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七
嘉靖十八年闰七月丙申朔革应天府府尹袁摈职闲住先是  梓宫祔葬  显陵道出南京摈时已升都御史而咨尚未至户科都给事中郭鋆等劾摈以转官故輙怠慢废事故黜之 ○宣城伯卫錞遂安伯陈鏸请肩舆  上以其提督营务有劳特与之不为例 ○丁酉徽王厚爝建楼乞额名并乞赐文房器具与奇香异品实其中  上赐名餋德而所乞之物所司查无例不许 ○戊戌升河南道御史杨绍芳吏部考功司郎中倪缉浙江绍兴府知府杨绍恩俱为按察司副使绍芳江西缉广东绍恩河南 ○升户科右给事中杨士云兵科右给事中高时礼科右给事中奚良辅俱左给事中士云户科时礼科良辅工科兵科给事中徐守义俱右给事中良才吏科秦礼科守义刑科 ○己亥以湖广都司署都指挥同知黄济为兴都留守司留守镇江卫指挥使程鼐为副留守武昌卫指挥使李翱协同佥书 ○辽东广宁卫达军佟伏等作乱总兵官右都督马永督兵与战歼之辽东自十四年军变后虽擒首恶数辈于时务安人心遗孽未正宪典者竟置不问镇卒凶狡者狃于前事时有不逞心是年岁馑伏与军丁于秃子张鉴等俱有勇力为市井所惮乃紏恶少四十余人以朔日之夜鼓啸倡众为乱城中人无应者欲出城集众索门钥不得乃群登谯楼鸣钟鼓以骇众永率家丁夜不收三百余人捕之呼噪仰攻千户张斌先登被杀我兵益愤怒急进击斩首四十级生擒二贼众无一人脱者事闻  上以逆军悖乱变起仓卒而镇巡官能应时底定深嘉悦之乃诏升永左都督巡抚右副都御史刘漳为左副都御史各赉以银币赐敕奖谕诸有功将吏升赏有差斌先恤其家其余官军功次行巡按御史勘奏升录初辽东变完  上卜将于辅臣李时等谓永有家丁百余咸骁锐善骑射  上曰将须文武兼资岂专恃勇时曰辽事新定须有威力镇之至是永竟以家丁立功 ○壬寅刑部贼囚越狱随格杀之事闻诏锦衣卫逮司狱张凤提牢主事曹亨付镇抚司责讯夺巡风主事吴昆俸半年切责尚书周期雍侍郎宋景等各夺俸三月仍敕部院狱禁重囚务严防守候奏请处决再有疏虞重治不宥 ○癸卯改南京刑部尚书闻渊于南京吏部 ○起用原任工部尚书甘为霖提督工程仍令吏部移檄促之赴任 ○湖广清军御史姚虞奏  显陵卫军士亡去过半宜亟追补以严扈卫至于承天府乃  上汤沐邑连岁灾伤多所逃窜其军单未解者暂停清理且工作方兴庶务猬集请暂停今年照刷文卷  上皆从之 ○甲辰升通政司右通政郑坤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山西左布政使丁汝夔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郭登庸为左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日本国王源义晴复遣使来贡先是嘉靖二年日本使臣宗设等入贡比归肆掠虏中国吏民以去自此绝不通贡者十有七年至是复修贡浙江镇巡官以闻  上曰夷性多谲不可轻信所在巡按御史督同三司官严加译审果系效顺如例起送仍严禁所在居民无私与交通以滋祸乱余如所拟 ○乙巳  皇第八子生 ○命造  东宫朝驾仪仗 ○升云南按察司副使李默为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湖广按察司副使周怿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湖广按察司佥事张文奎为江西按察司副使 ○丙午奠献使京山侯崔元监礼使礼部尚书温仁和各奏报  山陵事竣  上悦温旨答之 ○初  上谕大学士夏言以九月之望视朝至是礼部以期请及以  皇子生涓望之前三日祭告  上复以不豫为言且曰朕自  皇姚登遐日益远思益切也欲一再见之不得然朝仪久辍心实自惭乃此身则不可不爱除  郊  庙重典无敢怠逸其常朝俟春和行之文武群臣慎无曰上行下效以负君托也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邦奇请假送母还乡  上谓大臣禄餋寿母乃自古治朝盛事所请不允 ○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屠楷为南京太仆寺卿广东按察使詹瀚为福建右布政使兵部职方司郎中王杨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南京兵职方司员外郎庄一俊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吏部验封司郎中陈克昌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 ○以水灾免浙江杭州严绍典金华衢州处州等府所属县税粮有差 ○以恩诏释高墙轻罪庶人并所遗妻妾子女共四十五人 ○南京礼部尚书霍韬以选补宫僚加太子少保同掌詹事府事上辞免加秩言臣非不知清秩可荣崇阶渐陟可勿辞以同俗也窃念今日民生不宁灾变屡见由贪酷有司召致而大臣阴为党护也大臣受禄不让晋秩不辞或有狐鼠钻结阴固宠权呼叱去来如奴婢乞丐彼岂原无良心哉盖谓职秩不峻则权不大贿不来无以罟致有司之馈遗也大臣纳有司重贿有司贪虐小民怨气召灾实有所自臣若受禄不让晋秩不辞是臣亦幸此荣迁自贬素履何以沮遏贪风化道有司是兹加秩臣不得不辞也入下所司知之 ○丁未赐襄城伯李全礼祭葬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辽府先泽王宠瀤奏年老多疾愿自买葬地预造坟茔诏许之 ○戊寅以  皇子生行祭告礼于  玄极宝殿及  太庙分遣大臣郭勋夏言等告  群庙是日文武群臣具公服致词称贺 ○升礼部精膳司郎中徐樾浙江按察司佥事袭良傅俱布政使司左参议樾福建良傅河南 ○己酉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崔铣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庚戌火星入鬼宿犯积尸气 ○升南京大理寺卿汪珊为南京户部右侍郎巡抚应天右副都御史欧阳铎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抚治郧阳右副都御史王以旂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浙江处州府举人卢纲先以武断罔利为乡人所讼而巡按浙江御史周汝员傅凤翱亦咸访治之前后累下狱诸所霸擅田土多见夺以是怨其知府吴仲孙存张一厚同知车露通判寗镐等乃诬构仲等赃罪四十余事上书阙下  上览而大怒谓各官干纪违法黩货害民情犯深重诏各该巡按械系至京治之 ○壬子以皇子生书谕诸王 ○四川广安州灾是日前后夔州府及所部之大昌县俱灾 ○罢总督南京粮储右副都御史边宪以南京工科给事中杨雷论劾也 ○先是六月间虏七百余骑由蓟镇李家谷入铁门关陆轴谷窝等处杀虏人畜巡按直隶御史樊得仁以闻  上以指挥等官吴钦等八人守御无策下巡按御史逮治参将周彻住俸剿贼总兵官刘渊夺俸四月仍令查究隐匿情弊 ○癸丑发太仓事故官军班银八十三万八千六百两通惠河节省脚价银三十万两贮库银三十万两给济  泰享殿  慈庆宫等大工之用仍借支贮库及马价银四十万有奇令徵皇庄马房逋负子粒银抵之 ○甲寅初四月间将奉  慈孝献皇后梓宫葬于太峪礼部拟上葬毕祔  庙仪注得旨令增入  皇后亚献仪未上至是  慈宫已祔  显陵  上谕礼部以八月七日卯刻  慈主祔庙部乃遵前谕具上其仪初四日太常寺奏祭祀初五日为始齐戒三日是日遣官以祔享告  太庙及  列圣群庙合用大臣九员及祭日捧  各庙  神主大臣八员俱俟钦命至日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六科都给事中皇亲指挥千百户等官俱照例陪祀  中宫率  皇妃嫔助行亚献礼合用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命妇陪拜列东西近两庑稍北障以帷幙俱初七日丑刻由东安门进入候于  太庙太常寺设牲醴设  慈孝献皇后神座于  太庙  睿宗庙锦衣卫设仪卫于午门外是日早内执事官设酒馔于  慈宁宫设  慈孝献皇后衣冠于  几筵前进  神主舆于殿前设衣冠舆于丹陛上设  上拜位于  几筵殿上正中  上常服内导引官导  上请拜位奏四拜兴立于拜位之东西向内侍官诣  灵座前跪奏请  慈孝献皇后神主降座升舆诣  太庙祔享奏讫  上捧  神主由殿中门出奉安于舆内执事官捧衣冠置于舆后随内侍擎伞扇如仪  上至右顺门具祭服升辂后随文武百官不系陪祀者俱朝服于金水桥南跪迎  神主舆候  驾遇退主  太庙南门各  庙遣官捧  列圣帝后主以次奉安讫  上降辂太常寺官导  上诣舆前奏跪  上跪太常寺官跪奏搢圭  上搢圭捧  神主出舆由中门入内侍官捧衣冠随入至  