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秦始皇讳政,至今呼正月为征月。伪赵避石勒讳,至今改罗勒为兰香。梁太祖父名诚,至今京师呼城外为州东、州西、州南、州北,而韦城、相城、聊城、考城但呼韦县、考县、襄县、聊县是也。

唐小说载韩退之尝登华山,攀缘极峻,而不能下,发狂大哭,投书与家人别,华阴令百计取,始得下。沈颜作《聱书》辨之,以为无此事,岂有贤者而轻命如此。予见退之《答张彻诗》,叙及游华山事句,有“磴藓氵达拳局。梯飚伶俜。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则知小说为信而沈颜为妄辨也。

《易》曰:“家人有严君,父母之谓也。”范滂与母别曰:“惟愿大人割爱。”是母亦可称严君、大人也。近世书问自尊与卑,即曰:“不具。”自卑上尊,即曰:“不备。”朋友交驰,即曰:“不宣。”三字义皆同,而例无轻重之说,不知何人定为上下之分,而举世莫敢乱,亦可怪也。

唐初,字书得晋、宋之风,故以劲健相尚,至褚、薛则尤极瘦硬矣。开元、天宝以后,变为肥厚,至苏灵芝辈,几于重浊。故老杜云“书贵瘦硬方有神”,虽其言为篆家而发,亦似有激于当时也。贞元、元和已后,柳、沈之徒,复尚清劲。唐末五代,字学大坏,无可观者。其间杨凝式至国初李建中妙绝一时,而行笔结字亦主于肥厚,至李昌武以书著名,而不免于重浊。故欧阳永叔评书曰:“书之肥者譬如厚皮馒头,食之味必不佳,而每命之为俗物矣。”亦有激而云耳。江南李后主善书,尝与近臣语书,有言颜鲁公端劲有法者,后主鄙之曰:“真卿之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扌叉手并脚田舍汉耳。”

余为儿童时,见端溪砚有三种,曰岩石,曰西坑,曰后历。石色深紫,衬手而润,几于有水,扣之声清远,石上有黯,青绿间,晕圆小而紧者谓之瞿鹆眼,此乃岩石也,采于水底,最为土人贵重。又其次,则石色亦赤,呵之乃润,扣之有声,但不甚清远,亦有瞿鹆眼,色紫绿、晕慢而大,此乃西坑石,土人不甚重。又其下者,青紫色,向明侧视,有碎星,光照如沙中云母,石理极慢,干而少润,扣之声重浊,亦有瞿鹆眼,大而偏斜不紧,谓之后历石,土人贱之。西坑砚三当岩石之一,后历砚五当西坑之一,则其品价相悬可知矣。自三十年前,见士大夫言亦得端溪岩石砚者,予观之,皆西坑石也。迩来士大夫所收者,又皆后历石也。岂惟世无岩石,虽西坑者亦不可得而见矣。

丁晋公治第,杨影宗为役卒,荷土筑基。丁后籍没,而景宗贵,以其第赐景宗。

钱思公嫁女,令银匠龚美打造装奁器皿。既而美拜官,思公即取美为妹婿,向所打造器皿归美家。

边人传诵一诗云:“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把金鞭打铁骢。”有张师雄者,西京人,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中号曰“蜜翁翁”。出官在边郡,一夕,贼马至界上,忽城中失师雄所在,至晓,方见师雄重衣披裘,伏于土窟中,神已痴矣。西人呼土窟为空,寻为人改旧诗以嘲曰:“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张亢尝谓“蜜翁翁”无可为对者,一日,亢有侄不率教令,将杖之,其侄方醉,大呼曰:“安能挞我?但堂伯伯耳。”亢笑曰:“可对蜜翁翁。”释而不问。

唐张祜《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天圣中,章仲昌坐讼科场,其叔郇公奏乞押归本乡建州,时王宗道为王邸教授最久,而殿中侍御萧定基发解为举人,作《河满子》以嘲。龙图阁直学士王博文为三司使,自以久次,泣于上前,遂除枢密副使。时人增改祜诗,以志其事曰:“仲昌故国三千里,宗道深宫二十年。殿院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

