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八	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遶之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高翔犯霜露卑飞触茅茨乾坤岂不容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杜俨杜俨新安丞诗一首客中作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容顔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赵良器赵良器兵部员外诗二首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五七言律诗十八王懋明同鸿山公游吴尚寳水云居【时吴复宦京师】公子高标抗俗氛翠微开馆坐氤氲回塘暗引荆溪水虚阁常蒸玉洞云花隠房栊春不去席依松竹画疑曛主人却有家山胜鹤怨空岩讵忍闻姚咨 
- 						 			  ◎历象志上   辽以幽、营立国,礼乐制度,规模日完,授历颁朔二百余年。今奉诏修辽史,体与宋、金似,其《大明历》不可少也。历书法禁不可得,求《大明历》元,得祖冲之法于外史。冲之之法,辽历之所从出也欤?国朝亦 
- 弘治十三年七月癸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兵部覆奏提督军务户部左侍郎许进所劾大同总兵官王玺副总兵白玉并京营旗牌指挥杨雄事谓王玺已有旨代回白玉令杀贼自效杨雄宜下巡按御史逮治 上从之命降敕责玉雄待 
-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恭录圣祖谕防一道载入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乔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伹闗系重大有 
- 蘇東坡曾經說:"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者。"解脫、或佛道,皆始於此心的自律。人在能獲得心的寧靜之前(心情寧靜便是佛學上之所謂解脫),必須克服恐懼、惱怒、憂愁等感情。在黃州那一段日子,蘇東坡開始鑽研佛道,以後的作品也 
- 王世贞 将军之制有三 太祖官制后革者 升降品级 建文中官制 添设提学官 兵制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二祖公主所适 宫中女官之制 洪武二十八年复位宫官六尚品职及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 
-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礼乐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颁行唐礼及郊庙新乐诏用庆善曲破阵乐诏诏习礼乐诏禁断女乐?内出云韶舞?雅乐名大唐乐制经史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修晋史诏简择史官诏令诸儒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六     元 吴澄 撰大传【仪礼经十七篇唯丧服一篇之经有传此篇通用丧服传之文而推广之丧服传逐章释经如易之彖象传此篇不释经而泛说则如易之系辞传不释经 
- 【原文】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②。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 
- 翻梵语卷第十·草名第六十三·香名第六十四·花名第六十五·果名第六十六·衣服名第六十七·药名第六十八·饮食名第六十九·藏名第七十·宝名第七十一&middo 
-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三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序上	建州弘释录序	弘释录者。录能弘释氏之道者也。斯道自金人见梦。白马西来。代有作者。大弘其教。以故。千灯竞照。辉映今古。浩浩乎。莫可纪也。其在我建。则六朝以 
-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二住镇远府中山门人如崇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住平越府万寿禅院语录山门若道佛祖共由邪说炽盛更说外内一致跛鳖扬威既二俱不得如今当轩者又作么生须知触背拳头 
- 书法心得论著。三卷。宋苏轼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土。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并举为“宋四家”。擅长行、楷,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 
- 四卷,元许谦著。此书原本二十卷,今存《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书中以发明朱熹之说为宗,阐发义理,言简意赅;难晓之处,则为图以明之。谓“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 
- 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 
- 一卷,唐不空译。由梵本之金刚顶经抄译第二大品降三世观音之曼荼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