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水东日记卷五

左都御史

总督军务

胡忠安自述三事

时将不敢专杀

广西先后守将优劣

聂大年桃符

郑武安刚正

徐兴安论将

敕词与部奏违异

英庙友爱至德

张夏各推所长

氏族大全多误

珠池采珠法

采珠数

范德机书海角亭记

刘廉夫左迁绝句

内阁机宜不密

广西帅府隶郑牢

杨文敏论进谏有方

近事所始

于节庵遗事

吴思庵小学集解

李祭酒哭侄诗

卢重斋遗事

奏旌脱纲王晟死节

山歌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自刘观后不轻授,观以前亦可数也。近年有陈镒、王翱、杨善、王文、马昂、萧维祯、寇深、轩輗,镒、翱、善以恩,文以保荐,昂以军功,维祯、深以超进,輗起自刑部尚书致仕,改本官。

○总督军务

总督军务,自总兵官以下,悉听节制。盖始于王靖远麓川之役,己巳多事以来,继之者众矣。继靖远者,侯尚书琎也。于少保在京师,王盐山、马沧州之于两广,石璞于关外,于湖、贵,王来尝于湖、贵,皆是。命云「总督」二字,盖自宣德中巡抚总督税粮始也。

○胡忠安自述三事

礼部尚书致仕毘陵胡公,予赴广时谒之,尚强徤,取酒命酌,因有请曰:「老先生身承列圣宠遇,圣德、圣训,不可无记录,否则百年后,门人故吏多谬误矣。」公笑曰:「无之。」因详举四五事。公不妄人也,谩记一二可传者。曰:「太宗命某使外,滨行,面谕曰:『人言东宫所行多失当,至南京,可多留数日,试观如何,密奏来。奏所书字须大,晚至,我即欲观也。』某至南京,旦晚随朝,勑免朝,辞以不敢。盖凡见殿下所行之善,退则记之。如一日趋朝,勋臣某者语哗,侍卫槌之,仍口奏,有旨不问。既退朝,亟宣侍卫者,赏钞若干锭。于是羣臣皆言,不显责大臣,而旌禁卫,所以宽其罪而媿其心,殿下之明断也。住稍久,邻居杨学士士奇曰:『公,命使也,宜亟行,则权辞谢之曰:「锦衣数种未完耳。」』至安庆,始书回奏,令所从较尉给驿驴赍进也。又一日,侍太宗奏事退,独召某至膝前,曰:『古人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眼前岂乏干办之才?求一好人难耳。吾欲用汝,但汝官小。』时某为都给事中。数日,上召吏部,特升某礼部侍郎。吏部奏:『礼部缺左、右侍郎。』上曰:『左侍郎。』又某为都给事中,已叨受上知,每缺给事中,辄命举监生等堪任者,具名以进。宣宗皇帝一日召某曰:『侍郎如某者吾所任,户部辄欲差巡抚,汝与杨士奇等议,巡抚须用不须用?』退偕士奇等覆奏:『比年粮饷,多稽差部属官,动数员,民扰事误,须得重臣,则民安而事集。』上曰:『尔等试举堪任侍郎者以名闻。』因疏荐某等若干人。上喜,皆升侍郎,俾巡抚。当时吏部后言某等侵越,殊不知上惟命与杨士奇等议,固不敢援吏部也。」

○时将不敢专杀

国朝将官专生杀,如都督韩观守广西尚然。观师行庆远,生员迎候,悉命斩之,曰:「我知此亦贼耳。」山忠毅公代观,则有间焉。闻公盖惩英国杀黄参将事故耳。予所见时将,有名莫如杨洪、石亨,洪自百户至封侯,威名闻岭北,未尝专杀一人,而亨尤甚。也先犯土城,亨与于尚书等在军中,损军败将颇多,然将士失律无被谴罚者。兵科以为言,上命特示亨等,而亦如故。后闻尚书言:「辇毂之下,自专诛戮,非宜。」王忠毅公麓川之举则异是,人多能道之云。

○广西先后守将优劣

广西守将韩都督观,英武有文,颇喜诛杀。山忠毅公继之,则光前绝后矣。公深沈有将畧,用兵如神,而其廉其正,文臣中比肩者,亦不多见,当别有纪载。其驭土官,一以威严,秋期调征,无敢违限三日。有惊而成疾者,有毙于杖下者,有调兵官致死不敢归复者,其严如此。后来柳安远则反是,一以恩结人心,始劳以酒食,答其把饭,然犹有善处,未尝有心于掊敛,待之如一,不以其把饭厚薄为轻重。其最可称,则却田州知府岑绍银事。初,绍奏幼子镛正出当袭,其家奴挟其庶长子奏请袭,安远折之曰:「父子间事,当从其父言。」镛遂得袭。绍德之,怀银一千两为谢,则却之曰:「我岂为此而为之!汝杀贼报国足矣。」是年绍亲率土兵随征,俘馘甚众,盖有以感动之也。都督陈旺始有心掊刻,与柳大异,然犹能文饰笼络,支吾度日。至武进伯朱瑛则扫地矣,其畧亦见盛奏中。政之治忽系乎人,灼灼可凭如此。聊一及之。

