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十一则】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一【十一则】    宋 岳珂 撰

祖宗徽称

国初亲庙諡皆二字艺祖上宾李文正昉上初諡以六字而後列圣皆遵用之大中祥符初符贶洊臻登封降禅弥文具举於是始用开元增諡之制是年十一月甲申躬谒太庙二室各增八字为十四字五年十月戊午圣祖降延恩殿告以长发之祥闰月乙亥复加二字亲庙亦衍而四焉真宗既諡仁皇以澶渊之功不着诏益以武定为八字始用天圣二年初郊奉册因郊增諡盖昉于此庆历七年十一月又郊遂再增八字於是十六字之制定为不刋弗复可增益矣然仁宗英宗之諡增於元丰六年屡郊之後神宗之諡增於绍圣二年大飨之余哲宗之諡增於崇宁三年再郊之际类皆因时制宜而初郊举典礼犹未为永制也徽祖以绍兴五年有陟方之哀七年讳问始至龙輴未还緜蕞庙祔至十二年既安禹宂之栖其冬诏加諡明年正月戊戌奉册己亥上亲飨太庙盖清祏甫宁因山适毕遂躬款谒追用祥符典故固有不必俟郊报者从变礼也孝宗以後始定用升祔後遇郊即前诏议徽号诏书若曰某庙宜加上十字为十六字如祖宗故事将郊摄太傅先以册告本室而後行躬祼率以为常至于今不废乃若僖祖以熙宁王安石之议正东向大观之元遂有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献武睿和至孝之号嫓之亲庙增者十二焉盖一时之制也

五字定制

汉制宗庙必冠以孝唐特表一字而出之诸帝类曰某宗某諡孝皇帝间有不尽然者不多见也国朝初定艺祖諡止曰英武圣文神德太宗諡止曰神德圣功文武皆未以孝为号祥符始增之自後列圣称天之诔必以百行之首荐於鸿名盖尝考之徽号中所同称者又有四字文武功德与孝而五自初諡中即备其三曰文曰武曰孝治平而降未之或改也惟徽钦初諡曰圣文仁德显孝曰恭文顺德仁孝当时盖张忠献浚陈文正康伯当国上议初非有他盖用太平淳化乾兴故事先摭圣德之最盛者而表之如近岁光考諡曰宪仁圣哲慈孝不复称文武正其比也及增諡则无不备者故艺祖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真宗曰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仁宗曰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濬哲明孝英宗曰体乾膺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神宗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哲宗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高宗曰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孝宗曰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光宗曰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钦既止仍六惠不复议增己秩宗因循之失犹曰礼有未备而已一旦举而行之可也惟徽宗绍兴十二年之增諡以权臣擅命辄於徽称有所抑扬遂去一字而以烈代德以德代武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考之艺祖真宗之諡初亦偏於文德矣既增则武功配焉未闻臣子敢以是而寓意於君父也是年十二月户部尚书张澄等集议庚午宰臣秦桧自以议上而议文则桧之兄直学士院梓实为之戊寅诏桧撰册文则册文又桧之作士之学典故每於此不致详故至今莫有议者揆情订迹何以慰在天之灵乎神宗初增諡曰绍天法古运德建功哲宗曰显德定功崇宁三年诏定神宗令諡政和三年又以建立法度之意增神宗为二十字而哲宗易世扬二字以见绍述盖蔡京当国用一时归美之论务极尊崇虽非故事犹愈於桧之无君云

崇政改諡

宗庙改諡策告於礼为重祥符五年以圣祖讳因增諡而易艺祖睿文圣功二字实不得已耳崇宁政和间始用继述友恭之论屡定徽称神宗凡一改再增而溢於祖宗者四字哲宗凡一改一增皆非旧章章圣諡有濮园讳治平亲政初不敢更後但着於文书令曰诸濮安懿王讳其在真宗皇帝諡号内者不避应奏者以黄纸覆之如此而已岂非严重宗庙於礼不得不然耶若庆历以来后諡或更盖从夫之义与此异也