庙丹陛上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唱迎神奏乐典仪奏  慈孝献皇后谒  庙  上捧  神主入内侍官捧衣冠随入内赞奏就位  上奉  主就位安  主于拜褥上内赞奏出圭奏跪  上跪太常卿跪奏孝玄孙嗣皇帝  躬奉  皇妣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祔  庙参拜内赞奏行五拜三叩头礼  上代拜奏搢圭  上捧  主庙上立太常寺卿唱赐座  上捧  主安于  睿宗庙神座内赞奏出圭奏复位导引官导  上至香案前司香官捧香跪进于  上左内赞奏跪  上跪奏搢圭奏上香三上香讫奏出圭奏复位乐止内赞奏四拜兴平身传赞陪祀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导引官导  上至  太祖神位前奏献帛献讫奏献爵献讫诣  高皇后神位前奏献爵献讫奏出圭复位各  庙捧主官捧帛爵诣各  庙献讫请读祝位内赞奏跪赞读祝读祝官读讫奏俯伏兴平身奏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言□豊奏乐女官奏礼  中宫献  太庙爵  皇妃八氏献  八庙爵仪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  献礼奏乐仪同亚献太常寺卿进立西向唱赐福胙光禄寺官捧福酒胙内赞奏跪奏搢圭光禄寺官以福酒跪进内赞奏饮福酒  上饮讫光禄寺官以福胙跪进内赞奏受福胙  上受讫奏出圭俯伏兴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太常寺卿跪奏礼毕请还宫乐作内赞奏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乐复作内赞奏礼毕乐止  上捧  太祖主各捧主官捧各  庙主诣各  庙奉安于寝殿捧  睿宗主官同内侍官捧  慈孝献皇后主出  太庙门外奉安  神舆还  睿宗庙太常寺官奏请降舆奉安礼毕  上还宫大乐鼓吹振作奏上  上曰朕先捧  新主礼讫同  皇后纳  太庙主余俱如拟 ○户部覆湖广清军御史姚虞所陈分县广恩二事言钟祥县附郭承天仅十有三里道冲民寡粮少差繁议割邻境荆门州马良村十里之民补之其湖广通省明年田租自兑军漕米派徵本色外余无论起运存留请以五分为率概如恩诏蠲免二分后不为例诏可 ○广西断藤峡弩滩诸巢贼平凡斩首一千三百五十余级俘其众四百五十余人抚猺獞二千九百有奇捷闻  上嘉其功诏进总兵官安远侯柳珣太子太保岁益禄米三十石提督兵部右侍郎蔡经升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仍加俸一级荫总镇太监马广弟侄一人为锦衣卫所镇抚各赏银五十两彩币八表里副总兵张经副使翁万达梁廷振都指挥高乾参政林士元参议田汝成各升一级仍与两广巡按邹尧臣陈储秀副使萧晚及三司掌印官祝续陆铨余恩参将沈希仪等各赏银币有差 ○乙卯赐怀宁侯孙瑛祭葬 ○令凡王世子请给餋赡食米在嘉靖十七年冬以后者得如衡世子例给与五百石 ○朵颜卫夷人打哈以侄革兰台等俱得职事而已为花当子乃未得因欲沮贡以胁求都指挥职事语甚不逊蓟州抚镇等官张汉等因奏虏势桀骜鼓衅有端请调保定及辽东官军以备截剿  上曰黠虏敢尔狂悖其令巡抚总兵官明谕以不当授职之故彼宜听顺辽东入马且勿调 ○改承天府石城驿为石城水马驿其马匹令通省均派 ○丙辰造  显陵祭器 ○戊午改南京工部尚书周用于南京刑部起用原任太理寺卿董天锡于南京大理寺 ○造  明堂正位配位神牌神座神案祭器祭玉 ○大学士顾鼎臣奏近闻四方无籍之徒潜住京师侦探各衙门事务蓦藏邻舍财贿家人官吏人等捏写票帖嘱托公事无所忌惮又臣原籍苏州府近多假充臣亲族私出路引贿买关文驾舟悬牌装载客货所在骚扰逃匿租税又有诈充官职恐吓害人似此违法生事何止一端乞敕都察院通行禁治诏自今有指称大臣名色于内外各衙门假托生事者都察院务严加捕治即通行各衙门知之 ○庚申  二圣梓宫合葬于  显陵新寝 ○升应天府府尹文明为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江西左布政使夏邦谟为右副都御史督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处太仆寺卿楚书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 ○起用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戴时宗以原职抚治郧阳等处 ○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毛渠为通政使司提督誊黄右通政 ○辛酉以  慈孝献皇后山陵礼成诣神祗坛祭谢 ○是日举慰神之祭于  永孝殿  后妃与事  上曰以此尽子妇之情也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黄绾罢先是绾以礼部左侍郎升本部尚书充正使往谕安南未行为其父母请赠且援建储恩例请给诰命如其官  上怒曰绾先因行取使安南闻命不趋既至则多端请辞畏缩阘茸今又复有请其以原职间住毋复起用安南事本因一人倡之众皆随之讪上为听夏言之言共起违慢之侮此国应弃应讨宜如何处之兵部其即会议来闻兵部集廷臣议谓黎氏本我臣妾义不可弃而其臣莫登庸父子篡国逼主罪所必讨近虽畏威悔过上表乞降籍其土地人民恭听处分据其哀请似亦可矜但夷情反覆诡秘难信请敕原拟钦命咸宁侯仇鸾兵部尚书毛伯温往两广云南调集各处汉土官兵招谕安南归顺土官刁雷及黎氏旧臣武文渊等各练集兵粮以备征讨若莫登庸父子果隐谋则进兵以正朝廷之法如其束身待命果无他心则星夜檄闻朝廷待以不死如此则春生秋杀仁义并行不悖矣  上从之乃仍命鸾挂征夷副将军印给伯温参赞军务关防奉敕南征 ○革工部营缮郎中王玫职为民降调郎中车灿于外任玫受商人贿滥收丝麻希冒物价而灿监收不会科道俱为科道官所参劾有旨逮问玫等玫奏辩复下其三法司会问词服故有是命 ○甲子镇守宣府总兵官张镇以虏入万全右卫逗遛不战论死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本纪第三十二·脱脱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孝宗·张廷玉 卷五百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八·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八·赵尔巽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蔡东藩 卷四十五·宋·蒋一葵 卷五·陈康祺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二○五 护理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遵旨给还原书及查办违碍书缘由折·佚名 序·张廷玉 倭国传·沈约 陈子昂传·刘昫 ●晋政辑要卷之七·海宁 职官一·徐松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姚思廉- 始兴王叔陵,字子嵩,高宗之第二子也。梁承圣中,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而叔陵生焉。江陵陷,高宗迁关右,叔陵留于穰城。高宗之还也,以后主及叔陵为质。天嘉三年,随后主还朝,封康乐侯,邑五百户。叔陵少机辩,徇声名,强梁无所推屈。光大 
- 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脱脱- ◎食货下七 ○酒 坑冶 矾 香附 酒 宋榷酤之法:诸州城内皆置务酿酒,县、镇、乡、闾或许民酿而定其岁课,若有遗利,所在多请官酤。三京官造曲,听民纳直以取。 陈、滑、蔡、颍、随、郢、邓、金、房 
-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崔鸿- 吉成诜 吉成诜南安人也建初元年苌攻拔秦州刺史王统羌胡应之者二万余户诜因进曰臣州人殷地险隽杰如林用武之国也王秦州不能收拔贤才三分鼎足而坐玩珠玉以至于此陛下宜散秦州金帛以施六军旌贤表 
