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氏史料续编卷九目录

三三七、两淮巡盐御史高尔位揭帖(报明差内一应钱粮)顺治十六年十月十六日(一○四三)

三三八、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恭报大兵到浙日期)顺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一○四四)

三三九、顺治十六年十月敕谕(一○四五)

三四○、福建总督李率泰揭帖(请题补营将缺员)顺治十六年十月(一○四六)

三四一、福建巡按李时茂揭帖(查覆叛犯傅廷高原无家属)顺治十六年十月(一○四八)

三四二、福建总督李率泰揭帖(钦奉上谕,筹备征剿)顺治十六年十月(一○五○)

三四三、海澄公黄梧帖(请定俸给)顺治十六年十月(一○五三)

三四四、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恭报兴修战船,以资征讨)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一○五三)

三四五、江南总督郎廷佐揭帖(恭报江宁官绅士民捐输银两数目,请敕部议叙)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一○五六)

三四六、山东巡按程衡残揭帖(缉获郑芝龙书札告示案内长解李钦与前武德道杨鼎瑞供词)顺治十六年十月十三日到(一○五七)

三四七、江南总督郎廷佐揭帖(题报叛犯殷君实等正法日期)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一○六一)

三四八、江南总督题海寇异变税课委无可征残本(一○六四)

三四九、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钦奉敕谕悬赏擒献郑成功,优叙来归「伪」官兵)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一○六八)

三五○、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预计舟山善后之图,请敕部速议,以便遵行)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一○六九)

三五一、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为塘报「海逆」复窥温汛官兵分驰援剿事)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七一)

三五二、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钦奉上谕:郑成功差人诈称投诚,不必具奏;如果剃发自缚来归,当与题报)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一○五)

三五三、福建巡抚徐永祯揭帖(塘报官兵擒获「贼船」)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一○六)

三五四、福建巡抚徐永祯残揭帖(闽省各关管理事宜)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一○九)

三五五、福建巡抚徐永祯揭帖(报销造船钱粮)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一一二)

三五六、福建巡抚徐永祯揭帖(为「贼」掠印信事)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一一六)

三五七、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奏明佟国器之兄家口被掳)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一二一)

三五八、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请造利箭十二万枝,以备大兵出洋歼剿「海逆」)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一二二)

三五九、浙江总督赵国祚残揭帖(为塘报「海逆」复窥温汛,官兵分驰援剿事)(一一二三)

三六○、礼部祠祭清吏司残件(台区海门、前所二汛失事情形)(一一二六)

三六一、福建总督李率泰揭帖(请以折光秋推补云霄营游击,杨其志补授泉州水师员缺)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一一三三)

三六二、福建总督李率泰揭帖(汇报营马缺额,亟请发补,以资征剿)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一一三六)

三六三、江南总督郎廷佐揭帖(为「寇」犯沿江,芦累特甚,预请缓征事)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一一三八)

三六四、兵部残题本(为江南总督郎廷佐再请移驻松江事)(一一四一)

三六五、江西巡抚残揭帖(会剿「巨逆」陈九思、金晓情形)(一一四三)

三六六、礼部残题本(议覆工科都给事中姚延启题为沛恩泽以收人心、明赏罚以肃众志、广鼓劝以振军声事)(一一四六)

三六七、两广总督残件(总兵吴六奇捐赀造船,出海征剿)(一一四八)

三六八、「黄征明脱逃一案」残揭帖(一一五○)

三六九、福建总督李率泰残揭帖(查报游击袁九龙阵殒并各官坐视不救情由)(一一五一)

三七○、江南总督郎廷佐残揭帖(报明伪官投诚情由,恭候敕部酌议安插)顺治十七年正月十四日到(一一五六)

三七一、江南总督郎廷佐残揭帖(为「寇」乘犯崇明、官兵用命堵剿、备陈塘报情形)顺治十七年正月十四日到(一一六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张廷玉
  内篇 编次第十三·刘知几
  卷之十五 粤纪(续)·计六奇
  卷九·张廷玉
  卷之四·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八·佚名
  绥冦纪畧卷五·吴伟业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纪昀
  通志卷一百十五下·郑樵
  卷九十·佚名
  三八二 谕《元史》《辽史》等各书仍着于敏中同原派大臣等阅办·佚名
  卷四十一·傅恒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八·阿桂
  卷一百九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五·张廷玉

        庞尚鹏 宋仪望 张岳 李材 陆树德 萧廪 贾三近 李颐 朱鸿谟萧彦孙维城 谢杰 郭惟贤 万象春 钟化民 吴达可   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偕给事中罗嘉宾出核南

