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

辛丑(一六六一)、大清顺治十八年(永明王永历十五年、鲁王监国十六年)春正月辛亥朔

永明王在缅甸,鲁王在金门。

二月辛巳朔

二十八日(戊申)

白文选密遣缅民賷奏至行朝,内云:『不敢速进者,恐惊万乘;必得缅人护送出关,为上策耳。候即赐玺书,以决进止』!帝即回玺甚切。越五日(一作越五、六日),沿河搭浮桥为奉迎计,相去行朝仅六、七十里。缅人觉之,复断其桥;文选候诏不得,遂撤营去。

三月庚戌朔

郑成功议取台湾。台湾东倚山,西薄海;北界鸡笼城,与福州对峙;南则河沙

【第 1222 页:版面影像】

矶,小琉球近焉。周袤三千里,水陆之产咸备。初,郑芝龙与群盗出没其地;后为红夷所踞。成功自江南败还,地蹙兵弱。适红夷甲螺何斌逃至厦门见成功,盛言台湾富强,为四省要害;且言可取状。成功大喜,束甲遂行;泊澎湖,次鹿耳门。鹿耳门者,水浅沙胶;海道迂折,仅容数武。成功至,适水骤涨丈余,大小战船衔尾而进;红夷大惊。成功引兵登陆,克赤嵌城,遂进攻王城;城中坚守不下,乃环七昆身以逼之。

永明王锦衣卫赵明鉴等歃血盟,谋奉太子斩关出;出时并杀马吉翔、李国泰,以弭后患。事泄,吉翔、国泰以结盟投缅诬奏;密旨捕黔国公家人李某、王启隆家人何害等,各付本主杀之。

永明王进任国玺御史。国玺疏论时事三不可解;中言『今日势如累卵,祸急燃眉;犹然泄泄不思出险。沐勋臣、王皇亲亦可主持,岂宜马吉翔、李国泰独占大柄』!吉翔不悦,即令国玺献出险策。国玺忿然曰:『时事至此,犹抑言官使不言耶』?

奉旨:『着任国玺献出险策』!国玺曰:『能主入缅,必能主出险;今时势如此,乃卸肩于建言之人乎』?

五月己酉朔

永明王从官资用尽竭。

王祖望、邓居诏各具疏劾马吉翔、李国泰,帝亦无如之何。

二十三日(辛未)

缅酋弟莽猛白代立。

猛白弒其兄而篡其位,遣官索贺;帝不许。

匡国公皮熊据水西大方城,吴三桂力攻之;熊退入杨保山中。

缅人以象兵与李定国战于木城下,定国前队稍失利;白文选引兵横冲之,缅人大败,退保新城。文选屯象腿、定国屯垌■〈土白〉,各去缅八十里。以无舡渡江,遣都督丁仲柳于阿瓦上流造舡;缅人知舡将竣,以正兵缀定国而别遣奇兵捣舡厂,仲柳弃舡走,舡悉被焚。

帝命礼部侍郎杨在侍太子讲书,赐坐;在以东宫典玺李崇贵侍立,不敢就坐。

帝并赐崇贵缅坐,崇贵曰:『虽在乱亡,不敢废礼。今日蒙上赐,后日将谓臣欺幼主』!每讲,崇贵出外;讲毕,然后入。

按原本脱去「侍太子」三字。

秋七月戊申朔

十七日(甲子)

缅酋莽猛白欲尽杀永明王从臣,遣人来邀。缅人来邀当事大臣渡河议事,皆辞不行。

十八日(乙丑)

缅酋又遣人来曰:『蛮俗贵诅盟,请与天朝诸公饮咒水』。缅使曰:『此行无他;我王虑众心不善,请饮咒水后,令诸君皆得自便贸易,资生计耳。不尔,我国安能久奉刍粟耶』!

