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京第一舞台遭劫记

京师为名伶荟萃之地,文武角色,唱工做工,色色俱备,非他处所及。而剧场狭小,座位迫隘,与上海各舞台相较,判若天渊,因此游人率多裹足。杨小楼辈于西珠市口给孤寺旁创设第一舞台,集资募股,倡立公司,鸠工庀材,经营累月,形式之壮丽,结构之辉煌,大有压倒一切之概。开幕之期,喧传已久,据杨伶小楼意,尚欲俟场中布置更加整备,搜罗名角,配置完全,乃行开演。嗣因同班中人均欲早日开市,工程方始告竣,遂于九日居然开幕。都人士女因斯举,实为北京首创,不愧第一舞台之名,争购票入座,钧天广乐,方欲一洗尘俗之耳,讵一曲甫终,而惨剧已现耶。

(一)起火之原因 第一舞台起火之原因,外间传说不一。好事者至谓该舞台之兆焚如,实系有人放火。其故因京师某报戏评栏内,载有第一舞台经过之风潮一节。阅者误会,遂谓火与舞台经过风潮,颇有关系。实则此次之火,与经过风潮绝无关系,殆由于电线之走电耳。查第一台于举行开幕礼日,为装演门面计,依照北京普通开张习惯,于门前搭一彩棚,宽广十余丈,至将马路之一段全行占据,以金色装成之“第一舞台”四字为门额,四处张以各亲友铺户所赠之红呢幛,彩色灿然,光芒夺目。凡听戏者,皆经此棚出入,棚附近门楼新装电灯,工事未十分竣,以当晚须用,赶催电灯公司派工安置。不意电线装置未妥,竟行走电,其电落于彩棚,登时火起,遂延烧及于门楼。

(二)失火之情形 第一舞台全体建筑,约分二进,前为门楼,后为舞台及客座。前后二进,中间小有隔断,门楼西为稻香村,东为万家春。一南货铺,一饭馆,其余重要部分,则为舞台之售票处。戏价收入,皆于此存储也。彩棚火既起,如将栅即行拆去,与门楼加以一层之隔绝,门楼或可保存。惟救火水龙不得力,且又甚少,只同善等四具,为力量极薄弱之注射而已,继警厅消防队闻警至,至即奋力将焚烧正烈之彩棚架木四散搬折,以期保存门楼,顾已不及。而门楼且继彩棚以焚矣。是日起火于一点钟时,其焚熄乃在三钟许,前后约二小时。而所谓稻香村者、万家春者,以及售票处重要部分,皆付之一炬,而票款之遗失者约千余元云。

(三)避火之态度 彩棚门楼继续焚烧,火势连天,救火者、旁观者以及巡警弹压者,手忙脚乱,人声嘈杂,几有不可了结之势。火起于下午一时,而戏则始于十二钟后。火起时,则第一出已经毕幕,第二出之战澶州且将开台,而第三出之嫁妹,则装钟馗之某名角,正在妆头抹脸,持镜自对,忽闻火起,座客戏角,皆魂不附体,急往外奔,欲夺门出。而舞台中人忽传命,将舞台至门楼之门紧闭,使座客无一人得出者,其意在防座客之自投火中,以丧生命。盖尔时外间火势正烈,使座客一拥而出,火固无由救济,而外门已为火所断,仍无出路,又舞台客座旁楼左右,皆分上下二层,每层有一保险梯,系在楼外面。座客本可由此出,无如下梯后,其出路仍在门楼之旁,亦为火势所断,此外则无复一门可为逃生路者。座客至此,万无生理,继救火队将舞台两旁各辟大穴,以为临时出路,乃人多穴狭,争先恐后,拥塞既甚,出入愈难。舞台后方,有邻居某者,急极智生,以长广之木板,置于屋顶,以其一端接于舞台之窗槛作浮桥形。座客之由是免者甚多,而仓促中失足负伤,以及倾跌折毁亦复不少。有某女客见火急,由窗跃下,竟至折足。吁亦惨矣。

(四)缺点之追溯 第一舞台之失慎,外间或以为无关紧要,实则戏剧之于社会风俗,关系颇大。其在东西各国,无不亟亟注意。北京之有第一舞台,戏出虽未改良,而建筑固已创新,自不能不表相当婉惜之意。然该舞台亦有不能辞其咎者,以舞台既取最新式之开幕礼,何必固守北京之旧习搭棚挂彩,以兆焚如?又该舞台平时不多辟出路,如沪上各舞台之所谓太平门者,至临时始仓皇穴隙以出座客,此以座客生命为儿戏者,且于此二端外,尚欲有所揭出,以期社会之共行注意者,即(一)救火准备之未周,火虽由于舞台之不慎,然使救火得法,未尝不可即时扑灭。先以彩棚,继以门楼,盖方张之火势,岂一二破烂水龙所能遏止?北京自最近数年来,其建筑物之较大而终毁于火者约四:(一)第一楼、(二)商品陈列所、(三)东安市场、(四)宾宴楼,其被焚各有原因,而救火准备之未周,以致火焚,建筑物先后遭劫,实无可辩之余地。(二)建筑监督之未施行。各国都市建筑,类由警察颁布建筑章程,俾市民遵守。其对于火警,于建筑法式中,寓以相当之预防。私家房屋如是,即公众场所亦无不如是。今北京警察厅之于第一舞台,事前既未为严重之申告,事后又或不思所以救补之则,此祸恐将复见于异日。(三)电灯公司之不慎。此次之火,实以走电,为其起因,故电公司万不能辞其咎。至于是日火起时,警备分布,如临大敌,数十丈内之交通,为之断绝。有往观者,辄以指挥刀乱挥相拒,此则论者方叹其临事之慎,而未敢置议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四·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三十六·柯劭忞
  卷一百四十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卷三十·吴广成
  ●卷十二。恩叙七·梁章钜
  法军侵台档(五)·佚名
  卷二百九·杨士奇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三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陈盐课积欠情形摺·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佚名
  卷七十四·司马迁
  六·张资平
  太宗本纪·刘昫
  卷一百十五·阿桂
  卷之五十九  謇齋瑣綴錄七(明)尹直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于湖词原序·张孝祥

