五十贯。总旗,其赏白金七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二百贯。小旗,其赏白金五两、 (「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二百贯小旗其赏白金五两」,原无,据明金声玉振集本补。)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五十贯。

随伍指挥、千百户、旗军,其赏俱白金四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贯。

○大旗下功赏:

把总、都指挥视都督,其赏白金二百五十两、 (「其赏白金二百五十两」,「二百五十」原作「二十五」,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文绮十六表里、钞二千贯。散都指挥视五军把总、都指挥,其赏白金二百两、文绮十二表里、钞一千五百贯。

·奇功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一百两、文绮十表里、钞一千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俱白金六十两、文绮八表里、钞九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五十两、文绮六表里、钞八百贯。

随伍官旗军,其赏俱白金四十五两、文绮四表里、绢四疋、布五疋、绵花五斤、钞七百贯。

·首功

领队指挥,视奇功千户,其赏白金六十两、文绮八表里、钞九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视奇功百户,其赏俱白金五十两、文绮六表里、钞八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四十两、文绮四表里、钞七百贯。

随伍官旗军,其赏俱白金三十两、文绮二表里、绢三疋、布三疋、绵花五斤、钞五百贯。

·次功

领队指挥,视首功千户,其赏俱白金五十两、文绮六表里、钞八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视首功百户,其赏俱白金四十两、 (「其赏俱白金四十两」,原脱「俱」,据明金声玉振集本补。)文绮四表里、钞七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三十五两、文绮三表里、钞六百贯。

随伍官旗军, (「随伍官旗军」,原脱「旗」字,据明金声玉振集本补。)其赏俱白金二十五两、文绮一表里、绢二疋、布二疋、绵花五斤、钞四百贯。

○哨马营功赏:

·奇功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四十五两、文绮七表里、钞五百四十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俱白金三十一两、文绮五表里、钞四百五十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二十二两、 (「其赏俱白金二十二两」,「俱」、「白金」原倒误,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改。)文绮三表里、绢一疋、钞三百六十贯。总旗,其赏白金十六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二百七十贯。小旗,其赏白金十三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二百七十贯。

随伍指挥、千户、旗军,其赏俱白金十一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二百二十五贯。

·首功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十八两、文绮五表里、钞三百六十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俱白金十三两、文绮三表里、 (「其赏俱白金十三两文锜三表里」,「十三」原作「十八」,「三」原作「五」,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绢一疋、钞二百七十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十一两、文绮二表里、绢一疋、钞二百二十五贯。总旗,其赏白金十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二百二十五贯。小旗,其赏白金九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一百八十贯。

随伍指挥、千百户、旗军,其赏俱白金七两、绢二疋、布三疋、绵花四斤八两、钞一百三十五贯。

○北京等处守城功赏:

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都指挥,其赏白金五十两、文绮八表里、钞八百贯。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十五两、文绮四表里、钞三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二表里、钞一百贯,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俱白金十三两、文绮三表里、钞二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十二两、文绮二表里、钞二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一表里、钞五十贯,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总旗,其赏白金七两、绢三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一百贯。小旗,其赏白金五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一百贯。

随伍官,其赏白金四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贯、文绮一表里,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五十贯。旗军,其赏白金四两、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钞一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五十贯。编伍舍、余人等,其赏钞俱二百五十贯,奇功加赏钞五十贯,首功加赏钞三十贯。

洪武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都指挥,其赏白金四十两、文绮六表里、钞六百贯。

领队指挥,其赏白金十三两、文绮三表里、钞二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二表里、钞一百贯,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千户、卫镇抚、仪卫正副,其赏俱白金十二两、文绮二表里、钞二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百户、所镇抚、典仗,其赏俱白金十四两、文绮一表里、钞二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文绮一表里,首功加赏文绮一表里、钞一百贯。总旗,其赏白金五两、绢二疋、布二疋、绵花五斤、钞一百五十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一百贯。小旗,其赏白金一两、绢一疋、布四疋、绵花三斤、钞一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一百贯。