十九日(丙寅)

马吉翔、李国泰邀诸臣尽往;至则以兵围之,令诸臣以次出外,辄杀之。于是松滋王某及武臣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马雄飞、王启隆、蒲缨、王自京、龚勋、陈谦、吴承爵、安朝柱、任子信、张拱极、刘相、宋宗宰、刘广银(一作益)、宋国柱、丁调鼎、文臣邓士廉、杨在、邬昌期(一作琦)、邓居诏、任国玺、裴廷谟、杨生芳、潘璜、齐应巽(一作选)、郭璘、张宗伯、王祖望、王升、内臣李国泰、李茂芳、杨宗华、杨强益、李崇贵、沈犹龙、周某、卢某、曹某等凡四十二人俱被杀;惟都督同知邓凯以伤足不行,获免。

诸臣既去,缅人复以兵三千围行在;大呼『尔诸臣可以俱出饮咒水;有不出者,乱戗攒刺之』。众犹豫,既无寸兵可以相持,又虑帝与宫闱有失;延久无可为计,遂出。出则三十人缚一人,骈斩之。帝闻之,与中宫皆欲自缢;内侍之仅存者奏曰:『上死固当,如国母年老何!且既亡社稷,又弃太后,恐贻后世之讥!盍姑缓,以俟天命』!帝乃止。已而缅兵入宫,搜财帛;宫中二贵人自缢,宫女及诸臣妻缢树者累累如果瓜然。

永明王与宫眷止存二十五人。

帝与太后以下二十五人共聚一小屋中,惊惧无措。已而通事引缅官来护守;惟曰:『不可伤皇上与沐国公』!时遍地横尸,缅官请帝移沐天波守居之室;大小止存三百四十余人,哭声闻于一、二里外。三日断火食,寺僧私进粗粝,赖以得饱。

且知诸臣之饮咒水者俱为所杀,而沐天波及王升、魏豹、王启隆等各击伤缅兵数人,其死倍惨。

于时被杀及自缢有姓名可纪者:吉王某同妃自缢,杨、刘二贵人、松滋王妃俱自缢;姚文相、黄华宇、熊维贤、马宝二、差官赵明鉴、王大雄、王国相、吴承胤、朱文魁、吴千户、郑(一作邓)文远、李既白、凌云、严麻子、尹襄、朱议漆、王国玺、内官陈德远等一十八人。

皇亲王国玺妻及诸臣妻女自尽者,不下百五十人。而吴承爵妻某氏先缢,子女乃自缢。姜世德妻自缢。王启隆妻吴氏、妾周氏既缢,太监李从龙救之;吴曰:『尔与吾夫厚,当趣我死;奈何救耶』!卒缢死。齐环妻某氏抱子赴水死。马吉翔第四女哭曰:『吾父在世,不知作何等人!如今已死,人犹骂耶』!缢数次,乃绝。

二十一日(戊辰)

缅人修葺原所,请帝还居之。

二十五日(壬申)

缅人进铺陈、银米等物于帝;且致辞曰:『吾小邦王子,实无伤害诸臣之心(一作伤犯)。因各营杀戮村民,民实怨甚(一作民怨实甚),乃甘心于诸臣以快其忿也。幸无介介于小邦』!帝颔之而已。

帝病甚,所存大小男女无不病者,死亡相继。诸臣之由陆而逃避者,离缅约半月程,住四、五日,皆为缅人所屠;有姓名可纪者:岷王朱蕴生、姜世德、马九功、潘世荣、危存礼、向鼎忠、温如珍、刘九皋等。其孑身无累者,去缅一月程,方住一小国中;缅人以兵洗之,擒其王归。而未乱时以病革者,潘琪、齐环、米仲、王伟、瑞昌王、刘荩忠、徐凤翥并内臣数人。

闰七月戊寅朔

十一日(戊子)

李定国复以舟师攻缅索王,反为所败;定国与白文选俱引还。

缅酋弒兄自立,虑诸蛮不服,欲示威;因集兵杀沐天波等,然后出兵与定国战。定国以十二舟济师;风发,覆五舟,急引还,屯黑门坎(「蛮司合志」)。

九月丁丑朔

大清兵剿闯贼余孽,郝摇旗等弃夔州屯万县。

冬十月丁未朔

大清杀郑芝龙于柴市;郑氏子孙在京师者,无少长皆死。

十一月丙子朔

十八日(癸巳)

帝召都督同知邓凯入,谓曰:『太后病矣!未知骸骨得归故里否』?又曰:『白文选未封亲王、马宝未封郡王,我负之!滇、黔百姓,我师在彼,苦了多年;今又不知何如』!

