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八 祖父之丧

我于壬寅癸卯年间,曾经三次回到家里,却没有遇着祖父大发雷霆骂人的事情,好像是脾气已经改过了,或者是对于跑出在外的孙子辈表示严厉,没有什么意思了吧。但是这时候没有了“挑剔风潮”的人,也是一个大的原因。在壬寅十一月二十七日项下有云:

“仲翔叔来信云,五十(即衍生的小名)已于十八日死矣,闻之雀跃,喜而不寐,从此吾家可望安静,实周氏之大幸也。”据说在衍生死信传出的时候,祖母听了不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她是笃信神佛,决不是幸灾乐祸的人,但这时也就忍不住表出她的感情来了。话虽如此,祖父就只不再怒骂而已,平常怪话还是时常有的,譬如伯升在学堂考试得了个倒数第二,我则在本班第二名,他便批评说:

我于癸卯年在家里养病过了年,至第二年二月始回到南京,但是过了四个月又是暑假,我便又到家里来了。不过这一回不凑巧,正赶上祖父的丧事,差不多整个假期就为此断送了。祖父当时六十八岁,个子很是魁梧,身体向来似乎颇好的,却不知道生的是什么病,总之是发高烧,没有几天便不行了。他辈分高,年纪老,在本台门即是本家合住的邸宅里要算是最长辈了,亲丁也不少,但是因为脾气乖张的关系,弄得很是尴尬,所以他的死是相当的寂寞的。讲到排场,当然有那一大套,甚至还弄什么“门讣”,以及大门口钉上麻布等,和尚道士的“七七做,八八敲”自然是不用说了。他的长子早死了,照例要长孙“承重”,但是鲁迅也在日本,于是叫我顶替,我迫于大义,自不得不勉为其难。但是不久在学堂里的伯升奔丧回来了,我以为可以卸责了吧,可是不行,一定要我顶替下去,我不知道这是礼教所规定的呢,还是只因为他是庶出的缘故,所以对他特别歧视的。倘若是后面的原因,那么我倒替伯升说一句话,这实在是极不公平的。平心的说,伯升的立场倒无宁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我们那时虽是多数,但是被损害与被侮辱者,他不去附和那强者的那边,这或者是他的聪明处,但是也很可佩服。他对蒋老太太恭而有礼,过于看领他大的潘姨太太,有一回彼此闹别扭,他不肯叫一声“妈”,便不给他绵袴穿,害得他终于“拉稀”——这就是患肚泻,后来经蒋老太太的干涉,这才穿上了绵袴。伯升是十二岁的时候从北京回去的,随后学得了一口绍兴话,常有一句口头禅,是“伊拉话啦”,普通话就是说“他们说的”,在讲了一通海阔天空,难以置信的话以后,必定添一句“伊拉话啦”,极有天真烂漫之趣。他因为生长在北京,故极爱京戏,在南京时极醉心于当时的旦角粉菊花,几乎每星期日必跑往城南去听戏。监督公想法羁縻他,特于前晚对他说道:

“阿升这回没有考背榜,倒也亏他的。阿魁考了第二,只要用功一点本来可以考第一的,却是自己不要好。”这样的话,听惯了也就不算什么了。这里只须说明一句,学堂榜上的末名称为“背榜”,或称“坐红椅子”,因为照例于末了的这一名加上朱笔的一钩。阿魁则是我的小名,因为当日接到家信的时候,有一个姓魁的京官去访他,所以就拿来做了小名,这是他给孙子们起名字的一个定例。

“你明天早上来我这里吃稀饭,有很可口的扬州小菜。”伯升唯唯,可是第二天一清早就溜了出去,床上只留帐子低垂着,床前摆着一双马靴,像是还高卧着的样子,及至监督觉察,这时人已走远,差不多已经过了鼓楼了。又有一回遇见非常的穷困,礼拜日无聊心想出去,问我借钱,适值我也没有,只剩了三角小洋,他乃自告奋勇,说到城南买点心去,果然徒步来回走了三四十里路,从夫子庙近旁的稻香村买了好些很好吃的点心来,在宿舍里饱吃一顿,现在说了也觉难信,那时候的点心的确这样的价廉而物美。他似乎平时很是乐天,所以总是那么吊儿郎当的,有时又似乎世故很深,万事都不大计较的样子,所以他对于我的充当承重孙也别无什么不满意。其后祖母去世,家里没有他的长辈了,但他仍旧守着“长嫂如母”的古训,着实不敢放肆,就是母亲给他包办的婚姻,他也表示接受,虽然这事结果弄得很是不幸,却终不明白反抗。民国六年(一九一七)三月我从绍兴往北京,知道他的兵船在宁波停驻,就特地绕道前去相会,在率春楼吃了晚饭,是为最后的一次会见,至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七日得到二十三日家信,得知他已经在南京病故了,享年三十七,刚过了“本寿”,与伯宜公是一样的。身后遗留下来,一位傅氏太太,没有子女,要母亲留养她到百草园故家卖去,随后分了钱走散,一位在外的徐氏太太带着一个小孩,并且还有遗腹儿未生,则不知行踪若何,这也是十分遗憾的事。他的正式官名是“联鲸兵轮轮机正海军上尉周文治”,在公文书上是这样称呼的。我在记祖父的丧事这一节里,趁这机会讲他一番,聊作纪念。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卷十四 開寶六年(癸酉,973)·李焘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二十二 曹寅奏领御书金字等并谢加级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纪昀
  卷四十七·班固
  杜耾传·欧阳修
  董文炳传·宋濂
  卷二十二下·徐一夔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二十五·叶隆礼
  裘昌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侯官陈衍辑高克恭李材姚式邓榆赵孟吁李淦李孟袁易戴天锡盛彪卢亘袁桷袁裒邓椿吴延寿颜天祥钱资深林宏叶齐贤陆桂从大黄肖翁东南仲孟淳