○聂大年桃符

聂大年诗翰著名一时,不得预京衔。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晚年被征修前史,至京而卒。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郑武安刚正

武安侯郑亨守大同,年已七十余,刚正有为,一志为国。而性稍褊,每议事,辄不欲从中贵言。既卒,人谓中贵衔之,中贵乃悼惜之不已,盖其心本公能服人故耳。予曩在宣府,中贵栢玉酒间辄追念侍郎刘公琏,以为好人难得。询其故,曰:「玉每有事干之,无肯从者,然我至今思之。盖侍郎所执是,其不从我者,我非是也。」两事颇相类。郑卒时,语不及私,惟云:「此大同,我国家后门,我死矣,后来者何人,勿坏我家事也。」布政张文昌时为断事云。

○徐兴安论将

兴安侯徐亨,正统中守关中。一日,御史张文昌语及时将,徐云:「以亨观,今之将官,无一人可当朝廷大事者。」御史问曰:「今总戎成国公何如?」曰:「强虏视之婴儿耳。」又举负时名二边将问之,曰:「彼何尝临大敌?琐琐仅得名耳。」曰:「其必为公。」曰:「我非其人。」曰:「然则为谁?」曰:「无如英国公,屡典大兵,且威严胜,将佐无敢犯,可赴水火。公为大将,彼有时名者为之偏裨,所向无前,而彼亦可备他日之用矣。」

○敕词与部奏违异

故事,凡各部请勑行事,该部备词奏请,既得旨,移文翰林,即令文渊阁下学士依奏草勑,不能异也。景泰六年正月,奖励独石杀贼一勑独不然。兵部奏奖励,勑词则多谴责,且当时有旨:「发兵是宣府总兵等官所请,无预独石。」而勑独石云:「尔等奏要发兵,又全非事实,予甚讶焉。」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不复顾惮,惟其意之所欲为矣。

○英庙友爱至德

上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武首功之臣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怀之耳。」诸臣默然。时都督刘深亦带刀在侍。深亦以复位功进左都督,后充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来广西,为盛偶及此,其语尤详。呜呼!上之德,尧、舜之德也,敢不有记?

○张夏各推所长

张学士士谦、夏太常仲昭,两人同登第,乡谊甚密,皆及与陈嗣初、王孟端诸人游,皆有志作文写竹。一日,馆阁命「石渠阁赋」题,士谦藳先就,仲昭见之,即不复下笔。既而士谦以仲昭写竹石愈己也亦然。两人竟各以所长名世。

○氏族大全多误

近代杂书著述,考据多不精。如翰墨全书以彭思永为明道母舅、事文类聚以「闲门要路一时生」为「侯门要路一时生」之类,至传写刊刻皆然,所谓氏族大全尤甚。汤公让指挥以博学强记自许,一日,刘草窗家偶及赵明诚,汤以为赵抃之子。予偶记抃之子■〈山亢〉■〈山几〉,明诚则宰相挺之子也。汤大以为不然。徐元玉在座,亦不能决,曰:「明日当考书,负者作东道耳。」汤退,既详考得实,乃携氏族大全叫呼而来,曰:「本子误我矣。」近考广州十贤,李朝隐一作李尚隐,因讹而为李商隐,亦出氏族大全云。

○珠池采珠法

珠池居海中,蜑人没而得蚌剖珠。盖蜑丁皆居海艇中采珠,以大舶环池,以石悬大絙,别以小绳系诸蜑腰,没水取珠,气迫则撼绳,绳动,舶人觉,乃绞取,人缘大絙上。前志所载如此。闻永乐初,尚没水取,人多葬沙鱼腹,或止绳系手足存耳。因议以铁为耙取之,所得尚少,最后得今法。木柱板口,两角坠石,用本地山麻绳绞作兜如囊状,绳系船两傍,惟乘风行舟,兜重则蚌满,取法无踰此矣。

