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七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五

【辛亥】天会九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居燕山达兰攻淮东为宋将张荣所败

时宋张荣据通州粮具尽杀人为粮又以地势不利率舟船入缩头湖作水寨以守达兰在泰州谋再渡江欲先破水寨以舟师直攻之荣亦出数十舟载兵与我师遇仓皇欲退不可觇我师只有战舰数舟在前余皆小舟水退阻隔不得前乃舍舟而陆大呼来攻我师不得骋舟中自乱多溺水死达兰壻博诺为荣所获达兰率余兵奔还楚州遂退师【按原书此条有评论语词意浅陋今删去】

尼雅满自云中以燕云汉军及女直军一万人付右都监耶律伊都北攻耶律达实林牙耶律佛德林牙於漠北和勒端城既行拘伊都妻子於女直城

达实佛德辽天祚帝之族也林牙者契丹之官也和勒端城者契丹之北土也以伊都乃契丹之族故止付以女直汉军又质其妻子

起燕云民兵北攻和勒端城仍起燕云河东夫运粮随伊都北行

和勒端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夏达兰之衆自淮东归淮北休兵於宿迁县乐马湖达兰自天会八年攻淮南至是方渡淮休兵於宿迁是行也攻战之久人马疲敝既至宿迁复值马灾死亡殆尽食之不尽往往弃掷道路时新为张敌万所败鋭气沮丧又宋兵已复淮东去我师不远且多传宋兵来袭军中每夜无故而惊加之寇盗乘时蜂起东北大恐达兰不能遽回故自是岁四月屯宿迁至七月始北归以刘豫请兵戍边因留台吉贝勒屯刘伶庄额哩页屯淮阳

完顔摩哩与鄂拉札哈以数万骑分为两道南征一自凤翔一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

宋吴璘吴玠?血誓衆为备甚力已而鄂拉札哈先期而至阵於原北玠率诸将列阵而待更战迭休鄂拉札哈大败由他道遁归摩哩方攻箭筈关为玠别遣将击退二军卒不得合

渤海万户大托卜嘉过淮阳知军张涣置酒於舟中涣因语及刘豫即位托卜嘉抚掌叹曰某大辽之大姓氏也大金初招某许开国辽东其後被坚执鋭从军争战积有年矣虽一郡安闲未可得也豫山东一郡守耳势穷出降今当是任岂不负某耶

尼雅满禁窃盗一钱者死罪

此高庆裔劝以重刑止盗也为盗者知刼窃同於一死故窃盗息而刼盗炽

高庆裔请於尼雅满令诸州郡置地牢

牢深三丈分隔死囚居其下徒流居其中笞杖居其上外起夹城重堑以围之尼雅满行其说

河东南路都总管萧庆招降太行红巾首领齐实武渊贾敢等送於尼雅满尼雅满尽杀之於狱

自齐实之徒既死後无复降者

罗索既卒乌珠遂会诸道及女直兵合数万人南征宋张浚命吴玠先据凤翔之和尚原以待乌珠造浮梁於宝鸡县渡渭攻原与吴玠连战三日共三十余阵我师大败乌珠中流失仅以身免於是乌珠始自河东还燕山

乌珠自天会七年秋离燕山率衆南征既而回攻陕右以图剑外至是岁冬由河东归燕山是行也宋陈思恭战於姑苏韩世忠战於大江刘锡战於富平吴玠战於剑外凡四战虽败世忠与锡我军不能无损加之往返万里首尾二年乌珠始行有从马数百至是宿六马而还平阳守萧庆以三马奉之乌珠之衆自是不振

尼雅满以萨里罕为陕西路经畧使屯军於凤翔哈富旣死乌珠且回故尼雅满除萨里罕是职也是时刘豫已立踰年矣陕西之地割属刘豫而大金於陕西尚设官屯衆何哉是以翟兴之军守伊阳东西路阻吴玠之军又保和尚原陕西强敌之地人心未安豫虽有得地之名我师终未能去也

