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笨伯“小诸葛”

谈到了何应钦、陈诚、胡宗南三个蒋介石嫡系军人,其中牵涉到白崇禧,白崇禧今天已甘心情愿跟着蒋介石为****反人民而卖力,担任国防部长后,时常飞南飞北,为镇压民变,部署内战出力。人民解放军反攻到长江边之后,蒋介石任命白崇禧为华中地区“总司令”,与东北的陈诚,西北的胡宗南同为“三大将”。白崇禧虽非蒋之嫡系,但也有一说之必要。

白崇禧是广西系军人的领袖之一,一般认为他擅长军事,智足多谋,绰号“小诸葛”。民国十四年冬,广西的李宗仁、黄绍雄归附国民政府,白崇禧是李黄派到广州去的代表,广西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雄为副军长兼党代表,白崇禧为第一旅旅长(那时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军辖三师或四师,师辖三团,没有旅的一级,但第七军的编制特殊,军下无师,辖七个旅,每旅为两个团,比一二三四五六军兵额较多)。民国十五年北伐时,白崇禧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民国十七年张作霖出关以后,白崇禧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并实际掌握北平政治分会。蒋桂战争桂系失败,李白狼狈返桂,不久黄绍被蒋收买,入南京任内政部长(后调浙江省主席),广西军政由李宗仁、白崇禧主持,并称李白。“九·一八”以后,设西南执行部(党)及西南政务委员会(政府)于广州。粤桂两省久成半独立状态,李宗仁常川驻粤,桂省全由白崇禧主持,尖刻者称李宗仁为白崇禧的“大使”。民国二十五年陈济棠失败,西南两机关撤销,粤军改编,广西因内部团结,蒋介石无隙可乘,于是派李宗仁为第五路军总司令兼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第五路军副总司令兼广西绥靖副主任(蒋介石曾任命白崇禧为浙江省政府主席,调虎离山,而把黄绍雄派回广西,结果被桂系拒绝了)。一般人认为李德邻(宗仁)忠厚大度,才不胜德;白健生(崇禧)精明强悍,德不胜才。这个批评并不恰当,李、白两人都是封建军阀,反人民的罪人,根本没有什幺“德”之可言,就讲“才”,白崇禧察察为明,目光浅短,斤斤较量小得失,不识大体,无容人之量,是小有才而好自用的人物。接近桂系的某政客,对李宗仁的评语为“大智若愚”四字,虽然称谀太过分,但也有几分道理。民国二十七年徐州撤退就是白部署的,每一辆汽车什幺时候走,走那一条路,他都要详细规定,结果情况的发展和他预期的不一样,下面不能机动作主,致突围时狼狈凌乱不堪,损失甚大(这和蒋介石亲自布置淞沪撤退一样,限定某时某刻炸毁昆山东面的青江铁桥,到时候,还有三万兵未过河,炸桥部队以命令时间已到,就执行炸桥,河东的部队因此气愤万分而向河西开火)。白崇禧的“精明干练”大抵如此。“七七”以后,白祟禧到了南京,与蒋介石等商议抗日大计,蒋很器重他,委他做参谋副总长,调桂军北上抗战,任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蒋兼一战区长官,阎锡山为二战区长官,冯玉祥为三战区长官,何应钦为四战区长官)。某次蒋介石对他的亲信人员秘密宣布:“抗战一开始,不知何日了结,万一我中途身死,我的位置由白健生代替;白健生如再死,则由何敬之代替。”这一番话很快就传到白崇禧那里,而且有一些蒋介石嫡系人物因为白崇禧已被蒋指定为“第一继承人”而去讨他的好。这个“小诸葛”从此对蒋感激涕零,拼命把广西部队调出北上作战。武汉撤退之后,蒋委白为西南行营主任,节制三、四、九等战区,似乎把东南半个中国都交给他了。但到日寇侵入南宁时,广西境内兵力单薄,只有请调“中央军”入桂,而昆仑关一役,第二军李延年、第五军杜聿明几乎全军覆灭,因此陈诚就竭力攻击白崇禧,结果西南行营也撤销了。那时,桂系军队已损失了三分之二,蒋介石的目的已达到,于是白崇禧就到重庆去当一个毫无实权的参谋副总长。智足多谋的“小诸葛”,被蒋介石稍施诡计,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被玩弄于掌股之上。因此有人把“小诸葛”的“小”字改掉,背地称他为“笨诸葛”。

广西军队被蒋介石削弱了,白崇禧虽知道上了蒋介石的当,但他却转而死心塌地为蒋介石效力,冀求在蒋介石的卵翼下分些残羹冷饭,变成蒋介石的党徒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五·赵尔巽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 划鸿沟接眷修和·蔡东藩
  卷第二百六十六·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六九一 谕孙士毅免发伊犂着在全书处自备资斧効力赎罪·佚名
  四一 老师一·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61)·司马光
  北洋海军章程第五·佚名
  结论·孙中山
  卷三·乾隆
  进律表疏·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中·瞿佑

