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光宣诗坛点将录定本跋

旧撰《光宣诗坛点将录》一卷,为己未年在南昌时所草创。又五年乙丑六月间过南京,柳翼谋(诒徵)、杨杏佛(铨)见之,亟推为允当,且有万不可移易者。当时杏佛拟刊诸《学衡》杂志,余辞以当须改定,愿以异日。是月至北京,适长沙章士钊办《甲寅》周刊。一日,章氏遇余宣武门江西会馆,见而携去,谓不可不亟为流传,乃为刊于《甲寅》。唯余雅不欲于此时流布,又以《录》中所评诸人,寓贬于褒,且有肆为讥弹之词,而其中人又多健在,有不可不留为后日见面地者,故于校稿时,稍为更易,实乖余本旨。不谓此书甫刊,旧京及津沪老辈名流,大为激赏,且有资为谈助者。而陈散原、康南海、陈苍虬、王病山、李拔可、周梅泉、袁伯揆诸公,辄举此以为笑乐。唯陈石遗以天罡自命,而余位以地煞星首座,大为不乐。康南海但以“伤摹拟”三字致憾。夏剑丞自负其诗,而不得与于天罡之列,意亦未嫌。其他生存诸诗家,亦无若何拟议。至徐凌霄、一士昆仲,则谓此《录》实较乾嘉间舒铁云氏旧讠巽,缜密切附,更为胜之,则阿好之词也。有赣县王某者,在沪主南海家,任西席。余于丙寅春间,遇之南昌。谓余此书初刊于《甲寅》,因分期连载,沪上诸名流过南海,多预猜某为天罡,某为地煞,某当某头领,日走四马路书坊,询《甲寅》出版日期。比寄沪,争相购致,一时纸贵。及急为翻阅,中者半,不中者半,偶见其比拟确切处,辄推允洽。袁伯揆曾往来沪杭间,(时陈散原居杭州,伯揆每过省视。)见此书,尤大叹服。每言:“汪先生今之许子将也。不然,平品何乃洽合如是?惜某未见其人也。”因询诸散原,散原但云:“余年家子耳。”及癸酉秋间,散原由庐山来金陵,寓俞大维家。伯揆自沪来视散原。一日,余适在座,散原忽若有忆,徐曰:“子今来甚佳,有慕君近十年而不见者,今可见矣!”亟呼侍者请楼上客来,则袁伯揆也。握手道渴慕,且曰:“吾向不知《点将录》作者为谁。今见之,欢慰平生。”余谢之,曰:“原稿多不妥,它日当别有定本也。”余又言:“君追随散原先生,诗必高座。”伯揆曰:“散老但教余作文,不教余作诗,此事当散老负责。”但此乃伯揆谦辞,实则袁不仅文高,诗亦舂容大雅,有大历钱郎之遗,但不近散原体格耳。又,康南海于丙寅夏间,应江西督军蔡成勋之招,教育会同人宴之百花洲第一中学。席间,忽询曰:“坐中谁为汪辟疆先生者?”南海操粤音,人初不晓,又再三言之。余謇、王易应曰:“汪先生已返庐山,南海有何事,某可代达。”南海曰:“汪撰《光宣诗坛点将录》,甚佳,必传无疑。但某平生学术,皆哥伦波觅新世界本领,中外无异辞,不知汪先生何谓之摹拟也?”余、王皆言,汪君恐只见南海早年诗,未见晚年诗也。南海唯唯。已而席散,乃呼艇赴三道桥心远大学。讲演毕,李中襄、余謇等导南海参观心远图书馆。南海又问曰:“有《甲寅》周刊否?”馆员乃取而呈南海,南海再翻此录。