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之经籍,古之艺文,分类以求,各从其溯。鹿院闾门,著述最盛,其所列者,枚乘之文,邹阳之序。降而陆张,不少纂著。润州材俊,实冠淮海。毗陵俊彦,尤不胜原。大略考据,莫如常镇。纪传之作,实录之编,应时而作,成有发摅,其可传者,均在艺苑。升州旧都,章奏闲雅,撷其菁英,捐其芜莱,掇十得五,亦足增华。维扬经说,淮郡词林,欲状风徽,实先多士。徐邳之杰,只在事功,录其瑰奇,亦昭明哲。太仓之派,爰宗儒林。通海之英,多先孝弟,汇而存之,足资观感。启文成化,灏气英光,翩翩角立,闻见实多,征会之本,莫先于此,汇而录之,斯为道义。次弟先后,皆按府州,不别子目,凡十七卷。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三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纪昀
  一四二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办理张焘前来文溯阁抽换抽阅书籍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十五·马骕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李彪传·魏收
  兴宗本纪·脱脱
  赵参鲁传·张廷玉
  卷五十六·杨士奇
  恤赏例·佚名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晔

    (彭大做持祭物科上,云)自家彭大公的便是。那桃花女说今夜晚间,是北斗星官下降之日。我依着他的说话,摆下这七分香纸花果、明灯净水,拜告星官。又买了一领新席,做个席囤,着我躲在那席囤里面。摆的这祭物都停当了也,我听上衙更

  • 列传第八 江淹 任昉·姚思廉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书曰: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下官每读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正德十一年春正月癸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命妇朝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赐文武官假五日○甲申改掌太常寺事礼部右侍郎杨旦为户部右侍郎总

  •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二三 寄谕六阿哥等现在天气炎热在京校阅书籍官员着分别赏给纱葛·佚名

    一二二三 寄谕六阿哥等现在天气炎热在京校阅书籍官员着分别赏给纱葛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大学士和<珅>字寄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奉上谕:现在天气炎热,所有在京派出办理校阅文渊、文源两

  • 钦定兰州纪略·阿桂

    天章四月朔日作【辛丑】王狗鸿龙顺斗迁春消九十夏初旋已欣时泽利麰麦更幸大田起陌阡红雨緑云方烂熳青山碧水未留连问书旁午勤批答慙愧番回蠢动边【昨据勒尔谨奏兰州撒拉尔番回因争立新教抗官拒捕杀害知府杨士玑副将新

  • 刘光世传·脱脱

    刘光世字平叔,保安军人,刘延庆的第二个儿子。当初以荫补为三班奉职,历任..延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御使。方腊起义后,刘延庆任宣抚司都统,派遣刘光世自率一军赴衢、婺州,出其不意击破方腊。方腊平定之后,朝廷命令刘光世为耀州观

  • 孙承宗传·张廷玉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身材高大,相貌奇特,满脸络腮胡,硬邦邦地挺立着。跟人说话,声若洪钟,响震屋瓦。最初为县学生员在边境省份讲授经文,他来往于飞狐、拒马之间,一直跑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欢跟随一些低级武官和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吏部文选清吏司官制三盛京官盛京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各一人正二品所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品级与在京部院同【堂司官均满员惟刑部有汉军堂主事一人蒙古主事二人汉司狱一人】户部属司三郎

  • 跋·佚名

    右《烬宫遗录》二卷,不知作者姓氏。专记崇祯一朝宫禁事。上卷尾注云:「长乐宫宦官钱守俊,国变后流落金阊,为黄冠后,住虞山致道观,与王君露湑往来,宫禁事皆所口述。」则作者似亦虞山人。如「光庙两李妃」一条;「迎孝纯后御容」

  • 卷一百 邵子之书·黎靖德

      康节学於李挺之,请曰:"愿先生微开其端,毋竟其说。"又恐是李学於穆时说。此意极好。学者当然须是自理会出来,便好。〔方〕   "伊川之学,於大体上莹彻,於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康节能尽得事物之变,却於大体上有未莹处。"

  • 仁学二·谭嗣同

      三十一  君统盛而唐、虞后无可观之政矣,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乃若区玉检于尘编,拾火齐于瓦砾,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黄出于陆、王

  • 提要·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总闻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总闻二十卷宋王质撰质字景文兴国人博通经史善属文绍兴三十年进士官至枢宻院编修出通判荆南府改吉州皆不行此书取诗三百篇毎章説其大义复有闻

  •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故。通达能说所说二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於二义中而得清净。佛言: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所谓相言说。梦言说计

  • 论悟证·印光

    ●(以下论悟证)自古高僧, 或古佛再来, 或菩萨示现, 然皆常以凡夫自居, 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 敕诸菩萨, 及阿罗汉, 应身生彼末法之中, 作种种形, 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

  • 稗海纪游·郁永河

    日记体游记。又名《采硫日记》,删节本名为 《渡海舆记》、《裨海纪游略》,是有关台湾较早和最重要的行役记。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受命赴台采硫磺, 自台南至淡水北投,历时10

  • 凡物流形·佚名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

  • 徽钦北徙录·佚名

    《徽钦北徙录》原名《南烬馀闻》,惟原序中有云:“余亦有感而作书曰《南烬馀闻》,此盖二帝北徙实录。”为切于书的内容起见,故改今名。他本亦有作《南渡录》的,内分《南烬馀闻》、《窃愤录》、《窃愤续录》三种;然《窃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