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三六 盛京将军琳宁等奏刘权之等已到盛京校阅文溯阁全书折

一四三六 盛京将军琳宁等奏刘权之等已到盛京校阅文溯阁全书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校勘.翁树培与四库全书.】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日

奴才琳宁、福保谨奏,为奏闻事。

窃查校阅文溯阁全书之侍郎刘权之、副都御史陆锡熊、赞善关槐等,于本年二月十三等日已至盛京。奴才等商同在文溯阁左近寻觅宽厂房间,【真按:前文(2173页)于此宽厂一词作「宽厂(敞)」而此未校出,可见其疏也.又或此厂与敞于清文乃通用尔.】作为阅书公所,应需器皿并收发书籍一切事宜,悉照上次所办妥协预备,仍派委妥员敬谨照料外,奴才琳宁仍不时亲往查察,以昭慎重。

再,刘权之、陆锡熊、关槐等于二月十七日校阅起,合并声明奏闻。为此谨奏。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军机处原折)【真按:果然原折都未见朱批也!】

猜你喜欢
  序·佚名
  卷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司马光
  卷中·王得臣
  卷十五·吴广成
  卷第一百五十四·胡三省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九·佚名
  二百一十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御赐普济寺匾额代绅衿等谢恩摺·佚名
  九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太子河沿伪情形并将《旧一统志》等书黏签呈览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三·阿桂
  唐史论断目录·孙甫
  仇钺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五十三·佚名
  卷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三·杨仲良

      神宗皇帝   种谔城绥州   治平四年六月,陕西转运使薛向言:『知青涧城种谔招西人朱令陵,最为横山得力酋长。已给田十顷、宅一区。乞除一班行,使夸示诸羌,诱降横山之众。』诏增给田五顷。向在英宗时,尝献《西陲利害》

  • ●卷十八·邵博

      欧阳公每哦太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句,曰:“杜子美不道也。”予谓约以子美律诗,“青天外”其可以“白鹭洲”为偶也?   退之《石鼓诗》,体子美八分歌也。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

  • 卷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三 【起甲戍汉献帝兴平元年 尽戊子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凡十五年 【甲戍】兴平元年春正月帝冠○二月追尊母王夫人爲灵怀

  • 西南纪事卷一·邵廷采

    桂王由桹桂王桂王由桹,神宗显皇帝之孙,桂恭王常瀛仲子也。神宗五子,恭王最少,母曰李贵妃,万历二十九年封桂王,天启七年始就国衡州。崇祯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王奔广西,留居梧州。大清顺冶二年乙酉冬薨,葬焉;请于福建,谥曰恭长。子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弘治五年正月壬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杨伟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

  • 卷之二百二·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正月。丙辰。上御乾清宫赐廷臣大学士等燕。起居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曾国荃等、据曾国荃刘秉璋电奏已悉。法船如窥伺镇口。着刘秉璋会同欧阳利见。督饬防军十一营。实力堵剿。与吴安康所带师船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五 唐世系表畧 李氏其先本号朱邪出於西突厥其後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唐德宗时朱邪尽忠居於北庭之金满州吐蕃攻陷北庭徙尽忠於甘州吐蕃为囘鹘所败尽忠与子执宜东走吐蕃追及之尽

  • 卷一百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春正月1月10日○庚辰,領中樞南九萬,以年至,再疏請休致,上賜批隆重。略曰:卿之去國,閱四箇月矣。寤寐思想,久而冞深,卿豈獨無係戀之心乎?況丁丑春入對便殿,握手面諭之事,不啻情如饑渴,以卿體國深忠,胡不

  • 容遁·方以智

    言起于诐、甚于淫、成于邪而极于遁,由其心之始于蔽、深于陷、叛于离而终于穷;知所以之焉廋,则知知遁之要矣。其要在以本无是非之体,平气以定是非之权,此谓公衡。莫公于天地,天地无是非而圣人立之。惟能容之,乃能立之;惟能立之

  • 诗的伟大作用·孔子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迩(er):近。 【译文】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

  • 第十三章 论妾·佚名

    娶妻。为嗣续计也。因妻无子而娶妾。亦为嗣续计也。至娶妾而妻惟望夫得子。无妒忌心者。此至幸之事。不可必得。若室有妒妇。便生出无限烦恼。幸而娶妾生子。恃宠者渐萌争胜之心。怀妒者益蓄不平之憾。终日勃溪。室人

  • 第25章 宪问篇第十四(2)·孔子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左氏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

  • 布施福德品第十·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汝应当知。如是等辈。作少善根终不虚设。乃至发心生一念信。说是人皆得涅槃尽涅槃际。以是义故。故作譬喻。令诸清信男子女人深得净信。转复敬重大爱乐欢喜踊跃。阿难。如捕鱼师。为得鱼故在大池水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复次嗢拖南曰 离欲未离欲问因缘染路 保命着处等皆广说应知若有苾刍。于其欲界或已离欲。或未离欲。于五妙欲意所识法。定地三世。由三种缠及彼根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五·自融

    密庵杰禅师禅师名咸杰。号密庵。其先福州世族也。姓郑氏。母梦庐山皓鬓头陀入室而生。生之夕。境内皆闻天乐。不知何祥。其亲亦秘之。师幼颖悟。气宇深沉。事亲以孝闻。亲有贤行。勖之远游。遂得度受具。不结侣。不备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上次明圆门入实观者。先简圆门。次明圆观。上三藏门。灭实色通真。不得意多诤。体门即幻色通真。示人无诤法。别门体灭生死色。次第灭法性色。通中不得意多诤。圆门即生死色是法性色。即法性色而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下·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金刚吉祥大成就品第九  尔时金刚萨埵。复于一切如来前。说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心。出生一切法。成就一切明。能满一切愿。能除一切不祥。能生一切福。能灭一切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