随伍官,其赏绢一疋、布一疋、绵花二斤、钞一百贯、文绮一表里,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五十贯。旗军,其赏绢一疋、布一疋、绵花三斤、钞一百贯,奇功加赏白金五两,首功加赏钞五十贯。编伍舍、余人等,其赏俱钞一百贯,奇功加赏钞五十贯,首功加赏钞三十贯。优给幼官,其赏白金一两五钱、钞五十贯、文绮一表里、绵花三斤。旗军,其赏白金一两五钱、钞五十贯、布二疋、绵花二斤。

·运砖人役

保定运砖石妇女,每名其赏钞一百贯、绢一疋、绵花三斤。丽正门等运砖并运水妇女,每名其赏钞一百贯、绢二疋、布四疋、绵花五斤。白金四两准钞十五贯。通州运砖并运水妇女,每名其赏钞一百贯、绢一疋、布三疋、绵花四斤。

·守城文职

府、州、县官守城者,其赏四品视指挥,五品视千户,六品至九品视百户, (「六品至九品视百户」,原无「至」字,据文意补。)有奇功、首功者加赏。未入流品,其赏视领队、总旗,仍加赏文绮一表里,有奇功者加赏同。守门者,其赏视随伍官军,有奇功、首功者加赏。生员、吏、知印、承差,其赏视随伍旗军,有奇功、首功者加赏。

·督办粮饷

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官,赏钞一百贯、文绮一表里。吏员,赏钞八十贯、布二疋。

洪武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官,赏钞九十贯、文绮一表里。吏员,赏钞七十贯、布二疋。

洪武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官,赏钞八十贯、文绮一表里。吏员,赏钞六十贯、布二疋。

洪武三十五年官,赏钞七十贯、文绮一表里。吏员,赏钞五十贯、布二疋。(「布二疋」,「二」原作「三」,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改。)

·差遣生员

一度、二度,赏钞五十贯、布二疋。三度,赏钞六十贯、布二疋。四度,赏钞七十贯、布二疋。五度,赏钞八十贯、布二疋。

·宴赏将士

随伍官,每员朝服冠带准钞二百五十贯,计工钱准钞五十贯。(「计工钱准钞五十贯」,「计」,明金声玉振集本作「针」。)指挥,文绮三表里。千百户,文绮二表里。旗军,每名茶饭钱准钞十锭并衣服裤鞋。

领队指挥、千百户,俱文绮一表里。朝服准钞一百五十贯。

穆为主客郎中之一月,于故牍得洪武壬午功臣受爵赏者三十有三人,既次第为录。后二月,复得指挥而下功赏之数,仍为次第,笔而藏之,名曰壬午功赏别录,用补前录之阙。后之欲知当时之事者,或于是乎有考。正德壬申仲冬二十六日,姑苏都穆谨书。

【王天有点校】

附录:

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壬午功臣别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吴县人宏治巳未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郞中加太仆寺少卿致仕燕王簒立以后封赏功臣藏其籍于有司正德壬申九月穆官礼部简视故牍得其名数而缮写失次因畧加修整编成爵赏录一卷凡三十三人后二月复得指挥而下功赏之数又次第为别录一卷以补前录之阙建文五年岁在壬午革除以后称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乃改元永乐云(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 业弟藻 永阳嗣王伯游 衡阳嗣王元简 桂阳嗣王象·姚思廉
  卷一百二十二 寶元元年(戊寅,1038)·李焘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宣南奸杀案·李定夷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二·裴骃
  荀磠传·房玄龄
  江子一传(附江子四、江子五传)·姚思廉
  李守贤传(附李彀传)·宋濂
  张弼传·张廷玉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卷四十七·杨士奇
  张襄壮奏疏巻二·张勇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吕思勉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袭善·唐圭璋

      袭善,河朔掾。   减字木兰花   江南二月。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渔家傲   忆营妓周子文   鹫岭峰前阑独