○采珠数

珍珠初采一万四千五百余两,大约三石五斗。次年采九千六百余两,每百两余四五两,大约一升重四十六七两。次年大者五十余颗,计一斤重,云价近白金五千两。御史吕洪云。

○范德机书海角亭记

范德机隶古见推当时,近见廉州海角亭记,为其自书无疑。此碑亦用汉、唐碑法,题额四篆字居首,下方就书文不复重出亭记字。高平范?文并题额,俱就在文后,不复分书也。

○刘廉夫左迁绝句

刘侍郎廉夫 【 清】 ,余同年乡举,自负文武才,筹边论兵,历历如见。景泰初为庶吉士,上书论时事,遂见用。也先犯土城,诸公主保卫京师,廉夫主追击,颇忤意。既而出赞湖、贵军事,王靖远、都御史王来皆有论荐,还朝,吏部拟迁本科,内批特升刑部右侍郎。廉夫性嗜酒,不拘细行,颇不满士论。天顺初,改四川参政。闻有诗云:「一封诏下九重天,台省诸公尽左迁。自笑风流老参政,画船箫鼓下西川。」

○内阁机宜不密

文渊阁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杨文贞、文定、文敏三先生典刑尚存。文贞间遇知己,或问「近日外间有何事」,或「某事便否」,亦甚鲜也。后来者则有稍稍传闻于人,甚而方面官见辞后,必造谒,或拘举子入考文字。又甚而造膝之言、代言之笔,不待暮出禁门,而已徧告多人,斯极矣。此不惟系大体之得失,而才器之大小、福量之薄厚,亦于是见焉。

○广西帅府隶郑牢

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老隶也,性鲠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犯,亦知牢。观每醉后杀人,牢度有不可杀者,辄不杀,留竢其醒,白以不敢杀之故,以是观尤德之。观卒,山忠毅公云继其任,公固廉正贤者,下车首延高年耆德,询边事。有以郑牢言者,云进之曰:「世谓为将者不计贪,矧广西素尚货利,我亦可贪否?」牢曰:「大人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货,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子耶?」公亦笑纳之。公镇广西踰十年,廉操终始不渝,固不由牢,而牢亦可尚云。

○杨文敏论进谏有方

夏太常仲昭尝闻之杨文敏公荣曰:「吾见人臣以伉直受祸者,每深惜之。事人主自有体,进谏贵有方。譬若侍上读千文,上云『天地玄红』,未可遽言也,安知不以尝我?安知上主意所自云何?安知『玄黄』不可为『玄红』?遽言之,无益也。俟其至再至三,或有所询问,则应之曰:『臣幼读千文,见书本是「天地玄黄」,未知是否。』文敏之言如此,不审明者以为如何?

○近事所始

近年大臣各醵白金送寺观,祈报行礼,云始于陈汝言。万寿节亦然,云始于杨鸿胪。左阙门上红墙下黄瓦小直房,旧为内臣所居,今为大总戎候朝处,云始于石亨。东长安门榨子外各堂上官,团作一揖,而后各就舆马,亦云始于亨。予前年入京见此,岂皆所谓时变耶?

○于节庵遗事

于节庵以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迁大理少卿,前后几二十年。其入京议事,独不持土物贿当路。汴人尝诵其诗曰:「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吴思庵小学集解

耿恒庵云,吴思庵集解小学「翟黑子」章,取熊氏所解「脱」字二十一字,可删。盖「吾自导卿脱」,与下文「吾欲为卿脱死」脱字同,非但文字可凭,而「我导尔脱」,词理亦皆无可疑也。

○李祭酒哭侄诗

李祭酒先生哭侄诗,所谓「朝餐对案浑无味,暮骑逢人不记名。」其死生骨肉之情,溢出言表,真不媿于祭十二郎文矣。

○卢重斋遗事

中书舍人卢儒字为己,号重斋,昆山人。博学能文,善笔札。文学韩、柳,书法欧、颜,自负甚高,诚亦时流罕及。或请文藳,曰:「吾有腹藳耳。吾昔备顾问翰林,一日上促雪赋急,诸公未即就,小子一扫,萧状元见之,吐舌走去。」其文今多不传,然其为人,颇类迂僻。陈孟东者招饮,入门偶见胡仲子文一册,席间饮食外,手读此文不已,不与众接一谈,虽诮之,不复顾也。一日,乡显宦往候之,读书阁中,久不出。其子侄请之至再,曰:「客候久矣。」遽答之曰:「尔何知彼曾读何书来!」

○奏旌脱纲王晟死节

景泰中,盛奏旌褒用兵地方死节之臣,以浙江都指挥脱纲、佥事王晟为首,盖两人皆有贤能之誉。又其死,纲出仓卒,晟极惨酷,最灼灼在人耳目也。后数月,偶得御史林廷举按两浙时封事藳,亦止以两人为首。吏部议覆,不果行。乃知此等事,不约而自同,固出于人心士论之公,岂亦忠义余烈足以感动夫人也欤?

