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

弘治五年正月壬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杨伟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癸酉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甲戌 宣宗章皇帝忌辰 上祭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杨伟祭 景陵

○昏刻流星如盏色青白光烛地自轩辕东南行至近浊

○丁丑孟春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户之神○己卯以大祀 天地 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庚辰昏刻月犯六诸王星

○壬午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宫谒 太皇太后 皇太后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

○癸未以大祀礼成 上御奉天殿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丙戌上元节免宴

○戊子 英宗睿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

○赐土鲁番阿黑麻王彩叚五表里金织衣一袭以献还哈密城池金印也

○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乞致仕 上曰卿居重职当勉副委任勿以老辞

○己丑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同知中枢府金自贞等贺正旦赐宴并彩叚衣服有差

○以水灾免辽东广宁前屯等六卫弘治四年屯田子粒有差

○壬辰兵部疏上福建征剿流贼官功过诏功多无过加赏者按察副使马垔等三人有功无过及功大过小重赏者署都指挥佥事沈贵右布政使蒋云汉等三人功多过少令仍旧管事者参政魏瀚佥事王弼等三十一人功可赎罪罚俸三月者指挥使杨珽等六人功难赎罪降一级者七人冠带闲住者四人镇守太监陈道赏银十两巡按监察御史吴一贯彩叚一表里

○故事 社稷坛春秋祭每用铺坛五色土二百六十石顺天府民取而输之神宫监石加八斗本府言土以饬坛义取别其方色初不以多为贵况小民取之山谷劳费不赀请著为定例庶民劳可纾而有司亦无延误之失命工部尚书贾俊会神宫监太常寺核用土多寡之数俊等至坛相度言常年所输土用以铺坛厚可二寸四分若厚止一寸则仅用百一十石而足遂以为请得旨铺坛土止以厚一寸为度令今后但如此数办纳

○癸巳兵部覆议巡抚顺天府右副都御史秦民悦所奏恤灾事请令顺天府所属该徵倒失寄餋马自弘治元年至三年三月者俱宽限于弘治五年内徵之四月以后至年终者于弘治六年内徵之其永平府所属未徵备用马则请自成化二十三年以前每匹徵银五两以后仍徵十两冀少苏民困从之

○命故内阁大学士彭时之孙崧于中书舍人写诰一年照例除授从其请也

○甲午升南京兵部郎中邓林为狭西布政司右参议

○广西按察司佥事李德美丁忧服阕复除广东按察司○乙未文武群臣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等上表请册立 东宫表曰兹以天眷 皇明笃生圣子臣懋等伏望 皇上早颁册命正位东宫以隆国本以系人心以永 皇明万万年无疆之休命谨奉表陈请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承天立极当图万世之安为国建储用系四海之望惟天序之豫定则 宗社之永宁凡在照临孰不忭愿恭惟 皇帝陛下英明独运慈俭躬行席 六圣之重熙荷三灵之孚佑乾始索而得夫洊雷之震坤至顺而发乎前星之祥爰鍚纶音已播扬于遐迩尚虑主鬯未定位于元良臣等重惟帝王大孝在继体之得人 祖宗丕基贵承祧之有后 上帝既垂休而委祉兆民咸仰德以归心伏望 皇上蔽自宸衷协于舆议当盛阳之嘉日举旷世之徽章肇正储闱肆颁显册则人神以之交庆社稷有所凭依益坚磐石之宗长保离明之治懋等上 太皇太后表曰兹以天眷 皇明笃生圣子臣懋等伏望 圣慈仁寿太皇太后赞襄册命建立 东宫以承 宗社万万年无疆之统以隆国家万万年太平之福谨奉表陈情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 皇天眷命国祚永以无疆厚地成功邦本固而有庆慈教久形于风化休徵再见于虹流明诏涣颁欢声齐动恭惟 圣慈仁寿太皇太后陛下宽柔恭懿端一诚庄太姒兴周诵徽音之克嗣涂山启夏喜祗德之敬承享至餋于 圣孙垂嘉祥于元子统传万世庆肇 中宫盖尝考乎典章允宜正于储位此古今之通义乃国家之远谋臣等深切下情恭陈愚悃伏望俯从舆议特赐俞音赞金册之弘宣命青宫之蚤建前星拱极共承长乐之欢皎日当天式睹重离之照懋等上 皇太后表曰伏以坤元长育绵国祚于万年厚德含弘隆本支于百世祥庆肇钟于孙子元良宜正于储宫仰宸慈之赞成慰臣民之归戴恭惟 皇太后陛下端庄淑慎恭俭温仁含饴成欢乃今日之汉母螽斯戴咏实当代之周姜既衍祉笃生乎 圣孙合据礼茂隆于国本此古今之通谊尤我朝盛典之当遵者也臣等谨布愚衷恭陈表请冀从众议俯赐俞音用昭协于圣猷早颁行夫册命前星炳焕永固 皇明之基洪福绵延益增长乐之寿 上批答曰卿等摅忠为国请建皇储兹实宗社大计顾方幼龄未可俞允待稍长议行