  • 名山藏卷之三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二◆分藩记二高二十五子二○高二十五子二蜀王湘王代王肃上辽王庆王宁王岷王△蜀王蜀献王椿国成都母郭惠妃滁阳王女也王狥慧能文一目五行下辟西堂延揽名士李叔荆苏伯衡等商搉文

  •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刘昫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晟的妻子,也就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生长孙皇后。皇后自幼就爱读书,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十三岁嫁给太宗。高祖武德元年(618),她被封为秦王(太宗

  • 孙丕扬传·张廷玉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历任京郊、淮、扬地区巡按,纠正过失雷厉风行。隆庆年间,升任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他被罢官等候审查。高拱

  • 卷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四宫殿四景山神武门之北过桥为景山山之前为 北上门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东门曰山左里门西门曰山右里门 北上门内为景山门内为 绮望楼楼後即 景山也山周二里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 洪武十九年春正月戊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华盖二殿,皇太子宴外戚、东宫官属于文华殿。 辛酉,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等上表,贡马百二十四匹、琉黄万一千斤,赐亚兰

  • 卷第十五·董仲舒

    郊义第六十六郊义:春秋之法,王者岁一祭天于郊,四祭于宗庙,宗庙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圣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亲也。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故易始岁更纪,即以其初郊,郊必以正月上辛者,言以所最尊首

  • 尹文子原序·尹文

    尹文子者盖出於周之尹氏齊宣王時居稷下與宋鈃彭

  • 卷三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六>璿璣玉衡書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易曰觀乎天

  • 雍也篇·王夫之

    一说&ldquo;居敬则行自简&rdquo;,亦天理自然之相应者。如汤之&ldquo;圣敬日跻&rdquo;,则其宽仁而不苛责于民,固条理之相因,无待已敬而又别求简也。故朱子曰&ldquo;程子之言,自不相害&rdquo;,集注虽不用其说,而必存之。 然繇

  • 论语学案卷九·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徃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懐其寳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归如字一

  • 春秋集传微旨卷中·陆淳

    唐 陆淳 撰闵公元年季子来归左氏云季子来归嘉之也【杜注云季子公子友之字季子忠于社稷为国人所思故贤而字之齐侯许纳故曰归】公羊曰其称季子何贤也其言来归何喜之也赵氏云不言至异乎见执也啖氏云不言归自陈齐命也淳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二·佚名

    前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功德品第三尔时,诸因坻天、诸梵天、诸波耶和提天、诸伊沙天、诸那提干天,同时三反作是称誉法:&ldquo;贤者须菩提!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其有闻者若讽诵读,有行者,我辈恭敬视如怛萨阿竭,

  • 诸法无行经卷下·佚名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说不动相。佛言。汝乐说者便可说之。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法无向无得。一切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善月

    四明沙门柏庭善月述二约教释佛者。四教佛也。佛本无四。从所说教故有四佛当分之身。通而言之。本唯一佛。以境本则三藏如来于色相上四见不同。以本迹则本是圆佛垂为三迹。以真中则四教各二。而有三双感应之别。以体用

  • 老妇还乡·迪伦马特

    瑞士剧作家迪伦玛特的三幕悲喜剧。主人公是位63岁的老妇,女大财主克莱尔·扎夏娜西安。她出生在欧洲中部的一个小城居伦。45年前,她与一位青年伊尔相好,怀孕后横遭遗弃。她去控告伊尔,伊尔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

  • 全后周文·严可均

    《全后周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收入文章三百四十八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一部北周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北周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牧庵集·姚燧

    元代诗文别集。36卷。姚燧撰。《牧庵集》原本久已亡佚,今存36卷本,是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卷首有至顺三年(1332)吴善序、泰定元年(1324)张养浩序。张养浩序是为江西省臣准备刊印姚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