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妒杀趣闻

江苏兴化县东乡丁家庄,有某甲者,农人子也。邻有少女,颇具姿首。甲艳之,相与目成,渐通情好,卿卿我我,互以白首为期。两姓高堂,莫喻其旨。二人又赧于自达,然以两心倾许之故,背人私誓,宁死勿渝,如是者非一日矣。近甲为母命所逼,婚于他姓,虽知邻女不可负,而亲命难违,姑曲徇之。受室以来,伉俪甚得。邻女乃大疏,女爱极生愤,使人传语于甲,谓苟得最后一面,罄此衷曲,虽死无憾。甲悯其诚,乘间诣女室。女昵与语,缠绵如故。甲乃大惑,更乞为欢。女亦弗拒,方登阳台,女忽乘甲不意,从枕旁潜出快剪,向甲胯下猛割。甲方觉痛而势已落,乃知为女所赚,负痛奔归,仆卧榻上。妻见其状,大惊,趋问所苦。甲乃泣曰:“邻女杀我,汝必为我复仇。”妻不解所谓。甲解裆示之,血满衣裤,妻乃大骇而呼。甲母闻之,疑子与新妇反目,亟趋视之。甲已惫不能语,妇亦呐呐不出口,但指甲下体以示姑。姑意其子为妇所害,遽反身入庖厨,觅得厨刀,向妇猛斫。妇方欲辩,而颈间已受重创,俄而喉断气绝。两尸横陈于室,血迹濡染殆遍。母亦不知所措,出告邻舍,谓妇杀吾子,吾已手刃妇矣。邻舍骇绝,群来探视,佥谓新妇柔顺,何遽凶暴至此?方啧啧疑诧间,而邻女挺身至,排众入室,径告甲母曰:“杀汝子者我也,奈何殃及新妇?我本办一死而为此,故来自首,请即捉我官里去。”众闻女言,骇怪莫知所云。然女终留弗去。众意稍定,乃劝甲母絷女诣官,母从之,立逮女至县城,投请法庭讯鞫。女直认不讳。甲母以误会而杀其妇,亦于庭中慷慨自承。审讯之日,观者甚众,咸谓此女风貌佳绝,固不类农家产,亦不似能操刀杀人者。床头一剪之威,非恋爱之魔力不至此,爱极而愤,愤极而杀。佛氏之所谓冤孽者,即此类欤。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六·杨仲良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尚史卷二十九·李锴
  二百七十八 上谕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缎疋送来·佚名
  三一九 贵州巡抚裴宗锡奏缴违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两汉笔记卷六·钱时
  七 猫·周作人
  崔鉴传·李延寿
  王应熊传·张廷玉
  總序·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又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隂森古树气麄淡老僧情壁

  •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班固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

  •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范晔

    郭太 符融 许劭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

  •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方技上   ○赵修己 王处讷 苗训 马韶 楚芝兰 韩显符史序 周克明 刘翰 王怀隐 赵自化 冯文智 沙门洪蕴 苏澄隐 丁少微 赵自然   昔者少皞氏之衰,九黎乱德,家为巫史,神人淆焉。颛顼氏命南正重司天以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杨仲良

      仁宗皇帝   张昪等劾刘沆   嘉祐元年九月癸卯,侍御史范师道知常州,殿中侍御史赵抃知睦州。先是,宰相刘沆进不以道,深疾言事官,因言庆历后台谏官用事,朝廷命令之出,事无当否,悉论之,必胜而后已。又专务抉人阴私莫辨之事

  • ●南疆逸史跋·温睿临

    (清)杨凤苞 撰 南疆逸史跋「南疆逸史」(一作「南疆佚史」)跋十二篇,清干、嘉间归安杨凤苞(字傅九,号秋室)撰。据杨氏同邑后人陆心源所编「杨秋室先生集」(简称「秋室集」)序文:杨氏『早工词章,以「西湖秋柳词」知名。后务为证经搉

  • 后秦姚苌传·李延寿

    姚苌字景茂,生于南安赤亭,是烧当族的后代。祖父姚柯迥,协助魏把姜维牵制在沓中,因功授予绥戎校尉、西羌都督。父亲弋仲,在晋永嘉之乱时,向东迁移到榆眉。刘曜任命弋仲为平西将军、平襄公。后来随石季龙迁到清河滠头。石勒(

  • 李英传·脱脱

    李英,字子贤,他的祖先是辽阳人,迁移到益都。明昌五年(1194)中进士第,调任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令。居父丧,守孝期满,调任通远令。民族部落的人拿百姓的东西不给钱,担心他们不定期来,就乘其不备捕获了他们,按法令判罪。

  • 陈彦回传·张廷玉

    陈彦回,字士渊,莆田人。父亲陈立诚,为归安县丞,受人诬陷而被处死刑。陈彦回被贬戍云南,随行家人大多中途死去。到达四川时,只有陈彦回与祖母郭氏还活着,恰逢朝廷大赦,又未被赦免,押送者可怜他,便将他放了。陈彦回无钱回乡,便投靠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翰林诸学士表学士非古官其职初散寓于中秘诸省至唐文皇开天策府而始有学士之目武后中复置北门学士间以亲昵充之如汉鸿都而加重其后至德宗朝始定设学士系衔于翰林与中书舍人对掌内外制然无定品徃徃寄禄于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二市籴考【一】【臣】等谨按马端临市籴考其言市政也曰均输曰市易曰和买皆本於泉府之法所谓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者是也其言籴政也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籴皆本於平籴之法所谓谷

  • 卷一百二十三·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三宋 宋敏求 编政事购募募擒王世充爵赏诏购杀武元衡贼勅平乱上平窦建德赦平王世充後赦平辅公佑赦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伏诛大赦平内难赦收复西

  • 卷一○二·邱濬

    ▲定律令之制(上) 《舜典》曰:象以典刑。 孔颖达曰:“《易》云‘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天垂象,圣人则之’,是象为仿法,故为法也。依法用其常刑,用之使不越法。” 朱熹曰:“画象而示民以墨、劓、禬、宫、

  • 卷三十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九宋 高闶 撰哀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子以诸侯之师不能伐吴而但围蔡则楚之衰可知矣其围蔡报柏举也夫蔡侯怨楚不思务本修德以俟时而轻谋兵革求得志于大国是益祸也

  • 入誉论品第七·佚名

    是时释王,德日夜增,宝仓国境。名称智慧,金宝积聚,种种璎珞。众善来归,如秋海渊,象马车乘。犹天严驾,贤善调良,自然诣■。甘蔗石蜜,酥乳水浆,粳粮穀米。气味力增,殃患普除,怨敌屈附。旧亲增敬,疫馑消亡,凉风和调。时雨细润,空中晃昱,甚

  • 卷第四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宁宗(光宗子。母慈懿皇后李氏十月十九日瑞庆节 永茂陵)庆元三年。荆门军申忠翌郎赵善莹状。当阳县玉泉山景德禅寺为隋智者禅师开山道场。蜀将军关

  • 梦粱录·吴自牧

    笔记。宋末元初吴自牧撰。二十卷。自牧,钱塘(今杭州市)人。因“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故名曰《梦粱录》。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成书。在其前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此为合璧之作。所记部分材料源于淳祐、咸淳《临安志》,大

  • 宝行王正论·龙树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