○丙申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马昆丁忧服阕授南京山东道御史

○丁酉致仕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盛颙卒颙字时望直隶无锡县人景泰二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天顺初石亨恃功骄恣颙与同列抗<锍-釒>劾之皆下狱补外颙知束鹿县民苦徭役不均为立九则法后莫能改丁毋忧服阕县民走阙下奏乞复任朝廷从之县复大治亨败以荐擢知邵武府复更延平皆有善政擢广西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丁父忧服阕改狭西寻升左布政使召入为刑部右侍郎俄调南京未行以齐鲁荐饥命为左副都御史往抚之更弊政数事积粮至五百余万石狭西饥民更来就食复行九则法于诸郡年近七十恳乞致仕俾乘驿还乡弘治改元覃恩进阶中奉大夫至是卒赐祭葬如例颙居官四十余年循循雅饬不附权要虽历危险晚跻通要以功名终亦好文事其所撰述颇有林壑思致云

○裁革广西贺县龙塘巡检司先为守视 孝穆皇太后祖茔而设及李父贵事败坟亦毁并巡司革之

○戊戌文武群臣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等再上表请册立 东宫表曰伏以惟天惟祖宗佑皇家克昌厥后有民有社稷定国本当在所先庆兹主器之人实继统天之体上以奉九庙之祀下以系四海之心属兹熙辰宜行大礼恭惟 皇帝陛下仁覃庶类德协重华 两宫燕冀躬志餋以无违百世蝉联诒孙谋而有永治已弘矣人无间然凡诸政教之施率皆底绩乃独元良之请尚未正名在 皇上虽以幼冲为辞然 圣子本以生知为德矧居嫡而居长亶克嶷而克岐天纵将圣之资不以少长而异臣存体国之义敢以烦渎为嫌是以再竭悃诚必祈听允伏望 皇上率由前规俯从众志顺天心而纳祐贰宸极以升储培植隆基诞播休声于九有登闳昌祚绵延宝历于万年懋等再上 太皇太后表曰伏以慈宫地逈备众福于昌辰温室日高敷重光于昭代万年之统绪有托四海之人心攸归事在当行理宜申吁恭惟 圣慈仁寿太皇太后陛下坤仪昭著王化资成保育 圣躬缵帝业隆基之大诞生孙子庆 天潢流泽之长重惟经国之谋爰有建储之议鸿名聿正大本斯安长乐遥瞻已合词而上请俞音未获徒切仰于下怀祗循 先朝之旧章载举今日之盛典披尽诚恳伏冀赞襄金册涣颁俾元良之早定袆衣垂拱享至餋于无疆懋等再上 皇太后表曰伏以位尊 太母恩已重于含饴庆演 天潢序莫先于主鬯顾一时之建议实千古之良规中外倾心华夷悬望恭惟 皇太后陛下聪明先物淑善在躬柔德顺承 先朝久隆于壸政慈仪广厚今时茂著于徽音乃致轩龙之钟祥喜见文孙之肇育国家根本于是而隆神人依归允矣有托据典礼宜正夫元良之位以嫡长允孚乎四海之心是以臣等合词上闻未蒙俞允舆情下切再用敷陈伏望 圣慈力赞鸿猷举行盛事定升储之大计家乐人欢绵保国之洪休日升川至 上批答曰预建皇储以定国本安人心诚急先务之事湏待年龄稍长进学成德方可举行今兹所请姑已之

○海西忽鲁爱等卫建州右等卫并毛怜卫野人女直都督等官尚哈倒哈等来朝贡方物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升狭西按察司副使马中锡为大理寺右少卿○命狭西都司都指挥使陶祯充右副总兵分守凉州

○己亥赐襄陵王府镇国将军徵钤庶子名曰偕澳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纶庶第一子曰规聘阳曲王府镇国将军钟金□冤第六子曰奇波钟锧第二子曰奇闵