是岁宋高宗绍兴元年

【壬子】天会十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乌珠居燕山达兰居祁州除乌珠为元帅府左都监

尼雅满谕枢密院磨勘文武官出身转官冒滥以云中留守高庆裔参主之夺官爵者甚衆

刘豫遣人之元帅府议迁东京及会大金兵共攻西京翟兴山寨兴没於阵

自去年冬刘豫弟益守东京益迎合豫意遣在京官属并父老史平僧録德真道録王从问之东平邀豫迁居东京豫以翟兴大军见屯西京伊阳山寨相去不远又陕西道久为兴所断豫深恶之时陕西五路尽为大金所取割属刘豫豫居东平以翟兴屯西京东西路阻豫每遣人之陕西则假道於金由怀卫越太行取蒲解渡河以往故力请於尼雅满期必破兴会兴将杨伟降豫且陈破兴之计於是发女直万户彻克穆渡河阳张声势扬言将欲攻兴兴尽发兵以应之杨伟潜引大军由间道以袭兴营兴兵旣出衆寡不敌遂力战而死兴之余军无能复振时二月也至四月豫乘势还居东京是日大风飞瓦拔木都人震恐豫因曲赦之

夏尼雅满试举人於白水泊磁州胡砺为魁

是举也尼雅满密诫试官勿取中原人故是岁止试辞赋不试经义砺以被掠馆於知制诰韩昉家昉燕人也用昉乡贯故误取之

秋帝如中京

时诸将邀上观辽土及两河地故有是行

诸将会於燕山将欲迎上於中京会乌绅猎居庸关遇驰递者得伊都反状

伊都之降也以为西军大监军官久不迁心常怏怏其攻和勒端也失其金牌朝廷疑其与林牙暗合遂质其妻子自是伊都有叛心明年九月约燕京统军反统军之兵皆契丹人伊都谋诛西军之在云中者尽约云中河东河北燕京郡守之契丹汉儿令杀女直之在官在军者天德知军伪许之遣其妻来告变时乌绅为西监军自云中来燕微闻伊都有反意而未之信适与通事汉儿纳延回行数百里因猎居庸之东憇於山上遥见二骑驰递交相遇於道立马交谈久而不去乌绅疑之命数骑追一人至诘曰尔何人也曰伊都使者以军事诣燕山科里统军司【科里亦契丹也】乌绅曰尔适相遇者何人曰此乃科里统军使之伊都者乌绅曰尔等适立马话及何事曰问候乌绅曰非也问候之语无许久又曰别话乌绅曰亦非也话别之语无许久又曰叙家事乌绅曰家事故非立马叙又曰叙往事乌绅曰往事亦非立马叙驰者辞穷面颤又且战栗不已乌绅察其言色兼素疑伊都科里皆契丹反覆之徒因以诈折之曰我知尔二人为伊都议反者近有人密告伊都科里反期云於今日各有使至我故来此伺之果得尔辈夫何隐哉其人谓乌绅果知不敢隐伊都之叛由是败露盖乌绅多计皆如此类尼雅满以下诸将咸莫及之

族诛契丹统军科里元帅府诸将分捕伊都叛党仍令诸路尽杀契丹

时诸路大乱月余方止河东八舘五百户山金司伊苏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详衮率衆蜂起亡入夏国及北奔沙漠契丹附大金者由此一乱几成灰烬

乌绅至云中伊都微觉父子以游猎为名遁入夏国夏人问以有兵几何云亲兵二三百遂不纳投鞑靼鞑靼先受乌绅之命其首领诈为出迎具食帐中密围以兵鞑靼善射伊都出敌不胜父子皆死乌绅驰之云中尽诛其残党仍杀尼雅满次室萧氏而还

尼雅满自燕山令乌绅西捕伊都及至云中伊都已走乌绅尽诛其残党及杀尼雅满次室萧氏回至燕山请罪於尼雅满曰萧氏本契丹天祚元妃也【按此称天祚元妃即辽天祚帝之后也考辽史天祚帝后萧氏从帝西狩以疾崩不言入金且史言后以大安三年入宫至天祚亡国年将六十矣尼雅满何以犹纳为次室而宠爱之耶尼雅满所纳意必天祚帝宫嫔此所言本之契丹国志盖传闻之误尔】与兄实乃仇敌不得已而相从彼素忍死以事兄者将有待於今日也今既见事无成恐不利於兄且兄横行天下万夫莫当而此人处帷幄之间可以寸刃害兄於不测事当预防某以爱兄之故已擅杀之尼雅满起谢旣而泣下噫兄弟同心若是宜乎其能成功也

蔚州守萧特默格杀尼雅满使者旣叛而获之平州守郭药师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萧庆下元帅府狱旣而获免皆困女直之域尼雅满谓材可聚衆以药师富没其家财【按原书云以药师家富尽夺之据分注则是因药师有罪而没入其家财非尼雅满夺之以入已也今改正】