李定国既败还,白文选军在后,引而北;定国使其子嗣兴追之,以观去向。文选部下勒兵回,向嗣兴;嗣兴怒,亦勒兵迎之。定国遽召嗣兴还,曰:『兄弟数十人,今惟存我与彼;何忍更相戕!吾前所□尔随之者,冀其悔而复回,仍与吾并力也;既勒兵相向,念已绝矣!任彼所之,吾自尽我事可耳』。遂率所部向九龙江而进。文选北行,屯锡薄。

十二月丙午朔

大清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

定国、文选议复进洞邬,一面造舡、一面攻新城;恐两不相应,乃移营,定国在前、文选在后。张国用、赵得胜因贺九仪之死衔定国,至是遂挟文选北走,将降大清。至耿马,适与吴三省相值。三省者,定国旧部;安龙之役,三省寻获大营妻子来诣定国于孟艮,而定国已移营,不相遇。至磨乃,见唐宗尧有异志,收而杀之;然兵弱,不敢入缅境,留连孟定、艮、马间。文选见三省,不言而涕出;三省察军情有变,因言云南降清者皆怨恨不得所,人心思明甚于往日。于是张、赵复心动,遂与三省屯于锡薄。平西王吴三桂侦知之,即令马宝率兵追文选,且招之;而自率大兵趋缅。时文选已去锡薄,宝追及于孟养,单骑赴文选营说之降;文选遂降,大清封承恩公。

帝妃某氏在白文选营自缢死。

平西王吴三桂临阿瓦,檄缅甸取帝及妃。

初二日(丁未)

缅人以永明王父子送于大清军前。

未刻,有缅官二、三人来谒,且曰:『此地不便居处,请移他所。尔国兵近我城,我将发兵取道于此,恐惊官家耳』。语未毕,而缅人舁帝所坐座杌子即行,太后大哭随之。继又有二肩舆,舁太后、中宫以行。大小男女步行五里外,渡河;至岸,已昏黑,不知所行为何径。三鼓后至营,始知为大清师也。

初三日(戊申)

帝入大清师大营。

初六日(辛亥)

帝复转亚哇城。

初九日(甲寅)

吴三桂拥帝还滇,遂以捷闻。

台湾城筑时,迭乱石,高数丈、厚丈余;用火煅之,石化为灰,融结成块。郑成功以大炮击之,城坚不受炮。有土人献谋曰:『城外高山有水,自上而下,绕于城壕,贯城而过;城中无泉井,惟饮此水。若塞其源,不三日大困矣』!成功从之,红夷乞降;成功曰:『此地乃吾先人故物,今吾所欲得者,地耳;其余,悉以归尔』!荷兰乃降。成功既得台湾,制法律、兴学校。改台湾为安平镇、赤嵌城为承天府,置县二:曰天兴、万年。

匡国公皮熊闻帝就执,绝粒七日,不死。吴三桂遣骑执之,背立不跪,奋骂;捶其颊,齿牙尽落,犹喷骂不绝声。积十三日不食,始瘖;至十四日,气将尽,戮之,颈流白膏。同死者十一人,幕客舞阳张籍与焉。诸尸狼籍郊外,独熊尸群鸟回翔不敢近;王中立收瘗之。熊婿赵默亦被执,索纸书绝命词,受戮(默,湖广人。流贼破湖广,全家被难;默以赘皮氏,独存。至是死)。  

猜你喜欢
  志四 礼志上·薛居正
  卷五十八·毕沅
  卷三十一·黄以周
  路史卷三十·罗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佚名
  一百九十七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米丝价值摺·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上·袁枢
  四十八、钏影楼·包天笑
  向秀传·房玄龄
  张敬儿传·李延寿
  卷九十八·阿桂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 古體詩·王士祯

    【其年簡討見和《綠雪》之作復遺介茶一器索賦】敬亭如靜女,危畫有餘態。洞山如道流,吐納成沆瀣。陽羨連故障,尻脽相負戴。地靈草木異,雲霧凝靉靆。尤重羅矰名,超軼絕流輩。山氣夕陽佳,風露非灌溉。昨賦《綠雪》詩,莽鹵乏清裁

  • 骑省集补钞·管庭芬

    骑省集补钞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遣遗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和