      ○庐山瀑布  太白《庐山瀑布》诗後,徐凝有“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今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及其自题漱玉亭云:“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玉

  • 第二出 邹林游学·王世贞

    【风入松】〔生扮邹上〕灯窗十载困靑毡。矢志不窥园。禹门一日翻桃浪。那时逞百丈楼船。雾起靑山豹变。雷轰沧海龙蟠。〔鹧鸪天〕雄才锐气丈夫豪。寄迹衡门叹未遭。袖裏虹霓冲霁色。笔端风雨驾云涛。业孔孟。志禹皋。

  •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胡籓,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随,散骑常侍。父仲任,治书侍御史。籓少孤,居丧以毁称。太守韩伯见之,谓籓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州府辟召,不就。须二弟冠婚毕,乃参郗恢征虏军事。时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籓外兄罗企生

  • 卷之一百三·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三 传第八十七 扎萨克多罗毕锡哷勒图郡王巴木巴尔列传巴木巴尔土尔扈特人扎萨克卓哩克图汗渥巴锡族弟曾祖纳扎尔玛穆特为阿玉奇汗从弟子四长多尔济次恭格次阿喇布珠尔

  •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思诹。○崔思诹字嘉言初名思顺后赐今名文宪公 之孙自少力学工文文宗朝登第。 王以思诹名家子博学多闻召入内侍省与语对称旨王悦。 宣宗朝

  • 卷三十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辛丑(一六六一)、大清顺治十八年(永明王永历十五年、鲁王监国十六年)春正月辛亥朔永明王在缅甸,鲁王在金门。二月辛巳朔二十八日(戊申)白文选密遣缅民賷奏至行朝,内云:『不敢速进者,恐惊万乘;必得缅人护

  • 卷一 一之五·孔颖达

    《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摽,婢小反,徐符表反。梅,木名也,《韩诗》作“楳”,《说文》“楳亦梅字”。“男女及时也”,本或作“得以及时”者,从下而误。被,皮寄反。[疏]“《摽有梅》三章,章四

  • 古文尚书冤词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至于百篇之序则朱氏经义考谓周官外史达书名于四方知凡书必有序目题于方册其曰百篇者以孔书所序有百篇也但百篇之名不始孔子墨翟曰昔周公旦朝读书百篇扬雄曰昔之説书者序以百则百篇之名与百篇之序自

  • 古文尚书冤词卷五·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郝敬曰五歌伯仲汉魏不及十三国风欲凌商周雅颂而上之意浅响浮其亦难矣郝敬归有光胸腹最陋祗拾得孔书疑汉魏间人所作一语遂谓伯仲汉魏不知此五歌有四歌为左传国语全引之文至第三歌竟无一賸语岂左传国

  • 诗序下·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诗序下小雅鹿鸣燕羣臣嘉宾也旣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孔氏颖逹曰言羣臣嘉宾者羣臣君所飨燕则谓之宾序发首云燕羣臣则此诗爲

  • 卷五十六·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六中庸朱子章句表记名曰表记者郑氏谓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也昔孔子以言立敎而天下万世皆取法焉方氏慤曰篇中称子言之者八皆总其大同之略称子曰者四十

  • 怎样发心报恩·太虚

    ──二十四年在宁波七塔寺报恩佛学院讲──今天偶然到这里来,与各位说几句话,就是要劝各位发心。发心的根本,就是佛法中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求成正觉的菩提心。发大悲心者,就是施种种药,应种种病。现在就依据七塔报恩佛学院

  • 大乘玄论 第四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四卷胡吉藏撰二智义十二门一翻名门 二释名门 三释道门 四境智门 五同异门 六长短门 七六智门 八开合门 九断伏门 十摄智门 十一常无常门 十二得失门然昔在江南着法花玄论。已略明二智。

  • 第八 阿那律相应·佚名

    第一 独一品[一]第一 独一(一)一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二时,具寿阿那律,独于一静处,生如是心念:&ldquo;若对四念处有失者,则正如失顺苦尽之圣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则正如得顺苦尽之圣道。&rdquo;

  • 尝试集·胡适

    中国现代第一本白话诗集。胡适作。1920年3月初版,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同年9月再版。1922年10月刊行了经作者增删的增订第4版,其后便以此版行世(第4版曾多次印刷,其中仍有小变动)。1984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依1922年增

  • 岕茶汇抄·冒襄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 谠论集·陈次升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后任殿中侍御史,论章祐、

  • 自化作苦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