后諡因革

建隆元年二月壬戌上亲庙諡僖祖曰文献后曰文懿顺祖曰惠元后曰惠明翼祖曰简恭后曰简穆宣祖曰昭武其制皆判太常寺窦仪所定帝后率联一字深得古意其後杜太后上仙先諡明宪继改曰昭盖亦配帝以为称大中祥符增上帝諡始各加睿和睿明睿德睿圣二字於后无所损益列圣相循遂为故事故太祖諡大孝后曰孝惠孝明孝章太宗諡圣德后曰淑德懿德明德元德真宗諡章圣后曰章怀章穆章献明肃章懿章惠仁宗諡圣武后曰慈圣光献英宗諡宣孝后曰宣仁圣烈神宗諡钦仁后曰钦圣宪肃钦成钦慈哲宗諡昭孝后曰昭慈圣献昭怀徽宗諡显孝后曰显恭显肃显仁钦宗諡仁孝后曰仁怀高宗諡宪孝后曰宪节宪

圣【阙】           恭绍兴七年佑陵复土始例从显其中盖亦混惠明諡明逹明节又紊昭宪已改之称云

隆佑夀康宫

元佑太后既正东朝建炎元年八月有诏以尊称犯太后祖讳当以所居宫为称令学士院撰定遂建隆佑宫光宗内禅绍熙五年七月移御泰安旋以未至嘉美改称夀康宫而殿亦以此名珂恭考会要元佑元年闰二月宰臣韩缜上表请太皇太后宫殿名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夀康皇太后宫殿名宫曰隆佑殿曰隆佑慈徽诏所请宜允候过谅闇令有司检举既虽又改宫曰慈德而前称已播告着之国史矣窃谓二名皆复於典故当易不疑特有司失於讨论是以有此如宣仁上仙实在夀康殿当光宗万夀谊当避嫌昭慈逮事钦圣而隆佑之号称之九年至绍圣元年闰四月戊子而後革建中靖国追其尊钦慈之诏犹曰隆佑深慈具存於遗训则是妇姑同一名称皆大不可者也

申福殿

江州庐山有宫曰太平兴国侍从领祠官建申福殿奉高皇本命实绍兴二十八年十二月丁亥朔赐名珂按京师有龙德宫乃徽祖潜邸宣和与子之後移御史是间中已有申福臻祥二殿考之会要绍兴九年和议始成有司指以为安奉龙輴之地盖不特复名之当易而已

永崇陵

光宗因山右丞相谢深甫请以永崇为陵名诏从之珂尝考典故谓其失有四唐德宗称崇陵虽无永字然终非令君嘉佑八年九月十二日谏院吕诲言潜邸兴庆宫犯唐故号诏改为庆宁夫兴庆佳名也明皇视德宗有间矣犹且不可况俱为陵名乎其失一也元符三年三月丙申左仆射章惇上哲宗陵名永泰诏恭依惇初议永崇中批以未至嘉美再上永章永庆上与皇太后皆曰永庆佳既而闻乃辽圣宗陵名遂复改凡三表乃定则永崇固元符之所弃而可复用乎其失二也王明清挥麈録载崇先寺有真皇馆御曰永崇按会要实有是殿成於嘉佑六年十一月崇先乃观名上清之遗址明清已误且国朝故事殿号州县镇之犯宗庙徽称陵名例从改易盖恶其复如庆历十年八月戊午改文明殿为紫宸景佑四年四月庚午改武定军为武康闰四月己卯改昭武军为宁武避真宗宣祖諡天圣七年九月辛未改永定军为永宁避真宗陵之类是也况子孙因山之地祖宗衣冠之御可以混而不别乎其失三也绍兴十三年二月己未朔有旨徽宗永固陵名委後省看详既而许侍从拟定於是权户部尚书张澄等言惟永佑不犯历代陵名诏恭依按晋书桓元僭楚追尊其父温为帝陵号永崇二字皆同正永固之比其失四也珂又考会要绍圣二年六月礼部尚书林希言神宗宣光殿与石虎之子韬所建堂同名诏改曰显承以是观之不惟崇陵之当易而崇先馆御亦不复可因仍矣秉礼者其尚考之

