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哭庵传

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

哭庵幼奇惠,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郧、襄[1],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遇蒙古藩王大军[2],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王大喜曰:“奇儿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3]。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曰才子。巳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4];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5]。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6],所治皆不能竟其业。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

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7],若夷若惠[8],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9]、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曰易也。

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殉[10],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于是无一曰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因自号曰“哭庵”。

注释:

[1]郧:郧阳府。治所今湖北郧县。襄,襄阳府。治所今湖北襄樊市。

[2]蒙古藩王:即僧格林沁,清末将领,蒙古族。封亲王。他的部队是满蒙八旗的劲旅,此时正与捻军作战。

[3]趣(cù):催促,急促。

[4]掌故:指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故事和传说。

[5]语录家: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用语录的文字来阐述理论。

[6]方外:世外,指超然脱俗之外为隐士,不僧侣。

[7]墨:墨家。战国时著名学派,主兼爱之说,儒家学者孟子斥其为异端。

[8]夷:伯夷。惠:柳下惠。两人都是古代清高廉洁之士。《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意思是伯夷是圣人中较清高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较随和的人。

[9]齐万物:即“齐物”,道家学者庄子的哲学观点,核心是任何事物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物我同一。

[10]渠:通遽,立即。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 蜀录三·崔鸿
  圣安本纪上·顾炎武
  卷之十三 粤纪(续)·计六奇
   第五节 入川·老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第四六四禀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一二二三六--七·佚名
  卷三十·郝经
  武昌王刘浑传·沈约
  “公安三袁”传·张廷玉
  神英传·张廷玉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皇朝通典卷六十三·佚名
  卷十一·孔毓圻
  贺茂庆·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八格言·梁章钜

    章钜少承庭训,先资政公每作书,必为章钜讲明其义。尝自署书室曰“四勿斋”,谓“无益之念勿起,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言勿说,无益之物勿食”也。每为人书楹帖,必用格言。谓章钜曰:“人来乞书而不以格言

  • 卷一百三十·徐世昌

    宗稷辰宗稷辰,字涤甫,会稽人。道光辛巳举人,历官山东运河道。有《躬耻斋集》。樟树镇誓师仗节见名儒,鹿渚于今缅壮图。客路双歧争楚粤,上流一柱扼江湖。雄风力挽狂澜迅,落日光摇大树孤。可幸承平长偃赋,旧时

  • 第三十四场·田汉

    [江上。刘芳 (内唱 [倒板〕)船到江心遇虎狼,(与阮复成急划船上)敌将箭法也高强。先只说逃出天罗网,射落篷帆着了忙。回头叫声阮老丈,倒不如怀抱血书付汪洋。阮复成 (接唱)说什么怀书付汪洋?汉水正是好战场。只要决心把敌抗,哪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脱脱

        耶律弘古 耶律马六 萧滴冽 耶律适禄 耶律陈家奴 耶律特麽 耶律仙童 萧素飒 耶律大悲奴   耶律弘古,字胡笃堇,枢密使化哥之弟。统和间,累迁顺义军节度使,入为北面林牙。太平元年,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出为彰

  • 补遗卷四·沈德符

      ○著述【经传佚书】永乐中,御史刘有年,沅州人,上《仪礼》逸经八篇,上不省。其后朝鲜国进《颜子》一部,亦不收。《颜子》在彼国今当尚存。若《仪礼》则不可问矣。二书无论真伪,当非汉以后人所办,今《乾坤凿度》等赝书盛行

  •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十一日署云贵总督 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仰祈圣鉴事。窃臣与督臣李侍尧遵旨会查逆犯王锡侯《

  •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佚名

    【提要】 孟尝君深明大义,懂得人之本性,也遵循高尚的道义。他非常地尊重他人,也善于以大道高义教育自己的下属。 【原文】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孟尝君择舍人以为武城吏,而遣之曰:“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哉?

  • 卷二十九·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九幸鲁颂【有序】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编修【臣】陈元龙岁当甲子防合贞元六防升平八埏底定皇上睿周四海念切羣生乃于是岁之冬肇举时巡之典燔柴肆觐名山増日观之辉省敛采风蔀屋散春台之泽恩膏

  • 卷五十二·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二宋 徐天麟 撰食货三算訾訾算【景纪後二年服?注云訾万钱算百二十七】算车船武帝元光六年初算商车【本纪注云始税商贾车船令出算】时公卿言异时算轺车有差请算如故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

  • 卷八十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马政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臣若水通曰此诗言僖公牧马之盛由其立心之逺也駉駉腹干肥

  • 僖公·僖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王正月。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冬,公至自伐郑。【传】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

  • 普陀洛迦新志卷四·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檀施门第四(共七十八条) 如来遗诏,护法托于王臣。菩萨发心,度生首推布施。况大士建号大悲,广施无畏。故珞珠解颈,菩萨亦乞慈悲。珍宝舍身,众生皆求哀愍。自昔已然,于今为烈。明则叠赐藏经,清则

  • 跋 檐 葡 集·太虚

    慧心居士诗境清俊,上追太白;书法尤劲秀,深得北海神髓。为人作书,每喜书己诗,故获之者莫不叹为双绝。民七之秋,陈君元白等邀余至汉皋说法,居士自是专意学佛,不复为酬应之作。然是年余留鄂月余,次年秋讲经故都,居士又相随二三月。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重梓姓氏·函可

    宰官 龚 章 梁佩兰 李益阳 黎延祖    彭士槚 陈恭尹 何志本 韩履泰    李家祥 黄良谦 谢周锡 李嗣钰    湛上锡 卫金章 谢 绳 韩宗騧    韩孕祥 韩寅光 韩孕孝 韩 隽    韩梦

  • 骖鸾录·范成大

    笔记。宋范成大著。一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十二月七日,作者自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起程,经过水陆三千多里程途,于次年三月十日至桂林。此编为沿途纪行之书,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远

  • 禅月集·贯休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 (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 《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 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后历游高季兴钱缪间,晚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