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绮老人之丧
五年,湘绮老人仙逝。其公子代功辈,以老人在日,曾以世俗丧葬,多用鼓乐,以及种种缛节繁文。此等热闹,与古礼大相违背。故于前清光绪中叶,因蔡夫人之丧,特遵礼经手订丧礼。兹老人逝世,自未便照世俗办理。爰即搜集遗稿,自始死一切礼仪,均遵照老人所定办法。老人年虽耄耋,而矍铄康强,一如往日。以故所有后事,均未预备。今年虽患胀病,而写字看画,未尝间断。一旦溘逝,所最费踌躇者,厥维葬地。兹闻长沙首富朱乾益之子,因请老人作文甚多,屡谢未受。遂以私有之麓山土地一方奉赠,因而诸多弟子遂拟联名呈请省长,葬老人于麓山。俾百世之后,老人学说大行之时,一般文人学士,得就墓旁建庐讲论云。
老人经学词章,多有超过汉魏诸儒之处。如《诗经笺》包括百家,与毛注不啻霄壤,《公羊笺》独探微旨,迥非前儒所能。其着述三十余种,尚有十余种未及刊行。其他如经史批评答问,与夫手写《十一经》《二十二子》七十余年日记,均希世奇珍也。
四川人士以湘绮旧曾主讲四川尊经书院,现时川中名宿,多出其门,相约追悼于尊经书院旧址。礼仪整肃,非他追悼会可比。其同院中重门庭院,咸饰素采,与祭帐挽联相辉映。堂中奉老人遗像,目光炯炯,生气见于须眉。遗像左右,悬老人生前自挽联,文云:“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中置宣德铜炉,香篆沈寂,古意盎然。四围缀以鲜花,祭品则陈于前席。致奠者均行四叩礼,由执事者引导赞呼,进退雍容。东西两壁悬祭文挽联,宋育仁一联云:“今年岁在辰,哲人云亡,不{敕心}遗一老。本师称曰子,先王制礼,有心丧三年。”谢盛唐一联云:“经术文章,集何郑马班阮谢专长,唐之后,诸儒未有也。嘻笑怒骂,为曾左彭李丁张诤友,袁以下,自郐无讥焉。”李明志明忠一联云:“千秋尊经阁,四海文章湘绮楼。”真足为湘绮写照。自晨十一时展奠,与祭者数十人。省垣各中小学校学生多结队而往,南城小学生,且以歌吊之,叩拜如仪。午后一时,门人合食于厅上,追述先生之嘉言懿行。至暮乃散。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杨仲良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五·徐乾学 卷三十六·唐·蒋一葵 第五篇 嘉庆道光两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七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佚名 卷十五·叶盛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殷钧传·姚思廉 袁天纲传·欧阳修 刘通传(附刘复亨等传)·宋濂 播州土司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雍正 卷六·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