又曰:“奖饰之语不敢当,摹拟之评不肯受。且某亦未尝小苏黄也。”已而又曰:“某生平经史学问可谓前无古人,但下笔做诗却总是忘不了杜甫。汪但就诗论诗,或有以窥其隐欤?”此为余謇亲告余者,亦此书一段故实也。按此《录》自《甲寅》周刊首次刊布后,又十年,上海陈氵赣一《青鹤》第三卷,又再刊之。山西原某且为此《录》作笺注。原氏并拟携稿至金陵,谒余商榷体例,及未审行履著作者,拟细加笺释,精校问世。适丁丑芦沟桥战起,余在庐山,与原氏相左。今未审其书曾否付杀青也。犹忆癸酉九月,散原老人从余索副本。余仓卒未能觅得,乃将陈生行素手抄一册呈之。散原复阅一过,极感兴趣。乃从首至终,逐人审定,并云:“吾所识同时诗人,应有尽有,评语亦有分际,视瓶水斋主人为审谛。虽为兴到戏笔,实足以备一时诗坛掌故。如得好事者如刘翰怡、杨子勤辈刊入丛书,或详徵诸家逸闻逸篇附以笺记,如钱东涧《列朝诗集小传》、朱竹《静志居》、王德甫《蒲褐山房诗话》之例,尤为徵文考献之资,不必待叶焕彬求乾嘉人遗集于百余年后也。”余因请老人重加校正。老人又细勘一过,曰:“王梦湘不可漏。”程穆庵(康)赠余诗,所谓“宁偿一士丧千金,漫谓遗珠负王叟”者,即指此也。今定本已补入。又以光宣两朝,诗人独盛,百八人之数,未足以尽之,故遗珠仍不免。更用瓶水斋旧《录》“一作某”例,俾多备家数。然必其人其学其诗果足匹敌者,方用此例。否则负有时名而其诗不能自具面目者,则就其子弟门人故吏关系,用附见例著之。如陈兆奎、杨庄附王闿运,寿富附宝廷,黄懋谦附陈宝琛之类是也。又《瓶水斋》旧例,间附赞语,或论人,或论诗,或论其比附之旨,随笔所至,不主故常,极见风趣。今定本仿而补之。又此《录》刊本,其重要家数,或系以论诗绝句,然为数不多,今定本多补之。章土钊在渝时,从余索缮本去,又就其师友及所知者,各为绝句若干首。唯旨在论人,不在论诗。其原诗附以小注,尤多诗人故实,正与余诗相发,遂亦附入。此三例皆视刊本为备,知人论世,或有取焉。至今本张之洞、杨增荦在天罡,俞明震在地煞,左绍佐附见周树模,张佩纶为丑郡马,柯劭为井木犴,林纾为铁笛仙,周达为周通,曹震为曹正,曾广钧为浪子燕青,蒋智由为拚命三郎石秀,张登寿为汤隆,张宗扬为朱富,其他诸家位置亦多有移易或芟增者,皆新定,故与《甲寅》本不同。惟近三十年来,时贤及日人新著,辄多引用传之,方来必有以地位评品互异而起是非争执者。要之,言近代诗派者,必不可废也。凉州马生程,颇有感于散原老人言,拟就定本诸家,各系小传。其中主要家数,如湘绮、石遗、苍虬诸公,则摭录其生平说诗粹语,以见宗旨。凡本《录》诗论引而未申者,并为长笺以详之,并及其遗闻、逸事、名章、浚ㄤ,俾得觇其概略。再请余严选诸家诗若干篇,为《点将录诗选》六卷殿焉。近时私家别集易刻亦易亡,而《录》中名氏或至有不审其人者。至平品是非尤难判断,篇什存佚,亦难访求。然则马生此举,在今日似不可缓也。张彦远云:“不为无益之事,安能悦有涯之生?”殆谓是乎!

