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恤谥考卷六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

入祠职官

睦明永华亭教谕

丹阳人。松江城破,题诗明伦堂,自缢死(「勘本」作「眭」)。

龚用圆秀水教谕

嘉定人。与里人守城,赴水死。

过俊民临安训导

无锡人。乙酉城破,缢死勋臣山。

成启湖口主簿

应天人。左兵至,被执不屈,死。

彭永春九江卫经历

武陵人。左兵至,冠带焚署死。从死者男女六人(以上俱传列「勘本」)。

潘文先江阴训导

丹徒人。罢官后城陷,与训导冯厚敦同死。

王明德太平训导

徐州人。城破,偕其妻赴泮水死。

张龙德湖广都司经历

秀水人。里居。与妻侯俱死。

沉鸿起太湖教谕

娄懋履训导

陈知训典史

乙酉五月,与知县李盛英同守城,死。

邹孕孝蕲水教训

临川人。左兵至,骂贼遇害。

王国佐福建巡抚、副中军

清流人。寇逼上杭,随朱大典力战,面带三矢死。

胡国瑨铜陵典史

余姚人。城破,与胡鲲化同死。

张纬铜陵训导

安东人。左兵破城,被害。

陈安督师部将

籍贯未详。旧隶卢象升麾下。乙酉,与中书卢象观起兵,战败死(传俱阙)。

--以上福王殉节职官,都十六人。

潘大成金华训导

新昌人。城破,父子同死。

叶向荣吉安同知

金华人。浙东既下,具衣冠投向村崖死(传列「勘本」)。

王兆熊浦城训导

建宁卫人。兵至,入山寺不食死。

张天威把总

莆田人。漳浦告警,赴援力战死。

闵时百户

汀州卫人。唐王被追时,方守丽春门;骑发矢,洞胸死。

廖汝健广信府训导

赣州人。黄道周督师,委以战守。贵溪城破,被执死。

黄廷柱赣州教授

归化人。福建破,北向再拜死。

宋本忠南康典史

山阳人。殉难死(以上传俱阙)。

--以上唐王殉节职官,都八人。

谭三谟临安教授

昆阳人。流寇破城,阖家自缢死。

李兆旗庐江训导

昆阳人。流寇陷城,被执不屈死。其子凉,骂贼死。

陆九衢嶍峨训导

保山人。流寇陷城,衣冠坐明伦堂大骂死。

杨一忠巴县教授

河西人。流寇攻城,分门扼守。城陷,骂贼,被害。其子名嗣,亦被杀。

王道淑广东按察使经历

仪征人。广州破,殉节死。其子棫瑞从之。

刘飞汉千户

灌阳人。时广西破,自以世受明恩,诣城下请死;并其二子歼焉。

钱士用千户

南宁人。流寇入滇,骂贼被杀。

王士杰太和县丞

籍贯未详。沙贼围城,殚力捍御;城陷,死于城上。

段见锦大理府教授

杨明盛经历

魏崇治司狱

籍贯俱未详。沙定洲反,守大理城,同死节。明盛子一甲亦死之。

关维翰大理卫千户

杨淇土官

皆大理人。沙贼之乱,以杀贼死节。维翰子大中亦殉。

杨昌印、王象干、鲍洪

皆大理人。同官大理卫千户。沙贼攻城,协力拒守;既陷,并率妻子阖户自焚死。

徐高迁裨将

云南人。沐天波之将。沙定洲叛,纠众援剿;不济,阖户自焚死。

黄恩百户

右卫人。沙贼叛,率家丁巷战死。

单国祥通海典史

会稽人。沙贼陷城,骂贼不屈死。

尹大任定番州学正

陆凉人。孙可望入滇时,冠带谢祖考,望阙自缢死。

徐鏕定番州训导

安绍祖史目

周龄六广顺州吏目

籍贯俱未详。孙可望等攻陷州城,同时殉节(以上俱阙传)。

顾人龙乡官

定番州人。家居。孙寇来犯,率士民拒守;城陷,骂贼死。妻氏李缢死。子大元,抱父母尸恸哭不去,并被杀(传列「勘本」)。

艾养中教授

赴火死。

陈玉环按司狱

自经死。

许华宇把总

战死。俱定番州人。

程民悦、韦帝臣皆土官

韦之福土舍

巷战死。

尹思民乡官

贼诗壁间,投笔引绳死。

黎维垣乡官

城上督战死。

胡允中乡官

冠带坐庭中叱贼,受刃死。

龙在田、龙起潜皆土官

龙飞土舍

并血战死。

蒋荐定番州前卫千户

率妻子各尽节死。

向宸百户

流寇至,阖门自经死。

向琪百户

左卫人。寇至,一家十六口皆缢死。

殷尚声桂阳州判

通州人。孙寇破城,父子俱死。

--以上桂王殉节职官,〔都〕四十人。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王祥(王览) 郑冲 何曾(何劭 何遵) 石苞(石崇 欧阳健 孙铄)·房玄龄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宪宗二·张廷玉
  卷五百十二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卷之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纪昀
  附录一·佚名
  康广仁传·梁启超
  冀俊传·令狐德棻
  卷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唐大和尚东征传·真人元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伙醋·李渔