追改陵名

李文简焘续通监长编曰乾兴元年七月诏改章圣陵名曰永定初丁谓为山陵使请名陵曰镇及谓贬冯拯谓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县名也宣祖陵上名安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於是复追改翼祖陵曰靖议者讥拯不学当时无正之者珂按真皇上仙开基因山者仅三耳岁时荐献宫禁省谒礼官周视史牒书载耳目尚相接夫谁而不知正使不留意於典故亦不应若是朝廷举重礼当时所上者一字之名自东合宾客纵不能为之一阅史録呼容台一吏使供写亦足优为之何至或削或犯以贻天下笑乎谓素号博学此頋甚易识是盖絶不一讲论而率然以应上命也拯矫其为欲增而易之易之之际亦复靳於故府之一问又堕舛误再烦改更就使复定一名犹愈於祖之以孙屈也遂过不疑遂易先号夫岂宁神尊祖之义乎一頋问之惮烦而成是纷纷後之议礼者可以监矣表之以识一时之颠末

郊庙之诔

中兴而来请帝諡于郊议文必曰某帝宜天锡之曰某諡皇帝庙号某宗请后諡于庙议文必曰某后宜以祖宗之命锡之曰某諡皇后苟非母后则否惟以羣臣议进之内诏曰恭依而已珂按典故嘉佑八年五月庚申有司将请仁宗諡翰林学士王珪奏谨按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惟天子称天以诔之春秋公羊说读诔制諡於南郊若云受之於天然乾兴元年既定真宗皇帝諡其秋始告天於圆丘史臣以为天子之諡当集中书门下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三品以上於南郊告天议定然後连奏以闻近制准词臣撰议即降诏命庶僚不得参闻颇违称天之义臣奉命撰先帝尊諡欲望明诏有司稽详旧典先之南郊而後下臣之议庶先帝之茂德休烈有以信万世之传诏两制详议翰林学士贾黯等议如珪奏从之元丰二年十一月丁丑有司将请慈圣諡翰林学士章惇奏窃稽典礼下不得诔上则大行太皇太后諡号盖非臣子之所敢专必将有所请谓若请之太庙於礼为宜愿付礼官详议於是礼院言孝明皇后之丧百官书諡议读之於庙上于【阙】

宗室联名

【阙】逐时准大宗正司关到本家所撰名多是重叠至有数人而共一名者又或与别房尊长名讳相犯或兄弟不相连名或只取一字为名而偏傍不相连者名称混殽难以分明昭穆之序窃恐年祀寖久流派逾远谱籍渐无统纪除重叠共一名者昨来寺司申请已得朝旨见令改撰外所有犯别房尊长名讳兄弟不相连名并以一字为名恐亦合改撰欲乞宗正司告示逐宫院将见今名犯尊长讳并字不相连及单名者并令改撰仍从本司定取一相连字取名稍寛者关宗正司告示令依仿撰名所贵稍得齐一从之於是联名之制始定珂按三祖下宗支所联字太祖曰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太宗曰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宣祖曰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当时虽先有之而非一赐名者犹混殽故申其禁令耳非肇始也英神近属又为之名如孝安居多自甫有卿茂中孙其字不一盖继别为宗云承平时立保州位其聨名曰咸嘉文可修景遵端广继大者乃四亲别族又不与三祖也宗寺之请出於寺丞宋景年见周益公必大奏议