  • 第十七场·田汉

    [许卨家。许卨 (唱)前敌后方同作战,只从乱世识忠奸。——兄弟何在?许卨弟 (上)在。许卨 可曾问过江东县县太爷向各绅户劝捐之事?许卨弟 方才问过了。江夏县言道,绅户捐的很少;倒是贫寒人家听说为抗金兵,募集军饷十分踊跃,昨

  • 卷二·陈康祺

    孙豹人悔学富家儿三原孙枝蔚豹人,客广陵学贾,三致千金,顿自悔曰:“丈夫处世,不能舞取金印如斗大,则当读数十万卷书耳。何龌龊学富家儿?”乃僦居董相祠旁,名其居曰“溉堂”,后举词科。——见阮

  • 别集上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十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向子諲 字伯恭故相文简公之五世孙忠肃皇后之再从侄元符三年以后恩补假承务郎次年迁雄州推滨州监税镇南节推改监仪銮司耻与宦伍乞归吏部改真州录知开封咸平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四歌颂五十四【生监诸臣五】万夀颂言【七言截句十首有序】监         生【臣】邹士夔皇上御极之五十二年岁次昭阳律吹姑洗跻六旬之大庆届千载之昌期天下臣民懽忭鼓舞云集京

  • 卷六十一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郑玄

    (陆曰:“郑云:‘《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也。《别录》属《吉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 厚黑丛话卷二·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四年九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有人问道:“你这丛话,你说内容包含厚黑史观、厚黑哲理、厚黑学之应用、厚黑学辩证法及厚黑学发明史,共五部分,你不把他分类写出,则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岂不目迷五色*吗?,

  • 忏悔——自新·梁漱溟

    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我们都是活人,不做乡村工作也得生活;但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顺顺当当,就不容易。假如此人是资质很平庸的,他自己内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譬如耆婆医王。普观大地一切草木无非是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亦复如是。观一切法无非菩提。又舍利子。譬如罗睺阿修罗王虽有势力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三门第七子摄颂曰。拭身履蛇咽  石器生疑惑染衣有多种  随意画伽蓝缘在室罗伐城。苾刍洗已湿体披衣色坏兼臭。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畜拭身巾。时有苾刍无

  • 卷之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卷之四书记洪信编录赞董居士真皤然一叟鸠杖随身仿佛似习池蕴公语续传灯原来是复寰居士诸方见闻有女遣嫁无男当婚相聚口团圞大家话无生董二居士唪金刚不辍这

  • 小逻辑·黑格尔

    德国黑格尔著。《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有时称为《哲学全书本逻辑学》(或称《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两厚册的《逻辑学》(或称《大逻辑》)。该书原是黑格尔发给学生的讲课提纲。包括正文和说明两部分。黑格尔去世

  • 冰岛怪兽·凡尔纳

    《冰岛怪兽》(Le Sphinx des glace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2章。本书是以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皮姆历险记》(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的续集面目出版的。主

  • 西河旧事·佚名

    地理杂志。佚名撰,清张澍(1781—1847)辑。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此书久佚,今存十九条,乃张氏于《后汉书注》、 《太平寰宇记》、《水经注》、《太平御览》、《史记索隐》、《世说注》、《初学记》、《酉阳杂俎

  • 兵经·揭暄

    清揭暄撰。此书分三卷,上卷《智篇》、中卷《法篇》、下卷《术篇》。由一百个字作目,每字条下,正文阐述基本理论,后附史事相证。上卷《智篇》,有先、机、势、识等二十八字条,言以谋制胜的原则。如言“先”云:“先有先天,有先机

  • 野客丛书·王楙

    三十卷,南宋王楙撰。全书共三十卷,六百八十一条,以考证典籍异同为主,范围涉及经史、碑刻、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卷末其友陈造所作跋语,称:“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摭之博洽,信可以

  • 琅嬛记·伊世珍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集,旧题元人伊世珍辑集(有作唐段成式或明桑泽撰, 均不足信)。关于书名“琅嬛”二字出典:作者说, 《玄观手钞》 (仙书之类)谓,张华为建安从事,一日遇着仙人, 在石室中, 见到奇书多种。此石室额为“琅嬛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