  • 三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奏查过盐商借帑情弊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 去年圣驾南巡,蒙恩赏借两淮商人库银一百万两。臣访闻商人只实得八十万两,其中又有非商借名领去者,臣不胜惊异。随行文按册集商细查,见其皆联络保结,一人有欠,全纲摊赔,

  • 第二一九咨(抄单)光绪八年十月初五日一一五○四—六·佚名

    刑部咨覆福建巡抚岑,督同臬司严饬所属:认真缉捕火器杀伤及械斗案据福建巡抚岑咨称:「同安县民李彩,被叶看铳伤身死,凶犯脱逃,初参承缉同文职失察竹铳一案;又同安县民王时,被人杀伤身死,并无失物情形,凶犯脱

  • 卷四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七 魏臣 和洽 常林 杜袭 赵俨 裴潜 谨案此卷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羔羊之美节俭正直以其自公退食一而无私也非祗与其俭也俭

  • 刘守光传·薛居正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他父亲刘仁恭,当初随父亲刘晟客居范阳,刘晟以军吏身份补任新兴镇将官,服事节度使李可举。刘仁恭小时多有机智,屡次在军中效力。李全忠攻打易州、定州时,偏将于晏包围了易州,连月不能攻下,刘仁恭挖地道攻陷

  • 杨光远传·欧阳修

    杨光远,字德明,他的父亲叫阿噔啜,大概是沙陀部人。光远开始的名字叫阿檀,在唐庄宗手下任骑兵将领,跟随周德威在新州与契丹打仗时,被打断一只手臂,于是因为残废没有任用他。过了很久,用他任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光远

  • 第二节 南方诸国·吕思勉

    唐中叶后,中原虽云扰攘,南方则尚称安靖,惟五溪稍有波荡耳。开元十二年(724年),五溪首领覃行璋反,遣杨思勖讨平之。德宗时,溪州向子琪又反,黔州刺史郗士美讨平之。元和六年(811年),辰、溆州首领张伯靖反。辰州见第二章第七节。溆州

  • 卷65·陈邦瞻

    ○苗刘之变建炎三年三月庚辰,以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命张浚驻平江。辛巳,叶梦得罢,以王渊同佥书枢密院事,吕颐浩为江东安抚制置使。先是帝渡江,刘光世见帝,泣曰:“王渊专管江上海船,每言缓急不误,今臣所部数万、骑二

  • 卷三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一内则饭黍稷稻粱白黍黄粱稰穛此言诸饭之品也黍粱有黄白二种下云白黍则上黍是黄黍也下云黄粱则上粱是白粱也穛是敛缩之名以生获故其物敛缩也人子以饮食为奉养其制不可以不悉饭者食之本

  • 卷十八·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八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通书公明第二十一【此篇言已私旣克自能明察而无所疑】公於已者公於人【无所私於已而後能无所私於人】未有不公於已【未有不能胜已之私】而能公於人者【而能无

  • 第一章 导言·林语堂

    一、孔子思想的特性时至今日,还能有人热衷儒家思想吗?若说是有,岂非怪事?其实这全系于人对善念是否还肯执著,而对善念一般人是不会有一股狂热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今日人是否对儒家思想还存有信心。这对现代的中国人特别重要

  • 庄公·庄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秋,大水。无麦、苗。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传】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

  • 卷一·道世

    ○劫量篇第一(劫灾有二:一小,二大。)△第一小三灾部(别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劫者,盖是纪时之名,犹年号耳。然则时无别体,约法而明。所以圣教弘宣,多所攸载者,虽非理观之冲规,亦惩劝之幽旨也。若乃涉迷津於曩识,微尘之数易穷;返觉路

  •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一世祖皇帝玉音一百段。出弘教集。实帝师大臣钦承对旨。谨置于编一帝师所说彰所知论。冠于篇者尊之也一吾佛世尊未生以前时代。本不与书。欲便初学。卷自太古始一往古帝王。即位改元崩殂及僭国之主。宰臣护教尊法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有根名为胜。复有根名为坚胜。宫根生已。当发十心。所谓一离慢心。二生爱念心。三生欢喜心。四生作业心。五生踊跃心。六彼现前念心。七彼恶色不入鼻不喎曲

  • 养生咏玄集·佚名

    不题撰者。以重玄之说指导内丹术。分三十题,皆以七言诗为述,并逐句作注。盖撰于唐。

  • 狐裘女·程小青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时期。那时我已经成婚,和霍桑分居了。

  • 春秋说·洪咨夔

    三十卷。洪咨夔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官家居七年。在此期间,他“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