愧郯録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张廷玉
  ●卷四·李绛
  提要·卫宏
  卷一·李斗
  ●卷一·王恽
  第六卷 盐法商课·缪荃孙
  中州人物考卷八·孙奇逢
  卷十二·胡一桂
  民国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胡适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萧圆肃传·令狐德棻
  罗喻义传·张廷玉
  陈彦回传·张廷玉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佚名
  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一·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题画 秋日游冯氏废园 溪上 春日郊游 春闺 月下闻笛 舟泊焦山作 春闺 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前题答董均可 寒月 读张瀛客先生遗稿 登辛峰亭

  • 卷十四·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四 宋 王安石 编 武元衡四首 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并借马使还奉寄中书李郑二相 草草事行役迟迟出故关碧幢遥隔雾红斾渐依山感激慙恩泪风霜去国顔捧刀金赐字归马玉连环龙凤辞三署干戈护

  • 卷三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九首【元佑四年己巳春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四月以後出知杭州尽一年】 慎按以下四首施氏原本错编上卷末今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正德六年夏四月庚辰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复王俸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俸在刘瑾时以服阕违限落职至是复之○琉球国中山王尚真遣正议大夫梁能等来朝贡方物赐宴并赏彩叚绢帛有差○辛巳以应天府所属上元江宁句容溧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一五七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五七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月十八日贵州巡抚臣李庆棻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由内廷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省

  •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自七月起至九月止

  •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恽毓鼎

    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余年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晴和无风,天色清朗。辰初三刻,青长袍褂,帽摘缨,恭诣皇极殿几筵前行礼。辰正一刻,恭诣观德殿几筵前行礼。皆三跪九叩,如朝贺礼。礼部成案,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王公百官有齐集,元旦则

  • 哀帝本纪·欧阳修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木兄,是昭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皇太后何氏。起初被封为辉王。朱全忠杀害昭宗后,传布伪诏将他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务。天..元年(904)八月十五日,李木兄在昭宗灵柩前就皇帝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

  • 卷一百四十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三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交趾上神宗论李宪讨交趾   杨 绘臣伏闻交趾猖狂上负圣化方议讨伐虽神谋睿算已决胜於千里之外而臣不度愚昧敢陈刍荛出於爱君之切然也伏乞采其狂言臣闻军志

  • 李斐英·周诒春

    李斐英 字倬章。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州。本籍住址。福建闽侯县仓前山对湖琴泉山馆。已婚。初学于兴化哲理中学堂。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罗彻斯特东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罗彻斯特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

  • 谏诤章第十五·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说明为人子、为人臣看到自己的父母、领导有过失,有劝谏的义务,需要帮助他们改过。【原文】曾子曰:&ldquo;若夫(1)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2)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rdquo;子曰:&ldquo;是何言

  • 卷七十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六诸侯之孝爱亲【臣】按正义旧问曰【自旧问曰至反相通也皆邢昺作正义时所引经师与时人问答之辞】天子以爱敬为孝及庶人以躬耕为孝五者并相通否梁王答曰天子既极爱敬必须五等行之然后乃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述求品第十二之二   釋曰.已說求染淨.次說求唯識.偈曰.   [一]能取及所取 此二唯心光. 貪光及信光 二光無二法。   釋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求唯

  • 德行品第一·佚名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无量义经一卷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 永嘉证道歌·玄觉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

  • 卷第十一·佚名

    祖堂集 祖堂集卷十一 祖堂卷十一 保福 保福和尚嗣雪峰,在漳州。师讳从展,姓陈,福州福唐县人也。年十五便投雪峰出家,十八于本州大中寺受戒。既师子之乳育,乃檀树之抽芽。片月新生,孤云出岫。海鹏成羽,望霄汉以胜身;善友临溟

  • 大乘义章 第七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七卷慧远述染法聚诸业义有十六门(身等三业 三性业 三受报业 三界系业 三时报业 曲秽浊三业 黑白等四业 五逆业 六业 七不善律仪 八种语 九业 十不善业道 十四垢业 十六恶律仪 饮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