    甲申十一月记于重庆西里覃家小湾方湖

猜你喜欢
  卫时敏·唐圭璋
  韩缜姬·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四·吴景旭
  第一折·佚名
  第二折·张国宾
  南亭词话·李伯元
  卷六·贯休
  第一幕·林徽因
  卷一百三十八·徐世昌
  卷一百五·徐世昌
  五集卷五十六·乾隆
  卷239 ·佚名
  第十一歌 人比人来比杀人·刘半农
  卷一百六十六·曹学佺
  卷六百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田·唐圭璋

      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   好事近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   送人赴上

  • ●夫须诗话(夫须)·蒋箸超

    闽县郑太夷京卿孝胥《海藏楼诗》,茹藻而不露,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范无错明经当世,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

  • 第五出 访翠·孔尚任

    ◎癸未三月〖缑山月〗(生丽服上)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昨日会着杨龙友,盛夸李香君

  • ●挂枝儿·私部一·冯梦龙

    ☆墨憨斋主人○私窥是谁人把奴的窗来饣舌破。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俺)怎肯把你的恩情负,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我看我的乖亲也,乖亲(又)看着我。〔好看真好看。〕○性急兴来时,正遇我乖亲过。心中喜,来得巧,(这等)着意哥,恨不

  • 卷四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 题王少府尧山隐处简陆鄱阳 故人沧洲吏深与世情薄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买田楚山下妻子自耕凿羣动心有营孤云本无着因收谿上钓遂接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 上半卷原阙·杨仲良

      太宗皇帝受位(原阙)   秦王事迹   建隆元年,授廷美嘉州防御使。二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乾德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宝六年,加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

  • 卷之一百零四·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冬。十月。乙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十四年时宪历。  ○以正蓝旗汉军甲喇章京克星格、为本旗梅勒章京。  ○吏部奏言、满官京察则例、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闰六月。丁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戊午。补铸直隶永定河北岸同知关防。从总督李鸿章请也。早事  ○己未。热河都统奎斌等奏、敖汉郡王等请

  • 金佗续编卷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八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七绍兴六年金齐分路前来更切审料敌情省劄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岳飞申今据诸处申到金齐兵马厚重分路前来侵犯飞虽目疾昏痛未痊不免於十一月十五日躬亲渡江星夜前去措置

  • 王谊传·李延寿

    王谊,字宜君,武川人。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善于弓马,博览群书。周闵帝时任左中侍上士。这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闵帝拱手沉默,无所事事。有一个朝臣在闵帝面前稍有些不恭敬,王谊便勃然大怒,快步向前,准备击杀他,那人吓得连忙请罪,他才

  • 脱脱传·宋濂

    脱脱,字大用,自幼与一般儿童不同,年稍长,能挽强弓。十五岁任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天历元年(1328)任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同知宣政院事,但仍兼前职。同年五月升为中政使,同年六月又升同知枢密院事。至元

  • 卷三十九·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诸儒一周子【名惇頥字茂叔号濂溪】山谷黄氏曰茂叔人品甚高胷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初不为人窘束短于取名而惠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

  •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一]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四正勝道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修般若波羅蜜   多故道有四種.何等爲四.一者未生惡不善法爲不生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

  • 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胡兰成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

  • 卷上·佚名

        苏悉地羯罗经请问品第一   尔时忿怒军荼利菩萨。合掌恭敬。顶礼尊者执金刚足。即发是问。我时往昔于尊者所。闻一切明王漫荼罗法及以次第。复闻明王诸所眷属神验威德。愿为未来诸有情故。唯垂尊者广为解说

  • 卷第三·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安雅居士 刘朝卿 较订东晋司马氏。都建康。十二主。凡一百四年。丁丑(元帝)(睿建武元)(汉)(刘聪麟嘉二)(後赵)(石勒)(成)(太宗玉衡七)(凉)(西平元公寔建兴五)(燕)(高祖)(代)(平文帝郁律

  • 台湾通志·唐景崧

    台湾省志。不分卷。清唐景崧修,蒋师辙、薛绍元撰。书稿修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唐景崧,字维卿,亦作薇卿。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中法战争期间会同刘永福黑旗

  • 潜书·唐甄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