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出 修本(仙吕入双调江阳韵)

【缑山月】

(生冠带上)东武鲁诸邦,政简棠阴广。皇恩频简在,又使丹心壮。

我杨椒山因为谏沮马市,谪贬狄道县典史。不料圣恩眷注,起用诸城知县。到官两月,又升南京户部主事。如此之速,正苦瞻天无路。谁料未到南都,又升北京兵部武选司员外。似此殊恩,一月而受三迁之荣。如不舍身为国,岂不抱愧?连日欲图一疏稿,到京即上。不知向来京报朝政如何?一言未尽,夫人早到。

【山查子】

(旦冠服上)朝野颂直名,中外传清望。帝眷喜三迁,又恐添劳攘。

(见介)相公万福!

(生)夫人到来·我想下官自谏马市,为仇鸾所害,几至万死,圣上贬为共史。一旦起用,不消数月,升为兵部员外之职。这一番知遇,古今绝少。如不上疏陈言,何以报国?俺在此要修一本,夫人以为何如?

【江头金桂】自叹遭逢不偶,平生忠义肠。只为仇鸾马市,补牍牵裳。致投荒,边戍傍。岂料得义感穹苍,超擢天上。俺道俺是忠臣为国,尽力封疆,才重三迁回庙廊。俺要捐生报主,又长风排浪报君王。容容碌碌羞千古,烈烈轰轰做一场!

(旦)你赤心报国,固是忠臣好事,从来识时务者呼为俊杰。

你当初参仇鸾一人,被他谋害,几至性命不保。今日仇鸾虽然败事,严嵩父子尚存。他今固宠专权,满朝谁不惧怕?你忠言不纳,反遭毒手了,相公呵一一

【前腔】

(旦)你要从容三省,还将身命防。他那里群奸狐鼠,当道豺狼。念孤忠、愁暗伤。纵有效死龙逢,徒劳身丧。相公,你读书万卷,岂不知圣人云:“用之则行,舍之則藏。”又说是“暴虎冯河,吾不与也。”若论今日做官呵,只好浮沉趋避,审虑周详。枉多言,遭祸殃。就辞官返里,又茅庐无恙。善行藏,石田尚有牛衣在,宦海休随蝶梦狂!

相公,这也随你。我做妻子的,不得不劝。正是:捉虎须防山路险,钓鳌常怕海涛深。

(生)呀,还是夫妻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旦下)

(生吊场),夫人去了。我想大丈夫举事,岂可谋之妇人?他这些言语,分明劝我学那样士大夫,以身家为主,不顾这国家大事。那朝廷要此何用?说我不系言官,不该直言取祸,这等要我杨椒山何用?今当夜静,正好秉烛修本。夫人说严篙父子专权,分明是指我一个好题目了。就此下笔!

【吕南。太师引】

(生写本介)细推详,写不出奸臣样。

(鬼暗上遮灯介)心中怒气张,为甚么风沙飘荡?忽然灯又昏了,似有人影往来。忽然间火暗灯光,

(生又写鬼哭介)莫不是邪神魍魉?或者是严篙精魂来此哀告,也未可知。纵然恁哀千状,谁能挡笔阵锋铓?我杨椒山就以直言取祸。难道那严嵩父子还容他在位不成?定教他李斯夷族赵高亡。

(生叱鬼拍案,鬼下)

(扮杨氏宗魂冠带上,灯下立介)

【前腔】

(生)呀,这是幽冥谁劣相,您怕俺封章太长?

(鬼泣介)怎当我霜毫刀响,何劳你在此恓惶!我理会的了,你也不是鬼。想是俺精忠垂像。俺这里阁着笔从头想,

(生又写,鬼吹灯下,失本,生觅介)纷纷的鬼哭神慌。俺这本呵,是鲁阳戈,日转回阳。

夫人快点灯来!

(旦素衣执烛上)自不整衣毛,何须夜夜号?

相公,夜将四鼓,只管在此苦恼怎的?

(生)夫人,有一件奇事:适间写本未完,见一鬼哭遮灯,又有冥官在旁吹灯而下。想严篙数尽,我此本为鬼神所助了。

(生得本,旦夺本哭介)

【红芍药】惹祸自招灾,平生引魔障。吓的我扑籁籁泪盈眶,娘儿死生谁傍?算来算来,此祸有天大殃。当头炮,风波翻掌。我今拚死,不许你声扬!怕做了癞狗不还乡。

(生夺本,旦哭下)气死我也。

【尾声】

(生)我明朝碎首向金街撞,夫人、夫人,休把我尸骸埋葬,只当做哭长城范杞郎。

(下)