    苏明允不工于诗欧阳永叔不工于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短于散语苏子瞻词如诗秦少防诗如词才之难全也岂前軰犹不免耶紫薇张公孝祥姓字风雷于一世辞彩日星于郡国其出入皇王纵横礼乐固巳见于万言之陛对其判花视草演丝为纶

  • 洗衣歌·闻一多

    洗衣是美国华侨最普通的职业。因此留学生常常被人问道:“你的爸爸是洗衣裳的吗?”许多人忍受不了这侮辱,然而洗衣的职业确乎含着一点神秘的意义。至少我曾经这样的想过。作洗衣歌。(一件,两件,三件,) 洗衣要洗干净! (四件,五件,六

  • 卷四·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四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吾乡自南宋诗人篇什散失其後而此道益芜矣至洪建以来荐绅则有郑敎授而下九人布衣则有至孝李先生而下六人及章宋五先生後先崛起倡雅此乡于是翳雾渐开蔘棘斯辟後来大家蔚

  • 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二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闇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伤杨弘贞顔子昔短【一作知】命仲尼惜其贤杨

  • 御选宋诗卷六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四七言絶句一卢多逊后池对新月应制韵限些子儿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宋白宫词一百首【并序 録二十六首】宫中词名家诗集有之皆夸帝室之辉华叙王游之壮

  • 石田诗选跋·沈周

    夫诗志之形于声者也志与辞兼至而后可以言诗矣志未至焉则不足以驾御其言辞辞未至焉则不足以抒冩其志意楚骚尚矣唐杜子美所以凌驾百氏者其志则爱君其辞则忠告志与辞俱至也后世诗人学杜者不少不立其志而徒攻其辞吾未见其

  • 卷五十四·志第六·历三·宋濂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通余,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实,二十九万五千三百五分九十

  • 卷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昭陽單閼(癸卯),凡七年。   孝桓皇帝永壽三年(丁酉、一五七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居風令貪暴無度,縣人朱達等與蠻夷同反,攻殺令,聚衆至四五千人。夏,四月,進攻九真,九真太守兒式戰死。詔九真都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杨士奇

    宣德二年三月己丑朔 长陵殿成以明日清明奉安 皇祖考太宗文皇帝 皇祖妣仁孝文皇后神御遣郑王瞻埈祭告并告 献陵○ 上御奉天门策试举人赵鼎等制曰朕惟礼乐之道原于天地具于人心所以治天下国家之大器也盖以和神人以辨上

  • ◎雀屏新例(视金莲五字何如)·李定夷

    湖南某女校校长某女士,北京女子师范毕业。游历长江一带,曾充浙江湖北各女校教员。丽质多才,择婿过酷,以故年逾花信,尚赋В梅。近在长沙,由其戚某介绍聘长某校校务。某君随其戚往谒,见女士秀外慧中,名不虚传。茗谈之余,其戚偶及

  •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太宗时梁颢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臣历观史籍唐氏之御天下也列圣间出人文阐燿尚且渴於共治旁求多彦设科之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七·允禄

    八旗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副都统查旗侍衞官员等奉上谕闻得八旗操练兵丁传集众人预先伺候而大臣等遇有具奏事件是日遂不前徃看阅此不过徒劳兵丁耳殊非操练之道也朕歴年以来训谕大臣至再至三尔等并不仰体朕意非失之太过

  •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钱穆

    北方中经历范湖长期纷扰之后,渐渐找到复兴的新机运,是为北朝。 一、北朝帝系及年历(一)北魏帝系表 元魏自道武帝至孝武帝入关,凡十一主,一百四十九年,分为东、西。 东魏一主,十七年,先亡。 (二)西魏帝系

  • 诸侯章第三·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讲述诸侯的孝道。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生活费用,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使官员百姓和睦安乐。【原文】在上不骄(1),高而不危(2);制节谨度(3),满而不溢(4)。高而不

  • 藝紀第七·徐干

      藝之興也,其由民心之有智乎?造藝者,將以有理乎?民生而心知物,知物而欲作,欲作而事繁,事繁而莫之能理也。故聖人因智以造藝,因藝以立事,二者近在乎身,而遠在乎物。藝者,所以旌智、飾能、統事、御群也,聖人之所不能已也(原注:"一

  • 表率的作用·孔子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读解】 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

  • 褰裳·佚名

    ——大胆求爱的戏谑【原文】子惠思我,褰裳涉溱(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2)!子惠思我,褰裳涉浦(3)。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注释】①寨(qian):用手提起。裳:下身的衣服。溱(zhen):河名。②也

  • 法华三昧经·佚名

    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叙述罗阅只城耆阇崛山中,有无数比丘众、菩萨众等齐聚来会,欲请问佛,佛口放光明,遍照十方,佛身忽然不见。罗阅王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