郭药师南北反覆人也药师以契丹降将被宋朝宠遇锡赉之厚不可殚言或引之出入宫禁骄恣浸生是时宋中山帅臣谓其狃功怙宠放纵士卒居处奉用率傚辽仪至僭旧帅之礼如置差遣司礼乐司用龙凤旗鼓之类皆非人臣之分旣而药师外叛导金围宋大金虽以权宜用之其心岂不疑之哉始夺其常胜军并器甲鞍马散之继没入其家财药师得不死幸矣

冬云中副留守李处能【宣和间归宋赐姓名赵敏修】以预伊都之叛族诛帝以伊都逆谋乃元帅府不能抚之尼雅满以下各决柳条有差旣获伊都降赦

帝欲自中京幸燕云以伊都之乱复还阙

宋叛臣杜充知相州以其孙自江南逃来充不闻官而擅纳之为节度副使胡景山所首告诬充隂通南宋尼雅满遣人驰诣相州锁充付元帅府狱鞠之

充知相州尚肆作威福蔑视同僚人多憾之故为景山乘伊都之乱发之充以铁索付狱鞭箠炮烙备历重刑凡几年而後脱初尼雅满问充曰尔欲复归南朝耶充曰元帅敢归南朝监军敢归南朝惟充不敢归也尼雅满顾诸将笑之充之无耻一至於此背君负国宜并为大金所不容矣

元帅府诸将以上已回各分归本所

内枢密院国相杨朴以病卒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七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脱脱
  卷十·吴广成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八·徐乾学
  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二百八十 上谕织造差员勒索驿站著交部严审·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纪昀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佚名
  御制题胜朝殉节诸臣録【有序】·佚名
  曾祖考太封翁家传·林献堂
  戴良传·张廷玉
  南宫奏稿巻四·夏言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88 ·佚名

    张浚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十相从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虽异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余济世功。 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张浚 诗一首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时主宰权

  • 卷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一寒类五言古寒江吟         【唐】孟 郊冬至日光白始知隂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飞鸟絶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防凘碐磳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乗何况异形体信任为

  • 卷七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一陈贶陈贶南闽人隐庐山三十年元宗聘至献景阳台怀古诗元宗称善授以官固辞赐粟帛遣还诗一首景阳台怀古景阳六朝地运极自依依一会皆同是到头谁论非酒浓沈远虑花好失前机见此尤宜戒正当

  •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赵尔巽

      景廉 额勒和布 许庚身 钱应溥 廖寿恒 荣庆 那桐 戴鸿慈   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景廉,咸丰二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内阁学士。典福建乡试,擢工部侍郎,赐奠朝鲜。八年,授伊犁参赞大臣。故

  •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纪昀

    列传宋 【十六】○宋十六马令琮 杜汉徽 张延翰蔡审廷 周广石曦张藏英 解晖王晋卿郭廷谓 【延浚】 赵延进 辅超马令琮杜汉徽张廷翰蔡审廷周广石曦张藏英解晖王晋卿郭廷谓赵延进辅超△马令琮马令琮本名令威避周祖

  • 元景安传·李延寿

    元景安,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的第五代孙子。他的高祖元虔为陈留王。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从小就工于骑马射箭,善于同人交往。父亲元永启奏朝廷,请求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景安承袭。因高欢胁迫,他随孝

  • 卷一 理气上·黎靖德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

  • 墨子閒詁卷十四·孙诒让

    僃城門第五十二

  • 卷七二·邱濬

    ▲明道学以成教(下) 《中庸》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朱熹曰:“达道者天下古今所

  • 卷三十五·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五礼器第十之二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

  •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复次光聚王。又如持明人善修瑜伽悉地法门。于秘密五种缚中而受系缚。随所作法不越三昧。是人以一大明句力。悉能断除彼一切缚。而获安住秘密行门。虽在系缚中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唐北天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依灌顶道场经。说修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疾证无上菩提者。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念诵法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

  • 杂阿毗昙心论 第十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十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择品第十之一虽已说多法决定众杂义于彼无量处当复择其要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或说学八支转至于他心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者。灭二种痴故说牟尼。寂灭满足

  • 子略·高似孙

    诸子书专科目录著作。高似孙撰。有《百川学海》本; 《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1928年北平朴社排印顾颉刚标点本;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袖珍古书读本》排印本;1932年张氏约园《四明丛书》刊本;1935至1937年上海商

  • 缘起圣道经·佚名

    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真歇清了

    凡二卷。又作悟空禅师语录。宋代僧清了(1089~1151)撰,侍者德初、义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卷上原题为‘劫外录’,全称真州长芦了和尚劫外录,集录上堂语、示众法要、机缘、偈颂、宏智正觉撰之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