此出旧关目生动,故至今梨园频演。就其旧而略新之,如光弼入子仪军,壁垒不移,旌旗变矣。

猜你喜欢
  卷五·彭定求
  曾宏正·唐圭璋
  第三十出 强媒·李渔
  第六回 谪尘寰金童玉女 缔夙好絮果兰因·萧晶玉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沈采
  第一折·佚名
  第四折·佚名
  不再是我的乖乖·徐志摩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戴望舒
  卷二·唐圭璋
  二集卷十四·乾隆
  卷十一·陈师道
  卷二十九·陈焯
  卷三百五十五·佚名
  卷十四·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元逊·唐圭璋

      无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解试。刘辰翁须溪词内屡有唱和之词。   汉宫春   元夕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

  • 朱翌·唐圭璋

      翌字新仲,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人。号灊山居士,又号省事老人。生于绍圣四年(1097)。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南渡后,为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绍兴十一年(1141),忤秦松,责授将作少监,韶州安置。二十五年(1155),桧死,充秘阁修撰。三

  • 松陵集巻一·陆龟蒙

    往体诗一十二首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陆龟蒙汉臯古来雄山水天下秀髙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卓哉悲秋辞合在风雅右厐公乐幽隠辟聘无所就秪爱鹿门

  • 卷六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三周朴周朴字太朴吴兴人避地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黄巢寇闽欲降之朴不从遂见害诗一卷题甘露寺层阁叠危壁瑞因【一作因成】千古名几连杨子路独倚润州城云近衔江色鵰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

  • ●卷第十九·胡三省

    【汉纪十一】起强圉大荒落,尽玄黓阉茂,凡六年。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一二四年)①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勃海郡高成县有平津乡。宋白曰:沧州盐山县,勃海高成县也,有平津乡。考异曰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六·王祎

    晋孝惠皇帝元康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永平【以本纪修】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汉明帝年号二月癸酉楚王玮淮南王允来朝三月辛卯皇后遣殿中兵杀杨骏兄弟其党皆夷三族解题曰晋二衞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二衞各五部督

  • 卷二十八·杨士奇

    永乐二年二月壬申朔世子悦火廉来朝 敕江西总兵官襄城伯李浚等曰永新县民流劫朕即位之初不欲发兵虑害及无辜故旦遣人招谕使各复业改过自新今得奏知彼不悛前非为患尤甚杀死弓兵里长及邀捉巡检等事如此即不可再以理谕必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冬十月。庚申朔。享太庙。遣礼亲王世铎恭代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

  •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471)·司马光

    宋纪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471年 [1]春,二月,戊戌,分交、广置越州,治临漳。 [1]春季,二月,戊戌(初十),刘宋从交州、广州分出一部分郡县,设立越州,州府设在临漳。 [2]初,上为诸王,宽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九工部十三闸坝宛平县青龙闸 白石闸广源闸 高梁闸 澄清闸大兴县庆丰上下二闸 平津上下二闸通州溥济上下二闸 通流上下二闸 广利闸临清州会通闸 临清闸 南板闸 新开上闸清平县戴

  • 纲鉴易知录卷八六·吴楚材

    南宋纪理宗皇帝纲 乙酉,理宗皇帝宝庆元年,春正月,湖州潘壬起兵,谋立济王竑;竑讨平之。史弥远矫诏杀竑,追贬为巴陵郡公。纲 湖州人潘壬,与其从兄甫、弟丙,以史弥远废立,不平,乃遣甫密告谋立济王意于李全。全欲坐致成败,阳与之期

  • 卷十五·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五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二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紏戒之听其狱讼察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司宼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

  •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原文: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汤武及禽兽,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其於大好恶之中也为无好恶。舜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舜不歌禽兽而歌民。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私其

  • 解深密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二]燄慧   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爲第十一.如是諸地幾

  •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十九年冬在净名佛学社讲──净名佛学社,是古佛寺原有的道场。今就“净名即是古佛”之义,与各位一讲:净名、就是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有大神通、大智慧、大辩才、大威力,是助佛教化的在家弟子。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怎么

  • 第十三卷·佚名

    地狱品之九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雨缕鬘抖擞之处。是彼地狱第十一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邪见。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

  • 南岛志·新井白石

    《南岛志》日本国最早研究琉球的著作。新井白石(1657—1725)著。共凡二卷10章:分为卷上、卷下两册。·卷上: ⑴地里,⑵世系;·卷下: ⑶官职,⑷宫室,⑸冠服,⑹礼刑,⑺文艺,⑻风俗,⑼食货,⑽物产。

  • 素问识·丹波元简

    医经著作。8卷。日本丹波元简 (廉夫) 撰于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作者撷取《素问》72篇(除7篇大论与刺法、本病论) 之精要,摘录王冰、马莳、吴崑、张介宾等注家之言,及朱丹溪等学术见解,参考经传百氏,对《素问》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