杨察侍郎谪信州,及召还,有士子十二人送于境上,临别,察即席赋诗,皆用十二事,而引谕精至,士子无能属和者,其诗曰:“十二天之数,今宵席上盈。位如星占野,人若月分卿。醉极巫山侧,朕吟解管清。他年为舜牧,协力济苍生。”

程师孟知洪州,于府中作静堂,自爱之,无日不到,作诗题于石曰:“每日更忙须一到,夜深常是点灯来。”李元规见而笑曰:“此无乃是登溷之诗乎!”

段少连性夷旷,亦甚滑稽,陈州人。晚年,因休官还里中,与乡老会饮。段通音律,酒酣,自吹笛,座中有知音者,亦皆以乐器和之。有一老儒独叹曰:“某命中无金星之助,是以不能乐艺。”段笑曰:“岂惟金星,水星亦不甚得力也。”

礼部引试举人,常在正月末,及试经学,已在二月中旬,京师适陶渠矣。旧省前乃大渠,有“三礼”生就试,误坠渠中,举体沾湿,仲春尚寒,晨兴尤甚,“三礼”者体不胜其苦,遂于帘前白知举石内翰中立,乞给少火,灸干衣服。石公素喜谑浪,遽告曰:“不用灸,当自安乐。”同列讶而诘之,石曰:“何不闻世传‘欲得安,“三礼”莫教干’乎?”

张亢滑稽敏捷,有门客因会话,亢问曰:“近日作赋乎?”门客曰:“近作《坤厚载物赋》。”因自举其破题曰:“粤有大德,其名曰坤。”亢应声答曰:“奉为续两句,可移赠和尚。续曰‘非讲经之坐主,是传法之沙门’。”

章子平言其祖郇公初宰信州玉山县,以忧去,服除,再知玉山县,带京债八百千赴任,既而玉山县数豪僧为偿其债,郇公作诗谢其僧,僧以石刻之,流布四方,而时无贬议者。玉山有举子徐生,郇公与之游,尝过生,生置酒,酒酣,郇公作诗书于壁曰:“村醪山果簇杯盘,措大家风总一般。今日相逢非俗客,凭君莫作长官看。”

宋子京博学能文章,天资蕴藉,好游宴,以矜持自喜,晚年知成都府,带《唐书》于本任刊修,每宴罢,盥漱毕,开寝门,垂帘,燃二椽烛,媵婢夹侍,和墨伸纸,远近观者,皆知尚书修《唐书》矣,望之如神仙焉。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

胡旦作《长鲸吞舟赋》,其状鲸之大曰:“鱼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融融;人不知舟在腹内,其乐也氵曳氵曳。”又曰:“双须竿直,两目星溢。”杨孜览而笑曰:“舟入鱼腹,恨何小也!”

王雱常言:“君子多喜食酸,小人多喜食咸,盖酸得木性而上,咸得水性而下也。”

北番每宴使人,劝酒器不一,其间最大者,剖大瓠之半,范以金,受三升,前后使人无能饮者,惟方偕一举而尽,戎主大喜,至今目其器为方家瓠,每宴南使,即出之。

唐卢氏《逸史》载裴晋公度与郎中庾威同生于甲辰,裴尝戏威曰:“郎中乃雌甲辰也。”程文惠公与庞颖公同生于戊子,程已贵而庞尚为小官,尝戏庞曰:”君乃小戊子耳。“后颖公大拜,文惠致书贺曰:“今日大戊子却为小戊子矣。”颖公笑之。

钱公辅与王荆公坐,忽语荆公曰:“周武王真圣人也。”荆公曰:“何以言之?”公辅曰:“武王年八十,犹为太子,非圣人谁能如是?”荆公曰:“是时文王尚在,安得不为太子也。”