○赠宫人周氏为安和夫人并赐祭葬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沈约
  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四·柯劭忞
  卷第二百七十·胡三省
  东汉会要卷十七·徐天麟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卷十三·傅恒
  二六 俟堂与陈师曾·周作人
  二十一、出就外傅·包天笑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佚名
  兵部·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九·钱若水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越绝卷第三·袁康

      越绝吴内传第四   吴何以称人乎?夷狄之也。忧中邦奈何乎?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庐。阖庐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

  •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蔡东藩

      却说汉主刘知远,传见来妇,看官道妇人为谁?原来是重威妻宋国公主。公主入谒汉主,行过了礼,由汉主赐令旁坐,问及重威情形,公主道:“重威因陛下肇兴,重见天日,不胜庆幸,但恐陛下追究既往,负罪难逃,所以一闻移镇,虑蹈不测,适辽将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嘉靖五年四月癸丑朔时享 太庙○授一甲进士龚用卿为翰林院修撰杨维杰欧阳衢为编修○命吏部右侍郎温仁和兼翰林院学士同詹事董玘教习庶吉士○命河南卫署都指挥佥事王昌领秋班官军备御宣府○礼部奏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加渴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弘治四年二月丁未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吉行礼○给德府济宁王祐木□寻禄米岁二千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巡按狭西监察御史李兴言狭西自去岁六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后梁纪上太祖开平元年正月张颢徐温杀杨渥亲信十余人【欧阳史四年正月渥视事陈璠等侍侧温颢拥牙兵入拽璠等下斩之渥不能止由是失政按璠等已死于宣州今从十国纪年】三月甲辰唐帝禅位【实录薛居正五代史唐

  • 卷五十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三 吴臣 吕蒙 陆逊 谨案吕蒙传阙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祖纾【谨案志注作祖纡】城门校尉父骏九江都尉逊少孤随

  • 卷一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理宗时户部尚书真德秀奏曰臣既以祈天永命之说为陛下献矣区区愚忠未能自已辄复陈之比者王师深入或者往往议朝廷之过举臣独有以识陛下之本心蠢兹女真扰我河洛逾百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五年九月十六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五年八月三十日【臣】齎摺家奴蒙恩赏给驿马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八歌颂十八【词臣十】万夀诗【七言律四首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文 岱钦惟我皇上圣神天纵文武夙成德懋业崇河清海晏绍帝王而立极迈今古而独隆欣逢御历之五十二年春三月万

  • 春秋集解卷十二·苏辙

    宋 蘓辙 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定六年郑灭许今复见者楚封之也鼷防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衞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 卷六·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六 明 梁寅 撰 唐国风 周成王以帝尧旧都封弟叔虞为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乃改国号曰晋後徙居曲沃又徙居绦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仍始封之旧号也 蟋蟀 唐

  • 大悲经商主品第二·佚名

    尔时有魔子名曰商主。已於佛所深得敬信。闻佛涅槃心怀忧恼战悚毛竖。速诣佛所到顶礼。退住一面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怜愍众生安乐众生救护世间。怜愍利益诸天人故。世一劫莫入涅槃。我亦怜愍诸天人故如是劝请。世尊,勿使众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上·良贲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稽首无上觉  体遍相圆明  应现尘沙身  大悲无与等  所说甘露法  清净修多罗  巧济诸群生  甚深不可测  住果胜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诸圣凡  我今

  • 请益录目录·佚名

    卷上(一)文殊过夏  (二)卧轮伎俩  (三)百丈上堂  (四)南泉圆相  (五)洞山尊贵  (六)法灯开堂  (七)香严上树  (八)风穴离微  (九)玄沙过患  (十)莲华不住  (十一)雪峰饭罗  (十二)智门莲华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许叔微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

  • 紫薇诗话·吕本中

    一名《东莱诗话》、《东莱紫薇诗话》。宋吕本中著。一卷,八十九则。其论诗美学观点,基本倾向于江西诗派。主张学李商隐,强调学习前人诗,须独专执着于一人,熟读观摹,方能有异于众人。追求独立的审美风格,但又忽视对生活的体察

  • 鬼谷子·王诩

    署名鬼谷先生撰。全书共17篇,分上、中、下3卷。主要论述纵横捭阖之术,游说人主所必备的言谈技巧,以及“揣”“摩”“权”“谋”的策略。强调游说之术,贵在适时,重在知己知彼,旨在通过言语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其中关键在于主

  • 象山语要·陆九渊

    南宋陆九渊(1139—1193)讲学言论汇编。由门人傅子云等编录。陆九渊在讲学中提出了与朱熹格物穷理相对立的主张,他认为心即理,万物由心生,理在心中,应以“立心”求理。在治学方法上提出“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