    〖海棠春〗(老旦上)凄凉恨不回头早,怪杜宇把人讥诮。(小旦)两处失便宜,送与乖人讨。(老旦)妹子,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余。后来的那一个,倒安然做了家婆,与他睡了半年,也不曾被臭气熏死。我们两个早知如此,悔不当初

  • 卷十九·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九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詶谈少府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太平御覧梅福於是弃南昌尉去妻子

  • 卷三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一王右司渥【一十一首 补一首】渥字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调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御使邦献商州防御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歴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

  • 内篇 本纪第四·刘知几

      昔汲冢竹书是曰《纪年》,《吕氏春秋》肇立纪号。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及司马迁之著《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譬夫行夏时之正朔,服孔门之教义者,虽地迁陵谷

  • 第三十五回 集党羽显行弑逆 扈銮跸横肆奸淫·蔡东藩

      且说御史大夫铁失,本是铁木迭儿的走狗,尝拜铁木迭儿为义父,自称干儿。至铁木迭儿夺官籍爵,其子锁南亦免职,两人很是怨愤,恨不得将英宗拜住两人,立刻捽去。无如君臣相得,如漆投胶,拜住说一事,英宗依一事,拜住说两事,英宗依两

  • 厯代通略卷三·陈栎

    宋【东都汴京】宋太祖其圣矣乎【赵氏名匡胤在位十七年建隆三干德五开寳九庚申至丙子寿五十岁陵名永昌】后唐明宗天成丙戌即位【天成二年】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明年丁亥太祖即生【生于洛阳夹马营】越三十有四年

  •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名将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合传。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是诛吕安刘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作为汉初的主要功臣之一列入世家。周亚夫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四扶植纲常疏【成化二年】     罗 伦臣闻近者李贤遭丧朝廷援杨溥故事下起复之命臣窃谓李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所关风化所系天下所瞻後世所监左右侍从给舍台官必有知礼义不顾流俗陈正论

  • 汉文·胡宏

      胡子曰:汉文之顾命曰:朕不敏,无以佐百姓,常畏过行,惟年久长,惧于不终。此干之健,天行之所以无息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所以万世不灭也。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惧人君之自满。自满,则上失此心也。  汉景以郅都、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孔子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会

  • 君子僧恶什么?·孔子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①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②而讪③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⑤以为知者,恶不孙(6)以为勇者,恶讦(7)以为直者。” 【注释】 ①恶:厌恶,憎

  • 卷三十九·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九    宋 黄伦 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无垢曰序言营洛既成迁此顽民故周公以王命诰之也呜呼先王之道忠厚而已矣周公之视人也如吾亲骨肉况此顽民皆

  • 佛說義足經卷上·欧阳竟无

      吳[二]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一部合十六章〉      [三]桀貪第一 聞如是.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志祇樹間有大稻田已熟在朝暮當收 穫.梵志晨起往到田上遙見禾穟心內歡喜自謂得願.視禾不能捨去.佛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五百六十六尽第六百凡三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六十六  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难陀(唐云庆喜旧曰阿难梵语略也)。  憍陈那(旧云憍陈如佛初成道度五俱轮此其

  • 大宋国虚舟和尚语录·虚舟普度

    住杭州灵隐禅寺法嗣 净伏 编师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入寺。指山门云。前不构店。后不迭村。当阳坐断。上下平分。更看直透云霄之顶。独步乾坤。佛殿。悟道染泥沙。佛祖生冤家。新半山。为甚烧香礼拜。明珠绝颣。皓

  • 破庵和尚语录·破庵祖先

    目录序文(杨浩斋)  夔府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  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  临安府广寿慧云禅院语录  平江府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  湖州府凤山资福禅院语录  秉拂  普说  法语  偈赞  行状(附)  跋(福臻

  •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文学史著作。鲁迅撰。1924年6日北京新潮社初版,见《鲁迅全集》。其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专论《金瓶梅》,肯定它在明代“神魔小说盛行时”,“不甚言灵怪”而专“描摹世态”的“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故在诸“

  • 论语点睛·智旭

    明朝蕅益大师曾作《论语点睛》,欲借儒家的《论语》来阐发出世思想,想以入世儒书作佛家出世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