王韶在熙河,多杀伐,晚年知洪州,学佛,事长老祖心,一日拜而问曰:“昔未闻道,罪障固多,今闻道矣,罪障灭乎?”必曰:“今有人贫,日负债,及贵而遇债主,其债偿乎,否也?”韶曰:“必还。”心曰:“然则虽闻道矣,奈债主不相放耶!”韶怏然不悦。未几,疽发于脑而卒。

苏子美谪居吴中,欲游丹阳,潘师旦深不欲其来,宣言于人,欲阻之。子美作《水调歌头》,有“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之句,盖谓是也。

咸平中,张文定公齐贤建议,蕃部中族盛兵众,可以牵制继迁者惟西凉而已。真宗皇帝用其议,拜潘罗丐为西凉节度使,旁泥埋为鄯州防御使,俾掎角攻讨,卒致继迁之死。角氏遂保宗哥城,用僧立遵,奉为谋主,部落始盛,劲兵数万。祥符中,遣使贡名马,请为朝廷讨夏州。真宗以戎人多诈,命曹玮知秦州,以备之,果得其诈伪之情。及玮破鱼角阵,戮贵样丹,又于三都谷大破西凉入寇之兵,复以奇计斩立遵,于是西凉破胆矣。

元昊未叛时,先以兵破回鹘,击吐蕃,修筑边障。谅祚亦连年攻角氏,又破连珠城,然后以兵犯边,世人每见夷狄自相攻讨,以为中国之利,不知其先绝后顾之患,然后悉力犯我,此知兵者所宜察也。诸葛亮岂乐为度泸之役,而矜能于孟获辈哉?亦欲先绝后患而专意于中原也。

康定中,元昊入延州东路,犯安南、承平两寨,又以兵犯西路,声言将袭保安军,故延州发兵八万,支东西二隅,而元昊乃乘虚由北路击破金明寨,擒李士彬,直犯五龙川,破刘平、石元孙,遂围延州。嘉中麟州之役,谅祚二年间连以兵屯窟野河,进逼边界,聚而复散,故武戡、郭思习以为常,轻兵而出,至忽里堆,伏发而兵败,然则敌人出没聚散,盖将有谋,知兵机者宜深察也。西边城寨皆在平地,绥、银、灵、夏、宽、宥等州皆然也。

太宗时,钱若水言绥州不可城,以其下有无定河,岁被水害。今绥州建于山上,不惟水不能害,而控制便利,甚得胜势。元丰中,收葭芦、米脂等寨,亦据山而城。及城永乐,徐给事禧坚欲于平地连筑,未就,为西戎所陷。

真宗与北蕃谋和,约以逐年除正旦生辰外,彼此不遣泛使。而东封太山,遣秘书监孙特报,亦只到雄州而止,牒报北界,请差人到白沟交授书函。是时北朝遣ト门使丁振至白沟,以受孙书。厥后,北蕃欲讨高丽,遣耶律宁持书来告,是时知雄州李允则不能如约止绝,乃遣人引道耶律宁至京。泛使至京,自此始矣。至康定中,西戎扰边,仁宗泛使郭稹奉使入北朝,北朝亦遣萧英、刘六符等至京,自此泛使纷纷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魏徵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卷之二百六·佚名
  卷之九十三终·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提要·司马光
  第四节山林·佚名
  刘峻传·姚思廉
  卷八十四·佚名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司马迁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清惠·唐圭璋

      清惠字冲华,度宗昭仪。宋亡徙北。授瀛国公书。   满江红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

  • 梅尧臣·唐圭璋

      尧臣字圣俞,宣城人。生于咸平五年(1002)。以荫补斋郎。皇祐二年(1050),官国子博士。召试,赐进士出身。擢国子直讲,历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1060)卒,年五十九。有宛陵集。   苏幕遮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