○山歌

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中亦多可为警劝者,谩记一二。「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幛?多少漂零在外头?」「南山头上鹁鸪啼,见说亲爷娶晚妻。爷娶晚妻爷心喜,前娘儿女好孤恓。」

猜你喜欢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范晔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脱脱
  卷十四·岳珂
  卷三十八续史·何良俊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二·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一)·缪荃孙
  一四一○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佚名
  二一二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到伪妄书籍九种请旨销毁折·佚名
  一三○ 河南巡抚何煟奏委员解送书籍折·佚名
  钦定辽史语解卷五·佚名
  荀磠传·房玄龄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五锦鸡类七言古锦鸡          【元】周 权已山灵鸟初离羣葳蕤丽组云锦文羽翎新刷爪距利彩色胜似沙头鸳晴暾入戸烂相射嗉中有物垂红碧绶光若若花盘绦出示山童有矜

  •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沈约

    ○扬州 南徐州 徐州 南兖州 兖州 唐尧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尧都,土界广远,济、河为兖州,海、岱为青州,海、岱及淮为徐州,淮、海为扬州,荆及衡阳为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为梁州,黑水、西河为雍州。

  •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李延寿

    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刘后生明元皇帝;贺夫人生清河王绍;大王夫人生阳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间王修、长乐王处文二王母氏阙;段夫人生广平王连、京兆王黎;皇子浑及聪母氏并阙,皆早薨,无传。清河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封。性凶狠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弘治二年三月己未朔以灾伤免狭西西安延安临洮凤翔巩昌庆阳平凉等府卫弘治元年秋粮三分之二○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吴禋讦奏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谢士元不法事 命召士元还京仍以所奏下巡按御史核实以闻○庚申运太仓银六万

  •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三月。己亥。孝贤纯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谕军机大臣等、奕等奏、布鲁西亚国通商事宜。奏派崇纶赴津办理。请由军机处恭拟上谕一道交崇纶赍往。给与该酋阅看以免歧误等语各国公使、于钦派大

  •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三月初一日,清明节,汗率诸贝勒大臣,依礼祭太祖英明汗之陵。初二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浓偕格格至,汗出盛京城,迎於十里外蒲河山,设黄幄,汗御坐。格格遥拜一次,汗答礼。格格复近前跪,汗曲膝答礼,行抱见礼。复与

  •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佚名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王太岳着加恩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康熙五十六年春正月壬申増设噶斯路驻防官兵上谕议政大臣等曰据青海多罗贝勒达顔奏称噶斯路兵势单弱应添兵驻劄所奏甚是添兵之处尔等议奏寻议

  • 卷五十二·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二明 俞汝楫 编列传尚书吕震吕震字克声陕西临潼人自幼颖悟以神童称年二十以明经领乡荐入太学二十六年朝廷欲稽郡邑壤地之广狭贡赋之多寡命有司具图以进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五八旗大臣年表六部院大臣年表二<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五>

  • 卷八·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八     元 程端学 撰襄公元年或问曰韩厥伐郑诸侯之师次于鄫君举谓诸侯从晋而未决存耕谓晋悼纠合之令未严然乎曰晋之主诸侯久矣以厉公之暴诸侯且不敢违况悼公即位年虽未壮而其号令举措固

  • 洪范口义卷上·胡瑷

    宋 胡瑗 撰洪范夫武王既胜殷杀受乃立其子武庚为后遂以箕子归武王于是问以天道箕子陈述天地人之常经圣王治国之大法无岀于洪范故作洪范之篇 此篇得入周书者以此篇箕子为武王述大法九类之书故得入周书也惟十有三祀王

  • 卷六·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六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葛屦掺掺女手【掺韩作】韩诗内传女手之貌【文选注】 古诗纎纎出素手本此汾沮洳齐诗匡衡曰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奏疏】俭为美德能畜聚则户有葢藏家给人足矣如匡

  • 入楞伽经卷第六·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卢迦耶陀品第五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一时说言。卢迦耶陀种种辩说。若有亲近供养彼人。摄受欲食不摄法食。世尊。何故说言卢迦耶陀种种辩说。亲近供养摄受欲食

  • 第十二卷·佚名

    广博摩尼香王品第十六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不空摩尼香王三昧耶有大神力。能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一切诸天真言明仙。加持成就持真言者一切诸法广大悉地。亦能摧伏一切妒裔天龙药叉罗刹乾闼婆阿

  • 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

  • 茅山志·刘大彬

    三十三卷。道教经书。题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刘为嗣上清经箓四十五代宗师,号洞观微妙玄应真人,元朝人。前有元泰定元年(1324)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赵世延序、泰定四年(1327)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序以及天历元年(1328)刘大彬

  • 论衡校释·黄晖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