- 上谕·张廷玉-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三编虽亦曾经披览但从前所进呈之书朕鉴閲尚不及近时之详审若通监辑览一书其中軆例书法皆朕亲加折衷一本大公至正为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二【起疆圉赤奋若正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三年】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景炎二年春正月元兵破汀关文天祥欲据城拒敌汀守黄去疾闻车驾航海拥兵有异志天祥乃移军漳州时赵孟瀯等军还呉浚不至未防浚与去疾叛降元 
- 卷五十四·宋·蒋一葵- 【陈师道】 〔字履常,又字无已。晚得诗法于黄鲁直。尝与晁说之论诗曰:“吾此一瓣香,须为山谷道人烧也。”山谷尝有诗云:“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以喻其才思之异。〕 郭提刑概慕陈后山之 
- 铨部纪·张瀚- 《周官》冢宰统百官,均万民。即今吏部尚书,乃天子之相也。职在镜藻群品,使犁然当于用而不爽。斯可仰副九重付托,下慰百司舆情。自非明如鉴空,公如衡平,则虽朝夕朝惕,殚竭心力,亦安能黜幽陟明,以无负国家抡才至意?顾知人维艰,明亦 
- 第一章 开始时代·佚名- ○第一节 满洲之建部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 
- 卷之一千一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直王直字行俭江西泰和人也永乐初进士改庶吉士召入内阁典密务授翰林修撰驾幸北京仁宗为皇太子监国直与杨士竒黄淮三人留辅导与修高皇帝实录进侍读洪熈初进侍读学士宣宗为皇太子进右春坊右庶子仍兼侍读学 
- 第五卷 工业一·缪荃孙- 秣陵之民善织,织,巨业也。元有东西织染局。《明史》:正德元年,尚衣监请造诸色绢丝、纱罗、织金、闪色、蟒龙、斗牛、飞鱼、麒麟、师子、通袖、膝裥,并胸背飞仙、天鹿诸件。《南都察院志》亦言,年例龙衣各色花素、缯彩、纱绫 
- 一一·钱穆- 由此连带引申,可以说中国教育特所注重,乃一种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指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作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因此中国教育,比较上常忽视了一种偏才教育。人各有才,因才成学,各 
-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马鸣-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卷第四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通品第二十八 初来意。为答第二会中十通问故。以二品明业用广大。前定此通。义次第故。 
- 卷第二·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住明州雪窦山资圣禅寺语录崇祯甲申冬。师在天台景星岩。明州诸檀护请住雪窦资圣禅寺。越明年乙酉。本郡司理梦章罗公。邑侯虚谷顾公。督学侍 
- 第二 罗陀相应·佚名- 第一 初品[一]第一 魔一[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二时,具寿罗陀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三坐一面已,具寿罗陀白世尊言:“魔,说魔者,大德!以何为魔耶?”四“罗陀!若有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智意本愿大戒上品经。又名:《太上消魔保身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古《灵宝经》之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灵宝中盟经目》第八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