  • 卷三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八萧德言萧德言字文行雍州长安人贞观中着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博涉经史晚尤笃志於学自昼逹夜略无休倦每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为春宫侍读拜秘书少监高宗以师傅恩

  • 卷六·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六       宋 许纶 撰五言律诗 次韵潘德久借居西湖张氏园诗 竹居元为竹闻借箒湖阴齐物千言就巢枝一径深岚光开句眼虚籁试禅心赓得西湖咏何须更姓林 木瓜园【并序】 木瓜园创寄乐亭之外

  • 志第十七 五行上·房玄龄

    夫帝王者,配德天地,叶契阴阳,发号施令,动关幽显,休咎之征,随感而作,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昔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宝其真,自天祐之,吉

  • 卷三·李心传

     典礼  尊号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方士之说始有之本朝沿唐故事每遇大礼 臣必奉册宝加上尊号神宗皇帝圣学高远以谓虚名无益遂罢之绍兴十八年士民曹溥等千余人请上尊号高宗不许及逊位孝宗始奉册加号曰光尧寿圣干道六年

  • 卷六·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六宋 吕中 撰真宗皇帝咸平 六年景德 四年大中祥符 九年天禧 五年干兴 元年圣学 经筵咸平元年正月,召学官崔颐正侍讲。上召至后苑讲《尚书 大禹谟》,赐五品服,自是日赴御书院侍讲。上每旦御前

  • ·请变通船政书(二)·丁曰健

    窃道厂承办师船,前请将积压船只拨分府厂,并责成营员依限驾交,及将开港垫费分年捐补各缘由,由司核议,详蒙据情具奏,抄摺行知;并粘发清单,饬即谨遵办理等因。伏查摺单内开:&ldquo;带办兵船共十三只,内济九、波五、定

  • 宋献公宇文震传·令狐德棻

    文帝有十三个儿子。姚夫人生世宗,后宫宫女生宋献公宇文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生高祖、卫剌王宇文直,达步干妃生齐王宇文宪,王姬生赵僭王宇文招,后宫宫女生谯孝王宇文俭、陈惑王宇文纯、越野王宇文盛、代..王

  • 卷二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四宋 魏了翁 撰聘礼六宾入竟死主人具而殡因敛连言殡释曰自此尽卒殡乃归论宾介死之事云宾入境而死遂也者若未入境即反来云主人为之具而殡者谓从始死至殡所当用者主人皆供之郑云具谓始死至

  • 卷十九·佚名

    △华品第十九孰能择地,舍鉴取天。唯说法句,如择善华。如来所以演此偈者,欲以生言致难。然无能致诘者,佛还自说孰能择地舍鉴取天。唯说法句如择善华。佛以偈报曰:学者择地,舍鉴取天,善说法句。能采德华。学者择地者,所谓向阿罗

  • 卷第六·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 毗尼母经卷第三·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云何名残。罪可除。是以故名残也云何无残。四波罗夷。罪不可除。是故名无残。云何名粗恶犯。如人欲作四波罗夷事。身所作及口所说无有惭愧。因此二处必成波罗夷事。是名粗恶。又复一处浊

  • 第八章 般多伟须提瓦之即位·佚名

    彼毗阇耶大王达最后年如斯思惟:&ldquo;余年已老,但余无儿。艰难中克取国土亦余之死后则有溃乱。为此国将呼余之弟须蜜多罗。&rdquo;(一、二)由此,与诸大臣协议送书面于彼处,送书面后不久而毗阇耶则升天上。(三)彼死而彼大臣等

  • 竟陵王集·萧子良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

  • 测量法义·徐光启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 凤城琐录·博明

    边疆地理著作。清博明撰。一卷。博明字希哲,一字晰斋,蒙古镶蓝旗人,姓博尔济古特氏。乾隆进士。历官兵备道、兵部员外郎。著有《西斋偶得》等。是书为博明乾隆间任官凤凰城(今属辽宁)时所作,约八千七百字。记事止于乾隆十

  • 随园随笔·袁枚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