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珏传

李珏的字叫待价,他的祖先来自赵郡,迁居淮阴。他早年失去了父亲,侍奉母亲以行孝出名。才二十岁,考中了明经科。李绛任华州刺史,见了他,说“:你额头饱满,不是一般人的相貌,明经太平常,不适合你。”他就又考中了进士中的高等。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上表要他到府中任职。他又考中拔萃被任命为渭南县尉,后升任右拾遗。

唐穆宗登基,贪恋美酒女色,景陵才盖土,就把李光颜从..宁、李訫从徐州召来,定于九月九日和百官大摆宴席。李珏和宇文鼎、温余田、韦馞、冯约一起进谏说“:朝外人都说皇上召唤李光颜等人,要和群臣聚会。但年号没改,陵墓才盖土,三年心中悼念,全国都是一样。现各地吊丧使者才走,去外国使臣没回,下禁令和解禁,本是为使人行动一致,奏乐宴会,丧期不能在宫内进行。天子的举动,被全国人效仿,不能不慎重。李光颜、李訫是忠心有功的臣子,正因深秋在边境,防止异族入侵,如果下令征询意见,托付边疆事务,召他们来是可以的,难道把吃喝看得这么重要吗?”皇帝虽然搁置了他们的意见,但优厚地慰劳、打发了他们。

盐铁使王播增收十分之五的茶税来维持开销。李珏上奏说“:专卖本是为接济军需,而且收茶税从贞元年以后才有。

现全国没有战争,却突然增重税来伤害国家根本,这是不行的第一点。茶被人饮用,和盐、粮同为生活必需,如果收高茶税,售价一定高,受害的首先是穷苦人,这是不行的第二步。山野里产量没有一定,按斤收税,以出售多为有利,如价格激增,买的人就少,能收多少税呢?

这是不行的第三点。皇上刚登基,下诏惩罚横征暴敛。现反而增收茶税,一定使人民失望。”皇帝没有采纳。那时候,宫中建造百尺高楼,建筑费很高,因此王播急于征收,私下满足皇帝的欲望。李珏因多次进谏不能留任,被贬出朝廷任下圭阝县令。武昌节度使牛僧孺任命他为掌书记官。后调回朝廷任殿中侍御史。

宰相韦处厚说:“他是治国的人才,哪里是掌监察的人才呢?”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牛僧孺重任宰相,任命他以司勋员外郎、知制诰身份任翰林学士,后升任户部侍郎。

当初,郑注靠医术升官,唐文宗有天对李珏说:“你也知道有个叫郑注的吗?

应和他谈谈。”李珏说:“我知道他,是个邪恶的人。”皇帝吃惊地说:“我的病能好,是郑注的功劳,怎能不见一下他呢?”

郑注从此恨李珏。到李宗闵因判罪免相,李珏给他申辩,被贬为江州刺史。后调任河南府尹,又调任户部侍郎。

开成年间,杨嗣复受皇帝宠信,推荐李珏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李固言又都要好。他们三个人在朝中掌权,和郑覃、陈夷行等人观点对立,双方都态度一致,互相呼应,宗派更严重了。李珏多次辞职,没有批准。皇帝曾自言自语地说:“我治理国家十四年,虽然没能治理得极好,但像今天这样太平也少有了!”李珏说“:治理国家像调养身体,趁身体健康,要调整好,使身体健康发展,如仗着健康就大意,疾病就产生了。在国家没有祸乱时,还想到欠缺之处,祸乱会产生吗?”

杜..掌管度支有功劳,皇帝想任命他为户部尚书,为这问宰相们,陈夷行回答说“:衡量奖惩任官免职,希望皇上自己决断。”李珏说:“先帝倚重宰相,国家事务先让他们评价辨别,所以定官名叫平章事。君臣互相依靠,才能使天下太平。如果任命每位官员,处理每件事都由皇帝决定,还要宰相做什么?隋文帝为小事操劳,怀疑臣下,所以两代就亡了国。皇上曾对我说:‘窦易直劝告我,凡是宰相想任命官员,五个只批准三个,二个只批准一个。他应该劝我挑选宰相,不应劝我怀疑宰相。’”皇帝说:“窦易直这话真浅薄。”皇帝又说“:贞元初年政务确实不错。”李珏说“:德宗皇帝晚年喜欢聚敛钱财,藩镇用进贡来邀宠,官吏得以在赋税外勒索,这是他在位时的弊病。”

皇帝说“:国君减轻赋税,节约用度,可以吗?”李珏说:“贞观年间,房玄龄、杜如晦、王王圭、魏征给太宗皇帝献计,也就是这!”皇帝很尊敬地采纳了。提升封他为赞皇县男爵。

当初,庄恪太子去世后,皇帝想立陈王为太子。后来皇帝去世了,宦官召宰相商量该立谁,李珏说:“皇帝已命立陈王了!”后来唐武宗登基,人们都替他担心。他说“:我只知报告皇帝说过的话,哪管宫中的事?”皇帝管理朝政后,他多次称引《尚书·无逸篇》来勉励皇帝。当时潞州刘从谏献高头大马,沧州刘约献白色鹰,李珏请求退还掉向全国表示崇尚节俭。后升任门下侍郎,又担任唐文宗山陵使。遇上秋天下大雨,灵车走到安上门陷到泥里,不能前进,被免职任太常卿。最终因立皇帝时的议论,被贬为江西观察使,后又贬为昭州刺史。