  •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陈端生

    第三十回刘国丈全家下狱诗曰:人莫知其子之恶,害人党恶用奸谋。恢恢天网疏难漏,空戴南冠学楚囚。话说金銮殿上封功已毕,忠孝王奏道:僧善保刘奎璧等尚在军营,要求裁夺。元天子即下一道圣旨,将刘奎璧囚一监中,与其父刘侯同狱。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妆台巧絮【番卜算】〔旦上〕屛外笼身倚。睡觉脣红退。晕纤蛾暗自领佳期。珍重花前意。〔菩萨蛮〕天穿过了还穿地。枕痕一线摇红睡。春色衬儿家。羞含荳蔻花。裙腰沾蟢子。暗地心头喜。越近越思量。悬愁花烛

  •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五刘得仁禁署早春晴望【一本题上有奉和翰林丁侍郎七字】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寒着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宫池日到氷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山中

  • 杂述第三十四·浦起龙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着《山经》;《世本》辨姓,着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六·王称

    附録四  钦宗既即位金人欲退师郭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偹不如姑行斡里雅布至信徳府视城陋甚援枹攻之未防守陴者立帜城上城中皆降逸而出城者斩之驱守臣杨信功以出金人至邯郸遣药师为前驱付以千骑药师求益复以千骑与之药师

  • 裴佗传·李延寿

    裴佗,字元化,河东闻喜人。他的六世祖裴诜,曾任晋朝的太常卿,因为晋朝动乱,避居到凉州。  裴佗容貌魁伟,俨然很有器识威望。被举荐为秀才,因成绩优异被任为中书博士。一再升迁,任赵郡太守。为政有方,威信和政绩都很卓著。狡猾

  • 博王友文传·欧阳修

    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时风姿美好,好学,善谈论,诗歌写得好,太祖收为养子。太祖兼四镇节度使时,用友文当度支盐铁制置使。太祖用兵四方,友文征赋聚敛以供军需。太祖即帝位,以原来的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征赋,置建

  • 卷四十五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五上 朱批沈廷正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遵 旨回奏事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抚【臣】田文镜传【

  •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徐干

      宋南豐曾氏起于五代純學之後,程學西顯之前,文章本原六經,世稱江漢星斗矣。編校館阁羣書,取《中論》二十萹序而傳之,何哉?漢自桓靈以後,姦雄濁亂,海内俗儒,騖於曲说,黨權營利,求其究觀道妙而不汙於世者盖寡矣。偉長獨能恬淡體

  • 卷一百五十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四  宋 卫湜 撰冠义第四十三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世本云黄帝造火食旃冕是冕起於黄帝也但黄帝以前则以羽皮

  • 卷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六宋 吕本中 撰庄公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左氏传宋为乗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杜氏注鄑鲁地秋宋大水左氏传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

  • 卷二·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二       宋 苏辙 撰 邶         国风 邶鄘卫本纣之畿内其地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武王克商以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霍叔监之谓之三监及成王王幼三监与

  • 小红马·约翰·斯坦贝克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37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礼物》《大山》《许诺》《人们的首领》,由儿童主人公乔迪串联起来,写马的生老病死,各种劳动、西迁的过程和老人们暮年的命运。这一切都在乔迪幼小的心灵

  • 李氏学乐录·李塨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

  • 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孙不二

    古代内丹术书。金孙不二撰。三卷。论述修炼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分《玉清胎元内养真经》、《玉清无上内景真经》、《大道守一宝章》、《守一诗》四篇。收入《道藏辑要》胃集七。

  • 潮嘉风月·俞蛟

    专述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船民生活,其中用极大的篇幅记载妓女生涯,形象地展示了妓女、嫖客、鸨母之间的关系,可用作研究当时社会面貌的参考材料。这部笔记的一个特点就是文笔十分典雅古朴,在清人众多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格

  • 四书集义精要·刘因

    注释书。宋末元初刘因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28卷,为举卢孝孙《四书集义》精义而作。元代刘因(1747—1293)撰。刘因字梦古,一名骃,自号静修,元代理学家。雄州客城(今河北徐水东)人。不仕于元,隐居乡间,潜心学问。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