唐宣宗即位,他调任郴、舒两州刺史,后任太子宾客掌管洛阳分署。又升任河阳节度使,免去额外赋税和过去欠债一百多万。后被召进朝廷任吏部尚书,他离开时,仓库储蓄是刚去时的十倍。不久任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他认为自己是重臣,从道义上不应因在朝廷外任职而不管,上表请求立皇太子维系全国人的心。江淮天旱,他开仓赈救逃荒的,用军队节余和储备的粮食按半价发给人民。后去世了,享年六十九岁,赠官司空,赐谥号叫贞穆。

当初,淮南三位节度使都在任去世,有人劝他换官署住处,他说:“皇帝令我镇守扬州,这就是居住治事处,怎能离开?”到他病重了,部下到卧室看他,他只遗憾州里有酒税钱但神策军却常被大商人盘剥,刚上奏,还没有答复,一句话没提家里的事。他生性很少欲望,妻子早逝,他不买小妾和侍女,也没人上门送东西。据说淮南的人感激他的恩德,他死后,到皇宫请愿,要树碑刻上他的事迹。

猜你喜欢
  卷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六下·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长沙悼黄记·李定夷
  自序·金云铭
  卷三十二·高士奇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一·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 高丽史一百七·郑麟趾
  李叔同年谱(5)·李叔同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薛向传·脱脱
  二、京都票号致祁、太、平·李宏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848_1 【言兴】尚颜   矻矻被吟牵,因师贾浪仙。江山风月处,一十二三年。   雅颂在于此,浮华致那边。犹惭功未至,谩道近千篇。   卷848_2 【江上秋思(一作尚志诗)】尚颜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

  • 卷一百六十·彭定求

        卷160_1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孟浩然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卷160_2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孟浩然   忽示登高作,能宽

  • 卷二·蔡梦弼

      三山老人《语录》曰:“子美《送严武还朝》诗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是劝以仗节死义也。”  横浦张子韶《心传录》曰:“读子美‘野色更无山隔断,山光直与水相通’,已而叹

  • 忏悔·闻一多

    啊!浪漫的生活啊!是写在水面上的个“爱”字,一壁写着,一壁没了;自搅动些痛苦的波轮。(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卷274 ·佚名

    强至 游华藏寺 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强至 有待 来时帘卷昼,坐久竹移阴。

  • 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二刘禹锡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时张兼修史】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一作向】九天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水咽犹登陇沙鸣【一作明】稍极边路因乘驿近志为饮氷坚毳帐差池见乌旗揺曳前归来赐

  • 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六十四·张廷玉

        朱大典 张国维 张肯堂曾樱 朱继祚 余煌 王瑞栴 路振飞 何楷熊汝霖 钱肃乐 沈宸荃   朱大典,字延之,金华人。家世贫贱。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登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章丘知县。天启二年擢兵科给事中。中

  • 卷四·佚名

      和寤解第三十四   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召邵公奭、毕公高。王曰:“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后降惠于民,民罔不格,惟风行贿,贿无成事。绵绵不绝,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弘治十年七月庚子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巡抚山东都御史熊翀等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按察司副使廖中等三十八员命老疾者致仕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有疾并罢软者吏部仍查其到任年月久近闻奏吏部奏上 上曰人

  • 木华黎传·宋濂

    木华黎,姓札剌儿氏,孔温窟哇之第三子。孔温窟哇随太祖平定蒙古各部有功。木华黎足智多谋,力大善射,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同为太祖部下,号称“四杰”。有一天随太祖三十余骑,行至溪谷之间遇寇,木华黎挽弓射之,三发三中。克

  •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司马光

    汉纪六十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217年) [1]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 [1]春季,正月,魏王曹操驻军居巢,孙权守卫濡须。二月,曹操向濡须进攻。 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

  • 卷八·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衍要道之义父子仪礼【古经十七篇高堂生所】丧服子夏【本经纪丧服之制而子夏作释之】曰父者子之天也【臣】按此本谓天至尊也父至尊也事父当如事天而此句直曰父者子之天也则仁人事天

  • 仲尼第四·列子

    【原文】 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

  •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太虚

    在中国佛教徒之传说上,称安徽之九华,浙江之普陀,四川之峨嵋,山西之五台,为四大名山。以寺僧之众多,香市之繁盛言,诚哉其为四大名山也!唯在今轮船火车交通便利之时,中国东南北人士欲往九华、普陀、五台皆极其易。以上海为出发点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尊者大目乾连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学处品第一稽首佛法僧  真净无价宝今集诸法蕴  普施诸群生阿毗达磨如大海  大山大地大虚空具

  • 自序·圆瑛

    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曰首楞严,人人具足。良由众生,迷真起妄,认识为心

  • 四明文献集·王应麟

    宋代诗文别集。5卷。王应麟著。王应麟原有《深宁集》100卷,久佚。此集系明代鄞县人郑真、陈朝辅辑。按郑、陈所辑《四明文献集》原为总集,意在保存四明乡邦文献,后散佚,仅存王应麟此集,遂以别集而冒总集之名。卷1为记

  • 清代八股文·邓云乡

    邓云乡 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十八章,讲述了八股文的作用。然在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八股几乎被痛骂至体无完肤。如何能理解这矛盾的现象,又如清楚理解这五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与20世纪衔接着的这段历史,是一个重要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